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麦的“自动回收”

 枫叶飘然居 2013-05-02

丹麦的“自动回收”

                                       丹麦的“自动回收”    文/李红霞  
 
       曾应大学期间的丹麦留学生玛丽之邀,首次走入了令人神往的童话之都哥本哈根。色彩艳丽典雅的街头建筑,穿城而过的自行车流,随处可闻的风琴乐韵,清新洁净的城市环境,曾有上海世博之旅的小美人鱼……让人如置身浪漫的童话世界。

       正当我在街头驻足留连之时,玛丽将一瓶饮料横在眼前,打乱了我沉醉的思绪。尴尬朝玛丽一笑,接过饮料,边喝边交流旅游心得,不由为玛丽生活在这样的国度而艳羡不已。行至垃圾箱前,我紧喝两口,随手将空饮料瓶丢了进去。

       玛丽慌忙喊:“No!”我讶异:丢进垃圾箱还有错?定睛一看,原来我将饮料瓶丢错了地方。急忙上前拣出,郑重其事地放入了可回收垃圾箱。谁知玛丽依旧连声喊“No”,并紧步上前,掏出了饮料瓶。我颇为不解:难道这也有错?难道玛丽要卖废品?

       玛丽见我满脸疑惑,也不解释,笑着拉我径直走进了街边一家超市。穿过琳琅满目的货架,玛丽在超市一角一个从未见过的机器前停住。这机器如冰箱大小,类似常见的投币自动售货机;依照上面的提示,我似乎看出了些端倪。

       玛丽将手中两个空饮料瓶,挨个塞入机器的圆洞里;只听喀嚓两声,两个饮料瓶便被机器碾碎“吃掉”了;随即电子屏幕上便显示2克朗,并在右侧打出一张小纸条。我急忙取出玛丽诡秘地抢过纸条,拉我走向柜台,将纸条交给店员。店员看过之后,如数给了玛丽2克朗。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机器是饮料瓶自动回收机,且一个饮料瓶竟然值1克朗,折合人民币1.2元。我不禁对玛丽环保兼赚钱的做法表示称赞。

       谁知玛丽的解释却并未如我想像地那样是在赚钱,只是取回押金。原来,玛丽在超市买饮料时,已经交了饮料瓶的费用,1升以下是1丹麦克朗,1.5升以上,无论里面的水卖多少钱,押金一律是3丹麦克朗。饮料喝完,随便哪个超市都可回收,取回押金或者抵现金购物。玛丽买的是1升的饮料,自是多收了1克朗。

       随后,玛丽拉我在超市里边转边介绍:不仅是饮料水瓶,在超市里购买塑料杯吃冰淇凌、喝咖啡,杯子的价格也都是有偿使用的,等你用完之后,如果上交,钱就原价退还。这些塑料瓶装制品将由超市统一回收之后,上交给专业的公司处理,形成循环使用的其他材料。

       再次看到那个可爱的机器,又有几个人正在放瓶子;看来在丹麦这已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不由感叹:这种通过收取高额押金“强制环保”的方法的确可行,不仅能敦促人们不要随便乱丢垃圾,还可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如果真有生活拮据的流浪汉,还可以通过捡饮料瓶贴补生活,真是环保、赚钱一举两得!如此,也便不难想像哥本哈根城市清洁干净的真正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