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生物学家重修手盗龙类的家谱

 笑熬浆糊糊 2013-05-08
尽管最近数十年间发现的越来越多的材料使得鸟类起源于兽脚亚目恐龙已经成为最被广泛认可的假说,但是古生物学家对于鸟类的最近亲——手盗龙类恐龙的系统学的细节依然存在争论。

 

胡氏耀龙
 

胡氏耀龙

 

  鸟类起源一直是古生物学家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尽管最近数十年间发现的越来越多的材料使得鸟类起源于兽脚亚目恐龙已经成为最被广泛认可的假说,但是古生物学家对于鸟类的最近亲——手盗龙类(Maniraptora)恐龙的系统学的细节依然存在争论。

  争论的焦点是四类外形迥异的恐龙,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这些恐龙长有羽毛,并且某些结构和鸟类惊人的相似。

  第一类恐龙被称为半鸟龙科(Unenlagiidae),来自白垩纪的冈瓦纳大陆,这类恐龙的体型变化极大,其成员包括从身长不足一米的娇小动物到六米以上的庞然大物。过去古生物学家认为半鸟龙科和北半球发现的盗龙类恐龙——例如《侏罗纪公园》中的明星长有镰刀状趾爪的迅猛龙属(Velociraptor)有着亲缘关系,因此将其归入一个类群,称为驰龙科(Dromaeosauridae),并将半鸟龙科称为半鸟龙亚科(Unenlagiinae)。

  第二类恐龙是小盗龙类(Microraptoria),其化石来自震惊世界的有羽毛恐龙化石产地——中国辽宁省的下白垩统热河群(Jehol Group)地层。小盗龙类中最让人吃惊的是一种称为顾氏小盗龙(Microraptor gui)的恐龙,这种恐龙的体长仅有77厘米长,但是却长有四个翅膀——除了前肢以外,顾氏小盗龙的后肢也长有长长的飞羽,因此被一些古生物学家称为“中生代的双翼机”。小盗龙类同样被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属于迅猛龙属(Velociraptor)的近亲,因此被归入驰龙科小盗龙亚科(Microraptorinae)。

  第三类恐龙是最近才被发现的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和郑氏晓廷龙(Xiaotingia zhengi),这些奇妙的动物同样来自中国辽宁省,但是时代比其他著名的有羽毛恐龙略早一些,这些动物的化石来自中侏罗统或上侏罗统的髫髻山组(Tiaojishan Formation)。赫氏近鸟龙从发现起就一直被争议包围,其的研究者最初相信赫氏近鸟龙属于基干鸟翼类(Avialae),也就是鸟类的最近亲,但是后来发现的新材料则让人们推测赫氏近鸟龙和伤齿龙科(Troodontidae)存在某种关系。

  赫氏近鸟龙的近亲郑氏晓廷龙的发现为这个扑朔迷离的恐龙家族增加了新的变数,古生物学家在比较了郑氏晓廷龙和始祖鸟属(Archaeopteryx)的化石后宣称其属于始祖鸟科(Archaeopterygidae),并且指出始祖鸟科偏离了鸟类起源的方向,而是恐爪龙类(Deinonychosauria)的基干成员。

  最后一类恐龙是攀龙科(Scansoriopterygidae),其化石只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道虎沟一个偏僻的产地的中侏罗统地层被发现。攀龙科中最著名的物种是胡氏耀龙(Epidexipteryx hui),这种体长只有40厘米的小型动物不会飞,但是长有四枚超过20厘米的尾羽,此外还长有奇怪的龅牙。由于攀龙科化石的年代不仅早于其他有羽毛恐龙,而且比始祖鸟属还早,因此被古生物学家所重视,一些古生物学家相信攀龙科属于基干鸟翼类恐龙,甚至比以前所认为的鸟类近亲驰龙科更接近鸟类。

  古生物学家F.L. Agnolin和F.E. Novas也对这些奇妙的手盗龙类恐龙充满了好奇,因此对其展开了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以《Avian Ancestors: A Review of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Theropods Unenlagiidae, Microraptoria, Anchiornis and Scansoriopterygidae》为标题发表。

  F.L. Agnolin和F.E. Novas认为半鸟龙科和小盗龙类实际上要比驰龙科更为衍化,并且这些类群和鸟翼类组成一个新的类群,他们将这个类群命名为鸟盗龙类(Averaptora),而赫氏近鸟龙和郑氏晓廷龙则被重新归类为鸟翼类的姐妹群。

  最引人瞩目的是攀龙科的系统位置的变化,F.L. Agnolin和F.E. Novas认为攀龙科实际是窃蛋龙类(Oviraptorosauria)恐龙的姐妹群,而非鸟类的近亲。F.L. Agnolin和F.E. Novas指出某些将攀龙科归入基干鸟翼类恐龙的研究中所用的特征含混不清,相比之下攀龙科和独特的窃蛋龙类在头骨上存在很多相似性,因此将它们联系起来。

  尽管F.L. Agnolin和F.E. Novas的研究为我们对于手盗龙类恐龙演化的认识带来了冲击,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毕竟是一家之言,古生物学家对于手盗龙类恐龙演化和鸟类起源的研究依然会继续下去,而新材料的发现和研究很可能还会改变手盗龙类恐龙的家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