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现房还是买积压房

 一枝独秀小玲珑 2013-05-03

最近,某公司开始为职工购买住房,选定北三环边上一大型外销项目。此公司在该项目销售部谈价,销售部经理称:我们从1992年开发,目前已经是现房了,社区管理定位都看得见,所以尽管多买,价格上也没太多折扣。

  而买房公司称:不可能没有折扣,我们一次性付款。销售部最后将一次性付款的九八折让利到九五折。

  最后,买房的公司要求并见到该项目公司总经理。据说只讲了一句话,价格就直线下降:他说:“这个社区我们买定了,但因为我们也做房地产,我们知道,所谓的现房,实际上就是积压房,入住三年都还没有卖出去,不可能没有折扣。”第二天买房的公司带着钱来交款时,以报价的八四折的价格买下该楼数套。而且,这个价格是项目公司老总开的一口价。

  不点这家北京三环外的外销项目,业内人士很难知道这个项目是谁,因为,北京这样的楼盘很多,现房建成后直接就变成了积压房。不仅售价没有涨上去,有时甚至比期房时还要便宜一些,特别是前期外销房。

  如果买家能够准确地识别某些现房是积压房,则会杀出很低的价格,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另外,低价买积压房有时跟大市关系很大,如近年来外销房市场不好,所以,租买外销房都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但尽管市场很看好的内城区的住宅项目,只要是积压房,也会以低价成交的。问题是,如何识别项目是现房增值还是积压房贬值呢?

  首先,如果现房时,还有大量的户型及楼层可供选择,该项目一定是积压房,特别是发展商提供现房租售时。其次,在现房时,虽然部分余房不多,但好户型的房间依然存在,也可视为是积压房。第三,尽管有时很难识别现房究竟有多少余房,但参考其现房时的报价与期房报价的区别,如果区别不大(一般没有超过20%就算区别不大),肯定是积压房,如果没有区别,或者正相反,售价不仅没有涨,反而有所下调,肯定是积压房无疑。第四,尽管现房售价较期房高,但销售部还存在,销售人员对销售依然很有热情,也可视为积压房,因为,这样的销售部给人一种降价销售空间。

  如果认定现房是积压房,带着支票去谈判就必不可少。在某些关键时候,发展商见到支票,会将价格下调到出人意料的低价,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比如,东部某外销综合项目,其公寓建安超过1500美元平方米,其写字楼曾经整栋的市场售价大约在2800美元平方米左右,目前写字楼公寓市场尽管不理想,但写字楼最低售价也在2000美元平方米左右,公寓也从来没有低过1800美元平方米。某一大客户在现房阶段几次谈价,售价已经谈到1800美元平方米。这时,买家突然报价说:1500美元平方米就签单,五千平方米。发展商的答复很简单:带着钱来谈!

  另有一个例子,也许可以更好说明买现房积压房的程序:京城某知名大款,买东部某公寓楼,在建时,开口要买一层,出价是售价的八折,发展商拒售。现房阶段时,售价不涨反而随大市有所调低,该客户出价杀到七折,发展商还是拒售。等现房空置一段时间后,发展商想,空也是空着,七折还有利润空间,特别是一整层的买家,将各个朝向都买走了,平均下来,售价也算还可以,于是再与该客户谈。该客户竟出价六折,最后几经谈判,买走了同一层两户朝向好的户型,而且还是以六折的价格买走的。这一单合同一直谈了两年多,据说把发展商气得不行,但最后还是成交了。

  这就是购积压房的实例。

  有一点是关键,发展商为什么越谈越被动,主要是因为销售部有一个佣金提成的刺激,不管多低价格成交,销售部都会有多多少少的佣金。所以,销售部如果确认你就是买家无疑,会积极将这单合同进行到底。这个时间,销售部往往不是你的谈判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其中关系,当然很微妙。天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