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症

 修和 2013-05-13

从中医角度认识和治疗抑郁症

时间:2013-05-10 编辑:admin 点击:336

  一、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中医并无「抑郁症」的病名。抑郁症按其主要表现,可归纳在「郁病」范畴。

   郁症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疾病的总称。

   郁病范围很广:「郁非一病之专名,乃百病之所由起也。」

   朱丹溪提出「六郁」认为郁症有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六种,而主要从气郁逐发展。现今以气郁为主

  二、郁病的中医病因                          

   情志不舒致病,主要是心、肝、脾三脏受累及气血失调所引起。

  1. 悲哀忧愁伤心,使心气不足,心血亏损、心火亢盛,心神失守,出现种种心病症候。

  2. 郁怒伤肝,肝失条达,则气机郁滞;肝气横逆,则犯胃乘脾;肝郁化火,则灼液伤阴。因而出现肝经气郁、肝胃不和、肝脾不调、阴虚火旺等

  3、气为血帅,气郁日久,则血瘀不行,形成血郁。思虑伤脾,或肝郁伤脾,使脾失健运,蕴湿生痰,痰气互结,湿浊不化,食滞不消,因而形成痰郁、湿郁、食郁。

  三、郁病的中医治疗                          

   千百年来,经过历代中医学家的探索,不断积累总结,已形成一套治疗方法。

   简单来说,郁病可分为虚证、实证两大类;

   按辨证论治的原则,可分为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气滞血瘀、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等几种证型。

   《证治汇补?郁证》中提出:「郁病虽多,皆因气不调,法当顺气为先。」

  1. 病之初起,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多属实证。症见抑郁不畅,精神不振,胸闷胁痛,善太息,不思饮食。治疗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这是抑郁症初起的常见法则,也是治疗抑郁症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则。

  2. 病情迁延日久,由气及血,化火伤阴,病及脾肾,多属虚证。治疗按证候分别采用养心安神、补益心脾、滋补肝肾等法则。著名的中药方剂有: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甘麦大枣汤等。

肝气郁结精神抑郁,胸闷胁痛,腹
胀嗳气,不思饮食,或恶
心呕吐,大便不调,舌苔
薄腻,脉弦
疏肝
理气
柴胡、枳实、
白芍、香附、
郁金、青皮等
气郁化火上症加头痛,口苦而干,
性情急躁,嘈杂吞酸,大
便秘结,或目赤耳鸣,舌
苔黄舌质红,脉弦数
清肝
泻火
四逆散加山栀、
牡丹皮、黄芩、
香附、郁金等。
痰气郁结咽中作梗,如有梅核梗于
咽中,吞之不下,咯之不
出,胸中窒闷,脘胀胁痛,
苔薄,脉弦滑
利气
化痰
半夏、厚朴、
茯苓、苏叶、
生姜
心脾两虚多思善虑,胆怯易惊,心
慌心悸,心慌心悸,失眠
多梦,面色苍白,头晕目
眩,记忆减退,神疲气短,
饮食不振,或月经不调,
舌淡苔薄,脉象细弱
健脾
养心
益气
补血
黄芪、党参、
白朮、茯苓、
当归、炙远志、
酸枣仁等。
心虚神乱精神恍惚,悲忧善哭,时
时欠伸,脉细
养心
安神
甘草、淮小麦、
大枣
阴虚火旺心悸失眠,心烦易怒,头
晕头痛,遗精带下,舌质
红少苔
养阴
泻火
生地、白芍、
山萸肉、栀子、
牡丹皮、柴胡

  四、中药的抗抑郁作用                     

   现代实验室研究发现很多常用中草药均有抗抑郁的作用,例如:贯叶连翘、石菖蒲、刺五加、巴戟天、积雪草、槟榔、柴胡、黄芪等。

   很多经典方剂也有抗抑郁的功效,例如:

  1. 甘麦大枣汤;

  2. 半夏厚朴汤;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4. 百合地黄汤;

  5. 半夏厚朴汤;

  6. 逍遥散和丹栀逍遥散

  五、郁病的针灸治疗                          

   自50年代以来,电针灸治疗抑郁症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观察,取得了可靠的疗效。

  1. 肝气郁结: 期门、太冲、阳陵泉、支沟、内关、足三里

  2. 气郁化火: 期门、行间、阳陵泉、内庭、支沟

  3. 心脾两虚: 神门、心俞、脾俞、三阴交、足三里、中脘、章门

  4. 阴虚火旺: 三阴交、太溪、太冲、神门、心俞、肾俞

    耳针:神门、交感、内分泌、心、肾等穴

    电针:足三里、内关、太冲、三阴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