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省华县大地震

 云雾山钟 2013-04-29
第一节 概 况
 

   1556年1月23日(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午夜),一场巨大的地震灾难袭击了汾渭谷地。地震波闯进了人们的梦乡,把他(她)们从甜梦中惊醒,“或身反复不能贴褥,或头所触墙,划然倒矣”;“听屋外,轰然如雷,又如万车惊突,有万马奔腾之状,人们往来哭泣,慌忙奔走,如失穴之蚁蜂然;大树如帚扑地,忽起忽扑,一时间,见地裂如画,房屋尽倾圮矣”,“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三万有奇,……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复不可数计”,余震“一昼夜二十余次,人人自危,面无生气”。
   这次地震为8级,极震区烈度为Ⅺ度,重灾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省(区);地震波震撼了大半个中国,有感范围远达福建、两广等地。华县地震以其伤亡人数之众冠世界震灾之首,引起了中外地震学家的关注和兴趣,大震虽已过去430多年了,震灾之重、伤亡之惨仍跃然于纸上,至今仍使人胆颤心惊,担心这样的灾难是否还会重演。
第二节 记 实
 

   一、参数
   发震时间:1556年1月23日(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参考震中:华县(34.5°N,109.7°E)
   震中烈度:Ⅺ 震级:8
   二、正史记实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是日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鸡犬鸣吠。陕西渭南、华州、朝邑、三源(原)等处,山西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池(地)中,或平地突城(成)山阜,或一日连震数次,或城郭房屋陷(或累日震不止),河渭(渭河)泛张(涨),华兵(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三万有奇。时致仕南京兵部尚书韩邦奇、南京光禄寺卿马理、南京国子监祭酒王维桢同日死焉。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复不可数计。
   《嘉靖实录》卷四三〇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明史·五行志》
   注:《续文献通考》作:八十二万有奇。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地大震,河渭溢,死者八十三万有奇。
   《明史·世宗本纪》
   [嘉靖三十五年二月壬辰]礼部以山西、河南同日地震,请如例修省。
   《嘉靖实录》卷四三二
   注:《明书》卷八五作:“三十五年二月,山西,河南同日地震”。系以礼部奏请时日,误为地震时日。
   [嘉靖三十五年二月]甲午,以地震发银四万两,赈山西平阳府,陕西延安府诸属县,并蠲免税粮有差。
   《嘉靖实录》卷四三二
   [嘉靖三十五年四月丙申]以陕西地震,诏发太仓银三万两于延绥,一万两于宁夏,一万五千两于甘肃,一万两于固原,协济民屯兵饷;仍令所司亟藏被灾重者,停免夏税;并将先发内帑银及该省备赈赃罚事例茶马折谷银赈救贫民。
   [嘉靖三十五年五月]丙寅,以地震免山西蒲、解、临晋、安邑、夏、芮城、猗氏、平陆、荣河九州县去年秋粮,而于平阳、潞安及汾、绛二州无灾之处加征补丁。
   《嘉靖实录》卷四三五
   三、野史记实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山西、陕西、河洛同时地震,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捅,或城房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连震数次,或累日震不止,河、渭泛,华岳终南山鸣,或移数里,河清数日。压死奏报有名官吏军民八十二万有奇。致仕南京兵书韩邦奇、光禄卿马理、祭酒王维桢同日死焉,其不知名未及经奏报者,复不可胜计。
   《续文献通考》卷二二一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十二月十二日壬寅,山西、河南、山陕同日地大震,声如雷,鸡犬鸣吠。陕西华州、朝邑、三原等处,山西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琏震数次,或累日震不止。河渭泛涨,华岳终南山鸣,河壅数日。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三万有奇。致仕南兵书韩邦奇、南光禄卿马理、南祭酒王维桢同日死焉。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复不可数计。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二七
   (嘉靖)乙卯冬十有一月朔,日有食之。越闰月,十有二月壬寅,夜漏下亥刻,地大震,声如雷,至癸卯丑初乃止。城壁屋垣陶复多倾,自平凉至渭南民多死,小县千人,大州县至数千。自渭南东至陕,北至甘泉及蒲、解,举城皆没,口皆数万。光禄卿三原马公理,吏部尚书朝邑韩公邦奇、兵部尚书蒲杨公博之父佥事瞻、河南按察佥事华阴杨君九泽、山西布政参议分守河东道白君壁皆卒。山阴王薨,南京国子祭酒华州王君雏桢死,官吏死伤甚众。山多崩断,潼关道壅,河逆流,清三日,水从坼窦涌沙,没麦败田,圮屋覆灶,屋多焚,奸人乘乱剽掠,或相击杀,数日乃定。覆尤甚者,悉古冯翔境。中原、川、广、福建、甘肃、宁夏皆言震。甘肃言天鼓鸣,以后屡震。黑气荡日数有睨珥。……命户部发银四万,使右侍郎邹公守愚赈山、陕,祭告山川,疫大作,邹公卒于长安。民疫饿震死者十之四、五。
   (明)赵时春《赵浚谷文集》卷八
   嘉靖丙辰九月,济南李君攀龙,由顺德守擢为陕西提学副使,余为之赋二华之篇。夫二华,西北巨镇也。往岁秦地大震,山缺河溢,坏庐仆人,二千里人烟几绝。[《二华篇》]“地颤山愁千万里,奇峰片片下沉水,黄河直上峰头座,忽散人家室屋里。往往屋上游赤鲤,千门万户半作鬼,广厦高宫尽成土,白日不闻父老哭”。
   (明)宗 臣《宗子相文集》卷五嘉靖39年刊本
   归震川与沈养吾云:关陕地震之异,古所未闻,平阳、蒲坂之间更甚,震撼如雷。拥沙及陷没者亘数千里,树木倒植,井水及黄河皆翻,太华已低小,而潼关亦无有矣。人民之死者殆不知其数,如韩邦奇、马理诸公皆没,兵部杨尚书尽亡,分守自参议惟存一幼儿。又地裂处,往往有黑水溢出,水中皆有鱼,此皆邸报所不详也。
   (清)蔡显《闲渔闲闲录》卷三清钞本(北京图书馆)
   秦可大《地震记》、佚名《地震记》见附录:“碑石记文”四、分省记实
   陕西省: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陕西地震。壬寅夜地震,声如雷,山移数里,平地坼裂,水溢出,西安、凤翔、庆阳诸郡邑城皆陷没,压死者数十万。
   (明)李思孝《陕西通志》卷四 万历39年刊本
   (清)贾汉复《陕西通志》卷三。康熙6年刊本
   注:明沈德符《野获编》作;关西地震,河渭充溢,韩苑洛,王槐野诸名公,俱罹其祸,人知之矣。
   华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哺时,觉地旋运,因而头晕.天昏惨,及夜半,月益无光,地反立,苑树如数扑地,忽西南如万车惊突,又如雷自地出,民惊溃。起者卧者皆失措,而垣屋无声皆倒塌矣,忽又见西南天裂,闪闪有光,忽又合之,而地皆在陷裂,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入水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原阜旋移,地高下尽[改]故迹。后计压伤者数万人。自古记兵燹灾伤,无如此惨也。有司以闻,颁帑金恤之,地震之夕,星陨如雨。
   (明)李可久《华州志》卷一。隆庆6年修光绪重刊本
   嘉靖乙卯冬,山、陕遭地震之变,吾华为惨不可言。山川移易,道路改观,屹然而起者成阜,坎然而下者成壑,倏然而涌者成泉,忽焉而裂者成涧,民庐官廨,神字城池,一瞬而倾圮矣。民之死于变者不可胜记,间有生者,亦病不能兴,地方残破,盗贼发生,莫此为甚。
   隆庆《华州志》卷四:《郡人主事王尧弼记》
   古城:嘉靖乙卯冬杪,关中地震,华郡城垣尽塌,疆域一荒墟矣。
   隆庆《华州志》卷四:《重修州城记》
   州城:唐永泰元年建,元至正中拓古城西北隅修筑。……明嘉靖乙卯地震,城圮。
   万历《陕西通志》卷六
   州署:华州州治在南门内,嘉靖五年州堂火,十三年继成之。嘉靖乙卯地震与城俱圮。
   儒学:在州治之东阜上,盖为华城之东南隅也,乔世宁记曰:嘉靖三十四年,关中地大震,是时华州庙学尽倾覆成墟。
   隆庆《华州志》卷四
   唐汾阳王郭公祠:华郡城东一里许,故有汾阳忠武王祠(郭子仪)……”嘉靖乙卯地震,祠坏。
   (清)吴炳南《三续华州志》卷一二《唐汾阳王郭公祠碑记》
   唐郭忠武王碑:嘉靖乙卯冬关中地震,碑折其半,仆于宫墙之侧。
   (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〇一:《唐尚文汾阳郭忠武王碑》(碑存华县东关郭子仪祠内)
   宁山浮图:宁山山下建浮屠以图镇山,盖宋时小敷峪内山摧为警也。……嘉靖乙卯冬地大震,碑石裂碎,寺故多闻人诗,亦尽失矣。
   隆庆《华州志》卷二
   潜龙寺:自大唐时僧周钵曾住此山,嗣后或代不乏人。……成化改元,创修殿像,增崇僧舍,以今视昔之规模,足称壮观耳。继遭地震,前工尽弃。嘉靖三十六年重修,造像并新。
   (清)杨耀《重修殿宇并造藏经记》(碑存华县潜龙寺>
   少华岳庙:庙故此在州东南三里少华镇道北,此道盖关省大道也。………乃嘉靖乙卯季冬十三日子时地震庙圮。明年丙辰,蜀沪泰谷朱侯奉上命抚绥地震之郡。
   《三续华州志》卷一二:《重修少华岳庙碑》
   凤谷山寺泉:凤谷山山接秦岭南来之脉,突立一峰,山故有寺,寺有石泉养鱼,嘉靖乙卯地震,水泉涸废。
   隆庆《华州志》卷二
   渭南
   嘉靖乙卯季冬十二日子夜地大震,声如轰雷,势如簸荡,一时公私庐舍城垣尽圮。死者数万人。地裂数十处,水涌………。县东十五里原移路凸,城中人和街北,自县治至西城陷丈余。一昼夜二十余次,人人自危,面无生气。是时邑令亡,恶少肆掠,几大乱,赖中丞下方略戡定之,天子遣大使祭告赈恤,大使不能宣布德意,抵会城死,己未犹震不已。
   顺治《渭南县志》卷一六
   嘉靖乙卯冬地震渭南、华州等处,余自蜀出陕,经渭南县,中街之南北皆陷下一二丈许。东郊外旧有赤水山,山甚高大,渭水旋绕上下,每出郭时,沿山傍水而行。今山岗陷入平地,高处不盈寻丈,渭水北徒四五里,渺然望中矣。过华州、华阴、觉华岳亦低子往昔,陵谷之变迁如此。
   (明)张瀚《松窗梦语》卷五
   建筑物震害情况如下:
   县城:隋大业九年始建,元至正东拓,洪武初拓修之。嘉靖中县治东犹有古城,故称古城之东曰东城。……乙卯地大震,楼橹墙堑倾烟殆尽。薛腾记曰:嘉靖乙卯冬十二月壬寅地震,关河之间夷城以十数、渭南尤甚。
   万历《陕西通志》卷二,顺治《渭南县志》卷二县署:在城中人和街北,元以前莫可考。洪武初创新之,成化中重修扩拓,今治乃嘉靖乙卯地圾后创新者。当其时公私庐舍,倾圯殆尽,孓遣之民,朝不保夕,以故莅活者咸坐席棚下,
   顺治《渭南县志》卷三
   文庙:嘉靖乙卯冬全陕地震,而渭南罹祸尤烈,葛宇颠颓,庙学倾圮。尊经阁在明伦堂后,嘉靖乙卯地大震,学宇尽圮。
   顺治《渭南县志》卷三二:《重修文庙记》、《尊经阁记》
   射圃:地圾后废为民居。
   城隍庙:在文庙东,创于洪武初,天顺中修饰之。嘉靖乙卯地圾尽圮。
   八蜡庙:嘉靖地震圮。
   顺治《渭南县志》卷四
   关圣庙:津田社有关圣庙,其来莫可考,嘉靖乙卯地震尽圮。
   (清)严书麟《新续渭南县志》卷一〇:《重修关圣庙记》
   忠义孝悌祠:地圾尽圮。
   五贤祠:嘉靖乙卯地震,庙圮。
   仓储:预备仑旧在布政分司东草场,即在仑南,地圾后改建于县治左侧。
   铺递:总铺旧在县治西,新安铺、赤水铺、胡村铺、城店铺、杜仕铺、孝义铺皆地震后重建者。
   五指山:在县东神川原上,有山献凡三,如人指然,迥抱关门,嘉靖间地震后毁削无存矣。
   雍正《渭南县志》卷三
   灵应井:在涌泉街北首右侧,缘地涌泉,非由人为,且当地圾拓城之会,大惬居民望也,故以灵应名云。
   万历《渭上续稿》(存北京图书馆)
   镇风塔:维大明国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忽天震地裂,摇倒舍利宝塔一所,后至嘉靖三十七年正月二十七日吉重修。
   《渭南来化镇镇风塔南门额题字》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斗二日夜三更点地大震焉,前塔崩倒当斯时也,震风解薨,飞秒压镇五尺之童,无不惊骇。
   《大明国陕西西安府渭南县来化镇庆安寺重修屋塔记》
   注:碑嵌于镇风塔二层外壁之上。
   慧照寺塔: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关中大震,塔覆损毁矣。
   (明)肖希望《慧明寺重修塔记》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塔基崩毁。
   (明)刘 宦《重修慧照寺塔记碑》(碑现存渭南下邽)
   县东关北崖下,昔有稻田数百亩,恒稔米且佳。盖崖下有泉十余,又间穿井,井只一丈,可用桔槔取水溉田。嘉靖中余犹目睹其盛,乙卯会地震,泉半湮而桔槔亦废。又常见沈西湄人恒筑堰作渠,自风门达之西关,北至槐衙,计溉田可数十顷,间亦作桔槔以济旱涸,乃地震后亦尽废不理矣。
   雍正《渭南县志》卷一五
   嘉靖乙卯,关陕地震,渭南尤甚,百姓以税负累,诉之当道,议以起运换户县轻税八百二十三石,户令彰德贾侯许之。
   (清)孙景烈《户县新志》乾隆42年刊本
   华阴
   嘉靖三十四年地大震,十二月十有二日,日哺地旋,夜半,月无光,星殒如雨,忽西南轧轧有声如万车奔腾,民惊溃走,垣屋尽倾,知县陈希元等罹变,人畜压死不可胜计,地裂水涌,人多坠于穴,自乙卯至己未震渐方止,自古灾伤无此惨也。
   万历《华阴县志》卷七
   乙卯关中地震,华山诸峪水北潴沃野,侯何祥冒署冲泥,疏渠筑堰,渝年工竣。
   万历《华阴县志》卷八:《华阴陈何二侯去思碑铭》。陕西地大震,自省城之东渐重,至潼关而极,声如雷,鸡犬鸣吠,河渭涨壅数日,华岳鸣。其初发也,自潼关、蒲坂,奋暴突撞,如波浪腾沸,四面溃散,随各以方向缓漫,而受祸亦差异焉。
   乾隆《华阴县志》卷七
   城池:城周围二里九分,元至正十八年筑,嘉靖三十四年覆隍之变,后重筑,睥睨砌以砖,县后故有浮图,经地圾损于应虚矣。
   万历《华阴县志》
   儒学:嘉靖乙卯,关中大震,殿舍尽圮。
   万历《华阴县志》卷八:《重修儒学记》
   文庙内金石书法,乙卯之震泐裂太甚。
   万历《华阴县志》卷三
   西岳庙:嘉靖乙卯地震,祠庙尽倾,两台会题修复,赀费钜万,积六载乃成。
   (明)张维新《重修西岳庙记》(碑存华阴县东关华岳庙内)
   西岳庙后寝:嘉靖乙卯冬,关中地震,西岳庙暨后寝皆圮……。乾隆《华岳志》卷三:《重修岳庙后寝》
   汉西岳华山庙碑:旧在华阴县西岳庙中,嘉靖三十四年地震,碑毁。
   乾隆《华阴县志》:《金石文字记》
   华岳观:汉武帝修建后,至宋祥符中,因四高士而复与也。……明嘉靖乙卯地震,观宇倾颓,道众四散。
   乾隆《华阴县志》卷七
   龙神庙:王宏撰重修显应侯庙记曰:……洪水之日远矣,无闻焉,耳闻之久而圮而继而理之者,嘉靖之乙卯也,闻之又久而圮而继而理之者,万历之丙辰也。
   三皇庙:在峪内大上方,王宏撰重修三皇庙记,乙卯庙以圮。
   乾隆《华阴县志》卷三
   崔府君庙:邑故有祠在东廊,莫详所自。………嘉靖地圾庙毁。
   万历《华阴县志》卷八:《重修府君庙记》
   三义庙:华阴故有三义庙。在县东二里外,………关中地震,庙貌尽倾毁矣。
   万历《华阴县志》卷八:《重修三义庙记》
   龙王庙: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大员村,重修龙王庙碑文:故老习传曾与东礼村龙王庙为一,后分而迁修于本村。据钟面所铭,当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华阴地震,地裂数丈,水涌数尺,殿宇为之倾倒,隆庆六年三月曾重修。
   米登岳《华阴县续志》卷二 民国21年刊本
   云台观:西岳华山北麓,故有云台观。……明嘉靖中会地大震,垣宇倾圮尽笑。
   (明)李时芳《华岳全集》卷四:《重修云台观记:》
   寿圣寺:在县东北三十里寺南堡南,据碑载,建于五代………嘉靖乙卯地震,殿宇僧舍尽颓。
   乾隆《华阴县志》卷三
   承天观:县西三十里敷水镇南,明时建王皇、三清诸殿神像计四十余………嘉靖中秦地震,诸宫观倾坏,观巍然独存。
   乾隆《华阴县志》卷五
   陈真人祠:在孙真人祠南,嘉靖间地震祠圮。
   道光《华岳志》
   青柯坪:至则祠庙神像俱经地震倾圮,间已葺治数槛,独地势愈高……历金天洞,洞最宏敞,地震时洞裂,神座皆下陷,可五寸,山之四周下陷盈尺,山足土痕至今犹存也。
   乾隆《华岳志》:《华山游记》
   玉泉院山荪亭:宋建……是三十年陵谷之变而亭外奇石之可膳豆者亦已半摧。
   乾隆《华阴县志》
   驻马桥:邑城右廓门内有长涧北泻……俗称西河是也,全秦要路,舍此末由。旧有石桥五孔,曰驻马桥。明弘治间重修。嘉靖乙卯遇震摧裂。
   万历《华阴县志》卷八:《重修驻马桥记》
   杨震筌:华阴故有汉太尉杨先生鳖,今去县之三十里,号白潼亭。………先是嘉靖乙卯兵宪之州张公嘉意祠墓,………而其冬地大震,鞠为榛芜。
   万历《华阴县志》卷八:《修汉太尉杨先生鳖记》
   入关数里有汉太尉杨震冢,凡七,无古碑,土人云:嘉靖乙卯地震,其冢皆陷,独西一冢无恙。
   (明)张鸣凤《羽王先生集》西迁注
   潼关
   (嘉靖三十五年二月己亥]保定抚臣以潼关卫地震,请借大名府白夫银二千两备赈,从之。
   嘉靖三十五年四月壬辰诏,复筑陕西潼关卫城,以地震城坏故也。
   《嘉靖实录》卷四三二、四三四
   [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
   康熙《潼关卫志》卷上
   周公渠;(嘉靖)乙卯冬,适地大震,渠所道多湮塞,泮池且圮。
   (清)孙应鳌《孙淮海先生督学文集》卷三。《周公渠记》
   朝邑(今大荔县境)
   嘉靖乙卯十二月十二日夜地大震,声如轰雷,势如簸荡,一时庐舍尽圮。死者无虑数万,卑湿之处地裂泉出高丈余,因而井竭,洛渭可涉。泉出有鱼,有炭,有积薪,水温可浴。一昼夜动二十余次,大树忽扑忽起,人人自危,面无生气。方是时强者倡资抄略,几大变……至已未震犹不止。
   万历《朝邑县志》卷八
   故志成于正德己卯,迄今一甲子……且地震河徙而来,生齿渐肜,徭赋日益,将为宣闾闰之痛,徼休息之仁,此其续志所由而作。
   乾隆《朝邑县续志》:《续志序》
   县城:明景泰二年始建,成化三年、十七年,嘉靖二十一年继成之。乙卯地震后重建。
   万历《陕西通志》卷一〇
   邑城:居华原……乙卯地震,城复于隍。
   万历《朝邑县志》卷二
   文庙:当县治眉宇,介四街之中,……延至乙卯,经地震大圮。
   万历《朝邑县志》卷三
   社学:凡三十一所,在城者一,其余散在四乡,经地圾并废。
   万历《朝邑县志》卷二
   敬一亭:明伦堂后为敬一亭,经地震鞠为通衢。
   大庆关:故蒲津关……宋改名,关故有城。……在嘉靖初犹及见之,居民至三千七百家,……自乙卯地圾,地势卑下,于风气少泄,自是水溢四面,而至巡检司没于河,北街雪其半,居人发屋四窜,今才二百余家耳。
   万历《朝邑县志》卷一
   蒲州河西为大庆关,夹河对岸………岁乙卯地道违经,夹河东西大震,城复于隍,堪庙尽崩毁,河流直与岸平,每涨辄入城门。
   民国《平民县志》卷三:《重修黄河石堤记》
   饶益寺:明嘉靖地震圮。
   乾隆《同州府志》
   严公祠:邑原上故有唐祥审使严公祠……后五十余年,为嘉靖乙卯,会地圾,原崩祠圮。
   孙真人洞:在县北四十里双泉镇,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后,镰山云起异常,昼夜恒见,众视之,忽崩裂一洞,下有涌泉,洞中自然成像,仿佛真人,因以建楼殿云。
   康熙《朝邑县后志》卷八。《重修严公祠记》
   太白池:周迥可十里许,故志称洞然深黑,常有云气,亦能致雨,经地圾平芜,乡民争以种植。争之不得告许纠纷,间者水稍稍如故,则又无田可耕,赋无所出,告派阖县。
   万历《朝邑县志》卷一
   大荔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地大震,声如轰雷,地在陷裂,一时城垣庐舍尽圮。大树如帚扑地,忽起忽扑,或移数武。洛渭井泉俱竭,平地复涌泉,高丈余,中多鱼蜗薪炭诸物。五、七日后震犹未巳,压死人畜无算。独白水不甚。
   天启《同州志》卷一六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地震,自西北起子东南,有声如雷,地裂璺宽丈余,涌波泛滥,望似海洋,尽夜方息,房垣尽塌,人死中半,此大穸也。至十七日,黄河澄清三日,人视其底。
   (明)张微《韩氏家谱碑记》隆庆六年夏四月立
   (碑存大荔县段家坛镇村)
   州城:防于秦,盖厉共公灭大荔而筑者,后世因之。至嘉靖乙卯,地大震,城覆于隍。
   天启《同州志》卷三
   州署:在城内北隅,即古冯翊郡治。明洪武三年重建,中为牧爱堂,堂左库藏,大门内西南为狱。嘉靖乙卯,地震倾圮。
   雍正《陕西通志》卷一五
   县署:嘉靖乙卯岁,地震城圮,庐舍倾覆,虽旋修葺,规模凡半矣。
   乾隆《大荔县志》卷三:《设县建署碑记》
   儒学:在州治直南,天顺间建号舍,嘉靖中增建,凡百八十槛,以肆业诸生,震圮后亡。万历癸酉重建。
   天启《同州志》卷三
   城隍庙:在儒学东稍北,洪武三年因故庙焚毁,改尼寺为之。……天顺乙卯以故文昌宫恢而广之,基甚宏阔,地震后虽再经修葺,旋成荒陋。
   天启《同州志》卷四
   紫微观:同南三十里大道之南,传自宋元屡经兵燹,兼为流沙所蚀,虽多修葺,不承权舆。……自嘉靖乙卯地震后,半栖沙砾,半属薪樵,观之神座亦圮毁,不被风雨。
   道光《大荔县志》卷二:《重修紫微观碑》
   金塔寺:城中有金塔寺,在州署东,故隋文帝建以葬其养母神尼者,塔基崇以砥石。其右有大兴国寺隋文帝龙潜处,唐改龙兴寺,尉迟恭建砖塔其中,宋重修,后寺废塔存合而为一。嘉靖乙卯地震,两塔俱圮。
   天启《同州志》卷四
   古红楼、古观音堂: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夜地大震,城内屋宇倾圮殆尽,惟城东南隅之红楼暨观音堂无恙,故颜之日古红楼、古观音堂。
   民国《大荔县新志存稿》卷一
   三原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陕西地震,声如雷。渭南、三原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官吏军民压死者甚多。
   乾隆《三原县志》卷九
   嘉靖乙卯冬十二月,非常地震,人死十之三,坏屋十之九,盗贼群起,人心汹汹,赖公安辑。
   乾隆《三原县志》卷一〇:《穆字中传》
   学古书院:及元末,书院废,明兴至弘治初始复,正德间再修。嘉靖乙卯地大震,书院尽倾。
   万历《陕西通志》卷三二:《学古书院记》
   后土庙:在县东北四十里唐村神泉谷中……本名太宁宫,唐时敕建,……明洪武五年复葺殿庑……嘉靖年地震圮坏。
   乾隆《三原县志》卷四
   城隍庙:逮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遭地震,一时庙宇寺观十颓六七,而斯庙亦就倾圮,斯时也,人心非无修葺之诚,岁值荒欠力弗能举。
   明隆庆三年三原县《重修城隍庙记》(碑存三原县新摩镇)
   西安(包括长安县)
   (明嘉靖)三十四年地大震,压伤人甚众。
   康熙《咸宁县志》
   城池:隆庆间都御史张祉以土城年远颓圮,甏砌以砖,浚其壕……如今治。其城历年滋久,摧剥渐极,兼以频岁地震,楼宇台隍,颓欹殆尽。
   康熙《咸宁县志》卷二大明寺:在北门外。寺创于北周天和四年,隋更十迁于皇城北墉外,明嘉靖丙申再葺,后地震大圮。
   雍正《陕西通志》卷二八:《明参议陈绶碑记》
   华严寺:在城南三十五里,唐贞观十九年建……明为开福寺,嘉靖间地震寺圮。万历元年重修,今仅存真如塔。
   雍正《陕西通志》卷二八
   东岳庙:嘉靖壬寅碑记后迄今甲子一周,震圮相仍。
   周宇撰《重修东岳庙记》万历三十年
   文庙:迩年震圮相继,滋久滋剥。
   嘉庆《咸宁县志》
   灵感寺:明正统二年重葺,嘉靖三十四冬月地震毁。万历元年重修。
   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卷七
   慈恩寺塔:塔前原有碑亭,乙卯地震,塔顶坠,压为碎段,今亡矣。
   康熙《陕西通志》
   荐福寺塔;嘉靖乙卯地震,裂为二,癸亥地震,复合无痕,亦一奇也。
   康熙《咸宁县志》卷七:《游城南记》
   注。慈恩寺塔又名大雁塔;荐福寺塔又名小雁塔。
   石经:凡一百一十四碑,明嘉靖乙卯地震,石经倒损,王尧惠等按旧文集其缺字剔刻小石立于碑旁以便摹补。
   康熙《长安县志》卷八
   文庙石刻:聚唐宋以来碑石并石经,为屋覆之。至明嘉靖乙卯地震,石经倒损。
   康熙《长安县志》卷八
   金石:关中金石之文,甲于海内……自唐末五季兵燹而后,一坏于宋代姜遵之营浮图,再坏于韩镇之修灞桥,三坏于嘉靖乙卯地震,先后数百年间,十盖已亡其七八。
   乾隆《西安府志》卷七二
   咸宁为隋唐以来都会所在,吉金乐石之富,甲于天下,……明嘉靖地震圮毁尤甚。
   嘉庆《咸宁县志》卷五一
   学府碑洞石刻:西安府儒学先师庙之后,为亭者五,环之以廊,列古今碑版于中,俗谓之碑洞。自嘉靖末地震,而记志有名之碑,多毁列不存。
   (清)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二
   三藏圣教序碑:咸亨三年释怀仁集王羲之行书,在西安府学碑林,……明嘉靖地震,石断为二。
   (清)王志沂《陕西志辑要》附汉唐存碑跋
   注:据《关中金石存逸考》载:三藏圣教序碑“盖向在慈恩寺下,明嘉靖乙卯地震,为塔顶坠压所损也”。
   孔子庙堂碑:虞世南正书,在西安府碑林,原石不知亡于何时,此为五代王彦超重刻,已失170余字,又经嘉靖地震中断,又缺数十字。
   (资料来源同上)
   咸阳
   嘉靖乙卯十二月十二日子刻地大震,一时庐舍倾圮几半,而东乡压死者无虑数百,丰渭水溢,巨鱼甚多,卑湿之处,地裂泉出,因而井竭。计一昼夜动二十余次,大树倏一仆倏起,人人自危;而无生色,至已未震犹不止。
   (明)张应诏《咸阳县新志》卷六七 万历19年刊本
   文庙:嘉靖乙卯岁,关中地大震,先师殿及两庑明伦堂、尊经阁俱为所撼损,而斋舍倾圮尤甚。
   乾隆《咸阳县志》卷一七:《重修咸阳县儒学记》
   顺陵:承天皇帝顺陵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旧有石碑、人兽。至嘉靖三十四年冬地震碑毁,人兽犹存。
   万历《咸阳县新志》前卷八
   兴平
   县署:在城内东南,明洪武修,成化时、嘉靖时增修,乙卯岁地震倾圮。
   顺治《兴平县志》卷一
   县狱:旧在县门内东,地震倾败。
   顺治《兴平县志》卷二
   孔庙:嘉靖乙卯关中地震,兴平公署民庐罔不倾荡,而庙学特甚焉,丙辰夏四月建:业朱侯徙知兴平,下车竭孔子,周视殿庑堂宇陨落尽矣。
   (明)俟名《兴平续志》卷三:《重修文庙儒学记》
   在县治西,岁久寝毁。嘉靖乙卯关辅地震,庙仍益毁。
   乾隆《兴平县志》卷八:《孔庙重修记》
   南塔:故在兴平县西城之南,以北塔相望,据旧志记,二塔建自唐,嘉靖乙卯,关串地震,南塔崩。
   乾隆《兴平县志》卷三:《重修南塔记》
   四工:孔宫、公府、宇、城隍一时并修,曰“四工”。……乙卯季冬月将望,西土夜中地大震,民多压残……兴平瞰东南、俯临、渭,其摇荡之势尤重。四工处所诸败迹,仆者、欹者、裂者、断者、碎而糜者、颓而圮者,公所席以为幕,私弟草以为舍。
   隆庆《兴平续志》卷四:《重修四工记》
   嘉靖乙卯冬,关辅震,逮蒲坂数千里,山谷移走;城廓庐舍一望倾圮,人压死甚众,己来夏余有甘肃巡抚之行,过之入目犹惨。
   隆庆《兴平续志》卷二六
   临潼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壬寅夜地大震,有声如雷,坏城廓庐舍殆尽,人民覆压,死者不可数计,三年不止。
   顺治《临潼县志》(不分卷)
   县学:旧在县城,明洪武二年重建。嘉靖间地震,学圮。
   雍正《陕西通志》卷二七
   马额山:骊山东首为金庙,北折为马额山,有元初七真马丹阳洞故址,地震后圮,
   乾隆《临潼县志》卷九
   高陵
   城隍庙: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大震如雷,高陵城隍庙庑诸门倾倒俱尽,惟正殿独存,坏民居城廓房舍,压死无算,三日犹不止。
   雍正《高陵县志》卷四
   县署:嘉靖乙卯地震倾圮。
   雍正《陕西通志》卷一五
   蓝田
   嘉靖三十四年大稷,秦岭山一带竹开花结子……其年十二月十三日,地震如雷。街市房屋店舍俱平,压死男妇无数,至次年正月中始止。
   嘉庆《蓝田县志》卷一三
   注:顺治《蓝田县志》大致同.
   德配天地坊、园桥坊、宣化坊、承流坊、威灵显应坊、题名坊、世科坊、豸史坊、一…父子进士坊,自世科坊至址坊,俱经地震倾圮。
   顺治《蓝田县志》卷四
   户县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有声。
   城隍庙:嘉靖乙卯殿经地震之灾坏,……正殿、献殿、大中三门工属北街修,寝殿、过厅则属南街修,两廊则属东西街(修)。
   康熙《鄠县志》卷一二:《重修城隍庙记》
   周至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有声,桑田变为洪川,死者枕藉。
   乾隆《周至县志》卷一四
   古楼观台:终南佳胜之地称楼观,尹文始退李伯阳传经之所也。……嘉靖乙卯地震。三清殿坏,住持仵明宫等图修复……工起子已未,成于甲戌。大明万历二年岁次甲戌三月吉日刻。
   (明)《古楼观宗圣宫重建三清殿记》(碑存今周至县楼观台内>
   纯阳洞:在说经台东,旧说相传吕纯阳受道于钟离子,十居终南,得此严岫,即凿石成洞,随以因名。“……嘉靖乙卯冬十二月地震,洞裂而岩石剥落,且狭义不可居。工告竣竖碑纪事。
   《古楼观台志》:《重修吕公洞记》
   泾阳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冬十二月十二日亥时全陕地震,山城倾圮,覆屋折木,士民压死者以万计。
   二功臣祠:惟正殿仅存,乐楼翼室门垣俱颓泐无遗,神像外露。过者恻然,居民既欲概修,奈地震不时,民不遑居处,无暇为也。丙辰、丁巳,连岁震,震不已,至戊午岁稍宁口
   康熙《泾阳县志》卷八:《重修二功臣祠记》
   文庙:在儒学前逼城,明嘉靖年问地震,城圮。
   康熙《泾阳县志》卷二
   富平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夜,地震如雷,城垣屋舍皆没,压死甚众,大树如帚扑地,忽起忽扑,或移数武。
   乾隆《富平县志》卷八
   县城:元末徒县治于此。明景泰初筑城。嘉靖乙卯地震城坏。
   万历《陕西通志》卷一。
   县署:在城内正中,明洪武三年建,天顺中新之,成化十八年建吏舍,嘉靖乙卯地震倾圮。
   雍正《陕西通志》卷一五
   文庙;富平县故有庙,甚壮丽,庑门称之。岁乙卯,关中震,庙貌颓,垂三十余年。
   乾隆《富平县志》卷八:《重修县学记》
   韩城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韩城地震,厥声轰轰,如万车自西北往东南去,倾仆庐舍,压损旄倪,韩视蒲州、渭南,幸减十分之九,然河埂决裂,长逾十数丈,地翻泉出,几编河滨,此余乙卯躬靓,允矣,非常变也。
   万历《韩城县志》卷六
   河渎庙:大明国嘉靖三十五年为地震倒毁无存。
   《宋敕修河渎灵源王庙碑》碑阴刻字(碑存韩城县河渎村)
   石佛寺:维大明国陕西西安府……十二月十二日子时地……
   隆庆六年《重修佛殿记》
   (录自韩城王峰赵家庄石佛寺遗址残碑) 郃阳

   嘉靖乙卯季冬十二日夜半地震,声似霆雷,势若阚宇,僧人至死,殿宇倾覆,神像颓圮。
   嘉靖辛酉《重修戒香寺碑记》(残碑今存合阳县平政柏里坊)
   普同宝塔:乳罗山旧有寿圣寺……遗有普同宝塔,创始元代莫稽,明季嘉靖间地震崩颓仅余故址。
   (清)王 芨《清增修罗山寺普同祖师塔记》
   (碑存罗山寺原址)
   澄城
   (嘉靖)三十四年冬地大震,地在陷裂,窑头塌死居民尤多。
   顺治《澄城县志》卷一
   蒲城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十二月壬寅夜地震,声如雷,如是者数日,见寺塔倏仆倏竖,城舍俱圮,兼前年旱,俄压相继,死者不可胜计。
   县署:嘉靖乙卯地震,衙宇尽圮。
   康熙《蒲城县志》卷二、卷一
   文庙:嘉靖间功较拓,未几震,凌相继,而钜丽顿失,垂之难久。
   咸丰《同州府志》:《重修文庙碑记》
   白水
   嘉靖乙卯十二月十二日夜半地震,他邑官舍民居墙屋尽倒,压死人畜无算,且走山裂石,涌水泛沙,变异之大,古今所未有也,惟白水震而无伤。
   万历《白水县志》卷四
   大雷祥村有雷公庙,古碑光映数里,小雷祥村亦有庙,毁于地震。
   天启《同州志》卷四
   里甲:彭衙编户在国初三乡三十里,颇称富庶……嘉靖乙卯大饥,加以地震之变,窜徒者益甚,遂致窑户萧条,原隰草莽,里无全甲,甲无全户矣,神山、安乐、尚礼、招贤四里俱多断户。
   万历《白水县志》卷一
   凤翔
   文庙:嘉靖三十六年增修,长安何栋记日:嘉靖乙卯季冬癸卯,秦晋之交,地忽大震,袤延千里,振撼荡摇,川原坼裂,郊墟迁移,壅为罔阜,陷作沟渠,山鸣谷响,水涌沙溢,城垣庙宇,官衙民庐,倾颓摧圮,十居其半,军民被害者盖有千万计也,回视曩昔之盛无几矣。……目击天变,身履时艰,于此遗民,露次失所,喁喁敖敖,无可依怙。乃蹙然叹曰:此天地希有之变,古今末同之灾也。
   (明)何栋《凤翔府重修文庙学宫记》嘉靖三十六年立石(碑存凤翔县师范学校)
   岐山
   嘉靖三十四年地大震,公署房舍掉楔,皆倾倒,民多压死。
   万历《岐山县志》卷一
   城池:嘉靖三十四年大震,城及门楼多倾圮。
   儒学:嘉靖三十四年地大震,堂舍倾圮。
   万历《岐山县志》卷二
   ……公署房舍倾倒十之七,民多压死。
   光绪《岐山县志》
   周公庙:在县西北十五里凤凰山麓,因地震庙裂,嘉靖三十八年重修.
   乾隆《岐山县志》卷三
   嘉靖乙卯冬十二月地震,关辅城郭宫室咸罹其变,乃兹庙貌亦就圮颓。
   光绪《岐山县志》卷八:《重修周公庙记》
   扶风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大震,有声如雷,山移数里,平地坼裂,水溢出,西安、凤翔等处郡邑城多陷没,压死者数十万人,本县公署房舍皆倾圮无余。
   城池:嘉靖三十四年地大震,城圮,三十五年重修。
   公署: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倾圮。
   马伏波将军祠:在飞风山,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倾圮。
   远爱亭:后改为爱苏亭,以地震倾圮久废,亦于是年重建。
   顺治《扶风县志》卷一
   眉县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乃在子夜,东府尤甚,人士多压死。
   顺治《郿志》
   横渠先生祠:距眉东五十里而遥,岁久倾圮,如遇地震,则益圮且仆。
   顺治《郿志》卷二:《滁人胡松记》
   注:顺治《郿志》所记时间为三十二年,有误.
   麟游
   嘉靖三十四年十月地震如雷,死压人畜最众。
   顺治《麟游县志》卷一
   注:疑为三十四年十二月之误.
   耀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关中地大震,河水涨,井泉水溢。人死者耀州三千余人,同官二千五百余人,富平三万余人,三处坏公私庐舍以数万计。始将军山比宝鉴山高,是后二山等高,他处陵谷变迁,人死者益多。
   嘉靖《耀州志》卷一〇
   城池:嘉靖三十四年地大震,城池损坏。
   (明)刘 岱《孝感神应记》(碑在耀县药王山)
   州治:州故无钟楼,钟悬西门上屋中,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屋坏,钟露悬。
   儒学:在北城下,嘉靖乙卯十二月地大震,学堂斋舍多坏。
   玄元殿:地震殿坏。
   嘉靖《耀州志》卷三
   玄帝像:城北门外,故像祀玄帝,嘉靖乙卯地震,城坏,像亦毁。
   (明)乔世宁《丘隅集》卷八:《玄像赞序》
   铜川
   嘉靖三十四年大饥,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有声,同、漆二河水涨,坏公私庐舍以百计。
   万历《同官县志》卷一〇
   注:参见耀县条。
   礼泉
   望乾桥:在县西北城外泥河上,日望乾。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桥圮。
   乾隆《西安府志》卷一〇
   乾县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房垣多倾,人皆露处,如此者旬。
   崇祯《乾州志》卷上
   武功嘉 靖三十四年(乙卯)十二月,陕西地大震如雷。
   雍正《武功县后志》卷三
   永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大震,自十三日夜至二十一日微震,二十二日午后复大震,少顷止。
   康熙《永寿县志》卷二
   淳化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西安、凤翔,庆阳郡邑地震如雷,压死数十万人。
   康熙《淳化县志》
   南郑[嘉靖]三十四年(春)地震,有声如雷。(原注:府志)
   乾隆《南郑县志》卷一二
   注;康熙《汉南郡志》作:“三十四年地震,有声如雷。”无“春”字,其它州府县志均无记载,疑为三十四年之误。
   汉中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有声如雷。
   康熙《汉南郡志》
   城固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大震。
   嘉靖《城固县志》卷四
   洋县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子刻地震,有声如雷。
   康熙《洋县志》
   凤县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有声如雷。
   光绪《凤县志》
   安康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乾隆《兴安府志》
   匐阳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乾隆《洵阳县志》
   白河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嘉庆《白河县志》
   商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有声如雷。
   康熙《商志》卷九
   洛南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夜半地大震,山河动摇,庐舍几倾。
   康熙《洛南县志》卷七
   山阳[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有声如雷。
   嘉庆《山阳县志》卷一一
   洛川[嘉靖]三十四年地震。
   嘉庆《洛川县志》卷一
   庙学:在县治西南五十步,始洪武六年,嘉靖三十四年以地震大坏。
   顺治《洛川县志》:《重修庙学记》
   富县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十二月十二日夜半,忽有声从东北来,地即摇动,山崩川涌,房屋倾圮,压死人畜无算。
   康熙《郎州志》卷七
   黄陵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如雷。
   嘉庆《中部县志》卷二
   绥德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如雷,房屋城池倾圮。
   顺治《绥德州志》卷一
   米脂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地震,有声如雷。
   康熙《米脂县志》卷一
   清涧 嘉靖乙卯十二月夜半地震。
   顺治《清涧县志》卷一一
   榆林 嘉靖三十四年地大震有声,居民死者甚众,年余不息。
   万历《延绥镇志》
   旬邑“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半夜子时地动,房厦摇毁,人物榻(塌)死无、数,此大变之事写在墙上,千百年间日此大变。三水县职田里赵均麟记”。
   旬邑县寺沟石窟灾异题记
   [嘉靖]三十五年正月五日地震,五月四日、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六月十九日俱震。
   康熙《永寿县志》卷六
   注:似为一群震活动,发生六次有感地震,可能是华县地震的余震活动。
   山西省: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原注:各州县同日地震,有声如雷,蒲州为甚,地裂水涌,城垣屋舍殆尽,人民压溺死者不可胜记。)
   (清)刘 綮《平阳府志》卷三四 康熙47年刊本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平阳地大震,有声如雷,时十二月十二日子时,震声如雷冲天,吐气轰轰,自西北来,地裂泉涌,汾河岸崩,井泉外溢,诸州县城郭、祠宇、官民。庐舍一时大顷(倾),压伤人口、六畜甚众,而蒲州尤甚。山阴王白分守州官并家眷人.口暨居民尽皆压死。嗣是频震不已。民天寒露处,抢掠大起,死者枕藉。……其地震至.次年正月方息,亦宇宙一大变也。荣河黄河水溢至城,漂没禾稼,
   (明)祝 徽《山西通志》卷二六万历30年修崇祯2年刊本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三月庚申朔,皇帝遣户部左侍郎邹守愚初六日乙丑致祭于霍山之神曰:兹者山西蒲、解、霍、泽、临汾、临晋、翼城、闻喜、襄陵、灵石、安邑、荣河、平陆、高平、芮城、夏等州县及河东运司,各因地震,接连千里,响声如雷,震倒房舍,压死人民不计其数。惟兹灾变异常,予深用惶恻。
   (明)褚 相《霍州志》卷八嘉靖37年刊本
   蒲州(今永济西南蒲州)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蒲州地大震,有声如雷,地裂水涌,城垣房舍倾圮殆尽,人民压溺死者不可胜记。
   (明)杨宗气《山西通志》卷三一 嘉靖42年刊本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地震,蒲州两王宗室、城墙、官民房屋尽行倒塌,又兼数处火起。分守河东道参议并家人口压死,止存七岁幼男一口。本州同知判官损伤压死各官男妇七口,军民烧、压死无数。连震四日,火烟未灭,随止随动。
   (明)佚名《地震记》见《碧霞元君圣母行宫记碑》碑阴
   嘉靖乙卯季冬十二日夜,地道大震,秦、晋中州过罹其患,惟蒲阪甚焉。城郭宫室,倾覆殆尽,士民死伤者无算。堂堂巨镇,一望丘墟,奸宄肆掠,河东几乱。
   (清)侯康民《蒲州志》卷一一:《重修城垣记》康熙3年刊本
   蒲、解皆平阳名郡,论州治则解不及蒲,论属邑则蒲不及解。地震时蒲州左右郡邑,一时半夜有声,室庐尽塌,压死者半属梦寐不知,恍似将天地掀翻一遍,砖墙横断,井水倒出地上,人死不可以数计。自后三朝两旦,寻常摇动,居民至夜露宿村外,即有一二室庐未塌处,亦不敢入卧其下,人如坐舟船行波浪中,真大变也。
   (明)王世性《广志绎》卷三康熙15年刊本
   户口:弘治五年,户10,965,人口87,891,嘉靖二十五年,户11,073。乙卯冬地震大损,见在止有50,551人。
   古城:即东关,嘉靖三十四年冬,地大倾。
   (明)边 像《蒲州志》卷一 嘉靖38年刊本
   旧城:西临黄河。嘉靖三十四年冬,蒲地大声,城郭尽圮。
   康熙《蒲州志》卷二
   土城:蒲州旧筑土城一座,至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圮陷。
   康熙《蒲州志》卷…:《景虞楼记》 抚按察院行台:三十四年冬地震倾。
   布政分司:三十四年冬地震倾。
   嘉靖《蒲州志》卷一
   按察分司:在州治前西偏,嘉靖三十四年冬,地震倾。
   中分司:嘉靖三十四年冬地震倾。
   儒学:在州治东南,嘉靖三十四年冬地震倾圮。
   文庙:在明,八堂前,……庙因地震倾圮。
   嘉靖《蒲州志》卷二
   申明亭:旧在州前左右,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倾。
   嘉靖《蒲州志》卷一
   州学:蒲州学在城东南隅,嘉靖乙卯覆于坤轴之变。
   (明)傅淑训《平阳府志》卷九:《蒲州庙学记》万历34年本
   河中书院:在蒲州东峨嵋原上,后地震倾圮。
   万历《平阳府志》卷四
   注:康熙《蒲州志》作:“河中书院在州治东三里峨嵋原之上,南向……嘉靖乙卯地震倾颓。”
   县狱:在大门内西偏……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尽圮。
   (清)李荣和《永济县志》卷二 光绪12年刊本
   文吕桂籍阁:自乙卯变坤轴,而祠制咸圮覆。
   光绪:《永济县志》卷一九:《重修文昌桂籍阁记》
   分守河东兵备道署:在永济县东偏,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尽圮。
   康熙《蒲州志》卷二
   惠民药局:俱在州府西偏…一嘉靖三十四年冬地震倾。
   递运所:嘉靖三十四年冬地震倾。
   嘉靖《蒲州志》卷一
   养济院:在城西南通化坊,嘉靖三十四年冬地震倾。
   城隍庙:在城西南隅,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倾圮。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南门外,地震倾圮。
   社稷坛:在北门外,地震倾圮。
   舜庙:在东关外,嘉靖乙卯冬,地震倾圮。
   村堡:十三处,大涧堡,下阳堡在州正南,孟盟堡、张华堡、赵伊堡在州正东,苍陵堡在州东南,吕芝堡、高氏堡、栳栳堡、下村堡在州东北,减庄堡、长干堡在州正:北,嘉靖二十年创建。嘉靖三十四年冬,地震尽倾。
   嘉靖《蒲州志》卷二
   黄河堤堰:在郡西门外,其旧堤自唐世有之。至嘉靖乙卯地大震,堤岈尽崩,于是.河流每涨,直入城郭。明初,河崩城北,前守臣尝建河堤……嘉靖癸丑,雨水内浸,堤间倾毁,前守道东海杜公,重事修砌,仅完三载,岁乙卯地道违经,夹河东西大震,城覆于隍,堤庙尽崩坏,河流直与岸平,每涨辄入城门。岁壬戌河浸城南古鹳雀楼址,城,岌岌待倾。
   (清)周景柱《蒲州府志》卷二〇:《重修黄河石堤记》
   乾隆19年刊本
   注:康熙五年《蒲州志》,康熙四十七年《平阳府志》均有此记载。
   广孝泉碑:明张四维跋碑舜庙中,嘉靖乙卯地震,碑泐不可复竖。
   (清)曾国荃《山西通志》卷九四 光绪18年刊本
   河渎海神庙:蒲郡介河曲,当禹贡所称龙门华阴之中,重冈连抱,川灵聚结,故西渎大河崇于是,而以西海附焉。会嘉靖乙卯坤变,一切倾随,虽颓塘断靡木有遗者。
   康熙《蒲州志》卷一一:《重修河渎海神庙记》
   正统中蒲守(张]公廉奉敕修建,益恢拓之,嘉靖乙卯地纪大变,[庙]一夕荡为丘墟。
   康熙《蒲州志》卷一一:《重修河渎海神庙记》
   夷齐祠:当蒲治之南,河曲之中,嘉靖乙卯秦晋地大震,祠乃尽圮。
   康熙《蒲州志》卷一一:《重修夷齐祠圮》
   普救寺:蒲东旧有普救寺,嘉靖乙卯冬地大震,浮图摧折无遗。
   (普救寺碑存山西永济县)
   王崇雅:蒲州人,嘉靖乙卯地震,郡民合族而死者十之三四。
   万历《山西通志》卷一九
   杨守礼:字秉节,别号南涧,其先山西霍州人也。……最后以累功加太子少保……嘉靖乙卯十二月,秦晋地大震,人死者十之六七。
   康熙《蒲州志》卷一二:《明少保兵部尚书南涧杨公行状》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地大震,有声如雷,地裂成渠,城郭庐舍尽覆,人民压死不可胜数,三年余不止。
   嘉靖《蒲州志》卷三
   临猗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地大震,有声如雷。初自西北来,轰轰然,土气冲天,地裂成渠,井水外溢,城郭、祠宇、官民庐舍尽倾,压死人畜无算,嗣是微震不止,天寒民露处,抢掠大起。……亦天地一奇变也。
   (清)齐以治《临晋县志》卷六康熙25年刊本
   公署:县治居城中央:……嘉靖乙卯地震,官廨俱圮。
   康熙《临晋县志》卷四
   儒学:在县治东,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倾圮。
   万历《平阳府志》卷四
   儒学……乙卯岁季冬十二日夜,秦晋地大震,凡邑之厅事、廨舍、公馆、城垣瞬息倾圮,而儒学为甚,覆而死者几千人,噫!此岂非旷世之大变也欤!
   康熙《临晋县志》卷七:《重修儒学记》
   余邑故有志,嘉靖中经地震,往牒湮殁,十之八九。
   康熙《临晋县志》卷一:县志旧序
   益抱亭:嘉靖乙卯地震,官廨俱圮。
   康熙《临晋县志》卷四
   延祚寺:在县西北十五里,明嘉靖乙卯,寺为地震所倾。
   乾隆《蒲州府志》卷三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地大震有声,坏城郭庐舍,人有死者.
   嘉靖《蒲州志》卷三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大震。秦、晋皆震,有声如雷,冲天土气轰轰然,官民庐舍祠宇大倾,伤人畜无算。
   (清)宋之树《猗氏县志》卷六雍正7年续修本
   县城:嘉靖三十四年冬,地震倾。
   嘉靖《蒲州志》卷一
   县治:在城内兴教坊街北,嘉靖乙卯地震,诸官舍俱倾颓。
   (明)马孔昭《猗氏县志》卷二 万历41年刊本
   注:康熙《山西通志》,雍正《猗氏县志》亦有此记载.
   儒学:在县治东北兴教坊,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倾圮。
   万历《猗氏县志》卷二
   注。康熙《猗氏县志》作:“嘉靖乙卯衅于地震,垣内颓然。”
   铺舍:城西铺在西关外,张广铺在城西十里,下任铺在城西二十里,大杨堡在城东十里,陈庄铺在城北三十五里。前各铺俱于嘉靖三十二(四)年十一(二)月内陆震,房屋尽行倒塌。
   万历《猗氏县志》卷二
   射圃:旧在学西,经乙卯地震圮颓无存。
   万历《猗氏县志》卷二
   仁寿寺:古刹也。嘉靖四十三年地大震,独正殿无恙,廊屋倾圮殆尽。
   雍正《猗氏县志》卷七:《重修仁寺寺记》
   注:“嘉靖四十三年地大震”,四十三年应为三十四年之误。
   马庄武王庙:嘉靖乙卯季冬偶罹地震大变,庙宇荡摇倾覆。
   (清)徐浩续《猗氏县志》卷下:《重修马庄武王庙记》
   文坡泉:在县东北隅,仁寿寺左,经嘉靖乙卯地震圮,阏久未浚。
   万历《猗氏县志》卷一
   文王庙:庙貌故闳,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倾覆。
   光绪《猗氏县志》卷下:《重修文王庙记》
   嘉靖乙卯,山西猗氏、蒲州、潞村、芮城等州县地震四、五日,有一日四五动者,平地倏忽高下,中开一裂,延袤数丈,惟闻波涛奔激声,近裂处入畜坠下无算。房屋振动,皆为倒塌,压死宗室职官居民以数万计。
   (明)张瀚《松窗梦语》卷五
   万荣
   [嘉靖三十四]十二月十二日夜半,地大震有声,坏城郭庐舍,人有死者。
   嘉靖《蒲州志》卷三
   [嘉靖]三十四年秋大水,黄河溢,水至城下,漂没禾稼。冬十二月十二日地大震,声如雷,环城垣及官民庐舍万余,压死人甚多,地裂泉涌,平地水深三、四尺。绵绵震动不息,至次年方止。
   (清)李长庚《荣河县志》卷八 康熙12年刊本
   县城:……嘉靖三十四年地大震,城陷。
   嘉靖《蒲州志》卷一
   注:乾隆《荣河县志》卷一《重修邑城碑记》记有:乙卯岁,秦晋地震,凡倾败数十城……
   (荣河城]大变所摧,基址仅存。
   布政司:在察院行署西,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倾圮。
   康熙《荣河县志》卷二
   县学:在县治东南,嘉靖乙卯地震尽坏。
   万历《山西通志》卷一二
   后土祠:在城北十里……嘉靖年地震坏。
   万历《平阳府志》卷四
   岱宗祠:万泉邑治之西北为大善里,居峨嵋坡之巅,下即为河津,少西则为荣河,亦本邑之关要地。……大明嘉靖乙卯岁,坤舆大震不宁,祠殿以下暨两献亭、乐亭、午门俱倾欹毁坏,不堪奉祀者久矣。
   民国《万泉县志》卷七:《重修岱宗祠碑记》
   河津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地大震,有声如雷,城堡官舍崩塌,人民压死千余口,县北干涧、东长、僧楼、故(固)镇等里尤甚。
   嘉靖《蒲州志》卷三
   嘉靖三十四年岁大旱,十二月二十二日(十二日)夜子时地大震,声如巨雷,地裂成沟,涌水出鱼,城堡官民舍宇崩塌大半,县北干涧里、东长、僧楼、故(固)镇等尤甚,压死男妇甚多。月动三、五次者半年,未止息者三载,此自古罕见之大变也。
   (清)马光远《河津县志》卷八康熙11年刊本
   县城:按旧城在今县东南,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子时夜地大震,城垣倾塌,仅存断壁,门楼警铺尽坏。
   康熙《河津县志》卷二
   法云寺:在南午芹,唐天宝间修,明嘉靖地震圮,重建。
   (清)黄鹤龄《河津县志》卷三乾隆48年刊本
   卜子祠堂:河津县城西北五里许有辛封村,西隅负岗,南向有子夏祠,……嘉靖乙卯冬地震,堂宇墙垣俱颓落。
   (清)汪-和《河津县志》卷一一《重修卜子祠堂记》
   同治5年刊本
   解州(今运城西南解州)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大震,有声如雷,城垣庐舍倾覆,居民压死不可胜数,至次年春未息。
   (清)陈士性《解州志》卷九康熙12年刊本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地大震,有声如雷,初自西北来,轰轰然,土气冲天,地裂成渠,井水外溢,城郭、祠宇、官民庐舍尽倾,压人畜无算,至次年未息。
   (清)陈时《解州全志》卷二康熙56年刊本
   儒学:在州治东,三十四年地震倾圮。
   万历《平阳府志》卷四
   州学:在州治东,嘉靖乙卯地震,文庙舍尽倾。
   万历《山西通志》卷一三
   试院:旧称南北两棚,北在平阳,南在安邑。自明嘉靖乙卯地震倾颓.
   (清)言如泗《解州全志》卷一五:《创建直隶解州试院记》乾隆29年刊本
   石牛寺:州之东北隅,嘉靖中叶,复值坤震,益为土木一大厄,殿寝剥落。
   乾隆《解州全志》卷一四:《修重石牛寺碑记》
   城隍庙:州治西北一里许有庙,乙卯地震,庙宇颓败,垣墉倾覆,而阶墀亦毁裂矣!
   乾隆《解州全志》卷一四:《重修城隍庙记》
   义勇武安王庙(关帝庙):在州西门外,乙卯地震,庙坏存像。
   万历《平阳府志》卷四
   注:冯达道《重修河东运司志》误作:[万历]三十四年地大震,压死千余人、解州关庙亦圮、
   惟神像存焉。
   安邑(今运城东北安邑)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地震],安邑县衙门尽塌,民房约倒八分,压死人口万余,头畜其数;城两半里崩出水泉十数余眼。荣河县地裂成沟,泉水如河。 
   关城:西近河无关,南北有关无城,即旧城所截之余。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倾圮。
   康熙《蒲州志》卷二
   公署:州治在城西隅宣化坊,即元河中府治,嘉靖三十四年冬地震,州治尽圮。 (明)佚名《地震记》见《碧霞元君圣母行宫记碑》碑阴
   (嘉靖)三十四年地大震,城垣庐舍倾覆过半,居民压死者不可胜数,盐池东禁墙胳没。
   (明)耿启《安邑县志》卷八 崇祯间增刊万历46年本
   儒学:在县治东,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圮。
   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六
   文庙:嘉靖乙卯季冬十二日时夜分,忽有声(如)雷,地遂大震,秦晋之交皆然,吾安邑之城郭室庐倾十之七、八,其在学宫,唯先师一殿未坠于地,然亦决裂之甚矣。
   (清)赵 增《安邑县志》卷一〇:《重修文庙记》
   康熙10年刊本
   兴国寺塔:高三十丈,有碑记。嘉靖乙卯地震,从顶裂至七层,宽尺许。万历间复合,殆不可测
   万历《安邑县志》卷二
   夏县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蒲、解、夏为尤甚,城摧隍湮,土涌井沸,官廨,儒学及温公书院、乡贤祠俱圮毁,惟文庙正殿独存,压死人民殆及千数。
   (清)蒋起龙《夏县志》卷一一康熙47年刊本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地震]平阳府夏县,四门陷塌,井水沸溢,官民房屋便颓,压死男妇数多。城内土长约高丈余,平地出水。
   (明)佚名《地震记》见《碧霞元君圣母行宫记碑》碑阴
   县城:嘉靖乙卯遭地震变,城摧隍湮,城楼俱毁。
   县署:在城南门里景守坊地方,嘉靖乙卯地震颓毁。
   康熙47年《夏县志》:卷一
   注;康熙12年《夏县志》作:县署……仪门大门上有小楼,嘉靖乙卯地震颓毁。
   儒学:在县治东南,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倾圮。
   万历《平阳府志》卷四
   文庙:在儒学前,嘉靖三十四年地震,两庑倾毁.
   名宦祠:在学东启圣祠前……三十四年地震圮坏。
   康熙47年《夏县志》卷二
   启圣祠:三十四年地震圮坏。
   (清)罗在公《夏县志》卷二康熙12年刊本
   温公书院:在夏县治东南,嘉靖间地震倾圮。
   万历《平阳府志》卷四
   禹庙: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倾颓,仅存神像。
   康熙12年《夏县志》卷二
   大禹庙:三代圣帝明王,率居河东,是故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因夏后所都,故以复称。……重以嘉靖乙卯,残腊十二夜,地震奇变,城摧隍湮,土涌井沸,官廨民居,十毁八九,庙垣、廊榭、耳殿、寝宫荡无孑遗,虽正殿仅存,而风穿雨露,剥及神座。
   乾隆《解州全志》卷四:《重修大禹庙正殿记》
   城隍庙:夏之有庙,自国初始,嘉靖乙卯季冬十二日夜地大震,城崩隍湮,人消物丧。盖自元大德七年以来,旷代仅罹之奇变也,庙之外垣、寝殿、门庑俱倾,虽正殿外坊仅存。亦鼓侧不支。
   康熙47年《夏县志》卷四:《重修城隍庙记》
   嘉靖乙卯岁,腊十二夜半。熟寐慌闻雷,大地忽震撼。披衣走出扉,树摇目眩乱。
   但见我屋破,不知民舍烂。死者哭相连,生者坐浩叹。城垣尽崩颓,井溢流汗漫。
   平土陷为坑,洼田踊成岸。亲戚幸生存,奔走唁忧患。相见忻问慰,俄倾海桑换。
   百家无一完,十室九涂炭。四望俱旷野,外寇何由捍。乡村无籍儿,乘机扰良善。
   白昼夺积粮,人人俱离散。数月地时动,露宿股恒颤。一夜四五惊,讹言恣流煽。
   或云盗猝至,或传地当陷。度日真如年,何时复安晏。从蒲至关陕,无庐可完善。
   水涌若墨漆,米贵似珠钿。我欲托巫咸,上秦通明殿。飞章彻莲陛,恩纶颁禹县。
   收回劫地神,鳌极令永奠。五岳俱动摇,寰宇震殆遍。旷古亦罕闻,幽居颇自念。
   荡气洗甲兵,回祥消祸变。重见太平春,八表和风扇。
   康熙12年《夏县志》卷四:《地震叹》
   平陆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平陆县十二日狂风大阵,夜更时分,炮响三声如鼓,十三日子时,地震,声响如万雷,摇塌房屋,山岸、平地崩裂,涌出黑水沙泥,压死人口擞多。
   (明)佚名《地震记》见《碧霞元君圣母行宫记碑》碑阴
   县城:创自金兴定间,距古虞城六十里,……乙卯,东城楼毁。
   (清)言如泗《平陆县志》卷三乾隆29年刊本
   县治:在城中稍东,自乙卯地大震,谯楼戒石亭以下,敝且圮。
   (清)柴应辰《平陆县志》卷二康熙18年刊本
   县署:在城中稍东,嘉靖间增修,乙卯地震俱圮。
   乾隆《平陆县志》卷三
   城隍庙:在北门外,嘉靖间相继修,乙卯地震,又葺其两廊。
   乾隆《平陆县志》卷三
   傅酽祠:在县东商良里圣人涧之上,……嘉靖乙卯以地震圮。
   万历《平阳府志》卷四
   思乡庙:在县治南金鸡堡上,北向,世传为关侯思乡云。以地震圮。
   乾隆《平陆县志》卷三
   芮城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冬十二月地大震。
   (清)毕盛瓒《芮城县志》卷二 康熙11年刊本
   县堂:芮为古之褊邑,嘉靖丙辰春,吏部因乙卯地震之变,以简调守令,安恤残民。
   (清)言如泗《芮城县志》卷一二:《增修县堂记》
   乾隆29年刊本
   三贤祠:在东张村,旧有庙,明嘉靖二十五年重修,后地震久毁。
   延生观:前殿创建于弘治己未,后殿建于嘉靖癸已,至乙卯冬十二月十二日夜地大二震,民居圮裂者十之八九,观亦如此。
   康熙《芮城县志》卷二
   芮伯庙:值嘉靖乙卯地大震,庙圮,久.之木石俱亡失。
   乾隆《芮城县志》卷一二:《重修芮伯庙记》
   稷山
   时大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地震,始自西北,有声如雷,地形侧摇,屋舍尽覆,压死人民多寡不齐。地裂黑泉乾溢变井,蒲小尤为甚焉。民居,城廨、宗一室、庙宇尽行倾毁,压死宗室口王殿下百余口尊官举监生员人民,难以数计,大约九分。解州等处则次焉。北至吉州,东至潞安,南至灵宝,西至陕西,东北至霍州,东南至翼城,西北至渭南,西南至潼关八方等处,所震之大小各异,灾害人民房屋之多寡不均。是震也自中夜底明而不息,至周二岁而方止。吾人遭此异灾,古今罕有之大变也。故于是记,俾后悉知。
   (明)程士真《阳平创修三官庙碑·地震记》(碑存稷山县
   路村乡阳平村)
   注:此《地震记》刻在明嘉靖三十八年正月立《阳平创修三官庙碑》碑阴
   嘉靖三十四年地大震,时在十二月十四(二)日夜,有声如雷,民遭塌伤甚众。
   (明)张思恭《稷山县志》卷七 万历40年刊本
   注:乾隆、嘉庆《稷山县志》卷七作:三十四年冬地震,有声如雷,民遭压伤甚众。
   县城:稷邑在平阳之坤隅,古高梁地也,南有山,广延丰润,相传为后稷躬稼所,邑因名焉。嘉靖乙卯以地震尽颓。
   (明)亢思谦《慎修堂集》卷一一:《重修邑城记》
   嘉靖乙卯以地震尽颓。
   (明)亢思谦《稷山新城记》碑存稷山县稷王庙
   县城:城北枕昆仑冈,南距汾水二里……嘉靖乙卯以地震城垣尽颓。
   (清)沈凤翔《稷山县志》卷二 同治4年刊本
   庙学:稷山县治之东南,盖有庙学……,顷之因地震,愈益倾敝。
   万历《稷山县志》卷八:《重修庙学记》
   绛县
   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十余次。(原注:房屋倾塌,压死者千余人。)
   (清)陈所性《绛县志》卷一顺治16年刊本
   注:乾隆《绛县志》,光绪《绛县志》均作: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地震十余次,城垣庐舍倾倒殆尽,人民压死者不可胜计。
   县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楼堞倾圮。
   顺治《绛县志》卷二
   曲沃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冬十二月地震,修城.
   (明)赵彦复《沃史》卷二 万历40年刊本
   城池:嘉靖乙卯冬月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城垣、门楼、铺舍、雉堞倾颓者,难以一计数。
   (明)刘鲁生《曲沃县志》卷四;《曲沃县心斋张侯修城记》嘉靖年间刊本
   温泉:在县东北三十里海头村,一名龙泉又名七星泉,又名七星海,以泉有七也。至嘉靖三十四年地震,西宁天桥坍塌,遂废,渠身尚存。至嘉靖三十四、五年,连遭地震,天桥倒坏,渠身中断,水遂二百年不至县城泮池。
   (清)张 坊《新修曲沃县志》卷一九乾隆23年刊本
   文庙:曲沃之学,岁乙卯遭地震毁,乃至神灵无所庇,学官露处,生徒解散。
   乾隆《新修曲沃县志》卷三八;《重修文庙碑记》
   临汾
   嘉靖三十四年冬地震,有声如雷,坏城垣房舍,压死百余人。
   (明)邢云路《临汾县志》卷四 万历19年刊本
   注。雍正《临汾县志》作:十二月地震,有声如雷,地裂水涌,城垣屋舍殆尽,人民压溺死者不可胜纪.
   海云寺:窃惟世远年湮,物久必敝……宋咸淳已巳重修,年废更革,颓毁失瞻……大元大德六(七)年八月初六日戌时地震,本寺倒塌无存,至大定元年岁次甲子五月重修,至有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亥时地震,本寺倒塌如前,越明年九月二十一五日,本寺住持复修理焉。大清乾隆十四年九月既望谷旦本寺监院住持法诫等重刻。
   《海云寺大明西河王碑记》(碑存山西临汾县南乔村)
   襄陵(今襄汾西北襄陵)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地大震,有声如雷,自西北方来,坏居民庐舍,压死者九十余人。汾河两岸,地裂成渠,宽尺余,或涌沙,或涌水,自后频震无时,累月乃息。
   (明)宋之韩《襄陵县志》卷一。隆庆2年刊本
   尝稽史策,地震之事,三代以前罕闻者,自汉以后,代代有之,从未闻有若元之大德一七年、明之嘉靖三十四年、隆庆五年及今康熙三十四年如此之甚者也。考元之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戌时地震,本路一境房屋尽皆塌环,压死人口二十七万有余,地震频频不止,直至十一年乃定。再考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亥时地震,蒲州墙垣倒塌,地震数:十余次。隆庆五年地震,蒲、解二州倒塌房屋十分,襄陵等处止二分,地震昼夜不止,若今康熙三十四年之地震,较元之世稍轻,较明之时又似略重,何也……。康熙三十四,年十月朔立。
   (清)郭巩图《重建三圣楼记》(碑存襄汾县贾庄乡辛建村)
   汾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有声,至自西南口,房舍倾颓,人有压伤死亡者。
   (清)蒋鸣龙《汾西县志》卷七康熙13年刊本
   霍州(今霍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有声自西南如雷。房舍倾倒,人多有压伤死亡者。
   嘉靖《霍州志》卷七
   嗟惟尔众,生长兹土,隶我三籍,赋力倍征,痈尔多瘠。天胡降殃,坤灵失职,摇荡邻蒲,累我霍邑,四郊之民,遽罹横厄,父陨其子,夫遗厥室,弟抱兄哀,仆为主泣。鸥呼伤哉!悠悠穹苍,恨无弥日,或历丘墟,或号昏夕。予承檄命,绥尔幽寂,尔等其收尔游魂,敛尔精魄,庶几歆我薄奠,以慰我思,呜呼伤哉!溯尔之生,固尔之常,嗟.尔之死,亦尔之变,岂非数邱,天耶l予复何言。
   嘉靖《霍州志》卷八:《祭地震物故诸魂文》
   乡宁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地震,庙学俱环。
   (清)侯世爵《乡宁县志》卷六顺治7年刊本
   儒学:在县治西,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地震,庙学俱坏。
   嘉靖《山西通志》卷一三
   注:万历《平阳府志》,崇祯《山西通志》、顺治《乡宁县志》均有此记载.
   平遥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其声如雷,地裂涌泉。
   万历《汾州府志》卷一六
   万历《山西通志》卷二六
   嘉靖三十六(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其声如雷,地裂涌泉,陕西及蒲州等处:尤甚,压死人畜不可胜纪。
   (清)陈以询《平遥县志》卷下 康熙12年刊本
   石楼
   [嘉靖]三十四年冬地震。
   (清)周士章《石楼县志》卷二 顺治15年刊本
   永庆寺:县治东有永庆寺,嘉靖乙卯季冬中旬二日夜子时,偶值地震大变,将四面墙垣倾颓,焰光亦多损坏。
   顺治《石楼县志》卷二:《重修永庆寺记》
   洪福院:城南一里许有山之麓介乎其间,龙蟠虎踞得形胜上游,昔人建浮屠氏宫于其巅,名曰洪福院……嘉靖乙卯冬地大震,前后殿宇倾颓,残裂者不啻十之八九,诸佛法像亦多损坏凋剥。
   顺治《石楼县志》卷二:《重修洪福院记》
   黎城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分地震,鸡坠埘,犬惊吠,良久乃巳。
   (清)程大夏《黎城县志》卷二 康熙21年刊本
   祁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大震。
   (清)朱理《祁县志》卷八 康熙45年续修本
   保德州(今保德)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房屋有声。
   (清)王秉韬《保德州志》卷三 乾隆50年刊本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保德州十二日亥末时震,声响如雷,自南往北方去。
   (明)佚名《地震记》见《碧霞元君圣母行宫记碑》碑隰。
   太原、临汾、汾阳、长治、左权: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大震。太原、平阳、汾、潞、辽同日震,有声如雷,唯蒲州为甚,地裂水涌,城垣屋舍殆尽,人民压溺死者,不可胜纪。
   (清)穆尔赛《山西通志》卷三一 康熙21年刊本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地震。太原、平阳、汾、潞、辽同日震,有声如雷。蒲州尤甚。官民房舍损者十之六,人畜压死甚众。
   (清)周 超《汾阳县志》卷七 康熙58年刊本
   定襄、代州(今代县)
   代州、定襄等处十三日子丑时地震,自西北方起,往东南去,即时六次。徐沟、汾州等处申称:自东北方起,西南去。
   (明)佚名《地震记》见《碧霞元君圣母行宫记碑》碑阴
   (嘉靖)三十四年冬地大震。
   (明)周弘杓《代州志》卷二 万历13年抄本
   岢岚州(今岢岚)、兴县
   岢岚州并兴县申:十三日子时震,如雷,连动三次,自西往东去。
   (明)佚名《地震记》见《碧震元君圣母行宫记碑》碑阴
   太平(今襄汾两南汾城)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子时地大震,官民房舍损者十之六,民畜压死者甚众.
   (明)王体复《太平县志》卷四 万历23年刊本
   县署。在城内东南,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堂颓其半。
   万历《太平县志》卷二
   闻喜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十二月十三日夜地大震,秦、晋皆震,有声如雷,压死人畜无算,本邑西北地高,民多穴处,压死甚众。(原注。见邑人李汝重请醮文,刻石城隍庙)
   (清)苏本眉《闻喜县志》卷七 顺治10年刊本
   学宫: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堂宇颓坏。
   顺治《闻喜县志》卷三
   后稷庙:嘉靖乙卯之嘉平,地震异常,是庙大环。
   (清)李遵唐《闻喜县志》卷一一:《重修后稷庙记》乾隆31年刊本
   永和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子时,地震有声,室庐摇动,穴居者多死。
   (清)王土仪《永和县志》卷二二 康熙49年刊本
   潞安府(今长治)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夜,陕西、蒲、解地大震,潞亦震移时。
   万历《山西通志》卷二六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夜,陕西、蒲、解地大震,城廊(郭)屋宇尽圮,人多压死,潞州地亦震,屋摇动移时,人畜亦有伤者。
   (清)姜恒《长治县志》卷一康熙12年刊本
   潞城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夜地震。
   (清)张士浩《潞城县志》卷八 康熙45年刊本
   洪洞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冬十二月望地大震,自蒲、解至洪洞。蒲、解一带房多倾倒,人民压死者甚众,洪洞房动非常,鸡犬不宁,人多惊惧,月余始息。
   (明)乔因羽《洪洞县志》卷八 万历19年刊本 绛州(今新绛)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夜地大震,覆墙压人有死者,平地龟裂涌水。
   (明)方立诚《绛州志》卷七八 万历37年刊本
   浮山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大震,声如雷,坏庐舍,压死者甚众,月余始息。
   (清)贾酉《浮山县志》卷三四 乾隆10年刊本
   亚元坊:明景泰庚午科亚元张礼建,地震塌毁。
   乾隆《浮山县志》卷五
   翼城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地大震,声如雷,坏庐舍,压死者甚众。
   (清)胡献瑶《翼乘》卷一 顺治14年修康熙12年刊本
   灵石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亥时地震,至寅时方止,官民房屋摇塌者不可胜记·
   (明)路一麟《灵石县志》卷三 万历26年刊本
   汾州(今汾阳)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汾州地震。
   (清)孙和相《汾州府志》卷二五 乾隆36年刊本
   注:乾隆《汾阳县志》记有此次地震。
   孝义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地震,凡五次,而第一次为甚,西南乡民居倾覆,多被压死者。
   万历《汾州府志》卷一六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地震,坏城垣、民舍甚多。
   (清)谢汝霖《永宁州志》卷八 康熙41年刊本
   阳城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夜,地大震有声,月凡数震,房垣倾圮,压死人畜。
   (清)陈国珍《阳城县志》卷七 顺治16年刊本
   注:康熙、乾隆《阳城县志》,雍正《泽州府志》均记有此次地震。
   泽州(今晋城)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地大震,有声如雷。
   (明)傅淑训《泽州志》卷一五 万历35年刊本
   注。雍正《泽州府志》作:“冬十二月地震,有声如雷,月凡数震,屋坏垣崩,人畜多压死。”
   太谷
   嘉靖三十四年,太谷地震。
   万历《太原府志》卷二六
   沁州(今沁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声如雷,延接千里,至次年正月中方静。
   (清)叶士宽《沁州志》卷九 雍正9年本
   沁源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至次年正月中方止,官民衙舍多倾坏。
   (清)王廷抡《沁源县志》卷九 雍正8年续修康熙52年本
   武乡(今武乡东故县)
   [嘉靖]三十四年五月武乡大风雨拔木,十二月地震。(原注:有声如雷,延接千里,至次年正月中方静。)
   (清)白 鹤《武乡县志》卷二 乾隆55年刊本
   注:康熙《沁州志》作;武乡南山在县东南三十里,明嘉靖间以地震……
   太原府(今太原市)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太原、榆次地震。
   (清)沈之燮《太原府志》卷四九 乾隆48年刊本
   榆次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有声如雷。
   (明)张鹤腾《榆次县志》卷八 万历35年刊本
   平定州(今平定)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清)德保《平定州志》卷二 乾隆14年刊本
   乐平(今昔阳)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清)李榕《乐平县志》卷二 乾隆18年刊本
   忻州(今忻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忻州地震有声。
   (明)关廷访《太原府志》卷二六 万历40年刊本
   注:乾隆《忻州志》作:十二月地震有声,自西南来,居室动摇。
   临县
   嘉靖三十四年冬中夜地震,墙屋塌毁,人畜损伤甚多。
   万历《汾州府志》卷一六
   注:康熙《临县志》载有此次地震.
   交城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夜地震,从西南来,有声,房屋摇塌,压死人口。
   文水(清)赵吉壬《交城县志》卷一 康熙8年刊本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地震有声,房屋倾毁,至有伤及人口者。
   (清)傅星《文水县志》卷一 康熙12年刊术
   宁乡(今中阳)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如雷,城屋倾圮,压死人畜甚众。
   万历《汾州府志》卷一六
   注:康熙《宁乡县志》作:三十四年冬,地震有声,西城垛倾,今柳林县寨东村《东岳庙碑记》
   载:昔大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震,地动,倒塌堂殿,至三十六年九月十六日上下修补工毕。柳林县系1973年由离石、中阳两县析置。
   壶关嘉靖乙卯年地大震。
   (清)章经《壶关县志》卷一康熙20年刊本
   湖南省:
   浏阳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清)曹鼎新《浏阳县志》卷九康熙19年刊本
   岳州(今岳阳市)
   嘉靖三十四年山陕大震,压死人物无算,岳州府所属俱微震。(三十九年九月又俱震有声。)
   (明)李元芳《岳州府志》卷八隆庆年间刊本
   注:岳州府辖临湘、华容.平江、澧州,安乡,石门、慈利。
   临湘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
   (清)杨敬儒《临湘县志》卷一 康熙24年刊本
   平江
   嘉靖三十四年县地震。
   (清)谢仲坑《平江县志》卷二四 乾隆8年刊本
   湖北省: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澧州、德安、襄阳、郧阳地震。(原注:锺祥、谷城地震有声)
   (明)徐学漠《湖广总志》卷四六万历4年刊本
   襄阳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明)吴道迩《襄阳府志》卷三三万历12年刊本
   谷城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地震有声。
   万历《襄阳府志》卷三三
   均州(今均县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万历《襄阳府志》卷三三

光化
   [嘉靖]三十四年地大震。
   万历《襄阳府志》卷三三
   宜城
   [嘉靖]三十四年十月地震,有声如雷。
   万历《襄阳府志》卷三三
   孝感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地震。
   (清)胡国佐《孝感县志》卷六康熙12年刊本
   注:乾隆《汉阳府志》作:三十四年春大饥,十二月地震。
   景陵(今天门)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子时,地震有声,自东北起西南去,房屋动摇,人民惊骇。
   (清)李馨《景陵县志》卷二康熙7年刊本
   咸宁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清)何廷韬《咸宁县志》卷六康熙4年刊本
   蕲州(今蕲春)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郡城地震。
   (清)王宗尧《蕲州志》卷一二康熙4年刊本
   黄冈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有二月地震。
   (明)茅瑞征《黄冈县志》卷一〇 万历36年刊本
   潜江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冬十二月,地震有声,自西来。
   (清)刘 焕《潜江县志》卷二 康熙3 2年刊本
   德安(今安陆)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清)傅鹤祥《鼎修德安府全志》卷二康熙24年刊本
   河南省:
   灵宝(今灵宝北)
   嘉靖乙卯年地大震,寺庙民房倾圮无数。
   (清)梁儒《灵宝县志》卷四顺治14年刊本
   玉阳观:在灵宝李曲里,明嘉靖年间,因地震崩毁重修。
   (清)周庆增《灵宝县志》卷三乾隆12年刊本
   关帝庙:……乙卯地大震,庙甚圮。
   乾隆《灵宝县志》卷五:《重修关帝庙记》
   老子故宅:正德中邑耆……拓故鼎新,不遗余力,层台巍阁,始称奇观……。此旃二蒙单阏之岁,有堪舆震动之虞,拣字剥摧,垣墉倾圮。
   乾隆《灵宝县志》卷六:《老子故宅碑铭》
   注:“旃蒙单阏之岁”,即乙卯年。
   广胜寺:嘉靖乙卯地震,岁复为倾毁。
   (明)杜希觞《重修广胜寺记并诗》(碑存灵宝县五亩桂花村)。
   后土圣母庙:[坂底镇]村南有后土圣母祠,不知创于何时,庙貌巍然……乃嘉靖。乙卯冬地震,倾圮殆尽。
   《重修后土圣母庙碑记》嘉靖41年三月立(碑存灵宝县坂一底镇)
   阌乡(今灵宝西北阌乡)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甚,人畜压死无算。
   (清)张三者《阌乡县志》卷一顺治16年刊本
   地震诗:嘉靖乙卯地震,阌乡被灾独甚。丙辰愚应朝旨,乃亲历勘灾请赈;驱车炼二真宫避暑云云。颓山倾屋碎琳宫,承乏巡行五月中。黎庶应愁遭惨祸,圣朝轸念下卹封。一时共际斯文雅,下载奇逢此会同。但愿皇家复泰运,小臣焉敢冒天功。
   韩嘉会《新修阌乡县志》卷二一 民国刊本
   关王庙:……嘉靖乙卯岁地震,殿宇垣壁俱毁。
   张涵《重修关王庙记》(碑存灵宝县文底宋村)
   金陵寺:在马店村,有碑文记载:“粤岁乙卯,关中大震,殿堂门庑,一时俱尽,寺之辉煌,今为丘墟。”
   贺明静信函:(碑存潼关县文化馆)
   邓州(今邓县)、内乡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地震,有声如雷。(原注:十三日夜分,若闻风雨之声
   自西北来,鸟兽皆鸣,已而地震,声轰如雷,凡再时乃已。官民庐舍动摇来坏,惟内乡城坏者什之六。)
   (明)潘庭楠《邓州志》卷二嘉靖43年刊本
   雎州(今雎县)
   (成化十五年壬戌九月八日地震)。自此至嘉靖乙卯凡六,而乙卯之震尤甚。
   (清)马世英《雎州志》卷七康熙32年刊本
   注:成化为弘治之误。
   汝阳(今汝南)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地震有声。
   (清)纪国珍《汝阳县志》卷一 顺治17年刊本
   上蔡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地震有声。
   (清)杨廷望《上蔡县志》卷一 五康熙29年刊本
   裕州(今方城)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
   (清)宋名立《裕州志》卷一 乾隆5年增刻康熙本
   修武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崩山裂屋。
   (清)边憬《修武县志》卷四 康熙34年刊本
   温县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
   (清)王其华《温县志》卷一 乾隆24年刊本
   仪封(今兰考东)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冬)十二月十三日亥时地震,自西北来,房屋震摇,群物响动,移三时。
   (明)张卤《仪封县志》卷四 万历3年刊本
   偃师(今偃师东南)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冬十有二月地震。
   (清)朱明魁《河南府志》卷三 顺洽18年刊本
   注:顺治、康熙、乾隆《偃师县志》同。
   河南府(今洛阳市)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冬十二月地震。
   (清)张圣业《河南府志》卷二六 康熙34年刊本
   注:乾隆《河南府志》作:三十四年河南地震,有声如雷。
   上清宫:洛阳西北四十余里,有碑文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殿字倾圮。”后修翠云洞,发现震落之铁瓦,铸字正面为“嘉靖三十年造”;后面为“伊国敬施”。据道人相传,1556年地震将庙震倒。
   (照片存陕西师范大学)
   汝州(今临汝)、鲁山、郏县、宝丰、伊阳(今汝阳)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大震(原注:人不敢入室睡至十余日,汝及鲁、郏、宝皆震,伊稍差)。
   (清)自明义《直隶汝州全志》卷九 道光20年刊本
   镇平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地震。
   (清)张琮《镇平县志》卷下康熙34年刊本
   怀庆府(今沁阳)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清)孟重《怀庆府志》卷二 嘉靖45年刊本
   注:乾隆《怀庆府志》作:二十四年十二月地震,崩山裂屋。二十四年为三十四年之误。
   南乐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有声。
   (清)王培宗《南乐县志》卷九 康熙50年刊本
   柘城
   [嘉靖]三十有四年冬十二月夜半,地震有声。
   (清)史鉴《柘城县志》卷四 康熙30年刊本
   阳武(今原阳)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地震。
   (清)张慎《阳武县志》卷八 康熙29年刊本
   武陟(今武陟南)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清)甘国垓《武陟县志》卷一 康熙30年刊本
   注:乾隆《怀庆府志》作:三十四年十二月孟县、武陟、阳武地震。
   孟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清)仇汝瑚《孟县志》卷一 乾隆55年刊本
   河内(今沁阳)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明)卢梦麟《河内县志》卷一 万历25年刊本
   渑池
   [嘉靖]三十四年地又震。
   (清)梁易简《渑池县志》中卷乾隆11年刊本
   林县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地震。
   (明)郝持《林县志》卷八万历24年刊本
   注:康熙《彰德府志》作;三十四年临潼、林县、磁州地震,(临、磁县今属河北省);乾隆《彰德府志》作:三十四年临、漳、内黄地震。
   内黄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
   (清)李浈《内黄县志》卷六 乾隆4年刊本
   新郑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
   (清)冯嗣京《新郑县志》卷五 顺治16年刊本
   陈州(今淮阳)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有声如雷,鸡犬鸣呔。是冬大雨雪,柿树多冻死。
   (清)王清彦《陈州志》卷四 康熙34年刊本
   原武(今原阳西南)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
   (明)张祥《原武县志》卷一 万历22年刊本
   开封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
   (明)周 藩《开封府志》卷二 万历13年刊本
   淇县
   (嘉精)三十四年闰十一月十三日夜,地震有声。
   (清)自龙跃《淇县志》卷一〇 顺治17年刊本
   卫辉府(汲县)
   [嘉靖]三十四年闰十一月十三日夜,地震有声。
   (明)侯大节《卫辉府志》卷一六 万历31年刊本
   辉县
   嘉靖三十四年闰十一月十三日夜,地震有声。
   (清)滑彬《辉县志》卷一八康熙29年刊本
   南阳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夜地震,有声自西北来,如雷鸣数次,以渐而微。次日午时又微震。二十二日辰时复震。
   (明)李廷龙《南阳府志》卷二 万历5年刊本
   固始
   [嘉靖]二(三)十四年乙卯春三月地震。
   (清)杨汝楫《固始县志》卷一二 康熙32年刊本
   钧州(今禹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地大震,有声如雷,枥马皆惊。
   (清)赵来鸡《禹州志》卷九 顺治5年增刊本
   注:钧州万历三年改为禹州。
   荥阳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自西南来,有声如雷。
   (清)李煦《荥阳县志》卷二乾隆11年刊本
   荥泽(今郑州市西北旧荥泽)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地震,有声如雷。
   (清)崔淇《荥泽县志》卷一二 乾隆11年刊本
   汜水(今荥阳西北)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
   (清)许勉墩《汜水县志》卷一二 乾隆9年刊本
   孟津(今孟津东)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地震山川崩。
   (清)徐元灿《孟津县志》卷三 康熙47年增修顺治刊本
   罗山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床室俱动,抵晓始定。
   (清)葛 荃《罗山县志》卷八 乾隆11年刊本
   新安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坏民房舍。
   (清)邱 峨《新安县志》卷一四乾隆31年刊本
   龙涧村:新安县西北二十里,古名龙涧乡,其北隅有九龙庙,昔曾完美……嘉靖乙卯岁十二月十二日夜适地震,遂倾覆焉。其闾闱间房屋倒塌者不可胜记。
   嘉靖三十六年《重修九龙庙碑记》河南省博物馆碑文拓片
   陕州(今三门峡市西)
   嘉靖乙卯十二月十二日夜地大震,压死者几千人。
   (清)吴世英《陕州志》卷四 顺治15年刊本
   注:乾隆《直隶陕州志》作:三十四年,陕、灵、阌地震,人畜压死无算.
   灵山乡古刹寺:名福胜禅院,……遭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时地震,殿宇倾颓,圣像毁坏,……。嘉靖四十年十一月十五日立。
   《重修福胜寺碑记》(碑存陕县东良村)
   光州(今潢川)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
   (清)缪发《光州志》卷一 康熙31年刊本
   光山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床室俱动摇,寝者惊起,皇皇莫知所之,久之方定。
   (明)沈绍庆《光山县志》卷九 嘉靖35年刊本
   息县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有声。
   (清)邵光胤《息县志》卷一 顺治14年刊本
   新野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有声如雷,自西北来,再时方已,鸟兽皆惊,庐舍动摇。
   (清)武国枢《新野县志》卷八康熙51年刊本
   舞阳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大震有声。
   (清)张荩《舞阳县志》卷一四顺治15年刊本
   新乡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有声。
   (清)周毓麟《新乡县续志》卷二康熙32年刊本
   河南府(今洛阳市)、怀庆府(今沁阳)、陕州(今三门峡市)、灵宝(今灵宝北)
   兹者适因地震,致将河南、怀庆等二府卫,陕州、灵宝等五县城垣坏损,官民房舍计倒塌,压死人口不计其数。
   (清)宋 恂《西华县志》卷三乾隆19年刊本
   长垣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夜,地震有声。
   (清)宗 琮《长垣县志》卷二 康熙19年增刊本
   淅川(今淅川西南)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夜分,地震有声,从西北来,声如雷,及辰犹震,数日不止。
   (清)郭 治《淅川县志》卷八 康熙29年刊本
   河北省:
   衡水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原注:衡水县)
   (清)陶淑《衡水县志》卷一一乾隆32年刊本
   冀州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
   乾隆《冀州志》卷一一八
   深州(今深县)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有声。
   (清)李天培《深州志》卷七 康熙36年刊本
   磁州(今磁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如雷。
   (清)蒋擢《磁州志》卷一八 康熙42年刊本
   大名府(今大名)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地震。
   (清)周邦彬《大名府志》卷六 康熙11年刊本
   广平府(今永年)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如雷。
   (清)吴谷《广平府志》卷二 乾隆年刊本
   获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本月十二日夜,子丑之辰连震三次,有声如雷,从西南去。是时山西蒲州等处,环城郭庐舍大半,压死居民不可胜计。华山崩,沔水溢,灾变为甚,自此以下,百余年无考。
   (清)韩国瓒《获鹿县志》卷九乾隆元年刊本
   曲周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地震。
   (清)李时茂《曲周县志》卷二 顺治13年刊本
   成安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夏五月,地一日三震如雷。
   (清)王公楷《成安县志》卷四 康熙12年刊本
   [嘉靖]三十四年夏,成安、曲周地一日三震,声如雷,成安学宫钟自鸣。
   (清)沈奕琛《广平府志》卷一九 康熙15年刊本
   山东省:
   兖州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府境州县同时地震。
   (明)于慎行《兖州府志》卷五二 万历24年刊本
   注:兖州府治滋阳,辖曲阜、宁阳、邹县、泗水、滕县、峄县、金乡、鱼台、单县、城武、济宁州、嘉祥、巨野、郓城、东平州、汶上、东阿、平阴、阳谷、寿张、曹州、曹县、定陶、沂州、郯城、费县。
   鱼台
   嘉靖三十三年大饥,红气触天,遂大疫。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地震。
   (清)马得祯《鱼台县志》卷四 康熙30年刊本
   曹州(今菏泽)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地震。
   (清)佟企圣《曹州志》卷一九 康熙13年刊本
   单县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地震。
   (清)王 镛《单县志》卷一 康熙56年刊本
   郓城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府境州县,同时地震。
   (明)米嘉穗《郓城县志》卷七 崇祯7年刊本
   定陶
   [嘉靖]三十四年十地月十二日夜子时,地震刻余。
   (清)赵国琳《定陶县志》卷七 顺治12年刊本
   巨野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
   (明)吕鹏云《巨野县志》卷八 天启3年重刊万历本
   博平(今茌平)
   嘉靖三十四年冬地震。
   (清)堵嶷《博平县志》卷一 康熙8年刊本
   阳谷
   嘉靖三十三年冬,地大震有声。
   (清)王时来《阳谷县志》卷四 康熙55年刊本
   上海市:
   嘉定(今上海市嘉定)
   [嘉靖三十四年]闰十一月地震。
   (明)韩 浚《嘉定县志》卷一七 万历33年刊本
   江苏省:
   苏州[嘉靖三十四年]十一月雨赤豆,闰十一月地震。
   (清)卢腾龙《苏州府志》卷二 康熙30年刊本
   吴江[嘉靖]三十四年闰十一月地震。
   (清)郭 绣《吴江县志》卷一五 康熙24年刊本
   南京[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明)程嗣功《应天府志》卷三 万历5年刊本
   安徽省:
   巢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清)于觉世《巢志》卷四 康熙12年刊本
   五河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地震。
   (清)郑鼐《五河县志》卷一 康熙22年增刊本
   广东省:
   大埔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一月朔夜地震。
   (明)吴思立《大埔县志》卷九 嘉靖36年刊本
   宁夏回族自治区:
   固原州(今固原)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地震,声如雷,毁屋口人。
   (明)赵时春《平凉府志》卷九 嘉靖39年刊本
   甘肃省:
   庆阳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地大震。是日地震有声,自西北往东南,摇动若浮沉状,城橹尽倾,穴居民压死不知其数,潼渭剧甚,年余不息。
   (明)傅学礼《庆阳府志》卷-- 嘉靖36年刊本
   注;宣统《甘肃新通志》作;冬十二月,陕西诸郡地震,声如雷,山移地裂,郡邑皆陷,庆阳尤甚,压死人畜无数。
   府治:在城中偏东南,即宋元旧治……嘉靖三十四年地震特剧,后宅尽覆,……雄记云:[嘉靖]乙卯冬十二月十二日夜分地震,余始犹伏枕,略无戒心,倏忽震声轰烈,如风舟反侧,梁木摧颠,檐瓦飞陨,疾起求衣,户已土埋矣。仅能突出自牖,幸得更生。讵意敝室之危若此,且郡之城垣坍塌,山崖崩覆,穴居之民死伤者众以万计……未几得蒲,华、渭南诸郡之报,城郭丘墟,地陷泉溢,死伤之惨过此十倍,……第地震连日不已,人心日益恐怖,日虽隆冬,不遑燠烃,民方望赈,惮于力役,余惟蔗居露宿而已。
   嘉靖《庆阳府志》卷四
   注:乾隆《庆阳府志》载:“府署在城中近东南,即宋元旧治,明洪武间重建,天顺、弘治间增修,嘉靖三十四筇地震,后宅尽覆。”
   府城隍庙:在县城内东南隅,明洪武甲寅建,嘉靖乙卯冬地震倾颓,三十五年重修。
   杨景《庆阳县志稿》韩沪撰碑记 民国间修1961年油印本
   环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大震。
   (清)高观鲤《环县志》卷一〇 乾隆19年刊本
   真宁(今正宁)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地大震有声,自西北往东南,摇动若沉浮状。
   (清)折遇兰《正宁县志》卷一三 乾隆28年刊本
   静宁州(今静宁)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
   (清)王炬《静宁州志》卷八 乾隆11年刊本
   清水
   [嘉靖]四十四年冬十二月地震,环民屋舍。
   (清)朱超《清水县志》卷一一 乾隆60年刊本
   陇西
   [嘉靖]三十四年地大震有声。
   (清)周继述《陇西县志》全一卷 康熙26年钞本(甘肃省图书馆)
   伏羌(今甘谷)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声如雷。
   (清)巩建丰《伏羌县志》卷一二 乾隆14年刊本
   靖虏卫(今靖远县)
   嘉靖三十四年地大震有声。
   (清)李一鹂《靖远卫志》卷一 康熙48年刊本
   陇右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十八日,陇右地震,坏民屋舍。
   (清)费廷珍《直隶秦州新志》卷六 乾隆29年刊本
   注:陇右指今甘肃东部地区。
   宁远(今武山)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十八日,县地震,有声如雷,鸡飞犬走,人被塌伤甚众。
   (明)邹浩《宁远县志》卷四万历15年刊本
   合水(今合水东北)、宁州(今宁县)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二十一日,地震有声,自西北往东南摇动若浮沉状,城楼尽圮,穴居民压死不计其数,年余不息。
   (清)晋显卿《宁州志》卷三康熙26年刊本
   注:乾隆,光绪《合水县志》均作:十二日。
   灵台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地震,声如雷,房屋山陶多崩圮,男女死者千九百余人。
   (明)赵时春《平凉府志》卷六 嘉靖39年刊本
   庄浪(今庄浪西北)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地震,城垣民舍倒塌,三月乃止。
   嘉靖《平凉府志》卷八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十有二日初漏地震,声如雷,城垣民舍崩圮,动三阅月乃止。
   (清)耿文光《庄浪志略》卷一九乾隆55年刊本
   徽州(今徽县)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地大震,有声如雷,数刻乃止。是夕之变,关中蒲坂之苦,惨不忍言,徽与邻境幸免焉。
   (明)孟鹏年《徽郡志》卷八 嘉靖42年刊本
   泾州(今泾川)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子分地震,有声如雷,坏城郭庐舍,压死人畜甚众。
   嘉靖《平凉府志》卷五
   (清)张延福《泾州志》卷下 乾隆19年刊本
   平凉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十二日夜□□更,地大震,城垣尽摧,城中死者十余人,而山居穴处死者数千人。
   嘉靖《平凉府志》卷一
   注:赵时春嘉靖三十四年任平凉府知府,其所著《赵浚谷文集》中收有《送徐令东归序》,徐为平凉知县,嘉靖戊午(1558年)解职,赵为之送行,序中提及平凉嘉靖三十四年震情云:“近当地震之变,男女死者千六百余人,有阖户歼者,存者无一二,或身无半裳……”。此所记地震死者人数与《平凉府志》稍有出入。
   崇信[嘉靖]三十四年大旱,十二月十二日夜子时,地大震如雷,自东北至西南者,压死十余户。
   嘉靖《平凉府志》卷一二
   [嘉靖]三十四年大旱,至十二日夜子时地大震如雷。自东北至,坏屋窑,居者压死十余户。
   (清)于元煜《崇信县志》卷下 顺治17年刊本
   镇愿
   [嘉靖]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十二日夜子时地震。
   (清)钱志彤《镇原县志》卷下 康熙54年刊本
   附录碑石记文:
   秦可大《地震记》
   嘉靖乙卯季冬,十有二日夜半,关中地震,盖近古以来书传所记未有之变也。是夜予自梦中摇撼惊醒,身反复不能贴褥,闻近榻器具若人推堕,屋瓦暴响,有万马奔腾之状。初疑盗,继疑妖祟,俄倾间,头所触墙划然倒矣,始悟之,此地震也。见月色尘晦,急揽衣下榻,身倾欹如醉,足不能履地焉。家南有空地,从墙隙中疾走,比至其处,见母暨兄及弟侄咸先至无恙,口急号呼汝,汝不闻耶!盖其时万家房舍一时摧裂,声杂然塞耳都不闻也,矧号呼哉!时四更余,势益甚,声如万雷可畏,逾五鼓少定,始闻四邻远近多哭声矣。予阖家幸无恙,因急令人候亲族之最关切者,俱幸无恙。比明,见地裂横竖如画,人家房屋大半倾坏,其墙壁有直立者,亦十中之一二耳。人往来哭泣.慌忙奔走,如失穴之蜂蚁然。过午,人俱未食,盖餐具顿毁,即谷面之类皆覆士埋压。无何。未申时,哄然传呼,城东北阿尔尕回人反至,人益逃俱思死,盖讹言也,实无回人反者。噫!人心易摇如此。四乡之外,村居被祸者,幸奔入省城暂避。至如穴居之民,谷处之众,多全家压死而鲜有逃脱者。
   详其震之发也,盖自潼关、蒲坂,奋暴突撞,如波浪愤沸,四面溃散,故各以方向,漫缓而故受祸亦差异焉。他远不可知,自吾省之西也则渐轻,自吾省之东也则渐重,至瀣关、蒲坂极焉。震之轻者,房壁之类尚以渐倾,而重者则一发即倾荡尽矣。震之轻者,人之救死尚可走避,而重者虽有俘活,多自覆压之下掘挖出矣。如渭南之城门陷入地中,洋州之堵无尺竖,潼关蒲坂之城垣沦没,则他如民庶之居,官府之舍,可类推矣。缙绅之被害者:三原则有光禄卿马理,渭南则有郎中薛祖学、员外贺承光,主事王尚礼、进士白大用,华阴则有御史杨九泽,华州则有祭酒王维桢,朝邑则有尚书韩邦奇,蒲州则有分守参议白壁,而渭南谢令全家靡遗。其他如士大夫,居民合族而压死者甚众,盖又不可名姓纪矣。受祸大数,潼蒲之死者什七,同、华之死者什六,渭南之死者什五,临潼之死者什四,省城之死者什三,而其他州县,则以地之所剥剔近远分浅深矣。中间受祸之惨者,如韩尚书以火厢坑而煨烬其骨,薛郎中陷入水穴者丈余、马光禄深埋土窟而捡尸甚难。
   其事变之异者,或涌出朽烂之舡板,或涌出赤毛之巨鱼,或山移五里而民居俨然完立,或奋起土山而迷塞道路。其他村树之易置,阡陌之更反,盖又未可一一数也。时地方乘变起乱,省城讹言固可畏已。如渭南之民抢仓库,以乡官副使南逢吉斩二人而定。蒲州居民惊财物,以乡官尚书杨守礼斩一人而定。同州之民劫乡村,以举人王命手刃数人而定。当其时非官司之法度严明、诸公之机见审断,关中亦岌岌乎危矣。呜呼伤哉!此变之后,次年而固原地震,其祸亦甚。乃隆庆戊辰,本地再震,其祸少差。自是以来,无年无月,居常震摇,迄今万历之岁,未甚息焉。是以居民罹此荼毒,竭筋力膏血勉造房屋,而不敢为安业。有力之家,多用木板合厢四壁,上起暗楼;公衙之内,别置板屋,士庶人家亦多有之,以防祸也。二十年之内,同、华、蒲、渭之地,幼而生齿,壮而室家,大抵皆秦民半死之遗孤也,呜呼伤哉!伤哉!按《文献通考》诸书,自古地震,关中居多,而据其得祸之数,未有如今之甚者。
   盖关中土厚水深,夫土厚则震动为难,水深则奋勇必甚,以极难震动之士而加之以极甚奋勇之水,是土欲压而力不敌,水欲激而势欲怒,此地震必甚,受祸必惨,理固然也。若中原之土疏水平,东南之土薄水浅,气易冲泄,虽间有地震之变而受祸者不如此之甚也。然予独怪关中地震之尤多者。无抑水性本动而为土厚所壅故耶!抑或水脉伏地西土或为厚土镇压而怒激震荡,故常致然耶!皆不可强究矣。噫!鸟必择木以栖,兽必深居而简出,以害乎己也。人可无是虑乎!
   吾秦本乐土而独多地震之变,固且奈何。况祖宗坟墓在此,又安所住避也。因计居民之家,当勉置合厢楼板,内竖壮木床榻,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力不办者,预择空隙之处,审趋避可也。或者曰,地震独不可以疾出避耶?曰,富厚之家,房屋辏合,墙壁高峻,走未必出,即出,顾此误彼,反遭覆压。华州王祭酒,正罹此害。盖地震之夕,祭酒侍娱太夫人,漏下二鼓,太夫人命祭酒归寝,祭酒领诺,归未即榻而觉,乃奔出急呼太夫人,时太夫人已就寝睡熟矣,祭酒反被合墙压毙,太夫人虽屋覆而固无恙也。又富平举人李羔与今冀北道参议耀州左熙,内兄妹丈也,同会试抵旧阌乡店宿,联榻而卧,李觉地动,走出呼左,时左被酒,寤闻未起,既,李被崩崖死,而左赖床桶撑支,止伤一指耳。此虽定数,而避者反遇害焉。予故曰,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也。虽然祭酒太夫人寿延八旬,熙中乙丑进士,官阶四品,其福亦自可无恙云。万历乙亥,大寓都下,待补无因,谨著记。
   (清)黄家鼎《咸宁县志》卷八康熙7年刊本
   注:秦可大,咸宁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山西太行仆寺卿兼佥事。
   佚名《地震记》
   大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子时分,忽然地震,势如风雷惊觉人口,出户立站不定,只见树梢点地,房倒歪斜。河南地方稍轻,山陕极重,别省微觉地动。有西安府咸、长并华州、乾、耀、三源(原)十余州县各申称:前项月日,同时地震,声如轰雷,致将城楼、墙垣、垛口、王府宫殿、官民宅舍、仓库、公廨、监房摇塌殆尽,压死人口不知其数。临潼、渭南、泾阳等县,河水泛涨,平地成渠,横流黑水。平阳府夏县,四门陷塌,井水沸溢,官民房屋倾颓,压死男妇数多。城内土长约高丈余,平地出水。安邑县衙门尽塌,民房约倒八分,压死人口万余,头畜无其数,城西半里崩出水泉十数余眼。荣河县地裂成沟,泉水如河。蒲州两王宗室,城墙、官民房屋尽行倒塌,又兼数处火起。分守河东道参议并家人口压死,止存七岁幼男一口。本州同知判官损伤压死各官男妇七口,军民烧压死无数。连震四日,火烟未灭,随止随动。代州、定襄等处,十三日子丑时地震。自西北方起往东南去,即时六次。徐沟,汾州等处申称:自东北方起西南去。保德州十二日亥末时,震声响如雷。自南往北方去。岢岚州并兴县申:十三日子时震如雷,连动三次,自西往东去。平陆县十二日狂风大阵,夜更时分,炮响三声如.鼓。十三日子时,震声如万雷,摇塌房屋、山岸、平地崩裂、涌出黑水沙泥,压死人口数多。虽有此事,隔省岂知的切。
   彼时山陕抚按等官,各据府州县申云地震缘由,各奏一本。奉圣旨:地方灾变非常,遣官祭神、赈恤等项事宜,通报灾省。比掾王泮抄来,聊刊入石,写无尽言。自来地动,未有若此者也。……
   见《碧霞元君圣母行官记碑》碑阴 碑存河北涉县西北娲皇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