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脂的防治比治疗更重要

 琴心若水 2013-04-29
高血脂的防治比治疗更重要

当今,高血脂的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对其预防至关重要。应该防治结合,重点在防;无病防病,有病防进展。

预防高血脂,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分层内容,这些工作面对着三组人群,即健康人群、患病人群及危险人群。对后两个人群更要严格。同时,不仅要重视预防高血脂本身的出现,更要重视防治高血脂所带来的危害性。

首先需要强调对病因预防,去除或控制其可能病因、诱因及其它影响因素。即:

(1)改善膳食,少吃动物脂肪及内脏、甜食及淀粉类;多吃植物蛋白、油类,蔬菜水果以及鱼类。

(2)减轻体重。

(3)加强体育锻炼,有氧运动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4)戒烟,少量饮酒。

(5)控制影响血脂的其它疾病。

(6)对于有高血脂病患者,尤其40岁以上男性、绝经后女性或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危险人群,均应定期化验血脂,以期早防早治。

(7)对高血脂患者,应在预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调整脂质治疗。

当高血脂被确诊后,首先应进行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以及影响因素的控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用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治结合,非药物与药物应用相结合。

(2)据高血脂种类不同而辨型用药。

(3)冠心病患者的合适血脂水平应较低于正常人,并尽早用药,控制其它危险因素。

(4)长效调脂药,宜每晚服用一次。

(5)用药后,至少每3—6个月复查血脂、肝肾功能等,随时调整用药剂量,监测副作用。

(6)持续服药,以使血脂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降脂(调脂)药物有4—5种,但近年疗效肯定、运用最多的有两类:

(1)他汀类:常用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及洛伐他汀等。

(2) 贝特类:常用非诺贝特、吉非罗齐等。他汀类抑制胆固醇合成,主要用于以总胆固醇升高为主及混合型高脂血症,即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同时升高;贝特类用于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型。他汀类明显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同时轻中度降低甘油三酯以及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疗效肯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