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郫县平乐寺

 把吴钩看了 2013-05-02

四川郫县平乐寺位于紧邻都江堰的横山。该山海拔650米,连绵数十里,沟壑交错,山水秀丽,面积达4平方公里。两条水量充沛、水质清澈的河流徐堰河和柏条河,一前一后,绕山而去。平乐寺,与严君平墓地和隐居遗址结伴。古庙始建于隋朝,父老相传,成都平原上的平乐寺有三处,即上平乐、中平乐和下平乐。上平乐即横山平乐寺,下平乐则是新都宝光寺,而中乐平旧迹已经无可考。很长的时间里,横山平乐寺一直是川西坝子上的一座大寺,川西地区各寺庙的僧侣出外云游,都得到这里领取度牒。明末四川遭逢千古未有的战乱,横山平乐寺被毁,尔后又几经兴废。而今,这是一座小有规模的寺庙,笔挺高大的楠木林立于寺内,昔年的遗迹隐隐可见。我们前往横山时恰值观音菩萨生日,四乡八里的善男信女接踵而来,不太大的寺庙及其周围都是来来往往的人流。当洪大的法器声响起,香烟就一阵接一阵地从楠木的缝隙里弥漫开来,渐渐洇入了略带寒意的春风中。令人感动加感慨的是,人们在祈求善良美丽的观音菩萨的庇护并为她上香时,也没忘记与寺庙一墙之隔的严君平。在严君平长满蒿草和松柏的陵墓前,一些还在燃烧的香烛告诉我们,乡人的记忆里,一代大儒以他的文化魅力和人格魅力,几乎赢得了和宗教相仿的力量.

严君平是历代经学家中的异数,那么横山则是成都平原这块丰沛之地的奇迹。大儒严君平.距今2020年前的西汉成帝年间,一代大儒严君平结束了在成都的卖卜生涯。他打算寻找一片安详宁静的田园,以便打发生命的晚年。此前的二三十年里,严君平一直生活在成都,为人预言人生的福祸前途。每天,只要挣到了相当于最低生活标准的100元钱之后,他就会收拾起算卦的摊子,回到家中读书。多年来,就像一个执著的水手想要寻找远方的地平线一样,他在《老子》这部只有五千言的中国第一奇书中同样执著地寻找属于他的思想,他的精神.
严君平考察了川西的若干村庄和城镇,最终,他把晚年的隐居之地选择在了距成都30公里的郫县新胜镇横山。如果说严君平是历代经学家中的异数,那么横山则是成都平原这块丰沛之地的奇迹。由岷江和沱江冲积而成的成都平原,除了周围有一些山峰外,平原内几乎一马平川。但就在这片富饶平原的西北角,在郫县新胜镇境内,却有一块突如其来的高地横卧在平原之上。那就是横山,一片面积达6000多亩,高出平原20到30米的台地。如同一篇冗长的文章中突然出现的华彩段落,横山的存在也让人充满了惊讶和意外。当地人的传说中,当年,当成都还是一方时常被洪水侵袭的低洼时,二郎神从汶川一带担土前往成都填水造陆。其中的一次劳作,他不小心从天上掉下了一些泥土。这些泥土从天堂降落到人间,于是就在平坦的成都平原上形成了方方正正的横山。传说除了增添机趣,自然不足为凭。千百年来,横山就那么意外地出现在平原人的视野里,它让大平原这篇文章增添了一些生机,一些想象和美丽。它如同成都平原上一个巨大的观景台,将平原的富饶与祥和尽收眼底。徐堰河和柏木河是两条不太宽阔却水量充沛的小河,这两脉清澈见底的流水绕着横山一前一后划过。从横山的制高点,也就是严君平先生后来的埋骨之处信目四眺,河流远去,平原苍茫。台地之下,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忧郁而高贵地金黄着,此起彼伏的村庄像一座座浮在花海中的孤岛。奇特的是,与横山只有一沟之隔的平原上的泥土都是油黑的,而横山上却是一色的黄土。在一些没有耕种过的荒芜之处,半人高的野草生长得欣欣向荣。如果不是台地上典型的川西民居,如果不是横山下无边无际的成都平原的春天,恍然间,你会以为已经走进了苍凉的黄土高原.
读书台与文翁石室.从笔记之类的野史和民间的口耳相传中,我们可以打听到严君平先生离开成都前往横山后的生活。在那里,他筑起了几间草庐,他的草庐正对着徐徐流过的徐堰河。更远处,平原托起了无数的村庄和城镇。严君平隐居之地,当地人称之为读书台。考察其历史,它是四川教育史上的一个可资纪念之处。众所周知,位于成都的文翁石室是西汉年间所建的学校,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学校。而读书台,它是可以和文翁石室相提并论的另一所古老学堂。当年,严君平以大儒和经学大师的身份隐居横山,横山一带的乡绅出资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就是读书台,严君平则是这所学校的主讲。从严君平所处的西汉到上个世纪60年代,读书台一直作为一个风雅而尚文的标志存在于横山,直到“文革”中才被拆除。可以断言,横山读书台与文翁石室都是四川教育史上的闪光之处。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文翁石室声名远播,而读书台只余下了几把黄土和满目野草。在读书台聆听严君平讲学的学生中,有一个后来闻名天下,那就是扬雄。作为西汉最杰出的哲学家、辞赋家和语言学家,扬雄天生口吃,却讷于言而敏于行。师从严君平的日子里,他从这位大师身上汲取了他所能汲取到的营养。这个木讷的孩子,他的人生将从此一步步地走出横山,走出郫县,走出成都,直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光照千秋的人物。一个小小的横山,竟然有两位大师级的人物在此长久地生活过。他们就像今天的乡民一样,在同一方土地上呼吸山间的朝露,采撷田垄的野菜,感受松间的明月与桃李花开时的夕阳。这种漫不经心的日常生活中,横山的文化底蕴已经呼之欲出了。而作为成都平原上惟一的一块高地,横山的风景曾经打动过严君平和扬雄,也曾打动过无以计数的芸芸众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