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待每一个白天和黑夜

 五色清江 2013-05-18


善待每一个白天和黑夜



        生命中有些人,尽管离开了,但在内心留下的重量,却不会轻减下来。反而时间的推移,会让这种份量越发厚重。比如史铁生,他的离去,就不是一缕烟尘彻底消散,而像是化为一道彩虹挂在很多人夜晚的心灵天空。
  前些天,为纪念史铁生逝世一周年,中国作协主办了史铁生文学创作研讨会,最近报刊上也有很多新的纪念文字。在微博上,作家李洱说,“转眼间,史铁生先生逝世一周年了,在这个喧闹的时代,史铁生的作品对汉语叙事的意义至今尚未得到公正和认真的评价。”
  信哉斯言。我也觉得,不断挖掘发现史铁生的价值,是中国文化界在今后漫长时间内都需要做的事。对个体来说,史铁生绝不是励志作家,他的文字却可以为每个人在与自己心灵对话中,找到一个切口或落点,来拥有更有意义的白天和黑夜。
  我在人生遇上不顺遂的时日,要让精神找到一种想要的轻简,常会重新翻看史铁生文字。一次次仔细感受他与地坛的幽微往事,在他几十年关于地坛的想念中,慢慢懂得,他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到底给生命与生活留下怎样的意义。也在他关于生与死的思考中,渐渐懂得生命中那些注定的轮回与永恒。今年春节,我和女儿呆在家里,整日不出门,一边看着她弹琴画画,一边把2012年第一期《收获》上的“史铁生遗作特辑”读了好多遍,又清晰地感到到史铁生的艺术重量,越发沉甸甸的。而且,不是只靠着灵魂,而是更贴进现实。
  那篇此前从未发表的《昼信基督夜信佛》,我一次次读,内心体悟一次次发生清洗与变化。史铁生说他白天信基督,夜晚信佛法,在我看来,这是在说一种生活方式与信仰立场。有信仰的人,不一定非要成信徒。去年我人生遭遇困厄,有不少朋友给予过我很大的心灵帮助。其中有两个人,一是同城有基督信仰的思想者,一是单位研究佛法的水电工,他们都不曾在宗教形式上进行过皈依,但精神信仰与自我修行都很笃定坚持。读完史铁生这篇文章,我也明白为什么是他们能帮助我走出心灵关隘,懂得积极生活。
  “生在今世,便已足尝悲欢”,茨维塔耶娃这句话,相信会很多人都有情感共鸣。只不过,在现实中,很多人都在像迟子建说得那样,“我想把脸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尽管,很多时候,我们用得不是泥巴,而是脂粉。但是,我不管你是遭遇过强权欺凌,还是遭受过权利掠夺,还是掉进情感泥潭,还是经历人性伤害,在死亡未曾来临之前,你的人生就一定没有被完全扳倒。那么,生命中的每一个白天与夜晚,都不值得虚度,而是要善待。
  史铁生这篇文字记我懂得,每个人的白天与夜晚,都是可以通过不同选择进行互补相济,让心灵实现更加平衡的。他说,“白天充满及他之事,故而强调爱,黑夜则完全属于个人,所以更要强调智慧。基督信仰更适合于苦难充斥的白天,夜晚信佛法,最好的心理疗法。佛是最好的心理医生。” 我觉得,这是在提醒人们,白天应该以积极生态应对世间苦难,而在夜晚,可以通过更多生命思索,来让自己更加精神独立,来反身投入到白天的爱愿。 
  这里请原谅我不吝篇幅引用他刚发表的这些文字——“你会发现,白天的事难免都要指向人群,指向他者,因而白天的信仰必然会指向政治。但政治并不等于政府,否则有政府的地方就不该再有不同政见。因而,政治的好坏也就不取决于国的强大与否,而在乎于民之福患。国之强大,仅仅是为了保卫民的福利,否则何用?所以,以强大为目的的政治是舍本求末,以爱为灵魂的政治才是奉天承运,才会是好政治。”
  如果说,一年前在史铁史的逝世,已经让人强烈感受到,这个残疾人,其实更是一个在价值与信仰上始终进行至上追求的公民。那么,刚刚面世的史铁生作品,就是以一次最清晰最完整的回复,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应该过好自己的白天与夜晚,告别黑白颠倒的人生。能够更加理解苦难,才会因慈悲而行动。同样,它也表明,史铁生在离开这个世界前,已经真正站到了价值与信仰的高处,这样的高度,一定会达到天堂的位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