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芦山地震启示录:科学救灾,供与需对接的艺术

 西行游者 2013-04-25
“不缺物资,缺救命的道路”、“部分志愿者到达后无事可做”、“许多救援物资积压在雅安”……420芦山地震,在微博等传媒平台对信息的迅速传播下,中国社会显示了高度的社会动员能力,也暴露了组织程度较低、救援效率不足、资源调配不均等弊端。救援是“需”与“供”的对接。震后灾区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有不同的需求分布,比如生命救援、物资援助、心理辅导、屋舍重建等有一个时间顺序,厘清需求点并在恰当的时间供给价值点就是专业,如果所有的热情都争抢第一时间,谓之一窝蜂、不专业,必然出现救援拥堵、物资错配、过剩与不足并存等现象。

  如何提高中国社会组织化的程度,将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及志愿者构成一个智能救灾体系,是此次芦山地震留给中国社会的重要命题。

  本期的《五老谈热点》栏目邀请现任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理事徐祖哲先生,从灾害时期的交通管制、通讯、志愿者、灾害预防等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交通:吸取军事交通经验 对道路进行合理分级细化管理

  开场第一句话,任何时候,救灾永远始于自救。

  在地震刚发生的那一刹那,首先展开救援的并不仅是政府与部队,而往往是幸免于难的当地民众。如果在等待救援部队的时候,各级机构能够更有效组织“闲置”群众,科学管理,才能把握住黄金救援时机,在交通方面,也是如此。

  在易于发生灾害的地区,应由当地政府进行预案,有意识地征集一批有车辆的志愿者,平时在指定的路线上进行训练,并且明确集结地点。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这批志愿者应该能够及时开出车辆,在规定的通道上进行往返行驶,汽油和补给由统一的防震预案安排。本地的司机和车辆对当地环境的熟悉程度,到达现场的时间等等,都是外地救援力量所不能比拟的。

  自救之外,才是救援部队的进入。交通线就是生命线,在交通管制方面,地震救灾与军事行动有类似之处,应当提前做好交通预案,把军事交通的经验应用于地震救援。第一时间进入救灾现场的人员中,必须包括权威的交通管制员,哪怕采用直升机空投的方式,也要把交通管制员投放到相应地点,重要交通路口,应当由国家抢险部队提前控制。

  应当设置救援班车系统,制定一定的输送和搭载规则。

  发生重大灾害时,私家车不应随意进入交通管制地段,但有特殊任务的人(记者、报务人员、医疗队、领导等),应搭乘救援班车进入。我国现有国情是私家车极多而大型车辆较少,通过救援班车的设置,可以把十几辆私家车消耗的道路资源,减少为一辆班车的消耗。

  非专业的志愿者在灾害的前三天不要去灾区。在一些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等现场,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设立警戒区的,与抢救无关的社会人员均不能擅入。这应该形成一种规则。封锁灾区的同时要合理的设置班车,并不是为了不让车过去,而是方便更多的专业人士更快速地前往灾区进行救援。

  应当对公路进行合理分级

  公路是一个网络系统,所谓交通管制,并不意味着封死所有公路,而是对公路进行合理分级,细化管理。比如,高速公路属于战略公路,地震时是抢修的重点,必须管制。二级公路和小路,仍然允许通行。救援的交通指挥,也必须分层次细化。重要交通路口的管理,通道的管理,班车搭载的管理,都需要不同的人员。在协助交通管理方面,志愿者可以发挥大量的作用。

  在救灾过程中还必须重视对桥梁损毁情况的监测。

  桥梁属于交通咽喉,在重要桥梁周边应当提前安排志愿者,在地震发生时第一时间进行观察汇报。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滦河大桥的大梁就断了,但就因为当时没有观察员,所有营救人员不知道这个消息,部队到达后发现过不去,后退也很困难,白白浪费人力。如果设置了道路观察员,就可以及时汇报道路和桥梁损毁的程度和信息,派遣更加合适的部队前往进行抢修或者营救。

  吸取国外经验,对道路进行编码。

  在道路交通方面,有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可以参考国外的经验。比如,我们应当重视对道路的编码。瑞士有4万公里的小路,对每条小路都编好对应的代码,如果发生灾害,救援部队可以根据受灾地点的道路编码,迅速采取搜救行动。我国的道路目前没有相应的标识,如果发生地质灾害,或者登山者遇难等情况,在一些地方还可以根据电线杆的编码来搜救。而在灾后搜救的过程中,这种编码可以方便人们进行网格式的搜救,节省大量的搜救时间和人力。

  通讯:应重视无线电台的使用 大灾来临时多发短信

  重视无线电台的使用。

  任何地区,只有确保通讯的畅通,才能对外传递出有效信息,使救援力量得以及时进行援助。谈到通讯,仍然要强调开头那句话,救灾始于自救。易受灾害的地区,应当有意识地训练一批具有呼号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他们的电台装备平时作为兴趣爱好使用,在灾害发生期间则可成为通讯系统的重要补充。汶川地震时通讯中断,部分信息就是靠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过业余电台进行播发的。

  在这里可以简单举一个案例,1975年河南大水,通讯全部中断,飞机在某个县城空投了7部电台,4部落水,3部落在房顶,可以使用。然而,不仅当地居民不会使用无线电台,就连机关干部甚至电信局的工作人员也一筹莫展。无线电在抗战以前就有悠久的历史,手机时代,无线电这种通讯方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十分可惜。无线电在特殊时期可以发挥巨大的通讯作用,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团体,对于无线电技能的培训都应当予以重视。

  在通讯方面,公民需要有整体观、大局观。

  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时候,应当有意识地节省通讯资源,不要一窝蜂地往灾区打电话。网上流传的短信比电话高效,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人在打电话话时,占用的是双向线路,说话间隙占用的时间导致浪费大量资源。而短信传递信息则采取机器排队的方式,占有的通讯资源大大减少。大灾时期多发短信,少打电话,应当成为公民的常识。

  电信局的调配作用也非常重要。

  电信网络也如同铁路扳道岔一样,需要进行及时调控。在重大灾害发生时,电信局应当做好电路调度,开放应急通道。

  志愿者:应重视技能培训专业比热情更重要

  灾区当地的志愿者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我国公民现在对志愿者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通常认为,志愿者的职能就是抢救伤员、分发食品、照顾病人和儿童。然而事实上,志愿者,尤其是灾区当地的志愿者,可以参与的工作范围很大。前面提到的无线电台的使用,桥梁路况的观察,以及协助进行交通管理,第一时间进行震后建筑损毁情况图片的采集和传播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伤员抢救上,还是应该交给专业救援队和医疗队来做。

  进入灾区的志愿者应当转变观念。

  不应该仅仅抱着“我是志愿者,我要去灾区”的概念,而应该自问,“我是哪类志愿者?我掌握了哪些技能?我是否了解灾害的相关知识?”然后才能考虑何时进入灾区。志愿者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比如心理援助、现场急救、物资调配、医生等,并进行一定的资质和等级评定。同时,应当根据志愿者的分类和资质等级,进行衣物颜色等标识区分。没有任何资质的志愿者,在灾害发生的72小时内不应当进入灾区。

  重大灾害发生时,志愿者应该做到按需分配,这不仅仅需要对志愿者进行分类和资质认证,还需要有顺畅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

  每个人都要有搜救等级和身份代码,来明确他的搜救资格。灾区发布营救的信息后,通过社会组织调动和分配,马上组织对应的志愿者和需要的人数前往灾区支援。也就是说需要灾区明确了呼救信号,有需要志愿者才能去。这样才是高级救援。

  比如,日本民间灾难救助机构CODE(一个拥有丰富经验的日本民间灾难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就曾经指出,灾害发生时,并不会盲目参与救援,而是首先调查灾情,查看各类避难所和灾民安置点的分布图,然后根据灾难的情况决定如何派遣志愿者、派遣哪一类专业志愿者到达现场。

  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社会组织,在各类志愿者平台之间应当建立紧密顺畅的联系,各类志愿者平台应当有自己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以便于信息共享,进行科学的资源调配。

  进入灾区的时间顺序:速度不等于效率在合理的时间点进入是关键

  灾后72小时主要抢救幸存者,此时出动过多的人只能是添乱。

  灾后救援顺序应该谁先进入灾区?应该做科学的排序。进入灾区的第一梯队,应当包括负责地震情况考察的科研人员、进行道路抢修的工程队、负责交通管制的军队和交通管理人员、专业救援队和具有抢救资质的医疗队,具有报道任务的记者等等。不应当忽视记者的作用,在传递信息方面,记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记者所能够到达和报道的区域,往往也是救援资源能够到达的区域。因此,记者不应当扎堆报道,应该有意识地关注一些边远的受灾地区,在调配资源的时候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第二时间进入灾区的,应当是医疗保障和食品供应,争取尽快恢复当地正常生活的秩序。第三时间才是从事心理干预、病人照顾、损坏房屋复建等相关工作的志愿者进入。

  在这里,我想强调地震考察的科研人员的重要性。

  科研人员具备专业的素养,可以第一时间判断地震的烈度、破坏力,同时判断哪些是无碍救援,但具备科研价值的地震损毁建筑,并把这些建筑和场景很好地保存起来。地震场景的保护对于研究地震的规律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必须引起重视。

  成都跳楼学生显示宣传教育不到位应加强对防灾知识的学习和训练

  同样需要强调的问题是震前预防。

  在青海、四川、西藏等地震带,应有专业人士进行建筑防震、应急措施等日常培训。在受灾地区,对于自身位置的判断,如所处高度、距离目标勿的距离等,这些能力也需要对人们日常进行相关的应对灾害的基本训练。人应该掌握更多的生存基本技能。最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大力搞竞技体育,但是与生存及救援技能相关的体育也应当得到重视。五十年代的时候,人们作为国防体育,学习了很多这种生存技能,比如携带少量物品的游泳、如何救助落水的人,以及对电台、旗语、摩托车、医疗、游泳等技能的学习,甚至包括滑翔和跳伞。

  非受灾地区的伤亡太让人遗憾。

  芦山地震发生的时候,成都有震感。5名成都大学学生采取不当避震措施,从3楼跳下造成重伤。这种非灾区盲目避震造成伤亡的情况,在以往历次地震中均有发生。从1976年唐山大地震至今,我国对于合理避震的宣传教育依然做得不到位。我们应当加强避震知识的宣传教育,争取使非灾区的伤亡率降低到零伤亡。

  救援物资分布不均是必然,更重要的还是加强公众的心理素质。

  我注意到,网络上有人提及救灾物资分布不均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确存在。灾害发生的时候,各地受灾的情况,储备物资的损毁情况都不一样,不太可能第一时间确保物资充分,而且物资的情况也时刻在发生变化,不太可能刻舟求剑,绘制需求图标之类,只能根据情况进行实时的调配。可以说,在受灾时,肯定会发生物资供应不上的情况,有时候饿几天的情况也是有可能的。这时候,更重要的应该是加强公民对灾害的认识和心理素质:第一,每个人都要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要能够忍耐;第二是要知道老人、儿童、妇女是必须优先照顾的;第三是要有相关人员(也就是志愿者)及时把情况向上级汇报。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秩序不乱。这一点,日本社会就做得非常好。这些社会公德的教育一定要从孩子抓起。这一部分的教育如果不加强,遇到灾害时,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地震应该是全国人民的学习。我们不应该仅仅着重于灾害和个人的抢救,同时也必须重视社会整体系统能力的提升。徐祖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