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失的麦垛

 昵称12146969 2013-05-18

  麦垛是夏粮丰收的标志,是农民收获喜悦的象征。每到秋天,家乡二百多人小村的场上就会耸立起一堆堆又高又大的麦垛子,成为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从年以来,随着收割机机械化的实施,村民们选择了麦秸杆或由纸厂收购,或麦秆还田的耕种方式,昔日的麦垛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麦垛成了新一代农民渐行渐远的记忆。

  

  小麦是禾本科植物,它耐干旱、抗风沙,扎根地下,蓬繁根系的每一丝毛根,也在三尺之上。它能深深地从黄土下面汲取水和养份,蓬勃生长、成熟、结实。它这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养育了我们土地贫瘠、面积稀少的一代代山里人。

  

  为了增加小麦的产量,家家户户都会沤土肥,上麦田。于是,我们的暑假生活就会被割芽子所侵占。利索、能干的母亲虽然一字不识,但我们的暑假生活会被她安排得忙碌、充实。那时,弟妹还小,我和姐姐除了下雨和放牛,几乎每天早晨就会被母亲早早唤起,拿上头天晚上父亲磨得锋利的镰刀,拉上车子,到村里前后的河畔、山坡跟割芽子,直到车子割满或者听到母亲喊着我们回家吃饭为止。上午,母亲会让我和姐姐在各自的小房间里安心学习,看书、做暑假作业。母亲临下地总会说让我们不要偷懒、不要贪玩,总说姐姐给我讲不会的题。我们的暑假作业刚做完,聪明的母亲会拿出早已悄悄借来的新学期要学的书,让我们提前预习。下午午休后,母亲会让我们担着箩筐去给牛割草或跟她到红薯地里拔草。收工回来,我总是配合父亲把早上割的芽子铡碎,再均匀地撒在家门前的土肥堆上,然后再盖上一层黄土。第二天上午把两头牛往粪堆上的两个桩子上一栓。就这样,天天加芽子、撒黄土、牛踩踏,沤上十天半月,一堆土肥便可以上小麦地了。那时,我家的粪堆在村里往往是最大、最高。

  

  骄阳似火的七月,会在一夜之间将家乡的颜色吹成一脉的澄黄,饱满的麦穗儿像害羞的少女轻轻地低着头,随风轻摇,有时起伏不定形成了一道道金黄的麦浪,扑面而来,散发阵阵麦香,沁人心脾。家乡的夏收往往是伴随着布谷鸟的一路高歌而到。布谷鸟叫过的地方,乡亲们便舒展筋骨、磨刀挥廉融入到这主旋律中,欢快地、挥汗如雨地收割着,描绘着一幅美妙的劳作画面。

  

  一周过后,边边块块的小麦割倒了,麦地里是摆得整整齐齐地一个个小麦捆子,继而又是摆立得整齐有序地麦码,经受着着夏天烈日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几天过后,鲜活的麦秸秆被吹干,小麦颗粒被晒硬。乡邻们便起早贪黑、或挑担或用人力架子车拉运,把东西南北、零散不堪地块的一捆捆小麦件集中拉运到碾麦场上,那场面男女老少、车水马龙,匆匆忙忙、田野、乡村道路、麦场上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热闹农忙景象。

  

  小麦收到麦场后,婶娘、大嫂们会先磨上一袋新买面,家家户户都会炸上一顿油膜庆贺夏粮的丰收。那几天,小村的上空常常弥漫着香油、花生油、菜籽油各种油香味,家家互相赠送品尝。新媳妇们会着油膜篮子瞧娘家,小孩们会大饱口福,美美地吃上几天。

  

  麦件运到场上后,麦垛就像巨大的宝瓶凌空而起。搭麦垛在家乡农活当中算是最有学问的活计。父亲是方圆十里八村搭麦垛的高手,他打小下田劳动,庄稼把式犁地、搭麦垛、扬场,农家活计样样精通。每到夏收之际,是父亲最繁忙的时候,既要给自己家收割小麦,又要帮助乡邻们堆垒麦垛。堆垒麦垛的大小取决于主人的小麦捆数量,为搭一个漂亮、完好的小麦垛需要花费一整个上午或下午。堆垒麦垛关键是麦垛底座子,只要底座稳定、基础牢固,麦垛才会高大滚圆。父亲先是把捆子大、个头高的麦捆一个挨一个地立在一起,立圆立挤,使它们紧紧地抱成一个团,再左堆垒旋转一圈,右堆垒旋转一圈,一层堆垒一层,哪儿需要伸展出来,哪儿需要收缩,父亲心有分寸,掌握娴熟。我家搭麦垛时,我和姐姐便会帮助父亲搬运小麦捆子,父亲站在麦垛上边,接住帮忙的乡邻们扔上来的麦捆,边一圈一圈地堆垒、压心,小麦垛堆垒六七米,有的高达十米,堆垒一个麦垛往往使父亲衣衫浸透,加之尘土,衬衣形成一圈圈明显的汗渍,为了防滑脱掉鞋和袜子,光着脚板踩在小麦捆上,顶部小的不能站人了,父亲就会站在靠麦垛的梯子上用叉子挑起小麦捆堆垒,直到麦垛顶部收拢有尖。美容、戴帽是堆垒麦垛的最后一个工序,父亲拿起铁锹或铁叉,开始给麦垛美容,哪儿伸出来太长需要打一打,哪儿有个小洞怕雨水淋进需要往出扯一扯,精心地给麦垛梳理,再给尖顶戴上一个用麦秸秆编织的大草帽,使其更加尽善尽美。父亲和乡亲们搭着麦垛,黏咸的汗水顺脸淌着,焦灼的阳光炙烤着,可是,他们累着却快乐着,一股幸福充实的美感溢上心头,一种收获劳动果实的喜悦荡漾在黑红的脸上。

  

  云朵下面,垒起的一座座麦垛,矗立在村庄蔚蓝的天空下,矗立在乡村人甜蜜的心坎上。这些麦垛才是乡村生活的真正意义和追求所在。因为麦垛象征着富裕、兴旺、丰收和日子富足、红火,麦垛是农家人的骄傲,谁家的小麦垛最大、最高,就证明谁家的小麦丰收了,谁家就富裕殷实。人勤地不懒,我家的麦垛总是乡邻们羡慕的对象。纯朴的大爷、叔大们,只要过一眼立在场上的麦垛,就能估出谁家能打多少斤,他们的估摸居然能精确到不差三、五十斤。奇怪吗?不!因为那高高的麦垛,累积了一年来他们的汗水和艰辛,包孕着他们堆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那高高的麦垛下面压着的是他们的一个梦想: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丰衣足食。正因为有了家乡的麦垛,才有了乡村日子的平和、充实与满足,才有了农民一日三餐的芬芳和相濡以沫、生生相依的家园。也正是家乡麦垛的存在,才使家乡父老活得有滋有味,才使农家院落的缕缕炊烟,把乡村生活熏染成一道永恒的风景。

  

  麦场因为有了麦垛而显得丰富和生动了许多。村民们因为有了麦垛生活更有滋味。夏夜里,乡邻们三三两两依坐在麦垛旁纳凉、唠家常,谈论全村、全乡发生的大小事。麦垛更是我们农村小孩的娱乐场。在那高高的麦垛下,我和小伙伴们听过村西头刘大爷讲过《天仙配》、《刀山学艺》、《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好多好多的故事;在那高高的麦垛下,我和小伙伴们欢笑着,打闹着,奔跑着,玩着古老的捉迷藏、打仗许多只有我们农村孩子才会的乡下游戏,阵阵欢声笑语飘荡在夜晚麦场的上空;在那高高的麦垛下,我挨过母亲的巴掌、也做过无数甜美的梦;在那高高的麦垛下,我们拿起麦秸秆做口哨、做吸管,比赛着编,谁输了就刮鼻子、嘣脑壳儿儿时的任何东西在我们的手中总能玩出花样,玩出新意,玩出快乐来。

  

  后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科技种田的推广,村民们的种经济作物的意识增强了。上世纪年代,家乡就开始调整种植结构,油菜、花生、烟叶,哪一样能卖到好价钱就种那一样。于是,麦场上麦垛就不太拥挤了。家乡的六、七月份,随处可以看到另一番景象,成片成片烟叶取代了金黄的小麦,乡邻们种植的小麦面积少了,但是亩产量不减,除了自产自足以外,大面积种植的优质烟叶、花生、黄姜等经济作物使乡邻们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进入新世纪,家乡种植结构在变,家乡收割小麦的形式也在变。小麦刚收割就打碾脱粒不压摞摞不堆麦垛了。而近几年,收割机居然进山了,村民们再也不用手割了,三天功夫,全村家家小麦便会割完、装袋、上房。现在,更是先进,乡里粮管所专门晾晒、收藏小麦,只要交了钱,就会过秤、拉走,吃时直接换成面粉。

  

  每到夏收我总要回故乡,看到乡邻们不再向过去那样辛苦,那样忙碌,收割小麦时间大大缩短满场都是麦垛的画面渐渐从记忆的深处淡出。然而,我的心里却不再沉重、忧愁,相反感到异常地轻松、高兴、舒适。已八十高龄的父亲,看着我那能干、有经济头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的妹妹,舒心地安度着幸福的晚年。

  

  如今,家乡的麦垛消失了,昔日的麦垛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乡邻们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和惠顾下又种植起了木耳、香菇,收入是小麦的几倍,小农用车满村子转,家家有新房,户户有存款。乡亲们的生活是那样幸福、富裕、美满,家乡的村风是那样文明、和谐、向上。可是,那宝瓶似富有艺术美的麦垛还是让我常萦心头,挥之不去,难以忘却,因为它承载父辈们的酸甜苦辣,印记着我幸福的童年,因为它是我生命的源头,是养育我至亲的摇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