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首先告诉我们世事有难易大小之别,并且肯定难易大小是可以转化的,可以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只需要“图难于易”且“作于易”,“为大于小”且“作于细”,可也。只有从细节做起,并且做好才能干出大事业,完成了一切的易小之事,也就完成了积累,成功了难事。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聚沙必成山”。
2、以德报怨是化解人际矛盾、化怨为亲的高尚而超脱的办法;也是化难于易,化繁于简的矛盾调解思路。与其以怨抱怨、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以致烦恼不断,永在相互防范、担心中生活,还不如放开胸怀,依道而行,唯下忍让,以德报怨,必将是一片空明蔚蓝的天空。然而,在当今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时代,由于主流价值趋向于经济,使得人们唯利是图、尔虞我诈,本来的善良之本蒙尘,思想迷茫,信仰混乱。许多精神方面的崇高低俗化、利益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失去了应有的地位。是在令人担忧。
3、“轻诺者必寡信”。此话不仅告诉我们不可轻易给人承诺,要言而有信、诺必有果;同时也是判断他人承诺能否实现的判断依据。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加人”。美言是实话、是包含真挚情感的话,是善意的话、帮助他人的话,是富含哲理的话,这样的话语也是人人乐与接受的话,因而也是有广大听众、有广阔市场的话。而尊贵高雅、合乎规范的善行义举,则富有感召力、吸引力和榜样示范作用,因而可以让更多的人与之同行,听从它的引领。
佛也好,道也罢,只要清净无为,寡欲少私,善行良心,日积月累自然见佛悟道。“佛道自在你心,何必向外求索”。纵观儒释道,其核心是相近的,都是劝人向善、导人去恶、修行品性的,差别在于切入点不同,因而名相上有异也。所以,不断的反思自我、充实自我,端正思想、规范品行、纯洁精神就是修道、就是皈依于佛、就是尚儒的不二法门。这种心性修养的表现是人的义举、善行,是人格的独立和高贵。通过这些行为让你的修养惠及他人、滋润众生,而你则获得信任、尊敬和抬举。
老子认为,无论人与人、群于群,还是国与国,大者要谦下、包容,要帮助小者;小者要依附大者,仰仗大者的庇护,以求的生存发展的机会。这样才能够大小、强弱和谐相处、共赢发展。如果大者以强恃弱、自我膨胀、藐视一切,排斥拒绝弱小的存在,必然会走向自我崇高和封闭,然后逐渐衰落,直至灭亡。所以一个泱泱大国要有大国的气度和风度,要想大海一样,接受容纳一切,融化一切的善恶是非而不断强大自己。这也是做人的大道。是所谓“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