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食用油里有轻汽油、苯并芘和塑化剂?

 xcaq 2013-05-12

为什么食用油里有轻汽油、苯并芘和塑化剂?

选自书稿《你懂得喝吗》(西木博士著)

 

 

    人类吃动物油的历史和人类吃肉的历史一样久远,所以我们的身体已经完全适应。相反,人类大量食用精制植物油的历史只有几十年,我们的消化代谢系统还可能不适应,甚至会出现代谢障碍。

    虽然中国的麻油和西方的橄榄油有着千年的历史,植物油的大规模普及始于二战以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专家和政府的误导,人们开始对饱和脂肪和胆固醇产生恐惧,植物油便成为动物油的“理想”替代品。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动物油非常短缺昂贵,于是廉价的植物油便取而代之,消费量直线上升。与此同时,肥胖、“三高”、心脏病和癌症逐渐开始在全球蔓延。

    实际上,动物油是一种天然脂肪,而植物油是一种加工脂肪。植物油的加工通常需要经过萃取、精炼、调和和包装等环节,这个过程会破坏营养物质,增加有害成分。市面上的一种大豆油为例,其配料成分、加工工艺和包装材料如下:

 

食用大豆油

配料: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

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TBHQ

级别:国家一级

工艺:浸出

保质期:18个月

包装:塑料桶

 

我们看到转基因成分、添加剂TBHQ、浸出工艺和塑料桶包装,以下集中讨论后两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国内当前流行的植物油萃取方法主要有两种:浸出法和压榨法。花生油、山茶油和芝麻油等少数植物油通常采用压榨法萃取,其他大多数植物油一般都采用浸出法萃取。由于出油率更高,成本更低,浸出法成为绝大多数食用油厂家的首选工艺。

浸出法通常首先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浸泡原料,吸出原料中的油分。然后将混合油加热到240-260度,让轻汽油首先蒸发,剩下毛食用油,再进行“六脱”(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精炼制成食用油。由于轻汽油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国家规定一、二级食用油里的残存不得超过10毫克/公斤,三、四级食用油的残留不得超过50毫克/公斤。

经过高温提取和六脱精炼,食用油中的营养物质遭受严重破坏,特别是维生素、抗氧化剂和亚麻酸。在高温环境下,油脂还可能聚合成致癌物苯并芘等有毒化合物。由于浸出油丢失了原料中的天然抗氧化剂,很容易氧化变质;为了延长货架保质期,商家们通常会在油里添加合成抗氧化剂(如BHABHTTBHQ)。你很难相信,这些化学物质也作为“抗老化剂”添加在装油的塑料桶里。

目前,食用油的包装存在着严重的健康隐患。在国内,进口橄榄油一般用玻璃瓶包装,部分食用油用铁桶包装,但超市里的绝大多数植物油用塑料桶包装。用玻璃瓶装油最为安全,因为玻璃瓶不会与油发生化学反应。用铁桶装油有机会使铁(锈)和涂层里的化学物质溶入油里,过量铁(锈)进入人体后会造成氧化损伤,甚至产生铁中毒或血色病。至于用塑料桶装食用油,2006523日工标网转引的羊城晚报的报道会令你毛骨悚然:

 

我国食品容器标准滞后,塑料桶装食用油有害人体

据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厉曙光教授介绍,日前,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分别采集了市场上不同品牌和不同出厂日期的塑料桶装大豆色拉油、调和油、花生油,以及市场上销售的散装豆油、某快餐店煎炸食物的固体起酥油、居民厨房抽油烟机收集的冷凝油等检测样品。科研小组对这些样品进行测定后发现,几乎所有品牌的塑料桶装食用油中,都含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

更让人担心的是,目前增塑剂污染几乎无处不在,这种化工行业最常用的原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从塑料制品中溢出,进入空气、土壤、水源乃至食物。“其使用范围之广,污染面积之大,影响人数之多,比农药、DDT等有过之而无不及。”昨日,广东省防疫站的专家和华南理工大学的一位化学教授都向记者透露,在无数次的试验当中,空气、水和各类塑料产品以及人体的血液甚至乳汁当中都发现含有增塑剂。

 

什么是DBPDOP?它们是塑料工业中常用的塑化剂,用以增加塑料的可塑性。研究人员发现,在未使用塑料容器盛装的散装豆油和固体起酥油中,几乎找不到塑化剂。因此,食用油中检出的塑化剂主要来源于塑料桶。

动物实验表明,塑化剂可造成动物存活率降低,体重减轻,肝肾功能损伤,红细胞减少,并且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塑化剂对男人的影响可能大于女人,因为它被证实属于一种环境荷尔蒙,可以使雄性动物睾丸萎缩,精子减少,生育力下降。

 

为了防止塑料老化或者遇热软化,塑料制品中通常还要添加“防老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或者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这些化学物质不仅可以防止塑料老化,也可以防止食品氧化,所以也叫做“抗氧化剂”,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食用油脂、饼干和方便面等食品中,包括食用植物油。

不过,BHABHTTBHQ不是天然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天然抗氧化剂在食物或人体中自然存在,所以没有任何危害。而BHABHTTBHQ都是石油化工的副产品,在食物或人体中并不存在,可以对健康产生危害。

早在1981年,日本已经发现BHA可以使老鼠患上胃癌,并且从此禁止使用。198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BHA可以造成消化道损伤,引起猪和狗的食道增生。其他研究证实,BHA还可引起慢性过敏反应和代谢紊乱。BHT是一种致癌物,可能造成肝肿大、肺损伤、生育力下降或染色体异常。

BHABHTTBHQ都易溶于油,所以这些添加在油桶里的化学物质有机会进入食用油里。而食用油本身可能已经添加了这些化学物质,没有人知道它们叠加起来有多少,是否超标,超标多少倍?此外,塑料本身也可以溶解在油里,加上塑料里的各种助剂以及食用油里的添加剂,天知道进入体内的化学物质有多少,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统计表明,包括食道癌、胃癌、肠癌和肝癌在内的恶性肿瘤与日俱增,并且与食用植物油和塑料制品的消费增长呈现平行关系。

塑料污染的绝不只是食用油,它污染着我们的整个生活环境。超市里的醋、酱油、饮料以及几乎所有食物大都是用塑料包装的,医院里的血液袋、输液管和医用手套等大都也是塑料制品。塑料及其助剂中的毒素有机会通过口腔、血液、皮肤和空气等渠道进入身体,导致慢性中毒,最终使你得病或者患癌。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用塑料杯喝热水,水里会有一股味道。这正是塑料遇热时散发出来的挥发性有机物。除油以外,塑料里的有害物质在遇到酸、碱或酒时也有机会溶解出来。所以,避免用塑料容器存放食物、饮料或调料,特别是热的,尤其是肉、血、奶、醋、酒或油。有条件选择玻璃瓶装食用油,如果买到塑料桶装食用油,回家后马上换装到玻璃瓶里。

 

相关链接和参考读物

 

l        “我国食品容器标准滞后,塑料桶装食用油有害人体”,羊城晚报记者孙晶、黄海云报道,工标网转引, 2006523日,

http://www./info/33038.html

l        《食品中有害化学物质的危害与检测》,张根生、赵全、岳晓霞编著,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年,第44页。

l        The Gerson Therapy, by Charlotte Gerson and Morton Walker, published by Thorsons, 2003, p.147-14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