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一詞原有「神秘之書」之意,一般人對它大都持有莫測高深, 遙不可及的感覺,以為看不到、摸不到乃當然之事。看不到,是真的,除非以 開刀方法把它露出來,但摸不到,那倒未必。正常的尺骨神經在肘關節部是 摸得的。若把手臂向前伸直,掌心向內側,我們就能在肱骨末端內側摸到突出 的骨頭,解剖學上稱之為肱骨內上髁(medial epicondyle)。鄰接此突起部 的外側有肱骨的凹槽,用手去摸此部位,可以摸到直徑約0.4公分的索狀物, 可以向左右稍微移動或滾動,用力稍大即可引起小指的麻木感,類似觸電的 感覺。這索狀物就是身上唯一容易摸到的神經─尺骨神經。 因為尺骨神經位於很表淺的地方,若寫字或看書時將肘部用力往桌上一放 ,往往會感到小指或無名指的麻木。晚上睡覺時若習慣於將前臂與手內翻 (如此則將含有尺骨神經的肱骨凹槽往下壓),翌晨起床往往會覺得小指或 無名指「失去知覺」。這些都是尺骨神經受到壓迫所引起的現象。好在這種 壓迫容易預防:肘部放在桌上時不要用力過猛,也要注意擱置的角度;睡覺 時注意肱骨凹槽部不要往下壓,或肘部下面放軟墊。若壓迫時間不超過數 小時,通常把手甩一甩,或熱敷凹槽部,麻木感也很快就消失。 但有一種慢性而常需外科治療的尺骨神經病變,叫做遲發性尺骨神經麻痺 ,遠在1878年就有人報告手肘部骨折多年後發生漸進性的尺骨神經機能 減退。我們以前也談過,尺骨神經掌管手上的小肌肉,將手掌平放在桌面時 它的主要功能是把手指沿著桌面撐開與併攏。因此,慢性尺骨神經麻痺不但 能使小指、無名指的感覺減退或喪失,亦可使這些小肌肉麻痺、萎縮,令手指 無法併攏,並撐開無力。因肌腱中間的肌肉萎縮,手指末端略彎,變形後的 手掌頗似鳥爪。 病情一旦到了這個地步,如不開刀減壓,尺骨神經遲早會「報銷」。開刀 最常用的方法是:?將壓迫神經的纖維組織切除,?切除肱骨內上髁,或將 神經移位(至肌肉下或皮下),以減少其過度伸張。 但但當然,急性外傷發生於尺骨神經的任何部位,也需要以外科方法修補 ,但這種現象一來罕見,二來也涉及神經外科的專科技術,此地不擬深入討論。 總之,尺骨神經是我們唯一容易摸到的神經。熟悉它的位置與保護它的 方法,可以避免許多無謂的困擾,並於病發後也能及早接受適切的治療。 |
|
来自: LM0318 > 《394 人體結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