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执法监察与纠风工作讲稿

 新渡人 2013-04-25

第一讲:执法监察工作讲稿


第一部分  关于执法监察的基本概念

    一、执法监察的定义

   (一)执法监察的概念
   
可以概括为:监察机关根据《行政监察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职责和权限,针对行政监察对象在履行职责方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及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进行的监察。在合署办公条件下,执法监察具有纪检、监察两项职能,主要履行监察职能。
(二)与执法监察有关的几个概念
    1
、廉政监察、效能监察、执法监察。三者在概念上是并列的,在工作上是有交叉的。也就是说,在工作内容、方式、目的、范围等方面有所区别,不能相互替代,又互为补充、相互包容、相辅相成:在不同时期、不同工作阶段既有所侧重,又结合运用,从而保证全面、有效地履行职能。
2
、监督检查、执法检查、执法监察。三者主要是主体不同。监督检查是没有特定主体的,凡是依法具有某种监督权、检查权的机关、部门,都可以实施某种监督检查。执法检查的主体,一是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或者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检查,二是各级行政机关,包括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执法情况进行检查,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自检行为,以及行政机关对监督管理对象实施的检查。执法监察的主体,我们认为应是特定的,即纪检监察机关。

   (一)执法监察的依据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四十四条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各级纪委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进行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二条规定,监察机关是人民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机关,依照本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第十八条规定,监察机关为行使监察职能,履行下列职责:

   (一)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三)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上述法律法规对纪检、监察职能的有关规定,都是开展执法监察的依据。
   
具体落实到立项开展执法监察工作,监察部要根据中央纪委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以及工作需要立项开展执法监察;地方各级监察机关要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部署和要求,以及工作需要立项开展执法监察;各级监察机关派驻机构要根据派出机关的部署和要求,以及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的实际,立项开展执法监察。
   
(二)执法监察的目的
   
从履行两项职能的角度来看,执法监察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开展执法监察促使党的组织和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钊政策和决议,执行党内法规,正确履行职责;二是通过开展执法监察促使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正确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对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对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偏差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对行政行为中低效、越权以及部门规章制度和地方性法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解决等,从而促进依法行政,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保证政令畅通.

    (一)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执法监察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组成部分,既是纪检监察机关一项基本职能,又是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手段,对纪检监察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可以起到促进和保证作用。在合署办公体制下,侧重履行监察职能的执法监察是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行纪检监察职能作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各部门行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某些地方、某些部门、某些方面受到阻碍、受到削弱,需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通过执法监察、纠风、查办案件等工作,有效实施监督监察,保证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二)在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紧迫而长期的任务中,具有综合性等特点的执法监察是其中一个工作环节,可以发挥注重治本、注重预防的重要作用。执法监察是构建惩防体系的一个工作环节,并和其他工作环节相互衔接与支持,共同发挥着作用。在执法监察中坚持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等原则,通过加强事中、事前监督,可以充分体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的要求,促进廉政勤政建设,特别是能够发挥注重治本、注重预防的作用,能够发挥案件检查、一般监督检查和其他部门的执法活动难以发挥或无法发挥的作用。
  
(三)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执法监察是纪检监察工作围绕重大改革决策的贯彻落实,着力解决廉政勤政方面阻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的重要途径。在社会生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尚须整顿和规范、中央调控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有待进一步树立和坚持的条件下,通过执法监察,纠正和解决行政机关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政府决定命令中的问题,对于保证党和国家重大改革决策的全面贯彻实施,优化发展环境,惩治和预防腐败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深入开展执法监察,并将执法监察与效能监察、廉政监察手段结合运用,充分履行监察职能,能够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和保证作用。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与纪检监察工作息息相关。执法监察在加强党风政风建设中承担着繁重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执法监察的优势,抓住工作重点,综合运用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廉政监察的职能和手段,充分履行监察职能,必将取得更加明显的工作成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建设性作用和保证作用.

    四、执法监察的特点
    
(一)主动性
    1.
立项主动。纪检监察机关执法监察机构应当按照《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根据反腐倡廉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针对监督对象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政府的决定、命令的有关情况,主动确定执法监察项目。2. 检查主动。通过执法监察,可以及时纠正、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从执法监察入手发现违纪违法案件线索,并查处典型案件,可以督促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防范问题的发生。
    
(二)灵活性
    执法监察的工作方式具有多样性,在把握监督检查的时机、范围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下作需要,执法监察项目既可以由纪检监察机关独立开展,也可以监察机关的名义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既可以组织面上的监督检查,也可以进行重点抽查;既可以进行事后的监督,也可以进行事中、事前的监督检查。需要明确的是,形式要服从于内容,具体的工作方式可以多样,关键在于实效。
   
(三)综合性
   
执法监察涉及范围较广,可以针对行政监察对象在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阶段的全部执行法的活动,确定开展执法监察的内容。一是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工作方式;二是可以综合运用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廉政监察乎段,取得综合成效,能够适应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的要求,适应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
(四)权威性
   
一是依据权威。执法监察事项是由监察机关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监察机关的部署和要求以及工作需要确定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法规,政府的决定、命令是立项开展执法监察的主要依据。二是主体权威。作为执法监察主体的纪检监察机关具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决定权等法定权限,执法监察可采取党内法规和《行政监察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措施、手段,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依法开展的执法监察。三是结果权威。在执法监察的处理结果上,对于监察机关依法作出的监察决定,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执行;对于监察机关依法提出的监察建议,有关部门如无正当理山,应当采纳。四是协调权威。在合署办公条件下,执法监察中可以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开展.

    鉴于现行法律法规尚未作出专门规定,这里只就执法监察主要工作环节中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式作一说明。
    
(一)选项、立项、审批
    1
.选项。纪检监察机关应当重点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改革决策措施的执行情况,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的决定、命令执行情况,党政领导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或有关领导批示需开展的执法监察内容选择计划立项的项目。
    2.
立项、审批。在调研的基础上,经集体研究讨论,确定可行性较强的项目,写出立项请示。按照项目的类型及承办形式,分别呈送监察机关领导办公会或政府审批。但根据调研情况认为不宜立项的,也应写出报告.说明有关情况。
(二)实施
    1.准备阶段:一是制定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二是动员部署,成立领导机构及办公室,制定工作制度,组织专项业务培训等。
    2
.实施阶段:按照实施方案,一般分为自查自纠、分级组织重点检查、督促整改等几个步骤进行。
    
(三)总结、归档
    对该项执法监察工作进行总结。当年工作不能结束的要写出年度总结。执法监察工作要按要求建立档案,及时完成归档工作。

    一、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求真务实,依法依纪开展执法监察工作
   
执法监察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中央纪委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在执法监察实践中注重实效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定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着眼全局,开拓思路,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和切入点;一定要把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关于执法监察工作的部署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任务落到实处;一定要善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定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把执法监察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必须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开展执法监察,督促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职责,保证中央政令畅通
   
执法监察必须深入到行政机关行政管理活动中去,通过有效开展工作,既要针对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建章立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着力消除产生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滋生腐败的条件;又要针对案件多发的领域和环节,通过监督检查和受理行政效能投诉等途径发掘案件线索,查处有关案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阶段性的成效。1996年起,监察部每年都部署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普遍开展了行政效能监察。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各地各有关部门开展了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要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重大改革决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执法监察的重要内容。通过工作,着力促进解决影响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监察部于1998年和1999年分别部署了格顿金融秩序执法监察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情况的执法监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改革决策措施起到了促进作用。2000年起,监察部部署了国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为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起到了促进作用。2001年起,各级监察机关积极参加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
   
(二)要针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执法监察。督促和协助解决在行政监督管理中存在的效能、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惩处和防范违纪违法行为。2003年,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要求,监察部部署了对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的执法监察。2004年,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中,又部署了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针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选题立项,积极开展执法监察。
   
(三)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2000年开始,纪检监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的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2005年监发1号文件部署的五个坚决纠正等项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监督检查。
 
四、必须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部署开展执法监察,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
     执法监察工作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部分,必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部署有序开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执法监察机构,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出色完成机关交办的各项任务,与机关其他内设机构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发挥好行政监察职能作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监督检查。

    日常事务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务活动的基本内容,也是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正确履行职责、保证各项工作任务得以圆满完成的基本前提。为进一步提高依法依纪开展执法监察工作的水平,必须着力加强执法监察工作的日常管理.

一、日常管理概述
   
(一)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
   
执法监察工作日常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执法监察日常活动中各个元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调配,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以实现执法监察工作的目标。执法监察工作日常管理主要涉及执法监察项目管理、执法监察案件管理、执法监察公文管理、执法监察信息管理、执法监察档案管理等内容。
(二)日常管理的基本要求
    1 统一领导,分级实施。
    2
 权责明确,分工协作。
    3
 完善制度,创新方法。

    (一)执法监察项目管理的基本含义
    执法监察项目从立项调研、立项、项目实施,直至项目的完成,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项目管理就是针对这一工作过程、借鉴管理学的项目管理方法对其进行动态管理、推动执法监察各个工作项目取得预期成效的一种管理方法。
  
(二)执法监察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
   1 不断提高对执法监察项目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2
 正确处理执法监察项目管理中的几个关系。首先,要正确处理主办项目与协办项目的关系。其次,要正确处理重点项目和其他项目的关系。再次,要正确处理执法监察项目与检查项目的关系。
   3
 针对执法监察三个主要工作环节抓好项目管理的实施。一是执法监察立项环节的管理。二是执法监察项目实施环节的管理。三是执法监察项目评价环节的管理。

    (一)案件管理的主要任务
   
查办案件和参加重特大事故调查处理是执法监察的重要职责之一,监察部每年部署执法监察工作时均提出相关任务。执法监察的案件管理是指围绕案件(包括重特大事故)调查处理开展的案件登记、统计汇总、监督检查、组织协调、综合分析、审核归档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案件管理的基本任务:
    1.
及时做好案件登记、统计、回报结果的分送等文书工作。
    2.
督促案件的呈报单位、承办单位抓紧查处并按期报结,督促承办人员对收到的结果及时审核,办理结案等手续;协助做好必要的组织协调事项。
    3.
要结合实际,注意选择重点执法监察项目中查办的典型案件进行专题分析.
    4.
要加强对处分决定执行情况和工作建议、监察建议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案件查处工作的成效落实到实处。
    5.
做好案件材料的立卷归档。
    
(二)案件管理的基本要求
    1.制定案件管理工作制度。
1)建立案件线索受理处置制度。
2)建立案件移交制度。
3)建立案件审理制度。
4)建立案件查办情况通报(发布)制度。
    2.
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普示教育,督促有关单位正确履行职责,推动治本工作的开展。
    3
.案件管理要强调增强法治观念。

    四、公文管理

    执法监察公文管理应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有关规章制度执行,并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
    
(一)公文管理的基本要求
    1.要进一步加强对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
 
1)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公文处理(包括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工作机制。
   (2)
要形成室领导集体讨论和审改重要文稿的把关机制。
   (3)
要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2.
加强能力建设。
  
1)执法监察公文管理不能只着眼于本部门的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善于从全局出发通盘考虑问题,能够正确分析、判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应具有明辨是非、把握大局的政治鉴别能力。
   (2)
执法监察工作任务繁重,须承办大量公文,在面对各类公文所反映的各种复杂问题时,必须冷静思考、理智分析,善于从纷繁的头绪中理清思路、找准关键、从容应对,应具有善于沟通、协调、妥善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3)
执法监察工作常有全新的工作内容,公文管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必须勤于学习,以相关业务知识的提高促进公文写作水平的提高,并进而促进公文管理水平的提高,应具有善于学习、依法依纪实施公文管理的能力。
    3.
加强制度建设
执法监察公文管理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并通过纪检监察机关执法监察机构领导同志的表率作用,保证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促进公文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二)执法监察报表管理的基本要求
    执法监察报表主要包括综合报表、专项报表两类。执法监察报表管理的基本要求:体现精简、高效的原则;督促按期、准确上报;及时汇总、反馈;按规定整理、归档。

  (一)执法监察信息的特点
   1
 广泛性。2 时效性。3 直接性。4 指导性。
(二)执法监察信息曾理的基本要求
   1 明确工作责任。2 畅通信息渠道。3 拓展应用范围。4 提高实用技能。

   (一)执法监察工作档案的分类
   
执法监察工作档案指在执法监察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并经整理归档的各种文字、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材料。执法监察工作档案可分为两大类:即执法监察文书类档案和执法监察案件类档案。
    1.
执法监察文书类档案。包括:(I)本单位召开的工作会议、系统会议等重要或大型会议的文件、资料;(2)执法监察机构派员参加的检查活动、调研活动的相关材料;(3)本单位各项工作制度、规定、办法等文件,执法监察立项、实施、评估等环节重要的工作材料;(4)通知、规定、请示报告,本单位编印的反映本单位日常工作的情况反映、工作信息等综合材料;(5)统计材料;(6)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及报告、本单位大事记等重要的事务性材料;(7)其他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如执法监察通知书、执法监察监督卡等。
    2.
执法监察案件类档案。包括:(1)本级纪检监察机关执法监察部门直接承办案件的相关材料:(2)督促催办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查报结果案件的相关材料:(3)转请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核实、处理有关举报问题的函件;(4)下级纪检监察机关上报的备案件等。
   
(二)执法监察工作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1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2 落实责任,制定制度。3 加强管理,方便利用。

    (一)要将执法监察纳入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根本性的工作任务之中去把握,更加注重教育、制度、监督三者的有机结合。首先,在执法监察工作中,必须注意运用或借助多种工作方式发挥教育的作用,促进国家公务员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强化执法监察的社会影响力和普示教育作用。其次,在执法监察工作中,必须着力加强制度建设环节的工作。再次,我们必须在依法独立开展专门监督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二)要将执法监察工作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结合起来,准确把握工作重心。我们应当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中,通过努力学习、实践和调查研究,增强下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适时地恰当地选择执法监察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既要防止将执法监察最大化,把它当作一个,什么工作都往里边装;也要防止最小化,在专项执法监察中替代其他行政机关的行政监督管理职责。
   
(三)要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查办案件可以增强执法监察工作的权威性,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案件查处下作中,一是在确定任务时要有所选择;二是严格实行责任追究,确保办案质量;三是要注意强化查办案件的治本作用;四是对上级交办和本级督办的案件,要抓紧办理,注重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和时效。
   
(四)要注意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的新路子和新方法。工作中要注意发现、总结和推广各地厌、各部门采用的有效的做法。实践中,各地各部门都做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应予肯定的。当然,工作创新不能脱离法治的轨道,执法监察部门更应注意把握这个基本原则。同时,对现在常用的工作方法和手段要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这与提倡创新并不矛盾。

   (一)能力建设
    一是组织协调能力。二是实施有效监督的能力。三是依法执纪、依法办案的能力。四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加强干部管理工作。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四是加强内部制度建设。五是加强执法监察信息化建设

    (一)纪检监察机构领导班子要重视执法监察工作
    派驻机构即使未设置执法监察室,同样应当开展这项工作。一定要把执法监察纳入搞好驻在部门及其所属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的全局中来把握,把执法监察纳入各年度纪检监察工作计划作出安排。
    
(二)要结合驻在部门中心工作开展执法监察
    派驻机构要及时分析监察部部署的执法监察工作与驻在部门及其所属系统中心工作的内在联系,把握好结合点。要根据中央纪委全会、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监察部的部署,围绕驻在部门及其所属系统中心工作,通过调查研究等程序确定年内开展的执法监察工作。
    
(三)要准确定位,注重发挥监督作用
    发挥监察职能作用,不是由派驻机构去做应由驻在部门去做的工作,直接从事业务监管,而是督促、监督驻在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当然,要充分发挥监察职能作用,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内行,要学习、研究与执法监察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这样才能提高组织协调的能力和效果,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可以把执法监察、纠风、治本抓源头、政务公开等几项工作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在受到编制等因素的限制,未设置执法监察机构的情况下,统筹考虑和安排这几项工作是可行的。工作中,要综合运用政策、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注重工作实效。
    
(五)加强与上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联系
    《中央纪委监察部派驻机构业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中纪发(2004)10号)规定,中央纪委第一至第四纪检监察室协助委部领导联系派驻机构日常工作,其他职能部门协助委部领导联系派驻机构相关工作;并规定,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有关职能部门可以根据该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商派驻机构制定相应的工作联系办法。

 


    
一、继续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督促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法行政,保证政令畅通。
    2
、认真纠正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以及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等行为。
    3
、继续加大对土地、环保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会同国土资源部门加强监督检查,重点查处非法批地、未批先用、批少用多、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等违法行为,严格落实政府责任,实行土地管理问责制,建立强化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长效机制。
配合环保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及时解决违法排污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对突出典型案件严肃查处,搞好责任追究。
    
二、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效能监察。
    坚持执法监察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紧贴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对行政机关施政环节及行为开展效能监察,纠正和查处严重影响行政效能的行为,督促行政机关提高办事效率,改善行政管理,转变工作作风,维护县委、县政府的权威,同时,继续监督检查《行政许可法》和《平邑县关于公布县级行政许可项目的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加强对收费项目、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
三、继续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开展执法监察。
   1、要继续督促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纠正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以及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建立长效机制。
   2
、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参加重特大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对群众意见大、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监察,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        
四、深入推进源头治腐和廉政监察工作。
    1、进一步促进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四项制度的落实,重点围绕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开展立项监察,会同发改局、建设局等部门监督检查《招标投标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456号)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健全完善招投标行政监督机制,严格规范招投标程序,加强对招投标执法活动的监督,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全县工程招投标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拟在4月份开展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专项执法监察,对应招标不招标、规避招标、违规分包转包、串通投标、干预插手招标投标等行为严肃查处。   
    2
、要进一步完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操作规范,加强对土地招拍挂工作的监督。配合国土资源局做好矿产资源整顿治乱工作。
    3
、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深化部门预算和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各项规定,逐步把政府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认真执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继续清理小金库,严格公共资金的使用和管理。12月份拟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落实收支两条线情况开展执法大检查,对发现的有严重乱收费、乱罚款等违规单位进行全县通报。
    3
、深入开展廉政监察,监督检查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廉洁奉公、执行廉洁从政规定等情况,有无利用职务、职权、工作之便谋取私利的腐败行为等,进一步扩大执法监察成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4
、进一步加强对国债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五、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维护行政纪律。
    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严肃查处涉及环境保护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非法批准占用土地、违反规定出让国有土地和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案件和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
 
六、完成执法报表、信息、调研文章的上报和领导交办的工作。

第二讲  纠风工作讲课提纲

    纠风工作的规范提法是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2004年中纪委四次会议又明确提出,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简称为纠风工作。这项工作自1990年在全国统一开展以来,到现在已经整整17年。是一项中央、省、市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广泛关注,各行各业普遍参与的重要工作。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纠风工作的基本概况。

这要从上世纪90年代前说起。当时一些部门和行业以职、以权、以业谋私问题严重,吃拿卡要,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成风,群众反映强烈。比较突出的如以电谋私、以贷谋私、以车以票谋私等等。这些不正之风损害了部门和行业的声誉,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党中央、国务院下决心要集中精力,下大力量,解决这个问题。各地区各部门针对各自存在的不正之风问题开展过一些治理,但形成声势和规模是从90年代初开始。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提出:要坚决刹住行业不正之风。同年3月20日,国务院向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年的廉政建设要抓好四件事,其中一件就是大力整顿和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1990年8月23日,国务院召开加强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电话会议,纠风工作在全国普遍展开。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国纠风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汇总分析有关情况,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国家机关和省以下各级机关都逐步建立了纠风工作机构。

所谓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主要是指一些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便利,为本单位、小团体和个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以及其他不正确履行职责,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它直接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了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这个概念,应注意把握3个方面:

.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行为主体,主要应包括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由于政府各部门间的行政权力有大有小,与人民群众的接触面大小不一,容易产生不正之风的部门主要是行政执法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单位。行政执法部门在行政执法工作中,由于思想观念、人员素质、执法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极易发生滥用行政执法权、以执法为名任意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不正之风。经济管理部门在行使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职权时,容易发生权钱交易、刁难服务对象以及推诿扯皮等问题。这些不正之风的产生都与其行使行政权力有关,是滥用权力的结果。而有些部门,如地震局、气象局等单位,虽然也是政府部门,但其工作与人民群众接触不多,行政权力也不大,基本不会产生对社会影响面较大的不正之风。公用事业单位主要是指承担一定社会服务功能的行业,如电信、铁路、卫生、城建、供电、供水、供热等部门和单位。这些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由于其服务行为大多具有一定的行业垄断性,也容易发生行业不正之风。因此,纠风工作的重点从对象来说,应是政府部门中的行政执法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和具有一定行业垄断性质的公用事业单位。

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基层有,上级机关也存在。虽然大量问题发生在基层,但根子往往在上边。一是有些问题直接表现为政府行为、部门行为或上级机关的工作人员所为,形成了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负面带动效应;二是上级机关在管理上的疏漏和政策导向上的偏差是形成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原因。

2.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是带有普遍性、严重性的不良风气,是在某些部门和行业形成了风气的消极腐败现象。一个部门或行业有很多单位和人员,总会有人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如果只是个别的、偶发的,并没有在某个领域里形成一种不良风气,就不应该把它作为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提出来开展专项治理,而应该个别问题个别解决。但需要注意的是,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对个别的、偶发的滥用职权行为不及时制止和纠正,由于利益驱动等原因,会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传播和蔓延,最终形成某个领域的普遍存在的不正之风。此外,    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主要是指某些部门和行业在对待工作对象、服务对象中所反映出来的不良风气。至于部门和行业内部发生的某些人贪污、受贿、生活腐化等问题,当然应该查处,但不宜作为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查处。

3.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主要表现形式。概括起来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为本单位,为小团体和个人谋取私利。这类问题在90年代初大量表现为以职以权以业谋私,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如以电谋私、以贷谋私、以车以票谋私等等。在近些年则主要表现为三乱”(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办事不公、吃拿卡要、刁难群众等,这些都是直接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也为人民群众所痛恨。另一类是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工作作风问题。如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生冷硬横、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等等。这类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因此,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既要重点解决廉不廉、公不公的问题,也要注意解决勤不勤、办事效率高不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好不好的问题。既要纠正不正之风,又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实质是滥用职权,以权以职以业谋私。它与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背道相驰,与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根本职责格格不入。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谋私性和普遍性,决定了其对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侵害性,对社会稳定、社会发展的危害性和对干部职工队伍的腐蚀性。

首先,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直接损害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它侵害的对象非常广,具有广泛性和随机性,凡是其公共权限服务范围所涉及的单位和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被侵害的对象,特别是非权力单位和一般老百姓更容易受到侵害。它往往通过吃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和各种摊派等手段,加重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的负担;通过作风粗暴、漠视群众利益、执法不公等造成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和人身伤害。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又怕又恨。怕的是这些巧立名目的乱收乱罚使他们不堪重负,生活艰难。一些困难群众由此造成子女上不起学,病人治不起病,生活难以支撑。有的公然与民争利,甚至达到不择手段的地步,导致了恶性事件,影响很坏。

第二,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风气就是环境。一个地方党风、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好,风清气正,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保障、维护和发展,他们参与建设、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这个地方的社会就稳定,改革、发展的环境就好。反之,如果歪风邪气盛行,三乱问题突出,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个地方的发展环境必然受到破坏,人民群众不可能心平气顺,也无法在稳定中求发展。

    据了解,近几年,每年都要发生因侵害群众切身利益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看上去似乎都是一件件不算太大的事情,但对老百姓的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对每个企业来说就可能关系到它的生死存亡,这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汇聚起来,形成蔓延之势,就会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起到阻碍和破坏作用。

第三,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腐蚀干部职工队伍,带坏社会风气。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实质是以权谋私、滥用权力,它发生在掌握一定行政权力的政府部门和具有一定垄断性质的公用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身上,使职权不再是为人民服务的职责,而成了捞取私利的工具。它引导人们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一切向钱看,把小团体和个人的利益凌驾于人民群众的利益之上。它腐蚀一部分干部职工的思想,扭曲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权力观和利益观,使其信仰动摇、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把人民公仆演变为与人民争利的群体,在这方面,教训是很多的。

例如,前几年有个地级市在组织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中,评议代表反映这个市的电力部门不正之风严重,由于市领导在一次会上点名批评该电力部门刁难企业的问题,市委大院被他们无端停电三天。这个情况引起了省级电力部门的重视,派人调查的结果证实,这个市的电力部门从搞三乱及刁难勒卡用户中牟利,发展到贪污、私分公款和受贿等,整个班子烂掉了,队伍的风气也搞坏了。

卫生行业自古以来就是救死扶伤,深受人们尊敬的行业,但近些年开大药方、收受药品回扣、天价医药费、检查满天飞,看个普通感冒花去上千元的现象时有发生,屡屡见诸报端,玷污白衣天使形象。以上事例都说明,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对干部职工的腐蚀性不可低估,如不及时纠正,会毁掉一批人。

十多年来,围绕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先后开展了多项专项治理工作,主要有:治理乱收费、公路三乱、减轻农民负担、清理公费出国(境)旅游、清理预算外资金和小金库、清理党政机关无偿占用企业钱物、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党政机关与所属企业脱钩等。这些治理工作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阶段性成果。就我县的情况而言,治理公路三乱、清理预算外资金、减轻农民负担、减轻企业负担等项工作,效果比较显著。有些工作如治理教育乱收费、公路三乱、减轻农民负担、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已连续抓了多年,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今后还要坚持抓下去。

第四,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这种血肉联系的基础是我们党和政府必须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做到爱民、安民、富民,这样人民群众才能拥护和支持我们。但是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在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同时,也离间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影响了他们对政府的信任。人民群众看政府怎么说,更要看政府怎样做。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只能使政府脱离群众,这个危害决不能小视。

    总之,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危害甚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绝不能因为它一般不构成重大腐败案件,而忽视对它的治理和纠正。

.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是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过程中,伴随着业务工作产生的,是职务行为、职业行为。它可能是公务员所为,也可能是工人或聘用人员所为。如基层单位,有相当一部分是聘用或合同制工人,许多乱收费问题就发生在他们身上。但无论是谁所为,只要是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就应属于纠风工作的范畴。

.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由于受利益驱动,管理、监督不到位和体制、机制性弊端等因素的影响,滋生不正之风的土壤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即使治理和纠正过的问题也还会发生反复。

.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是风气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人民内部矛盾,属于教育和管理的范畴。因此,不能用解决极少数腐败分子的办法来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与政府的工作联系紧密,行政特征比较强。因此,政府要对纠风工作负主要责任,大量的纠风工作主要靠政府各部门结合各自的业务管理工作去抓。是哪个部门出现的问题,就要由那个部门负责解决。一项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也要由其中的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纪检监察机关和纠风办进行组织协调。个别必须由纠风办牵头的工作,也都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承担起一项整体工作中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任务。

纠风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概括地讲就是纠风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重要任务之一,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同处于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治理消极腐败现象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总体上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要是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坚决惩处腐败分子,之是解决风气问题。这两个方面决不可偏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涉及的面最广。从工作对象上说,涉及到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从工作内容上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人民群众来说,纠风工作与他们的关系最为直接。如果这项工作抓不好,人民群众不满意,就会影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效果。

一是从纠正不正之风与查办案件工作的关系来看,解决风气问题既是反腐败的重要任务之一,又是反腐败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源头性的工作。二是从纠风工作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关系来看.纠风工作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是从纠风工作与反腐败治本抓源头工作的关系来看,纠风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一些反腐败治本抓源头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推进一些方面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纠风工作既是一项政治任务,又大量涉及到经济问题,处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结合点上。讨论纠风工作的重要意义,必须与党中央反复倡导的一些重大问题相联系,把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把握。

2、做好纠风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做好纠风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执政、推进依法行政的有效举措。

4、做好纠风工作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

年下半年至1993年上半年为第一阶段。主要以各地区、各部门和行业为主进行自查自纠,针对各自存在的行业不正之风问题分别确定本部门纠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重点解决吃拿卡要、办事不公、以权以职以业谋私等问题。

8月至1997年上半年为第二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纠风工作纳入反腐败斗争进行整体部署,在全国统一开展专项治理,集中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业不正之风问题。这一阶段的纠风工作在位置摆放、组织领导、力量投入、工作措施、宣传舆论等方面都加大了力度,对一些行业和行业不正之风的整治开始取得明显效果。

    上述两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治标为主,集中精力开展刹风整纪,以遏制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发展蔓延势头,缓解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这在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重蔓延的情况下是非常必要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1997年下半年以来,纠风工作从以纠为主,着重治标,逐步转到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综合治理上来。这个时期,刹风整纪的力度始终没有减弱,每年全国查处的行业不正之风案件和问题都在5万件以上。在不放松治标的同时,与各项改革措施相结合,不断推进治本的进程,努力解决引发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深层次问题。如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开展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结合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推进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的综合治理等。在坚持开展专项治理的同时,在各行各业大力开展行业作风建设,以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为载体,以民主评议行风为抓手,通过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风建设的总体水平。

    从整个纠风工作的发展历程来看,近些年来,特别是1993年以来,根据党上级的总体部署和明确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在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工作措施等方面不断与时俱进,使纠风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和深化。在纠风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也确定了纠风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方针和基本方法。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纠风工作要坚决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实到纠风工作的具体实践当中去,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首要任务和落脚点。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行业不正之风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不断使群众感受到反腐败斗争带来的实惠。

)要把纠风工作放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去把握。始终坚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使纠风工作的各项措施都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保护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把人民群众作为纠风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到纠风工作中来,注意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并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否受益作为检验纠风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依靠政府各部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抓,条块紧密结合,纠风办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坚持常抓不懈,既做好长期抓的思想准备,在战略上总体部署;又要有现实紧迫感,在战术上分阶段实施。从具体事情、具体问题抓起,对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的问题坚持开展专项治理,不断取得解决实际问题的阶段性成果,积小胜为大胜。

)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综合治理的方针,即从严刹风整纪,又注重行业作风建设;既不放松治标,又逐步推进治本。紧密结合部门和行业的业务管理及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标本兼治。

)坚持反复抓、抓反复。纠风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做好反复抓的思想准备,打持久战。

)把坚持明察暗访、抓正反两方面典型、抓舆论宣传和抓重点作为重要工作方法。

    总之,要用刹风整纪的手段遏制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发展蔓延,以依靠人民群众的方法加强对政府部门和行业风气的社会监督,靠健全法规制度的途径巩固纠风工作的成果,用改革的思路解决产生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  体制性原因。还要探索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县纪委对纠风工作一直高度重视,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对纠风工作做出部署安排。县政府成立了平邑县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这个机构),职能设立在监察局,总的讲,在县委、县政府、县纪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我县纠风工作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势头,形势是好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发展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在某些领域的纠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表现在明目张胆搞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少了,敢于抵制不正之风的多了,正气占到了主导地位。这说明纠风工作的力度加大,搞行业不正之风的机会减少,对行业不正之风的制约监督措施更加有效了。

二是民主评议行风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对部门和行业风气的满意度逐步提高。据统计,连续两年的行风评议结果显示,被评议部门的行风总体上是好的和比较好的。群众对纠风工作和行业风气状况的满意度逐步上升,人民群众参与纠风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三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单位把纠风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把纠风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对纠风工作进行具体指导。纪检监察机关的主要领导也十分重视,亲自调查研究,亲自组织协调,使纠风工作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顺利开展。

    四是各级政府部门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得到较好落实。专项治理的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都认真履行职责,其他部门也都把纠风工作作为部门和行业业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可以说目前已基本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局面。

    虽然纠风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不可盲目乐观。要清醒看到,困难还很多,问题还不少,我们必须毫不松懈地把纠风工作抓紧抓好。从人民群众的反映来看,当前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仍然还很严重,老百姓意见最大的主要是以下几类问题:

    一是个别部门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并由个人行为向部门和中介机构的行为转移,由分散的行为向集中的行为转移,由不合法向合法的形式转移的倾向。三乱的要害是利益驱动,造成利益驱动的原因非常复杂,这个源头不消除,三乱现象就有存在的动力和土壤。

    二是个别部门基层执法人员素质不高,不依法行政,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时发生。主要表现在刁难勒卡群众,办事不公,不给好处不办事,甚至给了好处也不办事,漠视群众疾苦,作风野蛮粗暴等。

三是群众对部分领域中的行业不正之风的反应仍很强烈。如教育乱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群众利益,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都是社会反映的热点。

以上问题都是治理多年的老问题,要进一步深入治理,必须实行标本兼治,进行综合治理,解决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因此,治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了,可以说是进入了新的攻坚阶段。针对当前纠风工作面临的形势,我们的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在巩固中深入和提高,把纠风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工作思路

在指导思想上,要坚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在巩固、深化、发展上下功夫,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见成效。

在工作思路上,要继续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纠风工作的重点,坚持不懈地进行深入治理,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要坚持治标与治本两手抓的方针,在毫不放松治标的同时,紧密结合各项改革措施,积极推进治本的进程,加大治理力度,下力气解决一些引发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深层次问题,争取在治本上有新的突破。

在任务目标上,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学校乱收费和挤占、挪用、截留教育经费行为。认真清理整顿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乱加价、乱收费等问题。继续纠正在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折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拖欠建设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以及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重大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研究制定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深入基层,切实改进信访工作。

在工作措施上,要不断强化纠风工作责任制。把治理任务逐项分解,明确牵头部门、责任科室、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等,并按责任制进行检查落实;要坚持抓重点部门、重点部位和重点问题,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要进一步扩大纠风工作的透明度,重视舆论宣传,多形式多渠道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要及时查处严重的行业不正之风问题,将查处与预防相结合,建立举一反三、查防并举的工作机制;要加强纠风工作队伍建设,健全工作机构,提高人员素质。以好的作风抓纠风,不断提高把握全局及分析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不断丰富纠风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在保证体系上,按照构建惩防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纠风工作的长效机制。多年的纠风实践告诉我们,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我们正处在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这是不正之风滋生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面对新的形势和利益格局调整,我们有些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意识淡薄,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在工作中往往忽视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与民争利,这是不正之风滋生的主观原因。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按照构建惩防体系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把纠风工作的要求贯穿到部门和行业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围绕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防治各种不正之风。一是抓教育,不断增强政府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使我们的干部不想搞不正之风;二是抓监督,把监督检查工作贯穿到日常工作之中,延伸到每一个环节,使我们的干部职工不敢搞不正之风;三是抓制度,抓住苗头性的问题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抓点带面,举一反三,及时堵塞漏洞,从制度上筑牢防线,使我们的干部职工不能搞不正之风;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抓行业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四是抓载体,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要求,我们将在全市部署开展加强行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活动,以创新服务、强化管理、考核考评、社会监督为抓手,使各部门、各行业贴近中心、服务发展有新突破,队伍管理、工作作风有新改进,行业形象、职工面貌有新变化,社会认可、群众满意度有新提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平邑经济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