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几个成语之意的转变看儒家思想

 昵称7215767 2013-05-23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人皆用,这本是好事,思想一致,无有杂念,岂不是上下同心同德,社会平平安安。然而时间一长,再加上各取所需,各有心得,久而久之难免始终如一,本来一锅清香的汤就这么被大家一会儿加点这个,一会儿放点那个,终于失去了原味。儒家思想不得不离衷叛意,失其原本,最终被曲解,滥用,以至于今天有人评击,有人大骂,搞得人们惶惶不安,心律不一。这里不大谈阔论儒家思想是怎么被篡改滥用的,只捡几个失去原意的成语,略见一斑我们是怎样应用祖宗的智慧的,使我们的思想大放异彩的。

1,三思而行,

鲁国大夫季文子没遇事必三思而后行。孔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孔子的意思是说两次就足矣,何必三思?

为何不能三思?朱熹解释说“三则私意起而反惑。”朱熹的意思是三思就会有私心,反而使人迷惑而失正道。

季文子是春秋时鲁国大臣,鲁国国君鲁文公死后,执政大臣公子遂杀掉文公的两个嫡长子后立一个庶出的幼子为君,就是鲁宣公。按当时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规矩,公子遂纯属乱臣贼子,应受到声讨法办。然而此时的季文子身为鲁国重臣却想了又想,三思之后决定暂时保持沉默,不声张正义。季文子之所以这样做是考虑到他此时尚年轻,位置还没有做稳,实力还不够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出于对自己安全的考虑而暂时不动声色。因为此事,一个反对公子遂的大臣被杀死了,季文子能不再三思量吗?那个没有三思,一个心眼维护正义的人死了,自己若是不多个心眼不也就完蛋了吗?因而经过三思,季文子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照常上朝办公。

十八年之后,被公子遂扶立的国君鲁宣公死了,在此前那个乱臣贼子公子遂也死了。季文子的位置升为鲁国的第一把手,主政正卿。这时季文子来神了,一定要惩办当年的罪魁祸首,可是罪魁祸首死了,惩办谁呐?正好罪魁祸首的儿子公孙归父正得宠,就惩办他的儿子。于是季文子在朝廷之上大声喊叫一定要惩治杀嫡立庶者。大臣们有反对者指责季文子“你当年不声讨法办,现在却要治他的后代,事情过去了就算了,你这么做不是又要乱吗?”季文子现在大权在握,不顾别人的反对,硬是将公子遂的儿子季孙行父一家驱逐出鲁国。

这就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的最典型之例。不管人们对他的做法是怎样评价的,孔子却从中看出了他的维护自己的私念。

季文子十八年后声张正义其实正是出于维护自己的私念。当时鲁国之政权在三大家族,季孙氏,孟氏,叔孙氏,称为三桓。三桓把持鲁国国政,国君为之担忧,想分权给公子遂家族,削弱三桓的势力,三桓当然不愿意,季文子为鲁国三桓之首,首当其冲为维护家族势力,而把十八年前的事拿出来作为铲除异己的借口。季文子是不是出于私念为了自己而老谋深算?

孔子因此而说思量两次就够了,然而人们似乎忘了孔子说的话,而把三思而行奉为行事方针,永恒圣典。是的,这个世界不能不叫我们多思考,然而我们多数人遇事左思右想反复思量,其中有多少程度不是出于私心?三思而行,使我们的大脑异常发达。大脑的反复思考又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复杂,越复杂就越要三思,四思,N个思,这样循环反复以至无穷使我们的社会更为复杂,而我们中国人个个更是满脑子“智慧”。福兮?祸兮?不知也。

2,和为贵

以前人们调解两人或是两伙之间纠纷,争执时常常会说一个词“和为贵”,以此劝解双方和平相处,不要继续争持了。“和为贵”中的“和”被当成和解,和平之意,其实这个词的最初用法并非如此。

“和为贵”一词出自《论语。学而》原句是: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礼的作用,可贵之处就是它的从容和谐。先王之道以此最为美好,不论大小事,都由此道而行。尚若有行不通的时候,仅仅为了表现礼的可贵之处为从容而从容,而不以礼来节制,那也是不行的。

这里的“和”指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和谐态度,一种洒洒脱脱的君子风度。

周朝是个礼治王朝,以礼治天下。故其礼仪制度浩繁详尽,从建邦立国到生活所居无所不包,规定的异常详细,如,朝礼,军礼,聘礼,祭祀礼,婚嫁礼,宴饮礼以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洋洋洒洒共计三千多条。有的礼节简单易行,如男女不同席,每入门让于客,坐不撇腿,行不在道中等等生活常规,有的礼规非常繁琐,如祭祀礼,丧葬礼等等。而多数这样的礼规如祭祀,朝拜,外交等等不仅要求人们按礼行事,而且还要有一种肃然端庄的姿容。行礼的时间既长又繁琐,又要有种庄严的态度,这样就会使人感到很累而不能始终如一保持一种姿容。故而,有子告诉人们行礼要从内心而起,不要在表面上装出一幅庄严的样子,忸怩,做作,都不是礼所要求的,那样做会很累人的,应从内心上表现出一种坦坦荡荡从容不迫的态度,自然得体,那么就会与礼相和谐,而礼的作用正是为了和谐,祭祀是为了与鬼神和谐相通,聘访是为了与他国和谐相处,诸侯朝拜天子,大夫敬奉国君,是为了上下和谐。总之,一切在于和,以和为贵。这就是“和为贵”的原意。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单单把整句中的“和为贵”三个字拿出用来劝架,也是活学活用呀,但可贵之处却不见了。

3,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庸》有句话: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这里的道指的是平常的道理,理解为真理,正道皆可。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的道理就是常理,并不是很遥远不可求。人若是好高骛远,诡异行怪,则不能求得道。诗经上说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手握着斧头柄砍伐木头做斧柄,样子就在眼前,为什么还要往远处看呐?所以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朱熹对这最后一句“以人治人”的解释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意思就是整治人的缺点毛病应从那个人本身上找出症结所在,找出他的毛病,以及他身上的优点,对症下药,用其长治其短,使之改邪归正。缺点改掉了,就可以停止不治了。

不幸的是这条使人改邪归正,修身行善的治病救人方法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一条报复原则,变成了“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同义语。而“以人治人”则成了人整人。

哎呀,真是不可思议,世道之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啊。

4,察言观色

这个成语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无需怎么解释了,所要指出来的是现在我们用这个词多少有些贬义,与“见风使舵”“投其所好”等联系在一起。而“察言观色”的本意却并非如此。

此语出自《论语》“颜渊”一章。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达。孔子问:“你说的达指的是什么?”

子张回答:“在家必闻,在邦必闻。”(在家大家都知道你,在国也有名望。)

孔子说:“那不是达,是闻而已。什么是达呢?质直而好义,察言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而闻是什么呢?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孔子所定下的“达”和“闻”两个含义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修身做人的观念,一种是求实,一种是求名。

求实的表现是品质端正,人格正值,好行仁义,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论,察看别人的表情而谦虚退让。这样的人不论在家在国都可以达到“达”。(达到真正有真才实学,受人尊敬的那种地位。)

求名的表现是表面上爱好仁德,而行为上却违背仁义,更可悲的是这种人这样行事却“居之不疑”——没有疑惑,心安理得。朱熹对“居之不疑”的解释是两个成语:自以为是而又无所忌惮。这样人到头来只能获得一点虚名而已。

由上分析可见,“察言观色”初意是指着一种谦虚的态度,是一种谦谦君子的风度,后人断章取义,此词意思转变。词义一变,这种行为的本质也随之大变,而真正的“达”人也很少出现了,满眼皆是闻风而动的“闻”人而已。

5,以直报怨

既然有人说了个“以德报怨”就说一下吧。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

孔子说:“如果那样,那么用什么来报德?(何以报德)”

那人不知如何回答,孔子告诉他:“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此段见《论语》宪问一章)

孔子为什么不赞成“以德报怨”,难道圣人不如常人胸心更宽阔情操更高尚吗?孔子似乎是觉得“以德报怨”不公平。一个人施给你恩惠,另一个人却得罪了你,而你却以相同的方式——“以德”对待两个人,看上去是不公平,那个施恩惠的人肯定心理不平衡,会埋怨,而另一个人则可能因你“以德报怨”而感动,会成为你的朋友,以后可能还会施德给你。这样一推测,“以德报怨”可以挽救一个人,不也可乎?那么孔子为何不赞成这么做。

古往今来,历史上“以德报怨”的例子极为少见。只有几个贤明君主施仁施德的例子,如大禹下车泣罪的故事。大禹巡游路见罪人,下车问他们犯了什么罪,问完后流下眼泪,说这些罪人都是因为我为政不善,没有使他们感受到我的仁德,所以才成了罪人,不是他们的错,错在寡人啊。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唐太宗纵囚归狱的故事。唐太宗审阅罪人名录,见有应处死刑者三百九十人,心生怜悯,把他们全部放了,让他们与家人团聚,临走与他们约好日期令他们回来受刑。期到,三百九十人全部回来,唐太宗感动,将他们全都赦免。

再举一例,春秋时一群野夫偷吃了秦国的几十匹马,被抓住押至秦国国君秦穆公前,秦穆公饶恕了他们并且还令人拿出几坛酒给他们喝。这群野夫非常感到,当秦国在一次与晋国相战处于危机时刻,这群野夫突然出现在战场,帮助秦军击败了晋军。

以上三个“以德报怨”的例子很勉强,至于普通人“以德报怨”的例子史书中确实难寻。也许那个时代还沿袭上古之风提倡“以德报怨”吧,老子也曾说过“大小多少,抱怨以德。”,所以才有人询问孔子这个问题。孔子看出了时代在变,人心在变,只好退而求其次,“以直报怨”。

这里的“直”意思是心地宽阔,不记私怨,善于原谅别人的过错。如果人们真能做到了这点,就不会出现相互仇杀,报复的恶性循环,社会也会多了几分安定和谐。然而古往今来有多少世仇代代相传,多少怨恨埋在人间,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以至于构成了我们中国人性格的一部分:小肚鸡肠,报复心理。而不计较,心胸大度的直性子的人却很少见,并且渐渐变成“傻子”。

6,“中庸之道”

现在人们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和应用就是取其“中”,凡事适中不过激,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处于中间而已,然而这并非中庸之道。

其实中庸之道的内含由两个概念组成,一个是中,一个是庸。“中”就是中正,“庸”即常理。《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篇开头引述程子的话:“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的整个意思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不偏不斜地按常理行事。

所谓常理就是上面所说的“天下之定理。”

那么什么是“天下之定理”呢?就是做事应遵循的道理,这包括自然法则和人们行事准则。古人尊崇自然,主张顺天行事,故很早很早以前从黄帝开始就观察天象积累了丰富的日月星辰四季循环天地变化等自然知识,我国这才有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阴历”。秦以前,天子每年开始,都要向各诸侯国颁发年历,那时叫历法,人们根据历法上的指示按时播种,收割进行四季所行之事。历法上所指示的事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最原始的天下之定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积累补充,定理逐渐完善,人们必须按着这些定理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否则将一事无成,无有所获,甚至还可能带来灾难。

写到这想起小时候背诵二十四节气,不觉得有什么稀奇。后来渐渐发现有些俗语说得真的是那么回事。比如“正月十五雪打灯。”真的是每年正月十五都下雪。还有“八月十五月儿圆”等等。古人长期形成的知识真是“天一无缝”啊。当然了,现在气候大变,已经不那么准了。(这也是人们不行正道不懂常理的表现。)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所以古代圣明之人就要求人们遵循这些自然法则,顺天行事。为了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便制定了一些人们日常生活所应该遵守的规矩,这些规矩就形成了常理,成为天下之定理中的一部分。“中庸之道”就要求人们谨守天道,按常理做事。

最后说一下“题外之言”,我们不走正道不按常理行事的例子太多了。“中庸”上讲:“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这是说“中”应该心平气和地去做事,如果过怒过喜都不是做事应该持有的态度,有情绪可以发,但要适度,过之,则带来灾难。而我们做事什么时候适度过?灾难已经来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