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暖阳与寒冬并在——悦读刘亮程

 昵称12146969 2013-04-29
第一次读《寒风吹彻》是在高中,自以为读懂了(现在重读,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懂),在刹那间爱上了这文字,其间的苍凉与从容奇异地和谐,于是第一次知道了刘亮程。买来他的书看,再次着迷于他散文中的村庄,着迷于他那如诗般美妙的文字,明明是那般朴素无华的生活,在他笔下却像暗夜中盛开着的昙花,香气隐幽,热烈地含蓄着。我几乎要嫉妒起他温柔的文字中那个小小的村庄和那些充满人性的动物了。

刘亮程几乎所有的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靠近沙漠的村子,如蒋子丹所语: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散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现代人已经久违了、陌生了、熬长了黑夜搔短了白头也找不回的大才华。刘亮程被誉为“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当之无愧。

读刘亮程的文章,《住多久才算家》、、《家畜们》、《风把人刮歪》、《寒风吹彻》……很自然地会惊叹:呀!还有这样一个村子?并且,心会慢慢平静下来,会在作者从容的叙述中唤醒自己对这个生存世界的早年记忆,那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基础的热爱,作者阳光充沛的文字朴素却自有一个博大的世界,自有一种镇定人心的力量。内敛往往比外放更具吸引力,那是一种你由不得自己的“被吸引”,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你想不断深入再深入。

心情浮躁时喜欢读他的《家畜们》,读《住多久才算是家》。

《家畜们》笔触轻柔而温馨,一个小小的院子里,老爱拱墙根的黑猪娃,犟脾气的黄母牛,温顺的羊,看门的狗,活泼乱跑的鸡,和老鼠“达成协议”的倨傲的猫……一年一年,素不相识的动物们成了亲密家人,守护着共住的院子。它们认下了门,知道哪个可以进哪个不该进;走远了懂得回家;知道院子里哪些东西不能踩不能碰,小心绕过用心看护;有“外敌”(黄鼠狼)入侵就团结起来共同对抗;还有被卖掉的黑母羊半夜里跑回来,狠劲顶推院门,眼角流着泪……这么有人性的牲畜,总是让我读得又笑又哭。很多时候,比起人,牲畜们更把家当作家,用心守护着。作者温柔的笔调,不似在说人类以为低等的动物,更像在叙说他的一群一起长大的好伙伴,带着点宠溺的味道,读来总是觉得温暖无比,在钢筋水泥的包围中还能够透过这些朴素的文字,感受着某种在现代人生活中消失已久的柔软的感动,是幸福,也有无奈。我想,作者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心里是有难过的吧。再温暖再生动的文字,也抵不上那片遥远自然的真实的田野。只是这么些年过去,它们都消失了。只留下孤单单的人,在钢筋水泥构造的世界中疲于奔命,偶尔透过文字想象不曾经历过的单纯的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住多久才算是家》,作者用舒缓的笔调,娓娓道来对村庄生活无限的满足与爱恋。从未想过一个地方要住多久才算是家,以为家理所当然地就在那里。而作者告诉我们“不知道住多少年才能把一个新地方认成家,认定一个地方时或许人已经老了,或许到老也无法把一个新地方真正人成家”。于是知道了,一个人心中的家,并不仅仅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是你长年累月在这间房子里度过的生活。让我们无时无刻不牵挂着的,不是房子,而是房子每个角落里与自己与家人共同拥有的生活情节,也许琐碎,却弥足珍贵。正如作者所说的,走进这间房子,你就会马上意识到:到家了。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作者“背负着曾经与同一同生活过的众多事物的珍贵痕迹”,珍藏了完整的一大段岁月,生命因此变得深远而厚实,这是“游人”无法体会到的幸福,游荡中的生命会在岁月的风中消散了原有的厚实感,失去了真实性,像碎纸片般,抓不紧,握不牢。

《寒风吹彻》,好读不好懂,读了好几遍,想了好久,才下笔写感想(不敢妄谈赏析)。看似简单随意的字句,却在毫无矫饰中透露出旁人难以承载的沉重。初读时只觉得有浓烈的悲伤侵入我的四肢百骸,直达内心,无法抵抗,一个人静静地,一读再读,直到泪湿眼眶。那是无法与旁人解释的震动。

屋外,大雪倾覆。屋里,作者静坐着,围抱火炉,吃咸菜啃馍馍想着一些人和事情,在冬天来临的时候,用自己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

三十而立,人生在这个年岁开始有了鲜明的界限。于是作者在三十岁的冬天,在寒风袭背的夜晚,独自抚摸自己的生命。三十岁,三十个冬天,转变首先在对雪的态度的不同上显现。以往的“我”,雪刚一落下,就莫名兴奋,喜爱站在屋檐下观看好一阵,或者索性光着头钻进大雪中,无视寒冷,是年轻人特有的张扬和嚣张,无所顾忌。而三十岁的“我”,坐在昏暗的屋子里,看不见也不看雪了,也不再冲动地钻进大雪中,任由雪落在身上化成寒冷侵入身体,“我要等雪落定了再出去”。对雪,或者说对寒冷,“我”有了防备,“我”躲着雪,只是终究无法逃脱,寒冷乘着寒风从看不见的一道门缝袭向“我”的脊背。

“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在我正经历的一段岁月里。当一个人的岁月像荒野一样敞开时,他便再无法照管好自己。”反复地读着,那“纷纷扬扬的雪”是什么呢?人世无法抵挡的物是人非?抑或生离死别?都有吧。我们自我鼓吹着“人定胜天”,却总是败给了变化,敌不过离别。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留不住我们想留的人和物,总有股强大的不知名的力量在与我们的挽留拔河,多数时候,我们常是失败者。“一个人的岁月像荒野一样敞开”,那是怎样一种存在?好难想象。是荒野而非田野。田野即便是隆冬也有收获的希望在孕育在潜伏,而荒野却宣告了一种生命的衰败,或者更甚,一种无望,任人侵袭,噢不,人总不愿意踏足荒野,侵袭着那里的只有风、霜、雨、雪,而荒野也只能沉寂着,任其肆虐,无法抵抗。当一个人的生命是这样一种荒野状态时,人世大大小小的“雨”“雪”“冷霜”“寒风”入侵,就免不了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经历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阵痛”,“再无法照管好自己”。在运命面前,我们脆弱如赤身裸体的婴孩。

作者首先照管不好的,是自己腿上一块坏掉的骨头,疼痛感提醒着作者,寒风正在吹袭。少时一个人,在寒冬的半夜驾着牛车到沙漠里拉取暖用的柴禾。广袤的沙漠,寒风从四面八方拥围而来,因为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赶路,一野的寒风只吹着“我”一个人。那不仅是“寒冷”两个字可以形容的感觉,让身体冷的,不仅仅只是寒风,还有孤独无依的无力感,于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而言,这确是残酷的折磨。

也许是懵懂地意识到自己此后的人生也会再遇到如那个夜晚一样一个人被一野寒风“对付”的境遇,“我”懂得了“隐藏温暖”。那一句“我的亲人们说我是个很冷的人,不是的,我把仅有的温暖全给了你们”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心。“我把仅有的温暖全给了你们”,而不是用来抵挡“寒风”,在对亲人的爱面前,“寒风”变得无足挂齿。整篇文章中,最爱的便是这句话,就如同蚀骨的寒冷中一抹暖阳,也许微弱,却足够温暖人心。总感觉,透过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好似触摸到了作者那颗隐藏在抵抗寒风的冷硬外壳里的温软的心。

只是,“我”也许敌得过寒风,即便冻坏了一条腿、掉进过冰窟……但也总算是安然度过了此后的每个寒冬。而在“我”周围,总有那么一些人,被冬天留住了,再也走不到春天。作者第一次看到一个人被冻死,那个“身上带着许多个冬天的寒冷”的老人,死前曾在作者的屋子里坐了半个多小时,然而,一小炉火、一杯热茶驱赶不了他浑身透骨的寒气。我想,老人的死,让作者第一次明白:在巨大的寒冷面前,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脆弱多么的无力,一点点的温暖都于事无补。那个浑身结满冰霜的老人,冷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比多少个冬天加起来还要寒冷的心境”,落在他生命中的雪,那些颇有年份的困苦沧桑,在无人看见的时空里堆积,直至将他淹没。只是,谁都帮不了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冬天要过,都有自己的坎要过,“我们帮不了谁”。

让作者感到无能为力的,还有姑妈的去世,亦是在一个冬天。年老多病的姑妈,在冬天的时候总念叨着让“我”的母亲“天热了过来喧喧”。她在渴望春天的来临,寒冬总是在提醒她自己身体的破败,而春天会让她稍微有了些活下去的信心。母亲对姑妈的念叨反应很淡,始终没有去。其实应该也很想去吧,天热了,一起晒晒太阳,说说家长里短,这么平静的幸福谁不想要?只是,母亲有五个孩子要照管,她不是一个人在过冬,不是一个人在生活。于是,“天热了过来喧喧”这么简单的一句叨念,却成了遗言。姑妈被留在了她最害怕的冬天,爷爷奶奶也分别死在了冬天,而母亲,也在岁月的侵蚀下,慢慢走进了自己的冬天。对此,作者无能为力。只能看着亲人们的生命,一个个被寒风吹彻,在大雪倾覆中模糊了痕迹。

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个冬天呢?冬天里的人们,又得经历多少事呢?动物在冬季蛰居,大地变得苍茫,只余下萧索和冷冽。即便如此,一直都很喜欢冬天,越冷越喜欢,冬天的冷冽让人有寻根的冲动,那种冲动,就像干净的水泥地上孤零零地放着一只烟斗,你忍不住就想寻找它的主人。而《寒风吹彻》里,作者的寻根更多了几分欲哭无泪的悲戚。透过刘亮程状似淡然实则压抑着巨大痛苦的文字,不敢说完全读懂了,却也感同身受地被那股悲伤浸透周身。感觉很矛盾,一方面,享受着那些信笔拈来的震动人心的文字;另一方面,却又觉得承载不住那浓烈的悲伤。而写下这些不太像赏析的感想,已经觉得耗费了好多体力与情感,那种透支的感觉,很久没有过了。

一再庆幸读到刘亮程的作品,于我而言,虽然亦很喜欢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张承志的慷慨硬朗,但刘亮程的作品却更对味,兴许是因为我也是一个没什么野心的人吧,刘亮程散文中透露出的“从容优雅的自信”和娓娓道来的平和是现代人容易忽视也很难拥有的心境,对我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阅读刘亮程,悦读刘亮程,这愉快与悲伤共存的体验,寒冷之中自有暖色,欲罢不能,愈读愈珍惜这文字,那个小小的村庄,那些充满人性的牲畜,那条弯绕着村子的玛纳斯河,那些村庄里的人,吹过村庄的风,倾覆的大雪……被作者珍藏着,而我,从未经历过这些的人,透过文字,想象自己就生活在那一个村庄,意外地生出了一股满足感,在浮华的都市中,尽管只能透过文字来感受,但也弥足珍贵了。

感谢刘亮程。谨以拙笔记录些许感受,见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