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更向婉约觅恢宏——郭明堂的山水世界

 水墨女人 2013-05-07


照片名称:郭明堂本人              所属相册:师友作品——郭明堂

     郭明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作品曾参加第六、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画坛百杰”作品展,全国写生画展,“百年中国”画展,第一、二、三届全国画院双年展。作品《山情》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静谧的山谷》获“中享杯”全国书画大展金奖,《思绪》获“金彩奖?6?1牡丹杯”全国书画大展最高奖。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中国画坛百杰”称号。多幅作品分别被中国美术馆、中国文联、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国务院办公厅、博物馆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



       在中国山水画图示美学中,特别强调三条山水画的创作及评论标准:丘壑、笔墨和意境。三者相互关联,不可或缺。写丘壑,就是要在师造化的基础上,以自然为范本进行创造;既不是一味的模仿古人,亦非主观臆造;更非求机械摹拟,而是通过观察、体验、获得感觉和印象
诉诸画面,状物传情;所谓写写胸中丘壑,也就是写被艺术家感受了的自然。然后把胸中丘壑,通过用笔墨的造型语言,通过视觉形象传递出来,在物与我的交融统一所产生的一种空间、一种氛围、一种精神。郭明堂的山水画他在这三方面均有所探索、有所作为,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形成了他独特的轻柔婉约与浑厚恢宏兼备的山水画风格。



[/B]      了解郭明堂的人都知道,他并非“学院”出身,却深谙传统,他对宋元诸家钻研颇深;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反而不易受到学院美术教育体系下形成的模式的约束,却使他拥有一种在掌握了传统规律后,便根据自己从造化中得到的灵感和激情大胆突破束缚的能力。他从传统中汲取的养料不仅是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是精神与气度。他写客观山川的面貌时,深入领会山川之气质,牢牢把握自己的主观感受。在传统与自然物象的基础上,大胆造景,大胆造境;这使得他的个性语言在当代山水画家群中显得十分的突出。所以,无论他的画面多么复杂,主体巍然、疏密得当的画风,依然使他的画面始终充满着一种秩序美的艺术效果,营造出平稳、深远、宁静的艺术氛围,整个画面洋溢着凛凛然的风致和韵味。

   

    
    黄宾虹论画有言,要在“骨子里求精神的美”,诚然,这就是东方绘画一贯追求的“内美”,中国画学中的 “神似”“气韵”,都可至归“内美”之列,但在笔墨运用的原则上,如何体现“内美”的诉求至为重要。郭明堂先生深谙这一内涵,特别重视笔墨技巧应为画面服务,笔线的曲折往复,墨色的浓淡虚实,明暗交替以及章法的独特经营,首先必须在变化统一的关系中,彰显出充足的外在和内在美的诉求。所以他在用笔、用墨方面不求时尚浮华,力求墨中有笔、笔中墨活,笔墨之中见精神、笔墨之中见境界。



      往而复垂而缩,类于登高自卑,操守自坚,藏锋持重,以“短、平、圆、留”洗涤浮躁,妄乱、轻薄之弊,增加了不少内在哲理的隐喻。
他强调笔之锋、腰、根之不同特质,以短代长,短中求折,简中现繁,极尽线条变化的自身美感;用墨有饱墨的浑厚、宿墨的水渍和破墨的韵致情趣,淡墨见骨,渴笔含润。不管是山水天地还是烟云树石,通常会被笼罩在一片比较沉稳凝重的墨色中,表现出一种深沉的美感和扑朔迷离的诗意,色调的统一而使画面整体感、团体感较强,整体形象突出,作品也因此显得真力弥彰,以真气达到一种不期而至的自然韵律和神情趣味,以应会大宇宙的生成开合,造化万物的刚柔互补,洗练之后的整体和谐。



[/B]    “古代画家往往写他的家乡山水,因而形成自己独到的风格和技巧如荆浩之写太行山,董源之写江南山,米元章写京口江山,黄子久写海虞山水,诸如此类,又皆因其所居之地,朝夕目睹,各有不同,一一施之于笔墨(黄宾虹语)。这也就是说,一定时空的画家及其作品,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地域和时代的精神态势以及画家的心灵趋势。郭明堂身居太行山麓,这里有着质朴的民风和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山林,有着太行东麓独有的缓坡与挺拔山体的交错,蕴含着太行雄浑背后的温柔的特殊美感。



     或许是郭明堂的心灵中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他把自己的视线紧紧盯在自己最为钟情的山水上,去不断锤炼自己的笔墨技巧,并把它反复通过对生活的表现予以提炼。同时他又多喜采用满构图的方式,力求致广大、尽精微;他善于宏观把握,注意整体场境;他善于发现和描绘精彩的局部与细节,穷尽其美;又善于通过繁复的用笔和渲染,塑造出一种浑然的氛围。这比起当今的许多画家多片面追求脱离生活的、简单的笔墨程式,大有可贵之处。他的太行山题材的绘画作品,乍一看不似常人印象里的浑厚巍峨的太行,其实这正是太行山的另一层面的深层意义。



      画家把自我的情感融贯其中,通过质朴的视觉画面、质朴的山川景象,把浑厚与温柔有机的统一起来。当我们展开画家的画作时,一股若水清风夹带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而在这种轻柔的背后,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浑然的气势。清如山野晨风,清新动人;雄,似太行山魂,意境恢宏;逸则飘逸洒脱、风姿卓越。



    这是一种有机的多种矛盾的混合体,这也正是是郭明堂山水画的重要特质之一。
 也正因如此,当我们赏读郭明堂先生的作品时,我们会发现,在视觉对画面的阴柔美的感知中,不知不觉中让我们的心境,堕入另外一种精神语境;那就是透过作品表面呈现出来的含蓄、婉约之美中,深深被引入一种轻柔背后的壮美情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寻常平淡中,显现磅礴的气势及雄浑的景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