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调秧歌戏

 民族地志 2013-04-26
西调秧歌戏流行于河北小中部偏西地区的广大农村,据明隆庆年间修撰的《赵州志》记载,就有“正有十五日放纸鸢唱秧歌”之语。可知彼时“秧歌”已经普遍流行于民间了。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灵寿县万寿村的“秧歌子弟班”是最早的西调秧歌班。 西调秧歌,又名河北大秧歌,不少艺人为了区划别其流派,还细分“西调”、“河北调”等,冠以本县名称的更为多见。诸如平山秧歌、灵寿秧歌、新乐秧歌、正定秧歌等。西调秧歌属土生土长的地方小戏,过去曾有过“大罗腔”,“调屁股身歌”等称谓。它的前身与“串街秧歌”、“坐台腔”、“秧歌舞”等有着近亲血缘关系。它以“七打、八唱、九松闲”、“大跃套大衫,外套一坎肩,一唱面对门,二唱打地摊”等演唱特点和演出的特殊形式著称于世,它的剧目内容全部为广大农民的生活琐事、民间故事等等,加之演员们以夸张手法进行艺术加工,模仿土语方言,往往使观众忍俊不禁,百看不厌。有的秧歌迷甚至追随秧歌剧团走村串庄,与其周旋十天半月不回家的也屡见不鲜。     
西调秧歌唱腔委婉动听,旋律优美流畅,它以多变的,上下句词格的唱词,规律性极强的长短点打击乐伴奏为基本演唱形式,它那通俗、长短不一的唱词和极其浓郁的地方口和,再加上没有文场乐器与唱腔的音响争鸣和干扰,造成了秧歌独一无二的清白、通俗、简炼、易唱、易记具有幽默而诙谐的艺术特色。     
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广大秧歌艺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艺术水平,加强文化修养。一方面继续演出群众喜听爱看的《田二洪开店》、《双锁柜》、《借闺女吊孝》、《三劝》、《四劝》、《刘玉兰赶会》、《打经堂》、《老少换妻》、等传统剧目,另一方面还改编加工了《杀楼》、《金成扫雪》和移值了其他剧种的不少优秀的剧目。此外,《郭小风》等现代剧目的创作,为秧歌剧表现现实生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西调秧歌这种民间戏曲形式,至今仍有不少观众。虽然现代新兴的艺术形式诸如电影、电视剧等对秧歌具有强烈的冲击作用,但在广大农村,农闲时间仍旧不乏常秧歌的活动,婚、丧、庙会、节日之际演唱秧歌的风俗至今未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