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现在正统封建皇朝中的异姓短命政权

 山爷wzs0718 2013-05-07

出现在正统封建皇朝中的异姓短命政权

文/乐奀

 

     泱泱中华文明5000年,其历史朝代顺序为: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政权最高领导者开始称作皇帝,也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封建时代。纵览中国封建时代2000余年,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立,即意味着一个或多个封建王朝的覆亡。一个封建王朝是以血缘关系得以继承与发展的,其延续和更替充斥着勾心斗角,血腥风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一个正统封建王朝延续的进程中,其皇权时时刻刻被无数人所觊觎。皇族内的争斗不可避免,但无论谁当皇帝,并不影响皇权的延续性;但如果被异姓人在中间插一杠子,自然就对正统王朝构成巨大威胁,甚至形成腰斩而使其缺乏完整的延续性。最经典的、为人熟知的史实例子莫过于王莽篡汉事件及其引出的刘邦斩蛇传说。    

     纵览2000年中国封建史,乐奀发现历史上出现的类似异姓政权还不少。而由于它们的非正统性,因此它们都很短暂存在,而且下场都很可悲。下面就让乐奀与你盘点一番细细道来。

 

一、吕后乱政(前195-前180年)

     汉朝(前202—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我们知道,西汉第二位皇帝为惠帝刘盈(在位时间:前195-前188年),第三位皇帝为文帝刘恒(在位时间:前180-前157年),那么他们之间的8年,就是吕后乱政时期。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皇后,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子,掌握汉朝政权长达16年之久(含其子刘盈在位的8年)。公元前195年,汉惠帝即位,吕雉被尊为皇太后,然政事一决于吕后。孝惠元年十二月(前195年),吕后杀赵王刘如意;孝惠二年(前193年)夏,吕后杀戚夫人。孝惠四年冬十月(前192年),立鲁元公主女张嫣为皇后,吕后为一己之利搞出外甥女嫁亲舅舅的荒唐事。

     孝惠七年八月(前188年),孝惠帝抑郁而死,吕后命取后宫美人子诈为皇后子,立为太子继位,吕后临朝称制。吕太后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在采取“无为而治”,巩固政权的同时,打击诸侯王和政治上的反对派,重用宠臣,布置党羽,大封诸吕及所爱后宫美人之子为王侯。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病重,她临终前仍没有忘记巩固吕氏天下。在她病危之时,下令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产统领南军。当年八月一日,吕太后病死,终年六十二。

     吕后死后不久,宫廷发生变乱,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诛杀诸吕,控制了朝政,废黜非惠帝后代的小皇帝刘弘,迎代王刘恒登基,恢复刘氏政权。

 

二、王莽篡汉(8-23年)

    西汉(前202-8年)共历时210年,东汉(25-220年)共历时196年。那么西、东汉这中间断的十七年是咋回事呢?主要就是王莽建立的新朝政权统治时期了。

    王莽(前45年-23年),字巨君,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在位时间:8-23年)。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汉元帝皇后王昭君的侄子。成帝建始十一年(前22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进入官场发迹。王莽38岁那年,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但不久卸职隐居。元寿二年(前1年),汉哀帝去世,九岁的平帝即位,王太后诏命王莽再任大司马,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代理政务。元始5年(公元6年),平帝病死,王莽为了避免年长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纵政局,于是拥立年仅两岁的刘婴(孺子婴)为皇太子,王太后命王莽暂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代理皇帝)。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改元始建国,并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在南、北方先后爆发的绿林、赤眉农民起义,分别拥戴刘氏后裔刘玄(更始帝)、刘盆子(建世帝)为帝而与新莽王朝对抗。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城,王莽死于乱军之中,卒年69岁。

    而参与绿林军的刘邦后裔刘秀抓住时机,分兵另立,两年后成就帝皇大业,使得正统的刘氏大汉政权得以真正延续。

 

三、侯景之乱(548年8月-552年3月)

    梁武帝名萧衍,于齐中兴二年(502年)禅代称帝,建立梁朝,在位长达48年,是南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而且是年寿仅次于乾隆帝的高寿皇帝。不过,作为享受86岁的这位菩萨皇帝皇帝,却不得善终,而是在侯景之乱因缺吃少穿竟被活活饿死。

    东魏武定五年、梁太清元年(547年),东魏朝的大将侯景前来投降。当时各国都知道他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因此都不接纳他。当走投无路的侯景前来南梁投靠时,贪图小利的梁武帝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执意接纳了他,并封其为大将军、河南王。不久,为了解救被东魏俘虏的另一位侄儿萧渊明,梁武帝准备与东魏讲和。侯景听到这一消息后,为求自保,遂于太清二年(548年)八月举兵反叛。并于萧衍侄子萧正德暗中内外勾结,眼见武帝手下尽管有几十万兵马之中,却都袖手旁观,全力攻进建康城,占领武帝居住的台城。武帝就此被软禁,仅仅两个月功夫,这个86岁吴老公被活活饿死。这位皇帝的“菩萨心肠”,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成为了历史中的千年笑柄。

     萧衍死后,侯景立萧衍太子萧纲当了傀儡皇帝,是为简文帝,而他自己当相国、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又娶简文帝之女溧阳公主为妻。大宝二年(551年)八月,侯景废了简文帝,另立豫章王萧栋为帝。十一月,迫萧栋禅位而正式当上皇帝,改元太始,国号汉。次年二月,王僧辩和陈霸先会盟誓师东下;三月,侯景败逃至胡豆洲(今江苏南通一带),被部将羊鹍所杀,王僧辩命人将其首级传送江陵,截其手送往北齐,又暴屍于市。侯景之乱遂平。5年后,陈霸先代梁称帝,建立陈朝。

 

四、陈硕举兵(653年10月-11月)

    陈硕真举兵起义发生在唐朝高宗李治当政时期。陈硕真,也称作陈硕贞(620-653),女,唐代睦州雉山梓桐源田庄里(今浙江淳安县梓桐镇)人,早年丧夫。唐浙东农民起义军女首领。唐高宗永徽四年(653),浙江一带农民不堪官吏贪求及豪强逼掠,陈硕贞与妹夫章叔胤与十月初在家乡组织农民起义,与官府进行对抗。她仿照唐朝官制建立了政权,任命章叔胤为仆射,总管各项事宜,而她自己则称为“文佳皇帝”。十一月,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陈硕真因叛徒出卖不幸被俘,就义时年仅三十三岁。

    在中国历史上既做领袖且又称皇帝的妇女,则只有陈硕真一人。她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尽管非正统。而此时的武则天,芳龄30,当皇后尚且是两年后的事,称帝当女皇更是37年之后的事。陈硕真作为农民起义领袖,无疑是最具有魅力和魄力的一个。

 

五、武周政权(690年-705年)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中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实际掌权统治达半个世纪。因为唐高宗李治儒弱无能,武则天在当上皇后后即通过垂帘听政、二圣临朝管理国家军政事务。永淳二年(683年)十二月,高宗驾崩,太子李显即位,为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光宅元年(684年)二月,废中宗,立相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改元文明,政事由武太后处理。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废睿宗,正式称帝。自号“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时年67岁。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等人联合发动政变(史称“神龙政变”),杀死二张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复国号“唐”。同年十二月,武则天去世,享年82岁。

 

六、安史之乱(755-763

     “安史之乱”因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又史称“天宝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唐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九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兵锋指向唐朝都城长安。中原武备久弛,毫无准备,叛军所向披靡,几乎未遇抵抗,长驱直入攻占东都洛阳。玄宗闻讯震怒,发兵东征。但玄宗听信谗言,坐失良机,不久叛军兵临长安,玄宗携杨贵妃等匆忙西逃。不久,其子李亨在北上途中即位,是为唐肃宗。

    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禄山为儿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自立为帝,年号载初。乾元二年(759年)安庆绪被安禄山副将史思明杀死,史思明先称燕王,后称皇帝。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史朝义称帝。两年后,史朝义兵败势穷,上吊自杀。

 

七、伪楚政权

    北宋末年,金军南下侵扰,迅速攻破汴京,俘虏钦徽二宗,占领北宋北方大片国土,但由于尚处于奴隶社会晚期的金国无法统治已处于封建社会顶峰的北宋国土,同时也为避免受到北方宋朝遗民起义的直接打击,金国通过在这些地区扶植了一些傀儡政权加以统治,伪楚政权便是其一。伪楚政权存在时间虽短,但其的出现却是南北宋两代交替的重要事件,起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公元1127年3月7日,金国册立原北宋太宰张邦昌为皇帝,国号“大楚”,定都金陵,并与金国以黄河故道为界,史称“伪楚”。4月1日,金国军队虏劫徽钦二宗、北宋宗室、在京官员及大批战利品北归。次日,张邦昌听从大臣吕好问的建议,派人四处寻访康王赵构。9日,张邦昌迎宋哲宗肥厚孟氏入宫垂帘听政,尊之为元佑皇后。4月10日,张邦昌正式宣布退位,仍称太宰。伪楚政权至此宣告灭亡,前后存在时间不过三十余日。其后不久,元佑皇后撤帘归宫,宋高宗赵构正式即皇帝位,建立南宋政权,并封张邦昌为郡王。同年七月,因宰相李纲言,张邦昌被赐死与长沙。

 

八、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和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清同治三年(1864年),历时14年。建国号“太平天国”,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号称天京(今南京),定都于此,成为名符其实的国中之国。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洪秀全之子兼继承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虏。1872年,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囯旗号作战的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因清朝推行薙发易服,太平天囯均不剃发、不结辫,披头散发,故太平军一众均被称作“长毛”。

    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纵横18省,战争规模与激烈程度,军事筹划和指挥水平,都达到历代农民战争的高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