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理想这个词。 6月8号,又打了回酱油,在如蒸笼的教室里,汗如雨下,参加了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听着一个个定格在PPT和文档里美好的前景,恍惚不已。顿时想起数月前同学推荐的一首歌,《想起理想这个词》: 突然想到理想这个词儿 汗…… 我又想到了现实的生活 更汗…… 当我看到人们都在忙碌着 汗见干…… 背上有点凉 心里有点忧伤 所谓理想,“理”者理由,“想”者有理由便有想法。曾几何时,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承接这个看似平淡的词,不敢启齿“理想”二字,只能怯怯地说“想法”,因为自己没有任何理由相信这些玩意都能实现,更甚者,连“想法”二字都不敢说。仿佛是有一种魔障,凡是有想过的,必然不能实现。后来每每遇事,不敢让其承载更多的期待与希望,装一二从容,倒有少许事件竟奇迹般躲开那个诅咒。 2011年的保定,热得更早,热得更闷,热得更诡异。原来无甚感觉的夏天,竟有几分胆颤,也许是与往昔相比,身体上无端地加了几十斤脂肪,所谓肥胖者易热,估计与之大有干系。大家从容地入睡的时候,往往正是全是是汗,越想越睡不着,等待风扇吹的风到自己的身边的时候漫长难耐。无奈之下,去了趟家具城,买了一个折叠床,千辛万苦运送回来,当晚便放在风扇下面投入使用,但楼管大妈的敬业精神总是没法让风扇彻夜转动,随后便搬到了楼道口,想你风扇可控,难不成也控我自然风。 6月7号,是第一晚在楼道口“入寝”,虽然半夜遭到多名蚊虫围攻,但比之热的无可适从,在丝丝凉风里,倒是有几份惬意。早上睡意正浓,收到了高中同桌的短信:五年前的今天,高考,很恶心,很恶心……心头一怔,那些遥远的记忆,点点地涌上心头,那段时光,居然是那么刻骨铭心,虽然一直刻意忘记,但总有一根弦系在哪里,扯也扯不断,拉也拉不掉,解也解不开。 谈成败得失,已然没有意义,但是从五年前的那个时候起,一直到现在,渐渐明白了一件事,理想一码事,现实一码事,人终归回到自己的现实中。想起高中的想法,现在看起来仍然是那么美好,那么遥不可及;再想本科时候的诸多想法,也依旧是那么光彩照人,照得人眩晕。也许人的想法在现实的折磨中,这两条曲线会慢慢拟合,等到某一天,会发现想法就是现实,现实就是想法,想法不再高远,现实依旧龌龊不堪。 这几天,无论梦里,还是醒觉,都有一句话能脱口而出:建安十六年。归根到底,都是心里的纠结起的那团浆糊,引起那大脑中关于历史的阵阵涟漪。 建安十六年,群雄割据已成旧时代的名词,此时的天下已由一些大势力把持。 建安十六年,赤壁一役获胜的孙吴,因中心人物周瑜的骤逝,迫使二分天下之计顿挫。 建安十六年,刘备得军师诸葛亮相助,设计出三分天下的宏图,而压制了荆南并储备战力。 建安十六年,赤壁一役中败北的曹操则再度计划南征,并斩杀马腾以断后顾之忧,然而马腾之子马超则对曹操展开了复仇战。曹操与马超之争,就连周边的张鲁和刘璋也被迫卷入其中。 建安十六年,英雄们虽各有其志,却如此无情地交错着。得志者有之,失意者有之;按计行事者有之,迫不得已者有之;大计者有之,小计划者有之。成败、英雄狗熊、大眼界小目光,形形色色,岂不正是现实世界,繁复如此。 更为纠结的是西凉锦马超,作为老乡,还是比较同情他的,即使是战场勇将,在庙堂之上未必能玩过阴谋诡计,焦灼其中,“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他的混沌心里,恰能引起混沌之人的共鸣。 想着纠缠不清的局势,盈亏转化的瞬间,想起经纬网,想起最近一直在看的编程模型MapReduce,Map在先,Reduce在后,天下大势,岂不如是? 楼道口睡觉的日子,正是与各种想法失恋期,传说中的思想境界,传说中的历史外交,在初识微博的日子里,在诸位文坛大神的口水战中变得不三不四。有时候甚至很想骂一通脏话,就像一个同学一样,虽然愤懑,完了之后多少有点酣畅淋漓的感觉,但是却发现自己词库的里的脏话居然都没有多大杀伤力,倘若用翻几代祖宗的方式谩骂,倒也过瘾,可难免伤及无辜,还是作罢。 拈来《康熙王朝》上塑造的康熙中探花时的文章: 子读诗经,闻玉玲过耳,嫩寒潜心,又见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天道苍茫不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