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搬奶大軍改行 港奶長沙滯銷降價

 摩羯天尘 2013-05-20

深圳搬奶大軍改行 港奶長沙滯銷降價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譚琳靜 李金     時間:2013年5月04日 14:02
 

一條奶粉限購令,攪得奶粉市場風起雲湧,加速洗牌和市場分割。從該禁令實施2個月情況來看,目前受損嚴重的港內的奶粉銷售商;對國內消費者來說,受上游囤貨大量釋放的影響,近日反而能買到價格便宜的代購奶粉。

記者也注意到,在目前掀起的這場奶粉商戰,主角仍然姓「洋」。雖然中奶協最近發聲力證國產奶企品質,但重贏消費者信心,仍需漫長路。

深圳

奶粉水客轉行帶化妝品

昨日,記者通過電話與住深圳某小區的林阿姨取得聯繫。林阿姨是往返於深圳與香港之間的搬奶大軍中的一員,也就是大家稱呼的「水客」。林阿姨最近改行,不帶奶粉了,而是改帶化妝品、巧克力等港版食品。「帶奶粉賺的錢沒以前多了,又重,就不想帶了。」

林阿姨有退休工資,所以認為自己只是兼職。她做水客約有1年的時間。從深圳過關後,林阿姨一般會坐最便宜的大巴,或者和幾個水客一起拚個香港的士,到「香港老闆」那拿貨,之後帶過關回深圳,到指定地方交給深圳這邊的老闆。

限購令之前,林阿姨帶奶粉一趟可賺200元港幣,「我力氣小,帶不了那麼多,一天至少可以往返兩趟,一天可賺到400元港幣。」像這樣的退休阿姨大伯做奶粉水客的,光林阿姨所住的深圳小區裡就有十幾位。林阿姨說,她們比不上那些年輕力壯的「職業水客」,「圈中說潮州人很厲害,一天能走七八趟,最厲害的一趟能帶40罐~48罐,一天能入賬1600港元。」但限購令之後,每人每天最多帶2罐奶粉,一趟只給80元港幣,收入銳減。林阿姨覺得不划算,便不想專門帶奶粉。

在深圳從事代購行業五年的李先生表示,限購令之前,內地人對香港奶粉需求很大。「以前不限購時,香港奶粉經常斷貨,全被成箱地買走,搞得大家得滿城找奶粉。」李先生稱,「現在限購了,貨源比較充足了。但一次只能買兩罐,也掙不了什麼錢。所以一有朋友去香港,就給他們每罐25塊錢代購費讓幫忙買。」

家住深圳的湖南人「點點媽」昨日也向記者證實,現在確實少了很多職業奶粉「水客」,但多了很多「民眾和遊客參與」。「點點媽」說:「現在身邊很多同事和鄰居只要一去香港,帶兩罐奶粉回到深圳,在關口多半會有人問他要不要賣掉。」

長沙

街頭代購奶粉悄然降價

連日來,記者在長沙街頭多家港貨店、代購奶粉店走訪發現,多家店子通過香港渠道來的代購奶粉近日已下調價格。以荷蘭奶粉牛欄4段為例,430日河西御園一家港貨店的售價為268元,51日便下調到228元。而52日記者在河東東牌樓一奶粉代購店看到,價格為192元。調查時正逢該店一位常客前來購買,他看到價格標籤便驚喜直呼:「比3月份便宜了不少啊!」他告訴記者,曾以140多元的價格買到過這個牌子的奶粉,但限購令下達的3月,價格應聲上漲至200多元。昨日,他一口氣買走3罐。

港版奶粉在長沙的銷售終端價格下跌,香港奶粉滯銷,在林阿姨看來,都屬於正常的市場調節。林阿姨說:「在圈子裡,內地5月、6月份上的貨,其實早在3月限購令之前就採購完成了,3月初奶粉價格上漲,不排除有老闆在故意囤貨,現在內地市場上貨源比較充足,自然價格就下跌。」

「囤貨」一說得到長沙代購奶粉店主小畢的證實。小畢表示,自己去年八月份做這行。去年年底業內就有消息稱港府將限購奶粉,「於是過年前那陣就天天跑到香港買奶粉囤貨。」小畢說,一些大代購商一囤就是上百箱。「我現在還有大量那時囤下的奶粉沒賣出。」

對於香港奶粉「滯銷」的情況,代購者認為一定程度上是實情。「香港老闆最近都不怎麼向我們供貨,對市場持觀望態度。畢竟嬰幼兒食品大家重視,生產日期越靠近,越受市場歡迎。」

數據顯示,香港每月進口約400萬罐奶粉,本地嬰兒每月消耗60萬至70萬罐,每月約300萬罐奶粉經香港轉出口。限購令一下,對內地奶粉市場的消費格局和價格確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奶企

澳優自救之路耐人尋味

記者採訪一些長沙媽媽獲悉,香港奶粉限購令一下,一些媽媽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拿海外的奶粉,由此也催生了網絡上海外奶粉代購的一度熱銷,而長沙街頭也多出多個海外奶粉代購店,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香港奶粉市場。

傳統超市裡的奶粉銷售專櫃,曾一度受到過代購奶粉的衝擊,記者昨日走訪黃興路沃爾瑪等超市發現,消費者有回流至傳統銷售渠道買奶粉的趨勢。記者在數家超市奶粉專賣區的櫃架上看到,美贊臣、惠氏、美素等嬰兒奶粉都打著大大的「促銷」紅字招牌。沃爾瑪導購員告訴記者,香港奶粉限購令後,「我們超市專櫃的奶粉銷售大概多了兩成。」

但記者發現,受熱捧的品牌,依然全是進口奶粉,雖然中乳協發佈各種數據證明國產奶粉質量優於海外奶粉,但國產奶粉仍在消費終端遭受冷遇。記者昨日在一家超市觀察,前來買奶粉的數位消費者無一選擇國產奶粉。記者問其中一位媽媽為何不買國產奶粉。她回答說:「覺得再也傷不起。」看來,內地媽媽們對國產奶粉的信任重建仍需漫長時日。

記者也注意到,在市場這支指揮棒的強大力量之下,一些國產奶企、合資奶企的自救之路耐人尋味。有消息稱,425日,澳優股份公佈,持有該企業51%股權的海普諾凱,正計劃在荷蘭海倫芬購買一塊約12畝的土地,「以用於興建新的生產設施,以及作為日後的總部,擴大其嬰幼兒營養產品的生產能力。」此舉是否是救市良藥?記者昨日撥打澳優總裁辦、市場部數個電話,對方均表示自己既無法證實消息,也無法回答其他問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