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战略管理之三:资源规划

 联合参谋学院 2013-05-04

     3、资源规划

     职能:企业战略制定时,所考虑的资源多处于静态信息的评价和判断,而执行时很多资源可能存在动态变化。因此企业的战略从规划、制定到执行,都应充分关注资源在不同阶段的规划,尤其资源对执行的支持。

 

 资源规划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资源管理:企业应对各类影响营运和战略的资源进行分类,设定不同类别资源的管理职责。资源管理的规则、要求、项目、方式和必要的投入,都应有明确的规定。资源状态应随战略的推进,而动态评价及修订。

资源需求:企业制定和执行战略时,应对资源的需求进行辨识和类别确认,使资源的组织和投入更易管理和获得回报。资源需求的管理,需策划规定的评价项目、责任和标准,确定该需求的真实性和必要性。

资源要素分析:企业应建立评估条件、标准和项目,评判战略执行所涉及的资源,与资源需求的一致性和可调度价值。资源要素包括来源、可靠性、使用价值、成本、耐用性等,资源要素分析使资源调度更准确。

人力资源:企业应建立战略人才库,作为企业战略推进的基本条件。战略人才库人力资源,可在日常营运时从内部培养;也可通过与人才中介机构保持联系,储备相应人才信息。企业对内部关键岗位人员培养、关键人才档案建立等措施,应纳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事务,人才培养随战略推进同步且定期检讨成效。

物力资源:战略的推进和目标达成,离不开企业对各类物质资源的组织和调度。企业对有关战略推进的物资管理分类管理,涉及战略推进的物资变化与调度,应明确管控和沟通要求,确保其变化及时告知决策层。

财务资源:财务资源应包括资金、可变现资产、筹融资渠道、战略伙伴及顾客与供应商等。这些资源应随战略推进,按稽核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定资源提供对战略执行的支持度。各类财务资源管理职责应确定。

可整合外部资源:企业发展所需资源,随战略的推进会逐步提高需求,因此各涉及资源管理的职能部门,应按规定的要求,维护现有外部资源关系,并不断搜寻和评估新的可整合资源,确保满足企业的资源需求。

待整合资源分析:企业管理层应考虑建立有关资源规划与整合的沟通程序,高层通过各类商务活动获得的可利用资源,安排到各责任部门进行关系建立和维护。沟通程序可促使各责任部门,提交新挖掘的资源。一旦发现新的可利用资源,企业应以规范方式,评估该项资源的价值、利用点、互惠点和利用方式。

资源整合成本:无论内部或外部资源,如果通过整合获得使用机会,以促进战略的顺利推进,应评价整合成本和使用成本。对资源整合的成本评估,可使战略执行的成本管理获得准确信息。整合成本项应清晰。资源价值管理:资源规划时应考虑不同资源的价值,包括资源提供者的价值。价值管理包括培养、使用、评估、更新和调整使用方式等各项内容。价值管理是企业在调整或制定新的战略时,更有效的使用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