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下 语文园地 详解

 越秀区桂花岗 2013-05-02
语文园地一
  我的发现

 

这是一项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题目中共列出了八种事物的图案,排列没有什么规律,但都是有一定联系的事物。主要是在形状上有相似之处。

 

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根据“泡泡”的提示自主发现,并按照“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的句式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以调动他们发现的兴趣。要注意两种相似的事物之间哪一种事物像哪一种事物,表达的顺序可以灵活。如,“银杏叶像扇子”也可以说成“扇子像银杏叶”。

 

做完教材上的练习后,还可进行扩展: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呢?如:“河水像一面镜子。”让学生大胆地想象,自由地表达。

 

日积月累

 

这部分包括读读认认、读读背背、我会说三项内容。

 

“读读认认”,读8组字词,认识9个生字,借助词语理解字义。教师要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自读自认生字新词。针对学生对同音字容易混淆的问题,为了巩固新认识的字,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组词等练习来分辨每组两个字在形、义方面的不同之处。右边一栏的后三组还要区分声调的不同。

 

“读读背背”是积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春联。这四副春联用词凝练、生动,想象奇特优美,句式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然后教师示范读、师生对读,再齐读、指名读,最后在反复朗读、吟诵的基础上背下来。注意读对联的节奏要稍慢,上联和下联节奏要相同,以显示其对应关系。如,杨柳/绿/千里,春风//万家。同时还要注意吟诵的语气,上联一般要吟得低缓一些,下联一般要诵得高而平。

 

“我会说”是通过练习描写景物特点的形容词与描写景物名词的搭配,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教师要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词语,只要搭配准确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一些这样的短语,读读写写。

 

口语交际

 

本次语文园地里安排了以《春天里的发现》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虽然话题跟一年级下册第一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相似,但本次交际的角度和表达的程度要求有很大不同。本次训练不仅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并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而且还要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说”是重点,说好了,写几句话就容易了。可设计以下环节。

 

1.以《小鸟小鸟》歌曲导入,或以展示老师的一个关于春天的“新发现”导入。

 

2.学生在小组同伴面前自由说自己的“新发现”。启发学生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以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把观察到的说出来。强调“新发现”,意思是课本中学过的,人家说过的一般就不要说了。教师参与个别小组的“说”,并随机指导。

 

3.让个别学生在全班汇报“新发现”。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条理尽可能多地说出自己的新发现,或专注于某一种事物,把它说得具体一些。如,对小草的发现可以从开始探出头来说到长出嫩绿的小尖叶,从“草色遥看近却无”说到绿草如茵的景象。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联想、想象结合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4.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这是本册教材安排的第一次比较“正式”的写话练习,教师要注意把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放在第一位,提示把自己说的话加以整理写下来即可,写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教师可适当提醒学生先想想写话的顺序再动笔。写好后鼓励学生读一读,和伙伴分享写话的快乐。

 

本次口语交际练习可与本组各课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还可以与下面的“展示台”和“宽带网”结合起来进行,可以把搜集的资料和将要展示的作品作为口语交际的凭借,也可以把口语交际和写话的成果作为展示的内容。

 

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的主要任务是展示和交流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让学生在展示和交流中提高语文能力,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教材中两个学习伙伴提示了两种形式:一是收集描写春天的词句,二是展示自己写的有关春天内容的书法作品。这只是举例而已。展示和交流的形式应该丰富多彩,教师可通过引导,使学生的展示具有更多的语文因素。为了使活动落到实处,教师应结合本组课文教学早作布置,让学生做好准备。

 

宽带网

 

这是本册课本“语文园地”中新开辟的一个栏目,借用“宽带”这个网络新名词,新颖有趣,旨在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它是本组学习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从各种途径,包括亲自观察、利用图书与电脑网络等搜集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的能力。“宽带网”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是本组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在“展示台”交流之前先收集,然后作为“展示台”里展示交流的内容之一。

 

本组“宽带网”结合本组专题,让学生了解“市花”的相关知识。除了教材所举的例子,教师可让学生自主搜集其他城市的“市花”资料,特别是本校所在城市和附近城市的“市花”。也可鼓励有兴趣和有条件的同学了解某种“市花”的来历,并可在“展示台”里讲讲有关知识。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了解“市树”的有关资料。

 


2.
我的发现

 

这一项旨在引导学生发现一些汉字的结构特点,并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这三组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由两个或三个相同的部件组成的合体字,都给人一种方正、匀称、平稳的美感。但每组字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同,第一组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组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组是品字结构的字。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去发现上述特点,教师稍作总结归纳即可。

 

日积月累

 

这部分包括读读认认、读读记记、读读背背三项内容。

 

在“读读认认”里要认识“义、占、勾、库、粮、唐、荒、爪、付”九个汉字,都是用“减一减”的办法,在已经学过的形声字的基础上去掉形旁后产生的新字,读音与原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义不同。可让学生在复习这一识字方法的基础上,自己发现每组的两个字的特点,自主识字。让学生多自读、齐读几遍,在读中感悟熟字跟生字读音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巩固对生字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给生字多组几个词语。

 

“读读记记”里有六个四字词语。安排这一训练是为了让学生注意积累词语。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些词语,感知一些词语内的两个词之间搭配的准确性。基础较好的班级还可设计一个填空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如,泉水()、琴声()、枝叶()、空气()

 

“读读背背”所选的四个句子都是谚语,其中包含的思想体现了第二组课文的人文教育主题:要学会真诚地关心人、帮助人,因为这样不仅能给他人带来温暖,而且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教学时可这样设计:(1)让学生先自读自悟帮助人的好处;(2)指名读,教师边听边予以指导;(3)在小组里检查背诵;(4)进行背诵竞赛,教师只略述某个句子的大意,然后看谁能最先背出相关的谚语。

 

口语交际

 

这是围绕本组“关爱与奉献”主题而设计的口语交际话题。教学时要尽力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得到交际的锻炼。可设计以下四个环节:

 

1.想一想。你的周围或别的地方有需要帮助的人吗?

 

提示:可从家里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想好后跟同学和老师说说。

 

2.说一说。把自己帮助他人的原因和打算,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指名在班上说一说。

 

3.议一议。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帮助谁,怎样帮助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

 

4.演一演。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帮助的过程。

 

展示台

 

这部分包括“故事会”和“查字典擂台”两项活动。

 

“故事会”是针对本组的专题而设计的。在活动前教师要让学生查阅关于记述雷锋故事的书刊,或请爸爸妈妈讲述一些雷锋的故事;同时还要留心身边的同伴、家长、邻居和其他人乐于助人的事,做好活动的准备。开故事会时黑板上要写上会标,故事会开始和结束时可以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以创设一种崇敬、颂扬、学习的氛围。同伴讲述故事时其他学生要认真听。

 

“查字典擂台”是复习巩固“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练习。全体学生可先按照“泡泡”里提示的查字法查“标”和“触”两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然后分小组举行查字典擂台赛,获胜者参加全班的擂台赛。

 

教师可给每个小组发一张题卡,每组将填好的题卡展示出来,师生共同评议,对优胜者给予表扬。题卡设计如下:

 

要查的字

读音

部首

在字典正文哪一页

 

 

 

 

 

 

 

 

 

 

 

 

 

 

 

 

 
 
 
 
 
 语文园地三
  我的发现

 

这是一项发现词语内在联系的练习。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两个词中含有同样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的意思不一样。接着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动作),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动作)所需使用的工具,即“照相”要用“照相机”,“洒水”要用“洒水车”,“集邮”要用“集邮册”。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语,前一个表示物品(东西),后一个表示场所。

 

该练习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词语形式和意思之间的联系,不必用准确的术语来表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清词语之间的关系即可。估计学生首先会说每组里两个词语字数的不同,老师要引导他们想想每组的两个词语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在学生发现词语规律的基础上,可以作一些拓展练习。如:

 

游泳 _____________   火车 ________________

 

洗衣 _____________   服装 ____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

 

这部分包括三项内容:“读读认认”、“我会填”和“我会读”。

 

1.“读读认认”是通过反义词的形式,认识九个生字,同时也有自主发现汉字的反义关系、积累反义词的作用。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1)学生读读认识的字,并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看看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比如,“窄、恶、善、内”等字的读音。

 

(3)可分男女或同桌之间进行对比读。

 

(4)去掉两字中间的破折号,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规律后,再两字连词读,熟记反义词语“宽窄、贵贱、善恶、强弱、胜败、内外”,并适当运用。

 

(5)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九个生字。

 

2.“我会填”是搭配词语的练习,让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词语。对词语的意思,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1)回忆所学课文,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教室)      绚丽多彩的(广告)

 

繁华的(城市)      川流不息的(汽车)

 

茂密的(枝叶)      风光秀丽的(公园)

 

(2)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大家认为正确后,再填在括号里。

 

(3)用线连接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  市场  绚丽多彩的  日月潭

 

繁华的  森林  川流不息的  舞台

 

茂密的  灯光  风光秀丽的  行人

 

3.“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看插图或者录像课件,感受草原一望无际、辽阔无边的美景。

 

(3)学生自由朗读,再通过教师范读、个别读、品读等多种形式读出感情,熟读成诵。

 

(4)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夸家乡”。课前要让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等等。可以把自己观察或了解到的情况通过画画、拍照、写话等形式记录下来。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在小组里交换阅读和欣赏,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学做“小记者”采访。如,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在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材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在词语接龙游戏中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教学时,可利用教材中学习伙伴的话激发学生展示的兴趣和愿望,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和学习成果。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示例:

 

  /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

祖国

  \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3.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或自己画的画。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

 

4.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宽带网

 

这次“宽带网”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主题,展示了我国民族和行政区划的知识。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二是让学生通过查阅地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位置。教学时可安排下面几个环节。

 

1.演示部分民族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语文园地四
  我的发现

 

这一项练习包括两大组词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教学时可设计这样的环节。

 

1.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2.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示例:算盘盘算到达达到

 

领带带领展开开展

 

喜报报喜喜欢欢喜

 

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读读认认”;二是“我会填”;三是“我会读”。

 

“读读认认”是用“合一合”的办法识八个生字。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八个生字,积累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发现它们组合的规律。注意提示“姓xìng、警jǐng”的正确读法;自由练习读词语,鼓励学生进行扩词练习,如,“肤色、大胆、完毕、警报”。

 

“我会填”是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一读词语,自主发现每组两个词在意思上的联系,接着读句子,结合句子的意思选词填空,最后再把句子读一读。

 

“我会读”是阅读《鲁班造伞》这篇短文。目的是让学生增加阅读量,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动手创造的欲望。可让学生默读明意,自主识字,朗读感悟,并鼓励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家长听。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教学,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一、课前布置学生动手制作小制作。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

 

二、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三、小组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

 

四、小组推荐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五、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邮票,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名言。

 

教学时不要受课本上展示示例的限制,应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才能,还可以结合口语交际活动办个“小制作展览”,给学生创造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语文园地五
  我的发现

 

这项练习给了两组句子,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语言文字一样,只是标点不同,安排这项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与反问句的不同,体会标点的作用。教学时,可这样安排教学环节。

 

1.让三个同学扮演句号、感叹号、问号,介绍三种标点符号的形状特点,再各说一句话,表示自己扮演的标点应表达的语气。

 

感叹号:同学们,我是感叹号。(手指头饰)这就是我的形状,小棒槌下加个点儿。我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

 

问号:(一副沉思状)我的形状像只小耳朵,大家叫我小问号。当你写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我马上跟在句子的尾巴上。要是没有我来发问,怎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句号:我是小圆圈──句号。当你写完一句话,就得把我放在句子末尾的右下角。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了我,话就得说个没完没了。

 

2.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

 

3.组内读句子,比比谁读得好。

 

4.说出发现。说说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5.游戏强化。每组派两个人参加比赛,俩人背对背,师指句子,一人读,另一个人写出标点,大家用掌声鼓励获胜小组。

 

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括“读读认认”“我会连”“读读背背”三项内容。

 

“读读认认”是利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要求认识的十个生字“财、栏、抖、喉、咙、拌、搅、榜、馒、租”,除“咙、搅”外,都和已学过的汉字有相同的声旁,其中六组字音完全相同。它们作为形声字,形旁有表义作用,声旁有表音作用。所以对于已有一定独立识字能力、会用换偏旁识字法识字的二年级学生来讲,认识这些生字不算困难。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独立识字,使其尝到独立识字取得成功的快乐。可引导学生一组一组地多读几遍,边读边新旧对比,体会构字规律,认识生字。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讲自己是怎么认记这些生字的。这样可以使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机会,提高识字效果。最后可设计游戏巩固认字,增加趣味性,检查认字效果。比如,“找朋友”(用偏旁和部件拼字)、“送信”(给部件加偏旁成新字)

 

“我会连”是词语搭配的练习。所列词语学生都学过。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连一连。再指名读,纠正错误。之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可安排以下练习。

 

1.展示本单元学习中搜集积累的这两种类型的短语。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积累运用。

 

2.扩展练习。

 

打开(  )

 

辨别(  )

 

寻找(  )

 

茂密的(  )

 

满天的(  )

 

清新的(  )

 

(  )的乌云

 

(  )的空气

 

(  )的枝叶

 

“读读背背”中给出一首《节气歌》,四行诗歌包含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节气对于学生来讲很生疏,教学应重在激发学生了解节气等自然知识的兴趣,通过读使学生对节气有初步的认识就可以了,不要强求记住具体有哪些节气、各在什么时间等。教学时,可先熟读《节气歌》,说说自己已经知道的节气,再读读后面的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让学生对比起来探究,看看每一行中都讲了哪些节气。还可在课外翻看挂历,具体了解二十四节气分别在哪一月的哪一天。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根据本单元“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专题而安排的。通过此次口语交际活动,既可以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在交际的过程中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动物趣事,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这次口语交际安排说和写两项内容,说与写内容相同、要求相近,体现了说写结合的思想。通过交际的形式练说,与以往单纯的看图说话等不同,可以通过交流使“说”的内容更具体,更准确,更丰富。写后再读给同学听,听听同学的意见,实际又进行了第二次口语交际。学生在交流、写话、再交流的过程中逐渐进步,使说与写的能力不断提高。

 

可以安排以下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交际、写话。

 

一、情境导入,感知动物的奇妙

 

1.教师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2.播放“动物世界”的光碟,让学生随录像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奥秘。

 

3.交流看后的体会。

 

二、师生交际,交流互动

 

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你了解哪种动物的习性?和哪些动物之间发生过有趣的事?讲给小朋友听好吗?

 

三、组内交际,生生互动

 

选定自己比较了解的动物,在小组内谈谈动物的生活习性。同学讲时要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给予说明,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

 

四、全班交流,大家补充

 

组内推选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大家提问或补充。

 

五、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小朋友都想来讲讲,可是时间有限,把要说的内容写下来,大家互相传阅。既可以写动物可爱的样子,有趣的生活习性,也可以写你与这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如果这几方面你都想写,更好。

 

六、写后再说,互相促进

 

传阅写话内容,相互交流,听同学的意见,再修改。

 

展示台

 

本组“展示台”是引导学生展示学习、了解到的自然知识。教师要在本组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搜集、准备展示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古诗两首》一课后,可引导学生搜集风景图片或描写祖国山河的诗句;学习《雷雨》一课后,引导学生搜集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谜语、诗歌、谚语等;学习《最大的“书”》,引导学生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只有充分地做准备,展示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时为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展示,要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各组再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还可以把展示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分类贴于“展示台”专栏上,供小朋友在课上、课下互相学习、交流。这个活动可定期组织开展,既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可在展示过程中锻炼交际能力;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有利于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宽带网

 

这个栏目列举了两种有趣的动植物,一个是食虫的植物“猪笼草”,一个是喜欢热水的鱼。通过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到动植物的多样性、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大自然的习惯。教学中除引导阅读外,还可以开展评选“小博士”活动,让学生在组内讲讲其他的有趣的动植物。号召学生都来争做“小博士”,在读书或看电视时留心观察了解动植物。

 
 
 
 
 
 
 
 语文园地六
  我的发现

 

这项练习列举出六个AABB式叠词,这些词语不仅重叠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词语旁边的学习伙伴在启发大家发现这些词的共同点。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究、发现,进而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这样的词语,教学时可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读词有所发现。自由读一读词语,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组内交流发现。和同学说说自己的发现,听听同学的发现。

 

3.同位互读词语。

 

4.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5.鼓励积累此类词语。

 

日积月累

 

这部分包括三项内容:读读认认、我会填、我会读。

 

“读读认认”是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具有相同形旁的字。学生学过很多形声字了,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可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读一读,想一想。借助拼音读四组字和含生字的八个词语,体会字义,发现汉字规律。

 

2.说一说,议一议。和同桌说说自己的发现,讨论如何记住八个生字。

 

3.玩一玩,认一认。两人一组,一人做动作,另一个人找出相应字卡;一人说字,另一人找出生字卡片,两人再一起读一读。

 

“我会填”给出四组形近字,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组词区别形近字的音形义。教学时可组织小组学习,大家都来讲每组两个字在音形义上的不同。之后分头用字组词,最后再交流。

 

“我会读”安排读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小诗《一个石头小姑娘》。朗读这首小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她在呼唤大家都来爱护环境,保护雕像。教学时要以读为主,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谈谈体会到了什么,最后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背下这首小诗。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与本组课文“好品质”的主题是吻合的,教材已为交际提供了情境。可引导学生以讨论、提建议的方式进行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懂得要做诚实、守信、尽责的人。可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再现情境。口语交际之前,指导两名学生把小华遇到难题这件事表演出来。

 

2.小组讨论。自己先想一想小华该怎样做,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有不同的意见可以讨论、争辩,确定一名同学做代表给小华提建议。

 

3.提出建议。

 

4.辩论赛。根据提建议的情况,教师按“要记下名字”和“不能记下名字”两种意见,推举参加辩论的人,其他同学按自己的观点分坐两边做拉拉队,开展辩论。

 

5.两人一组表演从遇到难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展示台

 

此次展示活动,内容较丰富,既可以展示在本组教材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公民道德要求、表现优秀品质的故事、谚语、成语等,也可以展示庆“六一”办的墙报、写的诗歌、记录“六一”活动的日记等。一方面在本组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准备有关的材料,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本校或本班“六一”活动确定展示内容,还可以将有关“六一”的展示材料以《庆“六一”》为主题结集成册,供小朋友日后欣赏和家长传阅,激发学生主动搜集材料、参与展示的积极性。

 
 
 
 
 
语文园地七
  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是让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教学时,可结合查字典选择字义,复习巩固查字典的方法。可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让学生读一读三句话,再读一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这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种解释。

 

(1)掉转。

 

(2)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

 

(3)量词,指事情、动作的次数。

 

(4)回族。

 

(5)曲折环绕。

 

4.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

 

1:“回”是掉转的意思。

 

2:“回”是回族的意思。

 

3:“回”是量词,指事情的次数。

 

5.扩展练习。教师再举几个例子或者让学生自己举例,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括“读读认认”、“读读背背”两项内容。

 

“读读认认”是让学生认读八个表厨具名称的新词,从中认识九个生字。教学时可设计以下环节。

 

1.让学生借助拼音拼读生词,再让学生发现排列的规律,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如:

 

灶:烧火做饭的用具,跟火有关。

 

铝锅:金属“铝”做的炊具。

 

漏勺:让食物留下,让汤或水从中漏掉的用具。

 

汤:跟水有关。

 

2.认读生字,指名说记字方法。

 

3.同桌互相检测识字情况。

 

4.识字展示。

 

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厨房的用具,看看是否都能说出用具的名称,再积累一些新词,学习新字,制作字卡、词卡,拿到班上展示。

 

“读读背背”是四类成语的积累。第一组是关于团结合作的成语,第二组是关于取长补短的成语,第三组是关于错误思想方法的成语,第四组是关于学习的成语。教学时,可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1.让学生自读这些成语,边读边想成语的意思。

 

2.在小组内读成语,互相正音,并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提出不懂的成语。

 

3.分组比赛读成语。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在游戏中展示自己积累的成语。

 

(1)成语接龙比赛。

 

(2)猜成语:老师说意思让学生猜;同学互说互猜成语。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自我保护”。教材给出四幅图,提示了故事的开头。交际的关键是先看懂图意,再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该怎么办。可设计下面的情境。

 

情境一:小组合作表演故事的开头。

 

1.观察图画内容,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是什么事。

 

2.根据图画内容,小组合作表演故事的开头。

 

情境二:续编故事。

 

1.如果让你扮演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样把故事编下去呢?

 

2.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

 

情境三:交际表演。

 

1.选择较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把故事编完整。编时注意:

 

(1)小朋友如果真的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他该怎么办呢?(礼貌待人)

 

(2)小朋友如果不认识这位叔叔,他该怎么办呢?(自我保护)

 

2.各小组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合作续编的故事。

 

3.小组互相评价,评出最佳合作奖。

 

情境四:感悟故事。

 

1.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把你的体会说给大家听听。

 

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1)怎样有礼貌地接待客人?

 

(2)怎样对待陌生人?怎样自我保护?

 

口语交际之后,做“画画写写”的练习。内容由学生自定,目的是学生用画、写结合的形式,练习表达,提高写话的兴趣。写好之后,相互展示和交流。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设计了两方面的展示内容:一是“填字游戏”的展示;一是谜语展示。可提醒学生在课前做好有关的准备,鼓励学生展示其他方面的本领。

 

()填字游戏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把词语补充完整。

 

2.让学生自己设计填字卡片。

 

3.分小组合作完成填字游戏。

 

4.填好后横向读一读词语,再竖着读一读填好的字(新世纪我能行),说说发现了什么。

 

()谜语展示

 

1.展示自己收集的谜语。

 

2.小组互猜谜语。

 

3.集体猜谜语比赛。

 
 
 
 
 
 
 
 
 
 
 
 
语文园地八
  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有三句话,这三句话虽然句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读句子,发现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教学时,可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1.自读文中的三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三个句子的意思一样,但句式不同,表达的语气就不同。)

 

3.找个句子让大家来变一变。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含“选选认认”、“我会读”、“读读背背”三项内容。

 

“选选认认”是让学生区别四组同音形近字,认识9个生字。可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自读字词,看看谁能明白这项练习的要求及训练目的。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

 

3.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你是怎样区别这几组形近字的?

 

4.哪些字容易读错?注意“址、趾”“帐、账”的读音。

 

5.老师出字卡,学生组词。看谁组得快,组得对。

 

“我会读”是让学生读句子,积累比喻句。可安排以下环节。

 

1.自读句子,发现句子的共同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2.同桌互读句子,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3.知识宝典。为了把一个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往往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如,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把繁星比成宝石)

 

4.你知道课本中的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吗?请说给大家听。

 

“读读背背”是让学生积累名言警句,并能用这些名言警句指导自己的学习。

 

1.读名言,想含义。

 

2.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3.比赛背诵名言。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教学时,可设计以下环节。

 

1.语言情境。

 

老师描述文中给出的身边科学的例子,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图片情境。

 

多媒体展示身边科学的图片,给学生以启发。

 

3.进行交际。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作介绍。

 

3)“科学博士”答“记者”问。

 

4)小组根据所听到的材料,合作办一张“身边的科学”小报。

 

4.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向同学推荐有关科学常识的书,要对书的内容和特点作简要介绍。听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2)拿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交换时可对书的内容作简单介绍。

 

“写一写”

 

这次“写一写”提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自己这学期的收获;二是写暑假里的打算。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根据提示,想想自己写哪方面的内容,先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再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并向大家展示、作简单介绍。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展示自己借到的科普读物及小组办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教学时,要拓宽展示内容,可以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先布置大家做好准备,确定课外阅读的书目,分工搜集身边的科学的材料,并合作办报。再利用班会时间开一个“我们爱科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读物和小报,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这一项活动也可与下面的“宽带网”结合起来进行。

 

宽带网

 

本组宽带网给出了我国古今科学家和科学成就的一些资料,旨在启发学生去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这是一种阅读训练,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训练,也是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交流一下,我国古今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我们准备了解哪些科学家或哪些科学成就,从什么渠道去了解。然后让学生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读书,去搜集资料。最后给学生交流和展示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