分享

内生五气病证辨治

 jctaixu 2013-04-24

内生五气病证辨治

  【概念】内生五气,是指“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人体气、血、津、液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异常,从而产生类似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

  【辨证论治】内生五气病证辨治见下表

分类 主症 舌象 脉象 病机 治法 方药
内风 肝阳 化风 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肌肉瞤动,震颤,或头痛如掣,言语不利,步履不实,甚则突然昏仆,口眼喎斜,不省人事 舌红,苔薄 肝阳上旋,阳亢化风 平肝息风 潜阳 天麻钩藤 饮、镇肝熄 风汤
热极生风 壮热如焚,头痛,两目上视,手足抽搐,项强,甚则角弓反张,神志不淸 舌红,苔黄 弦数有力 邪热亢盛,伤及营血,内陷心肝,煽动内风 清热凉肝息风 羚角钩藤汤
阴虚风动 顔面潮红,精神疲倦,手足心热,四肢瘈疭,肌肉瞤动,口干舌燥 舌红绛,少苔 脉大无力 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滋阴养血,柔肝息风 大定风珠、补肝汤
内寒 阴寒内盛 四肢逆冷,呕吐清水,或腹中冷痛,下利清谷,或呼吸缓慢,口鼻气冷,或神志迟钝,面肢水肿 舌淡,苔白滑 沉细 阴寒内盛,阳气虚衰 助阳祛寒 四逆汤
脾肾阳虚 面色苍白,腰膝酸冷,或脘腹冷痛,畏寒喜暖,或五更泄泻,小便清长 舌淡胖、边有齿印 沉细无力 脾肾阳虚,阴寒凝结 温补脾肾 附子理中汤
内湿 寒湿中阻 脘腹痞满作胀,或不思饮食,或头重如裹,身重,或泄泻 苔白腻 濡缓 寒湿内郁,困遏脾运 温中化湿 胃苓汤、实脾饮
湿热内蕴 发热,倦怠,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胁痛,口苦,口渴而不欲饮水,大便泻利,小便短赤 舌苔黄腻 濡数 湿热蕴中,脾胃气滞 清热化湿 甘露消毒丹
脾虚湿困 面色萎黄不华,神疲乏力,脘腹胀满,纳谷欠香,多食则胀,大便清软,肢体困重 舌质淡胖,苔白腻 濡细 脾虚不运,湿邪内停 健脾化湿 香砂六君子汤
内燥 肺胃津伤 时发低热,干咳无痰,口渴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少 舌红少苔 细而数 燥伤肺胃,津液亏耗 滋养肺胃,生津润燥 沙参麦冬汤
肝肾阴亏 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或耳鸣耳聋,或五心烦热,或腰脊酸软,盗汗遗精,或骨蒸潮热 舌红少苔 沉细而数 肝肾不足,阴虚内热 滋补肝肾,养阴润燥 六味地黄丸
内火 实火 头痛,面红目赤,心烦躁怒,不寐,口苦口干,口舌生疮,齿龈肿痛,齿衄出血,尿赤便秘 舌质红,苔黄腻 脉数或弦数 心肝火旺,胃热火盛 清热泻火 泻心汤、龙胆泻肝汤
虚火 五心烦热,潮热骨蒸,颗红,盗汗,口干咽燥,头晕目涩,腰膝酸软,形体消瘦 舌红少苔或花剥 细数 肺胃阴虚,虚火内灼 滋阴降火 百合固金汤、知柏地黄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