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习题及答案

 看花去留无意 2013-05-02

2013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习题及答案

某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有一冲压车间,安装了几种的不同型号的冲压机械。由于工作任务非常饱满,为增加工作效率,车间主任指挥操作人员将该车间的冲压机械由双手按钮式操作改为脚踏开关操作。结果,短短的一年时间内,该公司就发生了冲床断指的事故13起。

单项选择题

1.该公司发生冲床断指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D)

A.冲压操作简单、动作单一www.Examw.com

B.冲压操作频率高

C.冲压机械噪声、振动大

D.冲压设备存在缺陷

2.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双手必须同时操作,离合器才能结合

B.重新启动的原则

C.按钮或手柄应有防止意外触动的措施

D.两个操纵器最小内边距离大于300mm

多项选择题

3.冲压机械操作过程中对操作者的主要危害有 )(ABDE)

A.噪声危害

B.机械伤害

C.爆炸

D.振动危害

E.触电

4.以下冲压操作正确的是 )

A.工作前仔细检查并进行试车

B.设备运转时,严禁手或手指伸入冲模内放置或取出工件

C.在冲模内取放工件必须使用手用工具

D.冲模安装调整、设备检修,以及需要停机排除各种故障时,设备启动开关旁可以不挂警告牌

E.工作结束时关闭电源,并清理设备工作台面。

简答题

5.冲压机械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的工作原理?按照操纵器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哪两类?

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滑块的下行程运动与双手的限制联系起来,强制操作者必须双手同时推按操纵器,滑块才向下运动。此间如果操作者的一只手离开或双手离开操纵器,在手伸入危险区之前,滑块停止下行程或超过死点,使双手没有机会进入危险区,从而避免受到伤害。

(双手按钮式)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滑块的下行程运动与双手的限制联系起来,强制操作者必须双手同时按下两个按钮时,中间继电器才有电,电磁铁动作,滑块启动。凸轮中开关在下死点前处于开路状态,若中途放开任何一个开关时,电磁铁都会失电,使滑块停止运动,直到滑块达到下死点后,凸轮开关才闭合,这时放开按钮,滑块仍能自动回程。中华考试网

按操纵器的形式不同,分为双手按钮式和双手手柄式。

请简述实现冲压安全的措施建议。

(1)提高送、取料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代替人工送、取料;

(2)设计安全化模具,缩小模口危险区,设置滑块小行程,使人手无法伸进模口区;

(3)采用手用工具送取料,避免人的手臂伸入模口区;

(4)在操作区采用安全装置,保障滑块下行程期间,人手处于危险模口区之外;

(5)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机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6)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某化工厂储运处盐库发生一起重大触电伤亡责任事故,6人触电,3人死亡,经抢救3人脱险。当天上午,化工厂储运处盐库10人准备上盐,但是10米长的皮带运输机所处位置不利上盐,他们在组长冯某的指挥下将该机由西北向东移动。稍停后,感觉还不合适,仍需向东调整。当再次调整时,因设备上操作电源箱里三相电源的中间相发生单相接地,致使设备外壳带电,导致这起事故的发生。

事后分析,皮带输送机额定电压为380V,应该用四芯电缆。而安装该机时,却使用三芯电缆。电源线在操作箱(铁制)的人口处简单地用缝盐包的麻绳缠绕,并且很松动。操作箱内原为三个15安培螺旋保险,后因多次更换保险,除后边一相仍为螺旋保险外,左右、中间二相用保险丝上下缠绕钩连。中间相保险座应用两个螺丝固定牢,实际只有一个,未固定牢靠致使在移动皮带机过程中,电源线松动,牵动了操作箱内螺旋保险底座向左滑动,造成了中间一相电源线头与保险丝和操作箱铁底板接触,使整个设备带电。

这些工作人员为临时工,只是经私人介绍,仓库就同意到盐库干活,没有按规定签订用工合同。

一、单项选择题

1.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称为 )(B)

A.感知电流

B.摆脱电流

C.致命电流

D.室颤电流

2.TN系统中,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进行 )(B)

A.保护接零

B.保护接地

C.重复接地

D.保护接零和接地

二、多项选择题

3.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 )(ABC)

A.单相电击

B.两相电击

C.跨步电压电击

D.直接电击

4.属于基本安全用具的是 )(CD)

A.绝缘手套

B.绝缘靴

C.绝缘杆

D.绝缘夹钳

5.漏电保护器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重要措施,以下应该安装漏电保护器的是 )(BCD)

A.所有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Ⅰ类才需要)《安全技术》P36

B.安装在潮湿或强腐蚀场所的电气设备

C.临时性电气设备

D.触电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插座

三、简答题

6.简单分析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临时工在移动设备时,未切断操作箱上的进线电源。(带电操作)

(2)移动式皮带机未按规定安装接地或接零,也未安装漏电保护器。

(3)对临时工管理混乱。入厂的临时工,没有按规定签订用工合同,没有进行上岗前各种安全教育。

7.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和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哪些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销,断开电源。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和平开关只能控制一根线,有可能切断零线而没有断开电源。

(2)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到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

(3)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拉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快触电者脱离电源:

①立即通知有关部门断电。

②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③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注意抛掷金属线之前,先将金属线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

某厂污油管线作业爆炸事故

某日1610分,某厂维修班开始进行连接污油池的污油管线作业。1620分,钳工甲将带有底阀的污油管线放入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内的油水液面高度为500cm,上面浮有30cm厚的污油。在连接距离液面100cm高的法兰时,由于法兰无法对正而连接不上,班长乙决定采取焊接方式。1710分电焊工丙带着电焊机到达现场,由于是油气场所作业,电焊工丙在现场准备好后,去车间办理动火票。1720分,钳工甲见电焊工丙迟迟没有回来,又快到下班时间,于是用电焊开始焊接。焊接进行3min左右,发生油气爆炸,爆炸将污油池水泥盖板掀翻,污油池着火,钳工甲掉入污油池内死亡。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单项选择题

1.在油气场所焊接必须由具有 )的人员操作。

A.防爆基本知识

B.防爆基本经验

C.焊工作业操作证

D.经过焊工培训

E.领导允许

答案:C

2.该起事故的性质是 )

A.自然灾害

B.刑事案件

C.责任事故

D.非责任事故

E.意外事故

答案:C

3.该起事故中,爆炸的直接原因是 )

A.通风不良

B.作业场所狭窄

C.环境温度不当

D.违章动火

E.对易燃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答案:D

案例2液氯泄漏事故

86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的液氯槽罐破裂,液氯泄漏,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

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迅速逃离了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气化扩散,形成大范围污染,造成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

72时,应急救援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附近村民紧急疏散和对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进行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单项选择题

1.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标准》(GB/T 13861——1992),导致该事故发生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 )

A.槽罐车的液氯槽罐破裂

B.标志不良

C.有毒物质

D.作业环境不良

E.运动物

答案:C

2.导致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槽罐车与货车相撞,导致液氯泄漏

B.槽罐车装载液氯的槽罐技术设计有缺陷

C.对货车驾驶员乙教育培训不够

D.村民缺乏对液氯危害性的认识

E.当地政府对事故的处理措施不当

答案:A

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案倒描述,应追究 )的刑事责任。

A.槽罐车驾驶员甲

B.货车驾驶员乙

C.村民

D.村民主要负责人

E.应急救援人员

答案:A

某植物油厂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分析

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

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5 000t成品植物油时,用10500t储罐比用51 000t储罐的风险小。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单项选择题

1.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问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所以浸出厂房的安全出口最少应有 )

A.1

B.2

C.3

D.3个以上

答案:B

2.下列关于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B.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C.重大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D.重大事故隐患一定是重大危险源

答案:A

某焦化厂危险源辨识

炼焦生产的主体设备主要是焦炉。某焦化厂生产工艺主要有:洗煤、配煤、破碎、筛分、焦化、鼓风冷却、氨回收、苯回收、脱硫脱氰等。炼焦原煤经洗煤、筛选后去掉杂

获得精洗煤,杂质主要是煤矸石;精洗煤进入煤场储存装置储备,根据炼焦工艺要求按不同煤质进行配煤,并粉碎加工成粉煤;配煤后的粉煤装炉炼焦,煤在焦炉炭化室内经1 400℃高温干馏裂解炭化,同时产生大量有机挥发物(即粗煤气),即焦炉的输出物有粗煤气和焦炭;当炭化室内煤饼炭化成熟后,焦炭由炉侧推焦机推出,再经水洗降温、冷却、破碎加工成为成品焦炭;除由于工艺操作或炉体不严密等原因造成极少部分粗煤气泄漏外,粗煤气首先经鼓风冷却获得粗焦油,再经氨回收装置、苯回收装置去掉氨和苯,进一步脱硫脱氰后获得净煤气。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单项选择题

1.炼焦生产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有火灾、爆炸危险性,下列 )说法正确。

A.一定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源

B.一定存在火灾、爆炸的事故隐患

C.配煤装置不能实现本质安全

D.根据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焦炉是重大危险源

答案:A

2.根据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有关焦化厂焦炭和煤气生产工艺说法正确的有 )

A.9t的氨气储罐是危险源

B.9t的氨气储罐是重大危险源

C.9t的氨气储罐是事故隐患

D.9t的氨气储罐是重大事故隐患

答案:A

某厂安全生产教育

某厂进行职工安全教育,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厂长甲为大家系统讲解了我国安全管理方针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等。甲讲,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甲进一步说,所谓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是“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能量逆流作用于人体造成伤害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伤害及伤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能量大小、能量集中程度、接触能量的人体部位、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能量的种类。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

B.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所谓“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品的人身安全

C.所谓“预防为主”,就是预防事故的扩大,尽量减少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D.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按照个人的意志开展生产活动,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

答案:B

某化工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某化工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于200491日颁布施行,并于20056月通过认证审核并取得认证证书,200512月通过第一次监督审核。

单项选择题

1.认证审核又称为 )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以上都对

答案:C

2.一般情况下,该单位第二次监督审核应安排在 )

A.20066

B.200612

C.20076

D.200712

答案:B

3.该单位应在 )进行复评认证。

A.2006

B.2007

C.2008

D.2009

答案:C

某厂编制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某厂工人在新扩建的库房内安装消防设施,安装过程中,不慎造成电线短路,引起库内棉堆突然冒烟起火。由于现场工人不会使用灭火器,火势迅速蔓延。辖区消防中队接到

报警后迅速出动,然而厂区无消防栓,消防车要到几千米以外取水,加上风大,火势迅速猛烈蔓延至楼上各层。当地政府紧急调集多个消防中队增援,经过近10个小时的奋勇扑救,大火基本扑灭。其后留下一个消防中队继续扑灭余火,其他消防队相继撤离。由于棉包仍在阴燃,为彻底消灭火种,火场指挥部先后调来多台挖掘机和推土机进入厂房,将阴燃的棉包铲出,并让该厂派出几十名工人协助消防人员清理火种。随后,厂方又组织数百名工人进入火场清理火种、搬运残存的棉包。不久,厂房突然发生倒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事后,厂长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将企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纳入了工作计划,并将该任务指派给安全科。安全科科长受命后,立刻召集本部门人员成立了预案编制小组,进行了分工,并特意派出小组成员参加了预案编制培训班。编制小组在编制预案过程中,在档案室找到了5年前的企业预案,发现该预案中的厂区平面及人员变化等与现在的实际情况有一些差异,内容略显单薄,但基本结构尚可。编制小组便在原预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系统分析了该厂潜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和应急能力,并参考有关书目及其他企业的预案等,进行了大量的完善和补充,按期向厂长提交了预案初稿。此后,编制小组根据厂长的审阅意见,再次修订完善,形成了预案的最终版本。预案经厂长批准签字后下发至全厂有关部门。

单项选择题

该事故中, )的措施是比较成功的。

A.应急准备

B.初期响应

C.扩大应急

D.现场恢复

答案: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