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广场:两晋地方官制

 老萝卜头兵 2013-05-22

法规

历史

文学

天文

地理

伟人

军事

时政

生活

收藏

图片

网络

教程

音画

娱乐

素材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革命史

战争史

和平史

党    史

纪念馆

【古代史】历史广场《两晋地方官制》

【上古先秦】目录

【秦汉三国】目录

【两晋南北朝】目录

【隋唐五代】目录

【宋辽夏金】目录

【元 明 清】目录

两晋地方官制
  两晋(公元265~420年),包括西晋和东晋,两晋中市王朝历时150余年,除西晋太康年间出现短暂的南北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局面外,长期处于社会动荡,民族纷争,战乱不已的环境之中,
  西晋(公元265~316年),共52年。西晋共有4个帝王,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
  东晋(公元317~420年),共104年。东晋共有十一个帝王,晋元帝(司马睿)、晋明帝(司马绍)、晋成帝(司马衍)、晋康帝(司马岳)、晋穆帝(司马聃)、晋哀帝(司马丕)、晋废帝(司马奕)、晋简文帝(司马昱)、晋孝武帝(司马曜)、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
 
  ⒈两晋的州官吏
  州置刺史、别驾、治中从事(意谓居中治事、主众曹文书)、诸曹从事、中正等员。又有主簿、门亭长、录事、记室书佐、诸曹佐、守从事、武猛从事等。共有吏员41人,卒20人。诸州边远,或有山险,临近寇贼羌夷的地方,又置弓马从事50余人,凉州、益州置吏85人,卒20人,徐州置淮海从事,凉州置河津从事,诸州置都水从事各1人,荆州又置监佃督1人。
  《通典·职官一四》说:“自魏晋以后,刺史多带将军“开府”,则州与府各置僚属,州官理民,府官理戎。”
  《通典·职官一四》又说:“魏晋为刺史,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使持节……。”自魏以来,庶姓(非帝族)为州而无将军者,谓之单车刺史。”
  刺史任重者,则加以使持节都督某州或某某数州军事。凡不带军职的刺史,则称“单车刺史”。
  由于战争的频繁,刺史之权极重,往往带将军称号。这种刺史,多开幕府,置僚属,形成地方政权。那些刺史兼将军,有长史、司马为其僚佐,以掾、属分曹主事,事实上是代行其职权。
  由于都督、刺史开府置僚属而造成地方政权机构繁杂,吏员无限增多的弊端。《晋书·傅玄传》载,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初,傅玄之子傅咸上书晋武帝说:“旧都督有四,今并监军乃盈于十。夏禹敷土分为九州,今之刺史几向一倍。户口比汉十分之一,而置郡县更多。空校牙门,无益宿卫,而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侯,复坐置官属。……以为当今之急,先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唯农是务也。”傅咸当时已看出机构多、官属多的问题,要求晋武帝省官并事。西晋政府对这个问题也引起重视,曾经“议省郡县半吏以赴农功”,可是这件事却遭到中书监荀勖的反对,《晋书·荀勖传》载,荀勖对此事的看法是“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因而,省官并事,以劝农功之论未能付诸实施。由于机构多、官属多,自然造成许多一人兼数职而无从顾及。干宝《晋纪总论》说:“秉钧当轴之士,身兼官以数十,大极其尊,小录其要,机事之失,十恒八九。”象晋武帝司马炎时的王祥,既拜太保,又被“加置七官之职”。他做太保,本来就“萧然自放”,再加七个官职,这七官自然也更加“萧然自放了。”
  机构多,官僚多,兼职多,表明了西晋这个封建国家是一部运转不灵的机器。干宝的《晋纪总论》在评论西晋官场风气时又说:“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空望为高,而笑勤恪。……刘颂屡言治通,傅咸每纠邪正,皆谓之俗吏;其倚仗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由是毁誉乱于善恶之实,情慝奔于货欲之涂。选者为人择官,官者为身择利。……悠悠风尘,皆奔竞之士,列官千百,无让贤之举。”这段话中肯地揭露了西晋官场的腐败作风。
  西晋亡后,中原士族及其部曲相率南迁,东晋政权往往在南方各地设立侨州郡县以安置之。
部门 官名 品级 备注
刺史   晋代刺史多带将军衔,不兼将军者,谓之“单车刺史”
太守   河南郡之长,称之为“尹”
别驾    
主簿    
治中从事    
县令、县长   大县置令,小县置长
  每县均置方略吏4人,洛阳县置六部尉,东晋健康亦置六部尉。
主簿    
主记室    
五官掾    
文学掾    
功曹史    
录事史    
 
  ⒉两晋的郡或国官吏
  州下辖郡或王国。郡皆置太守、丞、诸曹、诸参军事、中正。河南郡为西晋京师所在,特置河南尹,丹阳郡以东晋京师所在称尹。郡国户不满五千者,置职吏50人,散吏13人;五千户以上,置职吏63人,散吏21人;万户以上,职吏69人,散吏39人。此外,郡国不分大小,皆置文学掾一人。
  《通典·职官一五》说:“晋郡守皆加‘将军',无者为耻。”由于战争的频繁,郡守之权极重,往往带将军称号。
  西晋的诸侯王体制与前几朝有很大区别,虽然仍然有自己的封地,但是却不“就国”,而是继续在朝廷任职。于是虽然各王在自己封地的权力与东汉、三国时一样,仅限于财政收入而无任何实权,但他们在朝廷掌握的政权兵权却成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日渐权大的诸王引起了“八王之乱”,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晋代封爵有诸侯王国和公国。王国为皇子或皇族封地,地位同郡,王国置相(後改为内史),由朝廷任命,性质同太守。公国设相(位当郡太守)。
  晋封诸侯王国,分大、中、小三等,为重其兵权,大国置中军2000人,上、下军各1500人;次国上军2000人,下军1000人;小国又分三等:大国置守士100人,次国80人,小国60人。王国以内史当郡守(改郡太守为内史),王国置师、友、文学各1人,减省相及仆,有郎中令、中尉、大农,号称三卿。大国置左右常侍各1人,减郎中,置侍郎2人,典书、典祠、典卫、学官令、典书丞各1人,治书4人,中尉司马、世子庶子,陵庙牧长各1人。又有谒者4人、中大夫6人、舍人10人等,这些皆由国王自选文武官员充任。郡侯县公也如小国制度。公侯以下置官属,随国大小而异。
 
  ⒊两晋的县或侯国等官吏
  郡下为县或侯国等。大县置令,小县置长,下设主簿、尉、录事史、主记室史、门下书佐、幹、游徼、议生、循行功曹史、小史、廷掾、功曹史、小史书佐幹、户曹掾史掾、法曹门幹、金仓贼曹掾史、兵曹史、吏曹史、狱小史、狱门亭长、都亭长、贼捕掾等员。户不满三百以下,职吏18人,散吏4人;户三百以上,职吏28人,散吏6人;户五百以上,职吏40人,散吏8人;户千以上,职吏53人,散吏12人;户千五百以上,职吏68人,散吏18人,户三千以上,职吏88人,散吏26人。
  每县均置方略吏4人,洛阳置六部尉。东晋以后建康也置六部尉,其余大县置尉2人,次县、小县各置1人。
  晋代封爵有侯国,地位同县。侯国设相(位当县令)。
 
  ⒋两晋的乡官吏
  县之下置乡,五百户以上置1乡,三千户以上置2乡,五千户以上置3乡,万户以上置4乡,每乡置啬夫1人。乡户不满千以下,置治书史1人;千以上置史、佐各1人,正1人;五千五百户以上,置史1人,佐2人。乡以下为里,百户置里吏1人,其地广人稀,听随宜置里吏,但不得少于五十户。千户以上置校官掾1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