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福生科造假成本谁能买单

 啸海楼 2013-05-17

万福生科造假成本谁能买单

李德林

钱是什么?钱可以超越游戏规则。

没错,万福生科案对平安证券的处罚已经很明显。

万福生科案件的处罚证监会预告媒体通气会,与同日甚至时点还早于通气会进行的平安证券万福生科案的创新式“赔偿”媒体发布会,不禁让广大投资者、证券行业从业者云里雾里、心有余悸、疑问丛生。

企业造假谁能定价?万福生科谁该买单!

细看处罚结果,对于发行人的处罚,万福生科董事长兼总经理龚永福、财务总监覃学军的欺诈发行及虚假记载行为涉嫌犯罪,已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根据《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证监会拟责令万福生科改正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对龚永福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同时对严平贵等其他19名高管给予警告,并处以25万元至5万元罚款。此外,拟对龚永福、覃学军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万福生科的造假已经人尽皆知,一家完全靠造假上市的公司,竟然不触及终止上市条件,为什么这么明显系统造假上市的公司还不能直接退市?!A股市场IPO造假屡禁不绝的根源在于,只要上市了企业就不会退市,即使是空壳资源都是有价的,即使造假曝光,最多去坐牢,公司的壳还可以重组卖钱赚几个亿,所以都在冲刺IPO,上市了就万事大吉。

创业板退市游戏规则在万福生科案的处罚中,如同手纸。反观一江之隔的香江,洪良国际曾大肆进行财务包装实现IPO,2012年香港高等法院颁发命令:责令洪良国际回购其IPO之时发行在外的5亿股股票,共耗资10.3亿港元,金额大于其在IPO时所募集的资金净额,这一严厉处罚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的里程碑事件。成熟市场正是通过这些严厉处罚让造假者不敢轻举妄动。

相比作为造假“帮凶”平安证券的7665万元罚款,造假“主角”万福生科却仅仅被处于30万元的罚款,尽管大股东龚永福质押了股权,用于将来的民事诉讼赔偿,迄今为止A股还没有出现因为民事诉讼将欺诈发行的主角给赔的倾家荡产。30万元的罚款相对于数亿元的融资,证监会的处罚就是变相鼓励造假上市,难以震慑市场,毒瘤依然在体内滋长。

作为万福生科案的“帮凶”,平安证券主动拿出3个亿成立赔偿基金,示其诚意,“先赔后追”,的确是高招:平息民愤,为监管部门解围;让监管部门投桃报李,减轻对平安的处罚;一时竟还大造媒体公关,所谓“平安证券用高昂的代价让浮躁的资本市场记住必须的操守和必须的底线,以及专业的精神。因此把中国投行拉高了一个八度”,竟还在市场上博得了创新之名、诚信之名,成了提升中国投行素质与高度的标兵,真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可其实造假企业暗自窃喜,中介机构券商也因为花了钱、推了磨,无形中以减轻机构处罚获得了对价及平衡作为中介机构,平安证券从处罚正式宣布起暂停保荐业务资格三个月,从立案起不再接受新的申报项目,证监会不强制要求撤回现有在审项目材料,暂停的意思就是现有项目全部不再推进审核,相当于中止状态,暂停满3个月后原地继续。而在目前IPO发行尚未开闸,审核速度极慢的背景下,这个暂停三个月对平安似乎没有太大影响。

回过头来再看平安的3个亿先行赔付,在发行人蓄意造假上市事件中,中介机构当然有责任,但应分清是故意参与造假还是失察失职的区别。目前证监会没有公布具体的调查细节,平安证券到底是故意参与造假?还是被发行人蒙蔽?平安证券在胜景山河案发后,为何还要冒险将万福生科推向股市?我相信万福生科造假上市背后,绝非中介机构的合力那么简单,一定还牵涉有地位更高、权力更大的官员。

时间跟权力往往容易掩盖历史,从万福生科案目前的调查处罚看,市场已经没有机会一窥背后的大人物,更没有可能看到哪触目惊心的系统造假故事。声情并茂的乞求,一本正经的威胁,都将随着时间而满面尘灰。只要GDP升迁的路径不改变,万福生科绝对不是最后一家。

现在的问题是,中介机构应该替造假企业背负重要责任吗?

平安证券一次先拿出3亿资金赔付,今后其他券商是不是也都以此为创新模式,也要拿出几个亿先行赔偿?而如果是上市券商呢?是否能够顺利通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而获得先行赔偿的权力呢?平安集团财大气粗,万福生科是创业板的小市值上市公司,3个亿就能搞掂,甚至最后的真实赔付都不需要3个亿。但如果是家大市值的上市公司呢?有几家券商赔得起呢?如果不先掏钱赔付,证监会就对券商重罚,取消保荐资格;有钱赔的券商,就可以减轻处罚,暂停三个月保荐资格;背景硬的券商,甚至连最轻的处罚“暂停三个月保荐资格”都不用,安然无事。

平安掏3个亿成立赔偿基金,对万福生科的股民来说当然是好事,至少平息了此时此刻的市场民愤,监管部门似乎可以稍稍小憩,长舒一口气;但有人关注过吗?这对平安证券的其他股东是否公平?要知道这3个亿,可不是平安证券法定应该赔偿的义务。平安证券是平安集团的子公司,利润报表要合并的,这对同为上市公司的平安集团的股民,又是否公平? 此赔付倘开先河,成为创新的案例与标杆,不知今后上市券商是否都会效仿,以牺牲自己的中小股东的利益,来保护造假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的利益。

不过,证券市场的中小股民,你们有福了!你们有理由期待平安证券再掏三个亿,赔付海联讯;你们也有理由期待华泰联合证券掏三个亿,赔付绿大地;有理由期待国信证券掏六个亿,赔付勤上光电和隆基股份!

万福生科的处罚开了诸多先例,包括对券商高管加重处罚的先例。此次处罚不仅仅指向平安证券及保荐代表人,追责范围扩大到了保荐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保荐部门负责人等管理人员,较之绿大地,无疑是证监会认定的被处罚对象扩大化了。有意思的是,被扩大化的处罚对象全部是已经离职的高管,而仍留在平安证券的时任法定代表人、CEO等最终责任人却不在责罚之列。回想2011年平安高管及投行团队出走,曾在市场上闹得沸沸扬扬,此时此举是否是平安的完美复仇?把屎盆子悉数扣在前任高管头上,找人埋单,借机重罚个人,抓几个替罪羊,减轻机构责任。

对证券公司高管、保荐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加重处罚,并不能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反而会使得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更谨慎于业务开拓与创新,更多的人会选择离开行业,留下的都是碌碌无为之辈,或者就是唯利之图、刀锋舔血之徒。万福生科是一个活生生的教案,无比残忍又现实地摆在证券从业人员的眼前,有人兴灾乐祸,有人兔死狐悲。当发现上层人士和部分中层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实现安全着陆,而底层却不行;当在“证券梦”的破灭之后,底层人员唯有自救;当绝望情绪蔓延整个社会之时,年轻一代的未来选择必受影响。部分底层的年轻精英们从业再没有安全感,整个金融体系将处于不安全感中,而特权阶层亦将因为对于未来的恐惧,更为拒绝改革与创新。

万福生科造假上市这一事件背后存在一个自下而上的链条,涉及了发行人、地方政府、各级职能部门、证券监管部门、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A股的虚假陈述并不鲜见,在上市公司面前,券商是弱势的,而行业从业人员更是弱势中的弱势。牺牲弱势群体,以飨强者,而强者恒强。也许这就是亘古不变的丛林游戏规则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