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震救灾不能再走“煽情”的路子!?

 xiongmao007 2013-04-25

今天上午9时许,著名歌手韩红发布了一条微博,称为什么国家一有灾难有些人总特么写些歌,找歌手来唱?!并质疑唱歌比救援、比抢救生命还重要吗?同时表态自己不愿参与赈灾歌曲的录制。(凤凰网娱乐2013-4-23

雅安地震发生后,一向热心公益事业的韩红声明捐款50万,并于421日在鸟巢南广场发起为雅安同胞捐款的活动,接收社会各界捐赠。422日,韩红爱心救援车队也正式出发,奔赴灾区。

对于韩红的说法和做法,恐怕看法是不一的。有的会说,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多做实事上;但有的也会说,无论是唱歌也好,还是做实事也好,只要是为了灾区,为了赈灾,都是可以的。

不过,关于韩红的此条微博却引发了不少网民的关注,有很大一部分也表示了支持。理性、煽情,人们已经有了更加自觉的思考与行动。

与五年前的汶川地震相比,此次雅安地震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在“捐助”方面出现了一些危机。这首先是从红十字会开始的,人们对于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再次爆发,一个记者仅仅穿了一下红十字会服装,戴了一个表,就收获了十多万个“滚”评论。而围绕红会的各种负面新闻还在微博、QQ群里广泛地传播着,真正让人揪心不已。

反而,一些现实的突出问题开始引发公众的思考,比如“捐款”的公信力问题,比如灾后重建的问题,比如观察领导表现也不再只是盯着救灾时的表现,那些把吹捧领导时刻放在心上的干部好象不再受到欢迎。

人们已经开始理性的思考这个社会,开始理性地对待人类面临的灾难,不再受各种“煽情”的推动,我们需要真情,但我们不需要背后的“利益”驱动。因此,对于救灾的要求也就变了:第一要“务实”,真正实干兴邦。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少搞花架子,每一项措施、每一件工作都要脚踏实地,要真正解决问题,做到耐心细致,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要搞作秀。

第二要“科学”,坚持科学防震抗震。所谓“科学”,其意义实际上十分丰富,不能只是一句口号。包括从预警系统建设、应急机制、指挥调度、救援等各个方面,都要讲求科学、讲求有序。

虽然此次抗震有了更多的成熟与有序,但仍然存在一些瑕疵,比如在预警方面有缺陷,比如通信系统一时瘫痪的问题,比如救援通道堵塞的问题,等等,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我们不能只是在灾难中如何去救援,而是应该放在灾难前如何去预防。

第三就是要“公正”,推进制度建设。其实,救灾更需要公正。而往往在这个时候,我们可能都忘记了这一点。那么公正从何而来,就眼下的情况来看,重点是要在“三个公开”上下功夫:一是要在“伤亡情况”上信息公开。这个现在已经做得比较不错了,而且有的信息已经比较全面,还不只是一个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在地震时可能的情况都公开出来了,这是值得肯定的。这里所讲的就是这样的情况要更加细致,更加透明,人死了、人伤了,都要清清楚楚,不能让公众担心和怀疑。

二是要在“灾后重建”方面实行彻底细致的公开。每一次灾后重建,都意味着更多更大的建设,一些商人特别是房产商从中攫取了大量的利益。这也许不算什么,但人们更为痛恨的是这其中可能存在的“猫腻”,包括不可避免的豆腐渣工程。不论怎么解释,汶川地震后仅仅五年,一些重建的房子出现受损,是怎么个理由也说不过去的。

那么,关于灾后重建,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机制,每一个项目,如何招标,资金来源,预算标准,施工情况,等等,都应该接受社会的监督。

三是要在“资金使用”方面进行全面的公开。每一次灾难过后,必然会有大笔资金涌入灾区,一方面是国家下拨的专项资金;另一方面是社会各界捐助的资金。对于这两方面的资金使用,都需要通过公开来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每一笔资金的来源、用途都应该是十分明细,既防止腐败的发生,又能保证资金用到刀刃上。

当我们多了更多理性的时候,其实,那才是一种真正博大的情感,因为我们只有情感,没有其它想要博取的东西,比如“名”和“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