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国际:独玉春秋之一

 相约归渡头 2013-05-22

央视国际:独玉春秋之一

                       《独玉春秋》央视国际 了解一下四大名玉第二的独玉
                                 中国南阳独玉博览馆转载

    有一种被神化了的石头,它出现在许多重大的历史时期,王侯为它兵戎相见,平民为了它父子相残。它的分布区比钻石更为狭窄,它的颜色让人几千年琢磨不清,它就是独山玉。
  
       两千七百多年前的一天,楚国的王宫里正在举行一个重要的祭祀,巫师将确定几天后的一个重大战役的吉凶。

  正在这时,一个远道而来的人突然入宫献宝,楚厉王喜出望外,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可是呈上来一看却是一块难看的石头,楚厉王大怒,觉得非常不吉利,下令以欺君之罪砍下了这个人的左脚。

  二十多年过去了,楚武王继承了父亲的王位,这个人又去献宝,武王清楚地记得,二十多年前这个人带给他父亲的不愉快经历,未等此人把宝贝呈上,就令人砍掉他的右脚。

  这到底是宝玉还是石头,为什么这个农民要多次冒死奉献呢?十年后它引起了新即位的楚文王的关注。

  在一个山洞里楚王派来的鉴定行家找到了这个农民,当他们一起刨开这块石头,行家惊异的发现原来这是一块绝世美玉。

  文王奖赏了这个名叫卞和的农民,并且把这块美玉命为和氏璧。

  这块美玉后来被雕刻成了传国玉玺,拥有它便拥有至高无上的王权。

  其后秦代汉代乃至三国它都频频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不惜一切代价的武力争夺,行刺偷窃,甚至兄弟父子相残。到底是什么美玉令古人如此着迷?随着近代的研究,人们发现,它既不是翡翠也不是钻石,很有可能是产自如今的南阳的一种珍贵的玉石,名叫独山玉。

  这就是以色彩丰富,质地坚硬而著称的南阳独山玉,如今人们用它来装点居室,但两千年前它却是国家间争夺的重宝.

  卞和手中的何氏壁已经遗失在历史的沧海之中, 但人们却想通过再现历史来寻找它的渊源.

  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楚国西边是强邻秦国,北边是交战频繁的晋国,东南诸国也都虎视眈眈,一介贫民卞和不可能远涉他国,然而楚国境内的南阳正是盛产美玉的地方.

  也许这个位于南阳市镇平县的卞庄就是卞和的家乡,至今这里还多为卞性,而旁边的何营可能就是卞和捡到宝玉的地方,于是把这宝贝名为何氏壁.这一带人加工玉石历史悠久,连它们的房基围墙都是用玉石边角废料堆成.难怪卞和识玉的本领那么高.

  据说何氏壁后来还是被秦始皇得到了,他被加工成了玉玺代替丢失的夏鼎成为秦王朝的镇国之宝,那可能是南阳独山玉最辉煌的一段历史了.

  中国最早的玉器应为距今六千年的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猪龙,这个猪和龙的结合体可能就是我们祖先的图腾,他们把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需要融为一体刻在玉石上奉献给神明.从此玉就成了人与神打交道的固定的媒介,只有部落或者国家遇到大事方能拿出来使用,为什么玉石在中国能超脱于其他石头独享如此高的礼遇呢.

  这是一个在南阳发现的新时期时期的独山玉铲,可以看得出它与其他石器有多大的差别,在那个时期人们经常使用的是质地粗糙脆易碎的石头,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材料,他质地坚硬,细腻,可以磨制出精美的石铲,而且还有漂亮的色泽,于是人们把他称之为美石,石头之王.但是它实在它稀少了,人们舍不得用,只能把他摆在庙堂之上欣赏,久而久之玉成了能驱凶辟邪惩恶杨善的神器,一些先秦诸侯为它不惜冒险远征.

  在南阳经常发生这样的事.一个大墓被打开了,墓的主人几乎已经看不出来了,但她身边堆积玉佩却仍闪着神秘的光泽,他是先秦的诸侯吗?不,因为直到汉代人们才敢把神圣的玉器大量的佩带在身上.最常见的就是成组的玉佩,从头到脚大大小小上百块,更有甚者用玉片制成玉衣全身披挂,杯盘碗盏全部用玉制成,这才是一个汉代帝王的威仪.为什么汉代玉器突然走近了凡人.

  人们认为那是一个崇尚音律注重礼仪的时代,大型的编钟编磬正是那个时代的象征,而玉佩则是另一种乐器,它随着一个人的步伐款款有声,一个君子在外行走要和与一种叫"采齐"的稳重节拍,在家散步要和于另一种叫"肆夏"的轻快节拍,向前走要微微按住玉器,向后退要微微扬起玉器,这样全身玉器便会发出优美的声音,别人因此判断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君子.

  到底玉石之声有多么优美,南阳玉器厂的师傅们试图再现那天籁之声,他们用独山玉制作了全套的古典乐器,这样的规格哪怕是最迷恋玉石的汉代帝王也未曾享用.

  汉代南阳就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玉器产地,在诸葛亮隐居的卧龙岗下,一条玉器街终日挤满了南来北往的顾客,那时的玉器价格昂贵,一块往往等值数十亩土地,南阳也就因此成为富冠海内的经济重镇,但这么多玉石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南阳城郊神秘的独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