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叙文谋篇布局之浅见

 老笃 2013-05-06

记叙文谋篇布局之浅见

——福建永春华侨中学 郑志鹏

 

记叙文谋篇布局 是作文 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通俗的说也就是怎样组织安排材料的问题。人们常用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布局是文章的骨骼来比喻它们之间的关系, 是有道理的。没有坚实、健壮的骨骼,灵魂无所寄托,血肉无所依附。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说得很形象:正如结构两个字的字间含义是盖房子一样,不管你懂得材料有多么优良,不管你的目的有多么高尚,如果盖得不好,摇摇晃晃,结果是毫无用场的。一篇文章 谋篇布局 将直接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黑格尔曾在《逻辑》中说: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最高的、无限的力量。现实生活中,学生大多把作文当成一个包袱,谈文色变为应考而作。布置一篇作文,一个星期尚无法交齐,更不用说课堂两节课作文当场完成。 因此,针对当前中学生写的记叙文往往胸中无全局,行文杂乱无章, 缺乏过渡衔接,甚至挤字挤段凑字成篇的通病,我在这里谈谈几点浅见,以祈抛砖引玉。

一、创设题目。 作文题目力求精选,不落入俗套。题好一半文如《认识一个人真好》、《充填你生命的空格》、《生活不相信眼泪》、《多一些正气,少一些冷漠》等等,有时用流行歌曲的歌名,效果也不错,如《真心英雄》、《阅读——爱你没商量》……题目创设的几种方法:

1.比喻式。如《心灵激起生命的浪花》,通过比喻,巧妙地展示生命与心灵的互动关系,简洁生动明快。《我心如雪》《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成功之花只对挑战者绽放》《忘忧草——书》 等。

2.拟人式。如《月若有情月长吟》,讲述了为母亲治病筹钱为线索,通过我送迷路小孩感化医生的故事。全文设置在月光下展开,开头写月景,反衬内心焦急; 中间写月景,映衬美好心灵;篇终写月景,写月即写人,深化主题。又如《让爱导航》《让睫毛载来爱,载来幸福》《树的叹息 等。

3.夸张式。如《世界很小是个家》,用了夸小的方法,只要人人都有爱,无论哪里都是温暖的家。《一花一世界》,世界不是因此而精彩吗?又如《一场秋雨一场寒》。

4.反问式。如《鱼乎?熊掌乎?》题目就是悬念,文章说明取鱼还是熊掌,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看完全文,不禁为作者构思赞叹。又如《21世纪你美吗?》 《我是谁?》 等。

5.引用式。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借用俗语)一文,小妹把盼望已久的奖学金偷偷给了比她更需要的竞争对手,心理又有矛盾,文章就假托哥哥给小妹写信,支持小妹的选择,深化主题。 《诚 以养德,信以修身》(借用古语),《答案在风中飘扬》(借用歌词),《与狼共舞》(借用电影名)。

6.情景式。如《寻找心灵的故乡》,题目耐人寻味,不同凡响,读罢全文,好像看见一位年轻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跋涉、寻找,最后找到心灵的故乡。又如《带着三句话上路》《飞翔路上的人生风景》。

二、 理顺线索。 把文章或作品的全部材料贯穿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内在脉络称为线索,线索如同链条一样,将文章所要表现的人、事、景、物联系、统一起来。这样,散在的珠粒都能缀成珠链儿,此即常说的彩线串珍珠

熙载在《艺概》中说:惟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惟吾所施。

实际上,这条脉络正是表现主题的轨迹。如果理不出线索,材料自然是剪不断,理还乱,结构也就难以安排了。记叙文常见的线索有:

1.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一位学生在《森林小学趣闻》中就以猫头鹰校长出考“1+1等于多少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文章各种动物的活动安排, 节的发展,矛盾的激化,都紧紧围绕着这个问题的答案展开。主线贯穿始终,事件集中,结构相当紧密。

2. 以人物为线索。如《电脑记趣》中,学生就以爷爷奶奶这种圆形人物对电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写了他们由 一开始对电脑的不屑一顾到有点感觉直至难舍难分的变化过程,线索分明,文章条理清楚。当然还有以情感为线索的,以物为线索的, 或是复线、或是多线式的, a.《背影》以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细节为线索,b.《永久的悔》以红的”“黄的”“白的为线索,c.《铁骑兵》以离开大队的骑兵的行踪为线索,d. 《苏珊·安东尼》以苏珊·安东尼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斗争过程为线索; 有些文章的标题直接点明了线索,如《犟龟》、《两弹元勋邓稼先》。有些文章以抒情议论显示线索,如《永久的悔》、《周庄水韵》, 这里就不再多举例了。

三、 组合有序。 古人曰:物中有序有条则不紊有绪则无杂。可见组合有序 对文章结构是至关重要的。而当前有些学生常把应合并的段分成几段,有时又在一个段里塞进过多的内容。下面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窗外,雨沙沙地下着 我静静地站在画室中,长时间凝望着橱窗上那幅让我久久不愿离去的画——灰沉沉的天空下着大雨,一位右臂被雨水浸透了的老师和一学生紧挨着走在泥泞的路上,而伞几乎大部分遮在学生的头上。这只是一幅平常的画吗?不,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动人的永恒!我是那学生,我的班主任是那个可敬的教师……那是一个下午。上体育时,我不小心把脚扭伤了……

这是学生《关怀》中的开头第一段,我们不难看出这段塞进了过多的内容,造成层次不分明,其实我们可以根据上面的序号把它划分成四个段落,这样,文章层次就很分明了。

记叙 的顺序可分为顺叙、插叙、倒叙和补叙 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把确定好的材料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只有顺序清楚了,文章才有条理;如果在写作中巧妙地安排材料的顺序,文章可以更添波澜,结构可以更灵活更凝炼,中心可以更突出。《铁骑兵》按时间顺序写,叙述清楚明白。《阿炳在1950》一再运用 插叙的方法,语言简洁,叙事周密完整,波澜横生。《差半车麦秸》运用倒叙的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小桔灯》运用补叙的方法,交代了小姑娘父亲的身份,更突出了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总之,记叙文要做到 组合有序 ,有条不紊,这样才能 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四、 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是 谋篇布局 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使文章连结紧凑,前后响应的 重要 手段。

1.过渡 指文 章的段落层次 之间衔接和转换,它如同粘合剂纽带,具有搭桥接 、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如:哥,雪人的嘴巴做好了没有?

好了,好了,马上就好。

这是四年前的情景,当时正值冬季,纷纷扬扬 的雪精灵,耐不住天宫的寂寞,从天上飘下来了。那雪下得好大!整整下了三天三夜,连我家那高高的门槛上都覆盖上了一层银白的雪。我和哥哥就地取材,在门前堆了好大好大的一个雪人……那年冬天,我们玩得很开心。

好嘞!又逮着了一只小麻雀。小艳,快把笼子拿来。这是哥哥的声音。

……

从上文看,第三段就是过渡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 照应:是指文章的前后呼应、 前后 关照。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每编一折,必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应,顾后者欲其埋伏。讲完照应,文章前面要作好交代,或埋下伏笔,这样才能前后贯通,使文章内容严谨。我们来看下面的一篇文章:

自从进入初 中后,我迷上了诗,没事就写写诗,虽写得不出色,但同学们都还认为可以。

三了,老师安排我和Z P 一起坐。我很崇拜他的博学知识;他也很敬佩我,也许是由于那句格言。

一次自习课上,老师还没有进来,同学们便大闹天宫,有唱歌的,有看小说的。 ZP 却在仔细地看书。我们班的顽皮大王小 W 便悄悄地在他背后写了两个字猴子。因为他又瘦又高,手很长,故得此雅号。但我们心照不宣,从不这样叫他。现在小 W 写出来了,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ZP 终于发觉了,但不知是谁写的,便非常气愤地问:谁写的?到底是谁写的?从没见过 ZP 这么气愤过,把我们都吓呆了。平常他很开朗,

每次下课,总会听见他唱:我就像是一根没有根的草……。我就叫他没根草。打电话时,只要听到有人叫他没根草,那准保就是我。我们当中没有人敢对他说背上的字是谁写的,他便来问我。

我说:你知道又怎么样?你知道了以后便去揍他一顿,在班上漠视他,不当他存在?

他沮丧地问:那我该怎么办?

我说:用你开朗的心去对待他。送你一句格言吧。——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生命总是美丽的。

他很惊讶地望着我说:你会写诗!把这句格言全部说出来听听。

我就说:不是烦恼太多,而是我们的胸襟不够开阔;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们不懂得如何生活。忧愁的时候写一首诗,快乐的时候唱一首歌。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生命总是美丽的。

这是一篇很好的记叙文,栩栩如生地叙述了学生生活中常有的一段小故事。开头结尾遥相呼应,前有交待,后有照应,过渡自然,浑然一体。故事情节发展也很自然,矛盾的发生、发展、解决,层层推进,水到渠成。

五、 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殊作用。明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 音有余。就强调了开头、结尾在文章结构中的地位。

1. 开头,犹如戏剧的序幕,音乐的定调,目的在于抓住读者, 先声夺人 吸引读者读完全文。如我从书架上随意地取出一本书,无心地翻阅着,地一声,一张发黄的照片飘落在地上,我弯下腰,小心地捡起那张照片。记忆的闸门伴随着泪 水打开了,奶奶那微胖的身影也浮现在泪水中。我爱奶奶,也思念奶奶,而最使我难忘的是那一声声对我亲昵的呼唤和那一双布鞋。这里,作者的开头不仅照应了题目《留在照片上的记忆》,而且以饱含对奶奶的思念之情开头,来吸引读者,感动读者。所以一篇好的记叙文,一定要开好头。

2. 结尾。头难起 、尾难收。结尾同开头一样,也是相当困难的。编筐编篓,全靠收口,结尾是写作中的最后一环,它的好坏对文章有相当的影响,不能虎头蛇尾,而应当成竹在胸,设计好结尾。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只大江书包已不能伴我一块儿上学了,但我却一直把它好好珍藏着。不仅因为它陪伴我度过了小学的时光,更因为它蕴含着母亲博大、深沉的爱。

啊,大江书包,母亲的心。这篇学生的《一只大江书包》的结尾,就揭示了主题,母亲对子女博大而深沉的爱。感性真挚、深厚,给人留下永远的回味。

因此,要写好一篇记叙文,除了立意要高,语言要优美, 谋篇布局 上还要做到 题目新颖, 条理清楚,掌握衔接、过渡、呼应、照应等技巧,才能使记叙文

达到 匀称、完整、严谨。当然,磨刀不误砍柴功 有时我们还可以作策略性调整,有意 改变记叙文的常规 进而 来求得更好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