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鸡养到

 鸿墨轩3dec 2013-05-03

木鸡养到

木鸡养到                                            文/大福

 

    钟国康见了贾平凹,大师见大师,没用客套,没用马屁,没用崇拜,只有英雄相见恨晚。钟先生谈锋颇健,口若悬河喜形于色,二人一唱一和,谈古论今,嘻笑怒骂,相映成趣。

    贾平凹很喜欢钟先生为他刻的印章,惊骇不亦,抱着钟国康亲了又亲。
    钟先生为贾先生刻了一玫典故印章:木鸡养到。
    贾先生为钟先生写了一幅典故书法:木鸡养到。

                    本印章为“一饭千金”四字 (图4)
    大师彼此都明白:“木鸡”是不好养的, “到”乃道,是有生命的追求,追求到死也不会到尽头的。“到”通“道”,在艺术上乃指造诣。艺术上要活下来,首先要养好“木鸡” ,就是传承;艺术上想有生命,还要养好木鸡,这就是创新。传承是艺术基础,创新才是艺术的生命,更是艺术的灵魂。

                                             (一)

    钟国康的刻石,也经历过一定时段的向白石老人篆刻的学习和临摩。然后,在此基础之上的扬弃,经历了一个疼苦和煎熬的漫长过程。
  国人最熟知的大师级人物齐白石,木匠出身,三十四岁时因诗友黎松安赠送丁敬和黄易印拓,而入门着手篆刻。开始从事书画篆刻,不失木匠本色,转而画家和刻印,难免留有木刻痕迹,他最为自豪的也是
篆刻上的成就。一方“不知有汉”之印章,与“我是知青,不懂英文!”有异曲同工之妙,暗合工农阶级天不怕地不怕之雄心壮志,辉煌了半个世纪。1934年齐白石所累积印章,超过三百方。

    齐白石,齐璜(1863--1957),字濒生,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庄的名字。别号有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馆、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馆主者、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篆刻初学浙派中的丁敬、黄易,后学赵之谦、吴昌硕。从汉《祀三公山碑》得到启发,改圆笔的篆书为方笔;从《天发神谶碑》得到启发而形成了大刀阔斧的单刀刻法;又从秦权量、诏版、汉将军印、魏晋少数民族多字官印等受到启发,形成纵横平直,不加修饰的印风。他在艺术见解上最推崇“独造”,并且身体力行:“刻印,其篆法别有天趣胜人者,唯秦汉人。秦汉人有过人处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余刻印不拘古人绳墨,而时俗以为无所本,余尝哀时人之蠢,不思秦汉人,人子也,吾亦人子也,不思吾有独到处,如今昔人见之,亦必钦仰”。由此可见,他对自已的独创充满着自信。

    齐白石弟子众多,主要有贺培新、周铁衡、姚石倩、娄师白、陈大羽等,私淑者不计其数。钟国康的刻石,只能算是其间接的孙子辈的弟子了。

                                             (二)

    偶然的机会,看到了齐白石大师两玫印章,特地拿来同他的不是徒孙的弟子钟国康的篆刻,作以比较,一育吾之眼力,二醒我的感悟,三孕俺之胸襟。

   木鸡养到“白石”(图1)两字对篆刻者是一个难题,两个字笔画少而单调。经白石老人这么一个布局,竟有了奇妙的章法。“白石”两字的两个方口,呈上下、大小错落排列,使两个字的重心有了变化。“白”字三横画的间距不平均,“日”上的一竖一撇似篆似隶,与“白”字一长横各有穿插之妙,这一撇即起了隔开两字方口横线条的作用,又在左下方的大块留空处,增添了灵动之感。白石老人一向主张印章的空白是开拓意境,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他强调篆字要摄其精神,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加以改造和独创:“吾人欲致力刻印,首宜临摹古代文字,然后弃去帖本,自行书写。帖本所有者,固以一挥而就,帖本无所者亦需信手写出,如此用功,始能挥洒自如,不然必为帖本所限矣。”“石”之一横一撇,都与边平行,一取斜势,一取弧线,既破了直线平行的僵直感,又使全印横平竖直的布局,显出平中有奇,静中有动的境界来。这方印,可算是白石老人之朱文的代表作。

       本印章为“白石”二字(图1)          “借山门客”(图2)也是白石老人的典型风格。

    “借山门客”一白文印,“山、门”二字笔画较少,大块留红,与“借、客”二字相对呼应。刀法上单刀中锋,忽粗忽细,笔画有明显的补刀痕迹以增强厚重感,呈现锯齿燕尾的外形。齐白石自言不能为摹、作、削三字所害,对斜笔较多的字,干脆分置四角,造成全印和谐、统一的风格。章法上强烈的疏密对比,排列上的恢宏跌宕,运用的干脆利落,别具一种气势逼人、神采飞动的风貌。

    钟国康的篆刻,信手掂来两玫一白文一朱文印,即“存我”(图3)和“一饭千金”(图4),虽不是其代表作,但也不难看出其大气磅礴,以书法入刻石,追求变化,寻求力度,以金石味浓郁漂香,放大几倍越加耐看,使人爱不失木鸡养到

手。二玫印,起笔收笔如刀砍斧劈,                    本印章为“存我”二字(图3)

体现出了“色、香、味”三绝,更能悟出了“精、气、神”三通的意境。篆字繁处饱满厚重,密不透风。笔画少的字粗细、长短、平斜、起伏变化,碑隶篆简真草味的笔画之形各安其职。整玫作品,虚实构成均衡、笔画承起变化多端,篆、隶、简、行、草、碑味浓郁,极尽变化之能事,穿插之妙,给人一种坚忍不拔、气势纵横、凌厉无比的美感。

    几个篆字,大有斧凿的石味、铁味、青铜味之感。创造性地把竖画刻的富于变化,粗细不等,竖立不平行,行、真、篆、隶、简、碑之写法各具其妙,变化多端,气贯长虹。既破了直线平行的僵直感,又使全印横平竖直的布局,显出平中有奇,静中有动的境界来。法之自然不做作,耐读而出味,起到整玫印之“力”的作用,眼的作用,也使印鲜活了起来,便有了生命。字间又在留大块空处,增添了灵动之感。

    全印气异同侪,古今兼蓄,艺追寄缶,笔墨风华传移百代,非厚积薄发,长期积淀实难达此境界。自成面目:古拙、大气、金石味实足。基调是满目纵横排列揉合的线条,或粗或细,或长或短,或正或斜,或疏或密,显示出线条的节律美。笔法入石,率性而成,金石味极度厚重,具备了大家之风格。用刀大胆、线条古拙,刚健开张,骨力通达,款铭一气呵成,金钩铁戟,书香气浑然天成,形成了浓烈的独树一帜风格。

    白石大师之作,乃是其弟子临摩的标帜。钟国康先生学习白石刻石后,是不是有长进,是不是有所继承和创新,能否作到了扬弃,是否成为“青出于蓝胜于蓝”之势,观摩者各有品位和喜好,层次不一,能力不一,自然体味不同。所以,只有从细微之处对比,才是各个行业最好的标准。木鸡养到

    一是古碑精髓。

    选取“白石”(图1)和“借山门客”(图2),“存我”(图3)和“一饭千金”(图4)一朱一白文印,对白石大师和钟国康先生之作,进行比较细化的对比。

    1、齐白石之“白石”(图1)和“借山门客”(图2)印章,从气势、力量、精神着眼,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精巧,“切”得锐利,但也切得太琐碎而呈小气,人为痕迹太浓。钟国康先生之“存我”(图3)和“一饭千金”(图4),是从“精、气、神”着眼,给人第一眼是气贯长虹,大气磅礴,古拙、大气、金石味实足。第二眼是用刀大胆、线条古拙,骨力通达,书香气浑然天成。

    2、气势在于线条,不宜太重章法形式。印文线条太细了,打印泥自然会形成这种若隐若现的漫漶效果。齐白石之“白石”(图1)和“借山门客”(图2),线条虽有                           本印章为“借山门客”(图2)

粗细变化,但是呈现呆板,如竖画和横画,大多粗细长短平直一样,似有小儿科作品之感;软弱涣散,如白石二字的一撇,石之最上一横,左看右观乃泥土草木所成;笔画交代不清,如白石二字的一撇与其他笔画交结处,功力不及,该墨味不墨,该明确之处没交代;角之白空感觉,几乎类同是败笔。

    钟国康先生之“存我”(图3)和“一饭千金”(图4),线条变化呈现灵动,如竖画和横画,大多粗细、长短、平直、正斜、体法不一,变化万千,神采飞扬;线如金石之力,如存我二字,线条如长枪大戟,或疏或密,显示出线条的节律美;笔画交代明白,如“存我”字的每一个笔画,浓淡变化,先后次序,书法入石,墨味飘香,该明确之处交代清楚;角之白空感觉,没有一处类同,法古自然,浑然一体。

    3、齐白石治印用刀复杂,有冲有切,有向线有背线,较难掌握,但也只是单刃多次修善,出现在眼前的印章是刻在朽木泥土之上的感觉,“白石”(图1)和“借山门客”(图2)刻字,并非硬木、石头、金属之上的,一种做作的表象较多。钟国康先生之“存我”(图3)和“一饭千金”(图4),以少量刀笔直入,用刀大胆,双刃之刀有冲有切,有向线有背线,线条不是向线下刀,也不靠事后切出一小口子,背线刻不是一刀,乃是二、三刀刻出一线,便有厚重起伏之感,极难掌握。笔墨入石,分外夺目。法古自然,线条古拙,刚健开张,款铭一气呵成,形成了独树一帜,难以摩拟的标识。

    4、齐白石的作品,行笔用刀有劲挺健直之势,体会一泻千里的气势,这同他从农民、木匠的生活阅历有关,线条感觉生辣劲直过于轻飘,或人为厚重但显死板,截面呈方形,不能作起伏绵软状,缺少一些内涵的历史、文化、沉厚之感;钟国康先生之印,取法古朴,自然大气,金石味实足。线条潇洒自如、抑扬顿挫横与横之间间距不一,藉此打破平衡。这同其饱尝诗书,浸淫在大学的环境有关,文人墨客无不互取长短,各持所长,因而有了雄厚、墨味、文人印的特点。
    5、封泥在于朴拙的线条,以及这种线条所造成的厚重浑穆感觉,才是它的精神实质。白石印有意篆刻,也为“做”作之象,封泥的外形没有力量,具备一些半斤八两之感。钟国康先生之印,封泥的外形有“搭边”的感觉,法之天然,这正是其表现线条立体质量的手段。也正是其“存我”右边如笔之飞白,剑之飞锋的守边,具备了历经千年之留痕之美。
    6、齐白石之印的点画线条,有讨巧、小聪明之嫌;钟国康先生之印线条,率性而成有一些机巧的变化,但大多呈“装傻”的形态,巧而不露,奇而埋钝,大器晚成。
    二是字法与手法

    1、齐白石之“白石”(图1)和“借山门客”(图2)印章,大多采用小篆、隶和似是而非的笔势,显得单一、死板、幼稚。钟国康先生之“存我”(图3)和“一饭千金”(图4),是从大篆、小篆、石鼓、金石文字(砖文、镜铭、钱币文字等凡古器物上的文字都有借鉴之处)、碑、简、真、隶、行、草着手,刻出“旧”气息,追求变化、协调而自然,线条古拙,骨力通达,书香气浓郁。

    2、齐白石之印的字法,先滑而修“缺”之斧锯刨子运用之感觉,点画线条讨巧,有点东施笑频之感,小聪明成了大缺陷。钟国康先生之印字法、手法,有一种“法自天然”的沉酣、凝重的感觉。墨入石之手法体现出一种“写”的奇肆,有助印章情趣,那才把印刻活了。

    3、齐白石之印的字法,变形不少但太形似,出在了文化函养不足。文字太方正,线条变化较少,“圆韧”意味极少;线条厚度不足,或呈呆形,因故锋锐生辣太露白,如同小儿骂街;线条“下光上毛”的表现太强调,线条呈单一的迸裂(锯齿状),显得就单薄了些。钟国康先生之印字方圆转折灵活的手法,书法入勒石,刀作笔来笔为刀,文字的惟不类而能圆活浑融,了无痕迹,不类之类才是篆刻家的大手笔。
    4、奇与怪只有一步之遥,没有胆略则奇不足,没有内涵则怪有余。齐白石之“白石”(图1)朱文印有太多的并列线,太一律了反而见平淡。机械地表现线条,程式化、美术化、图案化,这是篆刻一忌。线条有波折十分夸张,就趣味低下了。“借山门客”(图2)印章线条手法清隽有余,而沉雄不足,大多见“方”无“圆”味造成的。过多刻尖头的线条,则显得轻巧有余,拙朴凝实不够。钟国康先生之“存我”(图3)篆刻的笔画避免了“楷化”,篆刻之字减省笔画或增添笔画,都恰到好处,反胜于意到笔到。“一饭千金”(图4)的线条有一种运笔的沉酣感,文字简约部分的线条稍粗,文字繁复部分的线条稍细,显得变化万千,生辣、朴拙味自然出来了,这样的才是高级的。

    5、钟国康先生之印章以神采、气象为主,印中的转折意味一致,才致全印气息一致。线条粗壮中有骨力,“生”才有拙,才有一种质朴,奇宕的美,上细下粗作一种‘铲”状收尾,自然显出了“生”。齐白石之印章之线条手法,在这一方面做的不是太到位。

    6、钟国康先生之印章的刀法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用双刃刀,拿刀的角度为正、入石极深,线条是刻出来的,不借助石料的迸裂来制造效果,所要表现的效果是不垫软物也可按印。朱文刀法粗线条,有变化,不平淡,不光滑,有金石味。清隽雅致,古朴自然,线条的实感、质量感就出来了。边栏线是文字线的一个部分,整玫印象感觉上统一、协调而发展。按以上刀法,齐白石之印章之处理,就显得不足了。

    三是篆刻章法。

    1、钟国康先生之印章,无边朱文以茂密见效果,借用文字的形状作隐形的边,适用笔画繁复。章法上制造出了一些不平正的生动,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留一些透气的地方,有了气眼。文字姿态与全印相吻合,不张扬,有倾斜,增加了姿态感。章法处理上,文字繁奥占地反狭,文字简约者占地反广,跌宕之趣,胜于停匀也。“存我”(图3)其线条以方折劲峭,锋棱四出,卓然成家。齐白石之印章之线条,显得不自然,有做作感,强行和刻意的结果流于“美术化”。
    2、钟国康先生之印章的十字界栏,有一种平衡感和约束感,“一饭千金”(图4)的界栏竖线稍粗便有一种分隔和奇妙的感觉,文字就生动了些。钟先生印章界栏,在刻制的字法、线条等方面拙了一些,情调才更好。齐白石之印章,界栏形式中,文字过于平正老实,距界格线太近撑足了,便使印的效果不好。“白石”(图1)的边栏线,是文字线的延伸,太直而僵就不生动了,少了些运动感。

    四是印章审美。

    1、齐白石印章有追求一种图案效果的倾向,这同他在乡下给地主做木工活有关,与篆刻的审美相去甚远。他的篆刻笔意不足,笔走的线路支持不清楚。印的“旧气”稍低,少了古印的味道。篆刻即使看大效果,也能具体地看细节,“借山门客”(图2)印章做的不够好。钟国康先生印章含蓄,大巧若拙,才是真境界。“一饭千金”(图4)不追求表面化的大气,少了一些火爆感,但是隽永、耐咀嚼。
    2、齐白石“借山门客”(图2)印章重显示力量,“白石”(图1)轻见出空灵,一味重和一味轻就不聪明了。大印求精到,小印求气势,才是精妙,有了气势,更要注意“韵”,体会那种蕴含的、内在的力量感和大气感,更好些。“白石”(图1)表现一种印泥漫漶感觉的手法,毕竟显得小巧气。钟国康先生印章,细微处的交待是会心的,故意交待得不多。既像秦汉,又不是秦汉;既是古的,又是今的;既是旧的,又是新的,这是—个极高的要求。“一饭千金”(图4)印颇见厚实和空灵,雄强,也秀逸、空灵。“存我”(图3)最见把握的是气息,有新面貌、新气象,仍然保证了旧气息,乃是上品。

    3、“借山门客”(图2)印章白文转折处留点红连着的做法,似已太多,总有些小家于气。“白石”(图1)作品表现出一种柔弱中见刚强,刚强里见细致的情致,才算精到。钟国康先生的“一饭千金”(图4)“大巧若拙”,意态奇峻、气息古朴、字法忌巧,线条“生”动。篆字茂密刻满,不梳松。齐白石的线条,“白石”(图1)作品其实沉着是不够的,只是得借助厚印泥效果。“借山门客”(图2)印章之太尖削的线条,小印可以,印章稍大后易致气息轻薄。钟国康先生之。“存我”(图3)印章,用刀如用笔,干净明白本身就是一种情致。

    五是创作思想。

    1、钟国康先生心中常存跌宕、自然之意,“存我”(图3)避免对称,巧妙为之。“一饭千金”(图4)质朴为美,这是篆刻的基本原则。齐白石的“白石”(图1)作品花俏,走上美术化的道路。篆刻是刻,要体现用刀的自如、随意,下刀就有起伏,而不是刻完后做出起伏。“白石”(图1)作品朱文印线条上的缺口最好在刻的时候就刻出来,齐白石依靠石头迸裂来制造,总显得不够自如和老到,显得朽木泥土气。钟国康先生巧的构思以拙的形式表现,没有一丝一毫的巧意见两玫印面。篆刻和书法一样,宁拙勿巧。
    2、钟国康先生之印章看似率意、随便,但实际上蕴含着作者的惨谈用心和经营,印章就有味道,表明有想法,而不是千印一面的,成习惯地刻下去。刻印亦如作诗,诗的意境在于含蓄,便了精神,齐白石的“白石”(图1)印章的精神在于线条的生命力,在于章法上的效果,在于刀的锋芒感,含蓄不足,锋芒太露感呈单薄状。
    3、钟国康的印章,即便似乎十分光洁之处,其实线条的感觉也是很丰富的;齐白石的印章那么张扬,刻完以后的敲打,总嫌欠自然罢了,有点文革文章骂街的味道,少了些雅致。

    六是印章修饰。

    1、钟国康强调放纵粗放的印章不是靠‘破”做出来的,刻的时候,在章法、字法、线法上放纵起来,有了这个基础,再修饰才有可能。“存我”(图3)边栏看似平常,才见自然跌宕。齐白石印的边栏修饰做太多的小动作,小破坏,“白石”(图1)印章这样的处理显的小家气。
    2、“一饭千金”(图4)的雄放,不是依靠石头的碎痕(向线下刀)或磨擦敲打来“制造”线条相犷,钟国康写字的线条如同刻出来的,不存在修饰。“存我”(图3)印刻完后,适当的“做”,量少而不露痕迹。齐白石“借山门客”(图2)印章,太破碎,人为求古气太重。

    七是印章其他。

    钟国康采用放纵型的刻法,有时比工整的刻法更严谨,笔画的粗细、曲直、大小,有着砖文的放肆,一种朴拙、奇肆的味道。“借山门客”(图2)印章,印泥打重些,能得浑厚、重实,但又伤锋锐、生辣。钟国康的钤印时,纸下不垫杂物,直接放地板、书桌上为之,效果极好,他人是无法摩拟的。

    所以,钟国康的勒石,在大刀阔斧的冲刻之中,使人们时刻感受那种刀笔纵横的风姿,顿生境界千里;一颗不安分守己之心化为了翰墨书香,那种如大海波涛的汹涌澎湃意态,实在是野的到家了。他的作品,初观杂乱粗糟,棱角分明,湿气淋漓,溢墨四溅,体势阳刚霸悍,很具视觉冲击。细读则是墨分五色,气分三层,野气、霸气、书香气浑然天成,独树一帜。

                                              (三)

    篆刻艺术鉴赏,非有深厚之学问不可。每个人的层面不同,关注不同,趣味各异,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之审美趣味,故欣赏不同的篆刻家。近世权贵,灵魂肮脏,人格低级,审美能力也低下,成了诸君一笑之柄。篆刻标准,在于境界与格调之高低,古今之篆刻艺术大师的水平,在我心中,自有高下之分:

    A、吴昌硕 80分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92863576/
  B、赵之谦 80分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95744706/
  C、吴让之 60分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95744717/
  D、邓石如 60分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95744721/
  E、邓散木 30分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95861544
  F、齐白石 70分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95861535/
  G、钟国康98分

   blog.sina.com.cn/zhongguokang

   zhong.guokang.blog.163.com/ 106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