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武汉同济医院护理健康教育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吃鸡蛋存在着哪些误区呢?又需要如何改进呢? 误区一:过量吃鸡蛋 虽然鸡蛋中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造成肾脏机能的损伤。 正确吃法:为了保证膳食平衡,满足机体需要,又不会营养过剩,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2个鸡蛋为宜;中青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者,每天可吃2个鸡蛋;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较多者,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应吃2—3个鸡蛋;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优质蛋白质,每天可吃3—4个鸡蛋,但不宜太多。 误区二:吃生鸡蛋 鸡蛋在形成过程中会带菌,未熟的鸡蛋不能将细菌杀死,容易引起腹泻。并且,鸡蛋的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需要高温加热破坏,否则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症状。 正确吃法:不同煮沸时间的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是有差异的。“3分钟鸡蛋”最容易消化,约需1小时30分钟;“5分钟”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约2小时;煮沸时间过长的鸡蛋,人体内消化要3小时15分钟。 下一页 误区三:鸡蛋+豆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