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触摸生命细腻的纹理

 啸海楼 2013-05-11

触摸生命细腻的纹理

辛泊平

触摸生命细腻的纹理

 

辛泊平

 

 

 

这是一个大片的时代,大题材,大制作,大场面,大导演和大明星,好莱坞的套路,一部影片可以同时拥有无数个“大”。也许,这些诉诸金钱和特技的影片确实好看,能最大限度地刺激我们的感官,但是,似乎也仅仅如此。相对于这些“大”字招牌,我更倾向于欣赏那似乎无关紧要的片段和细节。比如曾经红遍全球的《泰坦尼克号》,剧中死离死别的爱情确实荡气回肠,但却被那种奢华的场面淹没了原本的伤感。看了多遍,我依然觉得最让我感动的,是船沉之前的一组细节:死神将近,一群乐师在演奏,一个牧师在祈祷,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握着手依偎在一起。在我看来,这些普通人面对死亡的从容比所谓的爱情更让人动容,因为,在灾难面前,他们以朴素而又高贵的姿态捍卫了人类的体面和尊严。同属于大片的《特洛伊》也有这样的细节震撼和镜头感动。

 

这部取材于《荷马史诗》的电影,为我们展现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可谓酣畅淋漓、气势恢宏。主人公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的生死之战也动人心魄,一个要为亲人复仇,一个要捍卫国家与个人的尊严。应该说,在那场实力悬殊的决战中,他们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尤其是赫克托尔,明知不敌,但依然亮剑,因为,他既是有血有肉的男人,更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在他的词典里,只有责任,没有逃避,只有荣誉,没有苟活。出战之前,赫克托尔与家人一一告别,没有更多的语言,只有一个个欲言又止的深情凝视,但面部表情的细节和细微的肢体语言已经把一个好儿子、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哥哥但同时又是一个好统帅的内心纠葛表达得异常清晰。所有的话语都是多余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赫克托尔倒下并被阿喀琉斯拖在地上的那一刻,我心悲伤,为他对家国的担当,为他的深沉的爱,为他对早已知晓的命运的坦然领受。

 

后面一个场景,当特洛伊的老国王、也就是赫克托尔的老父亲,为了要回儿子的尸体而冒险进入敌军大营并谦卑地跪在阿喀琉斯脚下乞求时,我早已是泪流满面。此时,没有国王,只有父亲,没有仇敌,只有泪水。同样是一个细节,老国王亲吻阿喀琉斯的脚,冷酷的战神竟然也有了悲戚,那是一种深度对话,是人性对人性的理解。那一刻,嗜血的撒旦悄然离去,慈悲的上帝重回人间。你不会因为国王低下他高贵的头颅而鄙视他,恰恰相反,你看到了比家国更为纯净的亲子之爱,柔软的心灵,以及永远照耀世界的人性之光。相对于那些打斗的场面,这样的镜头显得缓慢和沉重,但它确实是比那些血腥的厮杀更容易擦亮人们蒙尘的眼睛和趋于麻木的神经。

 

我知道,现在是加速度的时代,是娱乐至上的时代,是感官重于心灵的时代。在生存的重压下,人们不愿意沉重,也不愿意思考。但起码,你从忙碌的工作中走出来,从喧嚣的网络花边和充满暴力与虚幻的网络游戏中走出来,愿意坐在电影院或者家里欣赏一部电影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希望从中获得一丝感动和温暖,那么,就干脆沉静下来,从那些光影转换的故事里,发现一些饱含生命之感的细节和场景,触摸生命细腻的纹理,倾听灵魂纤弱的呼吸,并藉此重新打量并确认我们粗糙的脚步与浮躁的面容。2012-9-5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