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年中期的智力发展

 may 2013-05-13

在成人智力发展研究中,研究者经常对老年人和青年人进行比较,并且假设中年人的智力水平处于两者之间。实际上,从成年早期到成年晚期,智力各领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与儿童、青少年相比,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显得更为复杂。在智力发展的某些领域中,中年人表现得像青年人,而在另一些领域中却更接近老年人。下面我们将从智力水平发展模式以及智力活动性质的变化来说明中年人智力发展的特点。

一、智力发展模式

所谓智力发展模式,是指智力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轨迹。任何一种智力发展模式必须回答:智力发展是单向的还是多向的,是单维的还是多维的。关于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发展,不管是哪种智力理论,还是使用哪种智力测量工具,所得到结论都比较一致,那就是随年龄增长智力水平呈单调上升趋势,要么是高一级阶段的智力取代低一级阶段的智力,如皮亚杰提出的四阶段理论,要么是智力测量分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成年期的智力是如何变化的呢?众多的成人智力发展研究表明: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是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能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

(一)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20世纪早期的一些理论家都确信,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的衰退,中老年人的智力水平不可避免地下降。然而,这种单调下降的智力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而被质疑。智力是由不同成分构成的,各种成分的发展变化轨迹又是互不相同的。为了精确描述各种智力成分发展的特点,卡特尔依据智力发展与生理和文化教育的关系,把智力区分为两大类,即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所谓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的能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卡特尔与霍恩(Horn)一起收集了大量数据来揭示这两种智力各自的发展轨迹。他们发现,青少年期以前,两种智力都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青少年期以后,在成年阶段,流体智力缓慢下降,而晶体智力则保持相对的稳定(见图10-2)。

10-2流体智力、晶体智力及一般智力的测量结果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在成年期发展的不同模式在追踪研究中也得到验证。沙伊(WSchaie)于1956年开始在美国西雅图进行个体基本心理能力发展追踪研究。基本心理能力以瑟斯顿(LLThurstone)的理论为基础,沙伊在研究中选用了五种基本心理能力作为测量的因素,即数字能力、词汇理解能力、词语流畅性、归纳推理能力和空间能力。其中归纳推理能力和空间能力属于流体智力,词汇理解能力、词语流畅性和数字能力属于晶体智力。沙伊的追踪研究在1956年进行第一次测试时是以18891938年出生的成人为被试,以后每隔7年对其中的部分被试进行重测,且每次补充一些年龄范围相当的新被试,从而在结果分析时能将横向与纵向的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研究表明,纵观整个成年期,不同的智力成分具有不同的发展轨迹,空间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而词语流畅性、词汇理解能力和数字能力则保持稳定或稍有提高。申继亮和陈勃等也曾对中国成人基本心理能力的发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知觉速度、归纳推理、数字和语词等基本心理能力在2075岁总体上呈不断下降趋势,但下降的显著程度在不同能力或年龄段有不同的表现,最明显的下降主要出现于60岁之后,语词能力比其他能力保持得更为稳定,下降的趋势与幅度均更小。

卡特尔把智力区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分别考察两种智力的发展轨迹,这一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它有较高的生态学意义,可以解释生活与工作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如年轻人加工处理新信息的能力较强,而老年人分析、解释问题的能力较强;其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而全面地认识成年人的智力特点;最后,为丰富智力发展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尽管这种观点普遍地为多数人所接受,但它仍然有其不足之处:其一,割裂了两种智力间的联系;其二,在实际智力测验中很难设计出纯粹的晶体智力测验或流体智力测验,如词语流畅性的测验,一方面需要有大量的词汇知识,另一方面也需要迅速地作出反应。这些都是智力发展理论工作者今后应致力解决的问题。

(二)智力技能和实用智力

在强调智力发展的多维性与多向性的前提下,以巴尔特斯(PBBaltes)等为代表的新机能主义者部分借鉴了卡特尔、霍恩对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发展特点的论述,逐步确立了一整套成人智力发展的理论。

新机能主义者承袭了早期机能主义者的主导思想,把心理看成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有用的机能活动。在新机能主义者看来,智力就是活生生的个体在现实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工具。他们注重智力对人类适应和日常生活的作用,并认为智力是由多种成分构成,不同的智力成分在生命全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变化轨迹与适应价值。

巴尔特斯及其同事提出的双重过程模型(dual-process model)(参见图10-3)是新机能主义者对智力发展的基本假设。

10-3智力发展的双重过程模型

Balteset al.,1984

在双重过程模型中,智力被认为主要由两种成分构成,即认知机械成分(cognitive mechanics)和认知实用成分(cognitive pragmatics),这两种成分在人的一生中呈现出非常不同的变化轨迹。认知机械成分可看成流体智力概念的引申,反映的是神经生理结构的认知操作水平,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负责基本的信息加工活动,如信息输入、视听觉与动作记忆、工作记忆,以及对知觉信息的比较、分析与归类。由于该智力成分与个体的神经生理状况紧密关联,而人的神经生理功能从出生到青年时期不断增强,随后便渐次减弱,因此,认知机械成分的毕生发展轨迹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字形,成年早期为从升至降的转折点。认知实用成分可看成晶体智力概念的引申,反映的是文化的作用,相当于计算机的软件,为个体在后天环境中积累的知识、信息或经验。由于受文化知识水平所决定,认知实用成分的毕生发展将随着知识经验的愈益丰富而不断增长。

虽然不少实证研究的结果大体上与双重过程模型相吻合,但巴尔特斯及其同事也清楚地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难找到纯粹的认知机械成分或认知实用成分。这两种智力成分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相互影响,如认知机械能力水平的降低会制约知识经验的获得与应用。巴尔特斯等进行过的一项实证研究也表明,以知识经验为主体的智慧水平在70岁之后便到了增长的极限,当年龄到70岁左右,个体完成与智慧相关的任务的能力趋于下降。

(三)有关成年中期智力发展模式的问题

在对成年中期智力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时,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重视,一是群伙效应(cohort effect),二是个体差异。

成人智力发展水平受遗传、教育、健康状况、职业等多方面的影响,由于出生年代的差异,相应的生活条件、教育水平,以及日后职业生涯都会有明显的不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中年人的智力水平。当采用横断设计,对分别来自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三个群体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以期获得成年期某种智力发展轨迹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三者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背景。当社会稳定发展时,中年可能是成人智力发展的顶峰,而在社会发展不稳定时,中年有可能是成人智力发展的低谷,或者出现其他的发展模式。例如,在沙伊的追踪研究中就发现,相对于其他时段出生的被试,出生在20世纪10年代的被试群在整个追踪研究中,在每个年龄阶段表现都比较差。如果在横断设计中,把这一群伙作为成年中期的代表,有可能得出成年中期智力水平明显下降的结论。同样,在国内进行中年人智力水平的研究也需要考虑到这些问题,如出生时自然条件比较差,在青少年期经历“文化大革命”,在工作中又遇到社会转型等一系列的生活重大事件,这些都有可能给中年人智力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以往的智力研究都是针对某一年龄阶段群体的智力发展特点或发展水平,关注的是群体的平均水平,而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近年来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个体间差异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行为水平的系统性差异,即某一项智力测验上个体间的差异与其他智力测验上的个体间差异是相关联的,并不是偶然现象。有研究发现,中年期的个体间差异可能是老年期智力水平的有效预测指标。同时,同一个体在不同智力维度上的发展轨迹的差异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沙伊就曾经提出,这种个体内的发展轨迹的差异可能比研究设计(横断或纵向)、实验间隔时间等操作所造成的差异更为突出。个体间和个体内发展轨迹的差异将成为研究者日后研究的方向,可探讨受教育水平、职业特点、健康水平等的影响,以及这两种差异对日后认知老化表现的影响。

二、智力活动性质的变化

智力发展模式更多地强调智力水平的变化。换言之,它关心的是各种智力成分(如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言语能力等)如何随年龄而变化,考察的是智力水平与年龄之间的函数关系。然而,智力发展不仅有量变,也有质变,关于中年人智力活动的性质是心理学家近年来非常关注的问题。在大量的实验研究的理论分析中,较为一致的观点是,中年人的智力活动性质不同于其他年龄段个体的智力活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智力活动的性质

1.智力是一种心理机能,具有适应意义

正像皮亚杰所指出的,智力的本质是适应。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进入成年期后,智力变化仍具有适应意义。这就是说,中年人的智力水平特点是与其对环境的适应分不开的。环境对个体有什么要求,个体相应的智力功能就得到发展。

沙伊根据智力适应理论,把人的一生智力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见图10-4)。

10-4人类认知发展阶段

沙伊认为,儿童、青少年期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皮亚杰及其他一些儿童心理学家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已对这一发展过程作出了很好的解释。然而这种智力发展观只适合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对成年期智力的性质与特征应从新的角度来认识。他认为,在成年早期,青年人开始从事工作,建立家庭。此时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将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这一过程不仅涉及抽象的认知技能,而且涉及社会认知技能;不仅涉及标准化的智力测验测量的能力,而且涉及标准化智力测验没有测量到的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青年人的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监控,评判当前的活动与设定的目标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各项能力发展的基础上,青年人的独立性有了较大的发展,紧接着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责任阶段。从年龄上看,这一阶段正是成年中期。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相比,他们的社会责任最为重大。他们不仅要承担家庭责任,如抚育子女,而且更主要地是承担社会责任,因为大部分中年人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或技术骨干,他们的工作质量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此外,还有一部分中年人从事行政领导工作。由承担一般社会责任到承担行政领导责任,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个人的才能、成就,甚至机会。

60岁以后,就进入了老年时期。这一时期,人们获取知识的需要减弱了,未来对老年人来说是短暂的。由于退休,老年人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逐渐减少。因此,老年期智力活动的主要任务转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重新融合自己一生的经验,如一些老年人写自传、回忆录等。

不同发展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不同。简而言之,儿童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是“我应该知道些什么”,青年和中年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是“我应该怎样运用我所知道的东西”,老年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是“我为什么要知道”。

2.智力的主要成分

根据智力适应理论,各年龄段有各自的智力活动任务。对应于不同的智力活动任务,智力的构成成分也不相同。关于智力结构成分的研究,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心理测量理论,研究者根据自己对智力结构的认识,选取、编制测量智力结构成分的材料,通过外在的测量材料来考察各成分的关系及发展;另一种是信息加工理论,把智力活动过程视为信息加工过程,并把该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研究,根据刺激—反应来推断智力活动的内在过程。不论是心理测量理论还是信息加工理论,它们都是基于某研究者的智力观,通过外在刺激材料进行测量评定的。所以,它们又统称为智力的外显理论。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智力的外显理论对智力发展的研究更多是侧重于智力的量变,考察某种智力成分水平的变化,未能够从生活实际和社会的角度去分析各年龄段智力活动性质的变化。因此,与智力的外显理论相对应,以斯滕伯格(RJSternberg)为首的几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智力的内隐理论(implicity theory)。智力的内隐理论是指人们(包括心理学家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所形成的且以某种形式保留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人类智力结构及其发展的看法。1985年,斯滕伯格等人对成人的智力内隐理论进行了系列研究。首先要求1521783岁的被试列出30岁、50岁、70岁中聪明者和愚笨者的行为特征;然后对被试所列行为特征进行整理,要求222484岁的被试对上述行为特征在确定30岁、50岁、70岁人中聪明者和愚笨者的重要性进行评定;最后请692685岁的被试对上述行为特征在区分30岁、50岁、70岁人中聪明者和普通人的作用进行评定。该项研究发现,对50岁、70岁人而言,被试更强调他们的日常智力(或生活智力)的重要性,而对30岁的人则不然。30岁、50岁、70岁高智力者的主要特征如下。

30岁高智力者的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1)解决问题的新颖性:对获取知识与了解新事物很感兴趣;表现出好奇心;敢于对公众媒介呈现给人们的内容提出疑问;能够用各种各样的新概念进行学习和推理;能够以新的和独特的方式分析新问题。(2)晶体智力:是自己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能胜任工作;能从给出的信息中得出结论;言语清晰;讲话富于智慧。(3)日常生活能力:良好的大众意识;能够根据生活情景调整自己;能够适应有挫折的生活情景;对自己的家庭及家庭生活很感兴趣;能很好地适应环境。

50岁高智力者的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1)解决问题的新颖性:能够以新的和独特的方式分析新问题;能够知觉与储存新信息;能够用各种各样的新概念进行学习和推理;敢于对大众媒介呈现给人们的内容提出疑问;表现出好奇心。(2)日常生活能力:能够根据生活情景调整自己;对人与事富于觉察力;能够适应有挫折的生活情景;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知道自己专门知识领域以外的事件。(3)社会能力:举止得体;高尚的价值观念;对自己的家庭及家庭生活很感兴趣;良好的大众意识;是自己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

70岁高智力者的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混合物:词汇丰富;阅读内容广泛;能够理解反馈(信息)并作出相应反应;能从无关信息中筛选出有关的信息;能从给定的信息中得出结论。(2)日常生活能力:思想与行动中都充满智慧;对人与事富于觉察力;三思而后行;能够适应有挫折的生活情景;知道自己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3)认知投入:表现出好奇心;胜任工作;正确评价青年人与老年人;对自己的家庭及家庭生活感兴趣。

上述内容表明,中年人智力活动所表现出的方面不同于其他年龄的人,不仅有与学术有关的能力,而且还有与生活、社会有关的能力,这与中年人智力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一致的。

3.智力操作方式

上述智力活动的任务和智力的主要成分探讨的主要是中年人智力活动的外部特征,而中年人智力活动的内部特征,即智力操作方式,或者说认知加工方式,涉及智力活动的内在过程,具体来说就是个体如何加工信息。

皮亚杰正是主张以智力发展过程中的认知操作上的模式差异进行定性的阶段性描述的典型代表。他结合以儿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实证研究,创立了著名的智力发展阶段论。他认为,个体的智力发展经过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形式运算一般在1112岁之后便已出现,是个体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形式运算也是达到成人思维水平所具有的特征,体现为个体能够设定和检验假设,能够假借抽象概念进行系统的、有步骤的思考。然而,这种形式运算的观点能否恰当地描绘与解释成人的智力发展状况颇受争议。

不少研究者认为,形式运算由于是严格按照形式逻辑规则进行推演的认知活动,具有去除自我、追求纯客观的理性化色彩,适合于在单一的系统内解决有明确答案可寻的问题,而对于解决在成人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条件和答案均不明确的模糊问题或结构不良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则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因此,研究者们构建了各种超越皮亚杰形式运算阶段的成人智力发展观。

里格尔(KRiegel)提出,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或成熟的思维形式是辩证运算。个体可以从皮亚杰划分的四种水平(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中的任一水平直接发展为与之相对应的辩证运算模式(感知辩证运算、前运算辩证运算、具体辩证运算和形式辩证运算),达到思维的成熟阶段。他强调发展心理学家应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分析个体的具体行为,认为皮亚杰的智力理论不能充分解释成人的认知变化。在皮亚杰看来,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任务是为了消除概念上的矛盾,达到一种平衡(equilibrium)状态;里格尔则主张矛盾及非平衡状态是个体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更高水平的成人思维应表现为能用新的眼光去看待矛盾和有效地利用矛盾,而不是像形式思维那样将矛盾视做必须清除的障碍。

辛诺特(JSinnott)提出相对后形式运算(relativistic postformal operation)作为成人智力发展的最高形式,并与通常的后形式运算相区别。相对后形式运算的主要特点是:(1)自我参照(self reference);(2)形式运算的规则。自我参照的意思是,人的认知系统是有一定局限的,不可能完全自由。事实上所有知识都有一定的主观成分,是不完整的。人运用任何逻辑都离不开以自我为参照,即所有的认识包含着一个不确定的范围。这种自我参照的认知通过成熟的成人个体解决复杂的日常问题而发展起来,是后形式的,并且是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有力补偿。一个高水平的问题解决者总是能合理和有意识地利用自我参照的认知。当然,成人在解决问题时同样要考虑到形式运算的规则,但是由于其知识的有限性,一般不能完全依靠纯粹的逻辑法则去进行解答,从而难以避免地要参照自我的主观经验作出选择。

拉鲍维维夫从多种角度考察了成人智力的发展特性。她认为,成熟的问题解决者的思维形式已超越了抽象的、去情境化的(de-contextualized)形式运算,而更多地转为对具体情境、观念以及情绪等主观维度的反省认知(reflective cognition)。成人的认知或问题解决能力是在适应各个具体情境的特定需求中发展起来的。成功的问题解决需要整合认知、情绪和身体特征等方面的因素。

克雷默(DKramer)对有关后形式运算的文献进行分析后认为,这些不同的理论模型有三个共同特征:(1)对知识相对性的意识;(2)接受矛盾;(3)在辩证的整体内整合矛盾。她还指出:个体的世界观会影响其智力活动的模式,越是成熟的个体在世界观上越辩证,在评价问题情境时能作出更为全面的归因。

从上述理论观点中可以看出,超越形式运算阶段的智力特性具有辩证性、相对性、主观性、反省性、整合性以及接受不确定性等内涵。这些也是衡量成人成熟性(maturity)高低的重要维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进入成年期后,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加,认知的成熟性会线性增长。成人不一定成熟,如克雷默等的研究表明,辩证思维模式并不是成年期的所有个体或大部分个体能够达到的;即使是同一个体,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辩证思维的程度也会有差异。拉鲍维维夫也指出,一部分成人确实是不断地向最成熟的智力水平迈进,但仍有相当多的成人与成熟的发展水平仍然存在差距。

(二)智慧与专长

随着年龄增长,个体在智力测验中的成绩有所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且对中年人生活的影响较小。对于成年人,其智力发展的重心更多地落在与日常生活问题解决有关的智慧的增长以及与职业发展密切联系的专长的获得上。

1.智慧

人们常容易形成这样的印象,即年纪越大的人往往越有智慧,这与一些智力测验(尤其是流体智力测验)的结果反映出成年期随年龄增长而智力下降的趋势正好相反。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常常出现年老者在应对某些问题时比年轻人更周到、更妥当的情况。因此,部分心理学家对成人认知发展中的智慧(wisdom)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并认为,智慧的内涵比智力更能概括成人个体功能的实质与全貌。

一部分实证研究者通过调查普通人对智慧的看法,建立起智慧的内隐理论。这类调查一般要求被试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回答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智慧?智慧与其他形式的智力有何不同?在什么情况下人们需要智慧?有智慧的人拥有什么特征?采用因素分析等手段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后,研究者提出智慧的维度与内容。例如,克莱顿(VClayton)调查后发现有智慧者的典型特征体现在三个维度上:(1)情感特质,诸如有同情心和体谅他人;(2)反省过程(reflective processes),诸如直觉和内省;(3)认知品质,诸如经验知识与智力。斯滕伯格调查后发现智慧被描述为六个维度:(1)推理能力,包括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与逻辑意识;(2)通情,包括关心他人与考虑他人的意见;(3)对观点与环境的领悟力,包括有洞察力和能从错误中学习;(4)判断力,包括有理智和行动合理;(5)有效利用信息,包括经验丰富和探求信息;(6)反应敏锐,包括直觉和提供恰当的解决办法。

另一部分实证研究者关注的是如何借助外在表现对智慧的行为表现进行测评,建立起智慧的外显理论。这一方面的研究大体可归为三类:(1)具有皮亚杰主义取向,将智慧看成是后形式运算的表现,根据个体达到后形式运算水平的程度评估其智慧水平;(2)将智慧作为一种人格特征进行评估;(3)根据个体解释与处理生活难题的具体表现评估其智慧水平。

巴尔特斯等以若干实证研究为基础,初步建立了一个关于智慧发展的模型(见图10-5)。

10-5智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中介过程

10-5显示,智慧的发展首先要以一定的经验因素为前提;其次,这些因素必须经过认知与情绪等心理过程的组织或调节,才能使个体获得与保持属于智慧范畴的知识和能力。个人一般因素指的是个体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特点,包括认知机械成分(流体智力)、心理健康、社会能力及开放性人格特质。特殊经验因素指的是个体通过接受专门的训练、指导或练习积累的特殊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相关经验背景是相对来说更为宏观的影响因素,它一般不是直接通过组织过程,而是通过间接地影响个人一般因素和特殊经验因素来对智慧发展产生作用。相关经验背景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及经历等成分。图中的组织过程主要指的是对个人生活进行计划、调控与反省等。

个体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个体解释与处理生活难题时的表现。以巴尔特斯为首的研究群体为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类研究综合了关于智慧的多种观点,将智慧看做关于现实生活的一套专家知识系统,这套系统使个体能够在复杂和不确定的情景中表现出独到的洞察力、判断力,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了反映与测评个体具有的与智慧相关的知识及能力,研究者一般给被试呈现一些生活中的两难困境,例如:“设想你的一个好友给你打电话,告诉你她再也不能忍耐下去了,并决定自杀了事。你此时会怎样想?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要求被试采用出声思维(think aloud)的方法把自己的想法及处理办法表述出来。研究者根据评分与编码细则,对被试的解答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从而推断出个体的智慧水平。

综合上述研究,可见,智慧是成年期智力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成年人应对压力、处理问题、发展自我的重要资源。但是智慧与年龄没有必然关系,个体是否能发展出智慧更多地受个体自身的特点的影响。

2.专长

专长(expertise)与智慧一样,被巴尔特斯等作为认知实用成分的具体表现,即主要受个体后天知识经验影响的人类智能成分。一般而言,专长可理解为胜任某一领域的活动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将专长看做一套知识系统。在他们看来,构成专长的知识系统大体为两类: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前者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后者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知道有关事实方面的信息,还要知道如何运用与操作这些信息。例如,要在象棋领域表现出专长,个体不仅要知道一盘象棋由哪些棋子构成以及每种棋子按什么规则行进等陈述性知识,还要知道如何获胜的步骤与策略等程序性知识。

比较专家与新手之间的异同是心理学家研究专长的常用方法。例如,有研究显示,在国际象棋领域,象棋大师对真实棋局的记忆力比新手强得多,但在记忆随机摆放的棋子位置时二者的记忆水平没什么差异。这说明专家在有知识与经验可以利用的情况下,能形成更大的组块提高记忆效果,而在无法利用知识与经验时,记忆水平同新手相同。研究者在对新手与专家进行比较时还发现,专家基于多年在相关领域内的经验,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及模式的提取机制。尽管新手已经具备解题的必要知识,但他们必须从问题出发,一步步地推导公式,而专家却很容易地提出解决的方案,他们在问题表征之初就已经自然形成了一套解决方案。

斯滕伯格也曾对专长的形成过程进行了阐述,认为个体由新手成长为专家必须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发展。(1)知识。专家与新手之间最基本的差异在于专家将更多的知识应用于专业范围内的问题解决。(2)效率。专家与新手相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或只需要较少的努力完成更多的工作。这主要与两种能力有关:一是专家将熟练技能自动化的能力;二是专家在元认知或认知执行控制方面的能力。(3)洞察力。这表现在专家能从不相关的信息中过滤出相关的信息,能将相关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能将在其他背景中获得的信息运用到当前的活动中来。

专长的发展与职业生涯是密切相关的,通常要历经以下几个阶段。(1)新手或生手。新手做某项工作,对工作的程序及相关活动还不熟悉,是一个获取职业知识与技能的阶段。(2)入门者。初步了解工作活动的基本要点,并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经验逐步联系起来。(3)称职者。基本能独立负责且合理地完成工作任务,但不能达到迅速、流畅与灵活的境界。(4)熟手或能手。能够熟练、自如地驾驭工作活动,具有完成工作任务的直觉与诀窍,可以准确地预测事件的发展,但在作决策时,仍然有分析性和随意性。(5)专家。对情境的变化高度敏感,能以非分析性、非随意性的方式,迅速理智地作出恰当的反应;策略与操作方式有很大的自由度,有许多现成的经验可信手拈来,自由组合,与任务要求浑然一体;行为表现流畅、灵活,且一般不需要意志努力。

成为专家是专长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很多人职业生活的最高理想,但是有研究者指出,在技能的正态分布中,只有极少部分人才可定义为专家,他们的技能表现要高出平均数23个标准差。专家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其中包括原有的能力、知识和经验(长时记忆系统)、大量的职业练习与实践、长期反复进行的工作反思、每次职业劳动过程中的操作知觉(工作记忆系统)和信息加工活动,以及从业动机的激活、调控与管理的动力作用(见图10-6)。刘德恩等:《职业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页。其中蓄意练习是获得专长的最重要途径。专长研究的一项早期研究结论认为,若想成在某领域中成为专家,至少需要10年有意识的训练与积累。

10-6专家技能的形成过程

由于职业专长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年龄与专长水平之间一般不存在明确的线性关系。按工作年限计算的工龄长短虽对个体的专长水平有一定影响,如工龄越长,工作的熟练程度越高,但是当工龄达到某一界限时(如五年或十年,视工作性质而定),工龄的长短则不会对专长水平产生多大影响,也即出现了所谓的职业生涯高原期(career plateau)。

在探讨专长发展的规律时,研究者总是将专长的发展状况与认知老化的发展趋势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与分析。研究表明,中老年人在身心健康与环境支持的条件下,在某些领域(尤其是职业活动领域)中的能力可以保持甚或提升到相当高的水平,这与其流体智力功能的老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对中年人基本心理能力的追踪研究发现,加工速度、工作记忆等智力技能在中年期开始下降,但中年人在职业领域中的工作技能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甚至优于年轻人。五十多岁的打字员的反应速度、敲键速度等都不如年轻人,但是由于他们能通过提前阅读文本的方法来抵消运动速度的下降,从而保证打字速度与年轻人相当。所有这些都是专长对认知老化的补偿作用。

2010-11-03  人教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