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与惠州

 木柳书屋 2013-04-27

 

苏轼与惠州

 
 
 
2013-03-15 14:42:18 
 
 
 
  夏秋之交,与友人相聚惠州,小酌之后,一同游览惠州西湖。其时正逢紫荆花争妍怒放。依湖环绕的紫荆花像一条彩练,璀灿夺目,映波皆红,令人如醉如痴,意乱神迷。一阵清风掠过,我的酒意上来,有些醉眼朦胧。看到对岸花丛深深处,仿佛有人孑然而立,久而不动,不免纳闷。待定睛仔细打量,方知那是苏轼的塑像,我不禁舒了一口气。打那以后,苏轼的名字便在我的脑海里翻腾且挥之不去。

  对于苏轼和杭州西湖的关系,人们可以说是耳熟能详。殊不知苏轼和惠州西湖同样有着不解之缘。有诗为证:“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见在诗人心目中,惠州是其人生之旅中一个颇有份量的驿站,而西湖则是他在惠州活动的重要舞台。

  好生奇怪,眼前的西湖显得异常平静,湖面纹丝不动,仿佛也深深地陷入了沉思之中。难道她也在回首相隔久远的往事吗?

  那是宋绍圣元年十月的一天,心力交瘁的苏轼来到惠州。尽管他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尽管他也是一位深谙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老人,但也许是因为长途跋涉的劳顿,也许是因为政治上的屡屡失意,面对颇为陌生的惠州西湖,不禁发出了“系闷岂无罗带水,割愁还有剑芒山”的长叹。

  只是苏轼与柳宗元的的诗句怎么会如此相象?“永贞革新”失败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那里生活了十年,心情十分抑郁。后被召回京城,满以为会被朝廷重新启用,不料复被贬至更加偏远的柳州,在那里生活了四年直至病逝。期间他写出了“海上尖峰若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的诗句。而苏轼呢,在仕途上屡屡受挫之后,被贬为英州知事,在赴任途中,复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所以与其说他们所见略同,倒不如说是同病相怜!

  幸亏南国的草木有情,南国的山水也颇具灵性,使苏轼渐渐平静下来。“荔枝圃”、“桄榔园”、“飘渺紫翠”的白鹤峰、可与杭州西湖媲美的惠州西湖,甚至连西湖野生的藤菜,都给了他莫大的慰藉。使他渐渐忘记了自己身处“蛮荒”之地,减轻了对中原的思念。尤其是荔枝,在苏轼看来,这是一种堪与江鳐和河豚相媲美的尤物。当他一面独酌桂醑、一面大啖荔枝时,简直有点悠哉游哉。在半醒半醉、似梦似幻之中,他似乎忘记了一切烦恼,竟然吟出了“南来万里真良图”的诗句。袅袅余音至今萦绕在人们耳际……

       虽然有着满腔的愁怨,虽然只是一个赋闲的小吏,但苏轼始终关心社会和百姓,尽其所能为惠州办实事。他率领百姓整治西湖,修筑堤坝,以分东江之洪;并且慷慨解囊,倾尽资财建造西新桥,沟通交通并以泄西湖之水。“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便是庆祝西新桥落成之盛况。作为诗人,他始终保持诗人的良心,依然笔耕不辍。不但继续借古讽今,以史警世,而且还直接针砭时弊,表现出大无畏的豪迈气概。江之洪;并且慷慨解囊,倾尽资财建造西新

当得知朝廷赦免并不包括他这类官员时,苏轼彻底失望了。“北望中原无归日。”他以佛家“处处有世界”的思想自慰,毅然决定建造新居:“已买白鹤峰,规作归老计。”打算把惠州作为自己的归宿。然而就在这时,他的一首小诗——“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传至京城,却又引起轩然大波。舞动的大棒又向苏轼袭来,他又不得不日夜兼程赶往儋州了。幸亏他经历了惠州“蛮风蜒雨”的考验,可以坦然面对琼崖的惊涛骇浪了……

  风一阵紧似一阵,西湖湖面泛起了不尽的涟漪,满湖的花影被撕成五彩缤纷的碎片,与湖岸光艳夺目的紫荆花相映成趣。远处的王朝云墓,在花影憧憧中若隐若现。在苏轼身处逆境时,王朝云始终伴其身边。苏轼走了,这位“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的女子却长眠在惠州,仿佛要留下来永远向人们诉说这一页历史。这一页历史是凄凉的,但也是美丽的!
 
 
 
 
 
引用 精美问候图片 /引用  - 魂断蓝桥 - HuenDuanLanQiao的博客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