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魂的罪恶与救赎

 啸海楼 2013-05-03

灵魂的罪恶与救赎

灵魂的罪恶与救赎

 

辛泊平

 

 

 

    无罪的惩罚,没有惩罚的罪恶。世界正是有了这两种有悖公正的存在,才让人愤怒、挣扎与奋斗。总之是产生激情和力量,当然也会衍生新的罪恶。大同的理想在行动中。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位用笔直抵灵魂的天才大师,在清醒与癫狂的交锋中参透了地狱和天堂的秘密,也就是心灵的秘密。《罪与罚》不是他最出色的作品——他还有《卡拉玛佐夫兄弟》那样更厚重、更深邃的不朽之作——但同样让人欲罢不能、心惊肉跳。不止一次读过,但每次读,那种震撼都不会因为熟悉而削弱。同样是与关怀有关,但不同于老托尔斯泰式的优雅。一本可以随时遭遇心灵战争的书。

 

    罪源于善良、亲情和更高意义上的公正诉求。罪不仅仅是拉斯科尔尼科夫举起斧头,让那个罪恶的老太婆倒在血泊里,更在于心灵自觉的审判和惩罚。法官是未曾泯灭的良知,以生命的存在为最高法则。法官是自己。也正因如此,这个罪人让人同情,这个杀人犯最终得到了救赎。拉斯科尔尼科夫,完全可以有另外一条避开折磨的道路,那就需要他完全认同那个“超人哲学”——一个生命有权结束另一个生命。而且要不折不扣地去履践。那样,拉斯科尔尼科夫就会活的像个“老爷”。老爷们觉得这是再自然不过的法则,老爷们优雅地犯罪。“三角欲望”?多角欲望?来自不同风口的刀切割那个贫穷、善良的大学生。他最终病了。但病得越厉害,就越有痊愈的可能。因为,此时,病是不病的征兆。无论何时,心安理得都是病的一种,而忏悔则是一种美德。焦虑是罪恶的根源,宁静是福。

 

    从某种意义上说,备受侮辱与欺凌的索非亚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圣母。不洁的纯洁。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哈代笔下的苔丝。这种洁净让人揪心,让人怜悯,但又让人仰视。索非亚是苦难的化身,又是超越苦难的象征。甚至可以说索非亚在享受苦难。因为,她心中有不灭的爱。在苦难中,她的心中依然饱含了对世界苦难的同情与悲悯。享受苦难只有耶稣能够做到,旧约里的上帝做不到。那个上帝是暴烈的“父”,他心胸狭窄,经常报复他不听话的子民。他的生命是力量。他活在厚厚的法典里、森严的仪式里。而耶稣却被他要拯救的子民钉上了十字架。历史上最大的罪恶。一个伟大的故事。索非亚没有自己,她是捐躯者、倾听者,是复活者、拯救者。享受苦难,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心中的宗教。这种宗教可以培育圣徒,但注定培养不出战士。而面对苦难与不公正,圣徒只会牺牲在烈火中,而战士则有可能砸碎手脚上的锁链。但最后的纪念碑上会刻下谁的名字,恐怕只有上帝一人知道。上帝相信石头,耶稣活在人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