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先后天八卦是怎么来的呢?★★★★★

 缘助舫 2013-05-23
先后天八卦是怎么来的呢?
 

作者:郭顺红

 

、“八卦”的本意是什么?

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

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

测度之意。

“卦”者由古人观测日影工具土圭(圭表)的意义引伸而来,是天体测量的工具,目的在于观测日月运行,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 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

 

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 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

爻有阴阳两类,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 代表天地人三才。

三才的天部,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古称天文

三才的地部指观测日影来计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生长化收藏的全过程。

三才的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结合,以便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

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一横叫二爻,上一横叫三爻。 

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总称为经卦,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组合,则构成六十四卦

 

二、“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是如何来的?

(一)、“先天八卦的来源及其演变

1、伏羲传

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七千至一万年。

伏羲,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皇羲、太昊等,《史记》中称伏牺华夏太古三皇之一,女娲同被尊为人类始祖,中国神话中与女娲一样,龙身人首、蛇身人首。

另有一说,伏羲即盘古

盘古,“盘”字古义为开端,“古”即葫芦,寓意生命繁衍。

炎帝、蚩等部落的一部分从黄河流域迁徙到南方以后,其先祖伏羲在传说中演变为盘古,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当中,演变出盘古开天地的传说。

我国甘肃天水市(伏羲故里)有伏羲文化节。

 

2、伏羲画八卦

传说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做八卦。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从前,人们对天上会长云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闪,地上会刮大风、起大雾,不知道是咋回事。很多人去问伏羲,他也说不出个原因。有一天,伏羲在蔡河流经淮阳伏羲南门前的一条河)捕鱼,逮住一个白龟。白龟盖上有“花纹图”(这就是“河出图”的传说)。

伏羲没事儿就琢磨白龟盖上的“花纹图”,在地上比着,根据白龟盖上的花纹画画。折一根草秆儿,就画一画,画着想着,想着画着,画了九九八十一天,画出了名堂。他用一通道儿当阳,一断道儿当阴,一阳二阴,一阴二阳,来回搭配,画来画去,画成了八卦图”(这就是“八卦出河图”的传说)。

后人把伏羲养白龟那个坑叫白龟池,画八卦那地方叫画卦台

八卦衍生易经,开华夏文明。近代之求签或掷杯,实是易经之简化版。因其制造八卦,人奉之为神,尊其为八卦祖师。

 

 

 

 

(二)、后天八卦”的来源及其发展

 

3、“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的出处

A、“先天”与“后天”出自《乾·文言》“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先后天八卦之说,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两种八卦的方位排列方式的不同,因此其所具备的数理也同样有所不同。因其不同的方位排列而形成的图就是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

 

在宋代以前,没有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组合结构。

宋代道士陈抟精于易学,开辟了“图书解易”的先河,据传陈抟根据《说卦》中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章句而创造出一个“先天八卦图”,也称为伏羲八卦图;

 

         先天八卦

  B、根据“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章句而创造出了“后天八卦图”,也称为“文王八卦图”。

    

                     后天八卦

这两个八卦图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3、后天八卦的前后脉络:

《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后天八卦,以震卦为起始点,位列正东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

如象征节气,则震为春分,巽为立夏,离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坎为冬至,艮为立春。 

《说卦传》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这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注:后天八卦的这种解说顺序正是按照先天八卦的“阴阳对待”的顺序展开的。这正应证了---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的法则。)

邵子曰:“乾统三男于西北,坤统三女于西南,乾、坎、艮、震巽、离、坤、兑阴”。

后天八卦的“序数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注:后天八卦的“序数”是由“洛书”确定的,因此,“洛书”、后天八卦与“九宫图”一致

 

4、后天八卦的“次序是怎么来的呢?

实际上是由四时、八节卦象而来:

震卦一阳由下爻初动,冲破二阴的压抑,代表着生发之机(象征春日之生),故位于东方(木);

巽卦二阳重于一阴之上,有流动风行之象。震为生发之动(位于东方),生发之动必流行起来(巽),流行的结果就是万物的竞相媲美而至繁盛,离为繁盛(位于南方),故巽卦位于震卦与离卦之间(东南)。

离卦为二阳布于一阴之外,代表着光明与繁盛(象征夏日之长),万物竞相绽放,故位于南方(火);

兑卦二阳收于一阴之下,代表着涩敛与收获(象征秋日之收),故位于西方(金)。

坎卦为一阳藏于二阴之中,代表着寒凉与纳藏(象征冬日之藏),万物内敛收藏,故位于北方(水);

艮卦一阳止于二阴之上,二阴叠聚,有安止静极之意。坎为纳藏(位于北方),纳藏必然安止,止(艮)极必动,震为动为生发(位居东方),故艮卦位于坎卦与震卦之间(东北);

乾坤为偏阴偏阳之卦,故处于偏位坤卦偏阴故处于偏南方(西南),乾卦偏阳故处于偏北方(西北)。万物不可能永远成长繁盛,经过大地的兹养(坤之养)后则将归于收获敛藏,故坤居西南;万物收涩之后还要经天阳之历炼(乾之战)才能纳固归藏,故乾居西北。

这就是为什么乾卦位居西北坤卦位居西南。

后天八卦的卦象(爻象变化)将天道四时八节的流转与人们的劳作起居结合在一起,揭示自然阴阳生杀流转之机,四时五行与后天八卦的结合,正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涵。

历史上易理派很少有人能够结合卦爻将《说卦传》中“帝出乎震”一章(即后天八卦)的八卦次序解释清楚,几近失传。

5、后天八卦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 

后天八卦图从《周易-说卦传》中可以看出,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于此可见这些卦图的实质了。

 

二、“来氏太极图”的演变

太极图的不传之密

    这是平常见到的太极图易学发展到明朝,出现了一位天才的易学家----“来知德”,他从平常见到的太极图发展出了一个太极图”---易学上称为来氏太极图如下

太极图的不传之密

来氏太极图

“来氏太极图”是最接近太极本义的--太极的本来意思就是宇宙混沌初开时的样子★★★★★

来氏太极图确切表达了“星系”的运动,图的星系运动

太极图的不传之密

 星系运动

来氏太极图与“星系运动图是不是一样呢?

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知道了,见下图。

太极图的不传之密

这是在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发现的彩陶--距今6000年。

现在的太极图则来源于下图:

太极图的不传之密

这同样是马家窑的6000年前的彩陶。

在远古时代,太阳都是一个圆圈里再画一个黑点,黑点表示太阳黑子,这就是为什么远古时代的神话里说太阳里有乌鸦的原因。★★★★★

太阳广而言之代表恒星,两个恒星间的飘带表示相互间的作用力,这是现代太极图的原型。

现代太极图离直观已经有点远了,侧重在表达哲学内涵。

我们现在具体阐释一下来氏太极图的内涵:这种“涡漩式”的结构,也正是世界的基本结构---

在宇宙中,不仅银河系是这样的“涡漩”状态,太阳系也是这样的“涡漩”状态,许许多多的星系,都是这种状态;

在我们的周围,地球磁场是这种状态,飓风和龙卷风也是这种状态;

微观领域的原子是这种状态,电子的磁场也是这种状态;遗传基因也是这样的涡旋结构。

藤本植物中,牵牛、南瓜、四季豆、扁豆等的攀援茎也是涡旋向上生长的,菟丝子等藤蔓植物也是涡旋向上生长的,气团的运动也是涡旋,很多植物的花朵,果实也是涡旋如图

 

 

 

所以,就有了“天道阳顺、地道阴行”--这是自然规律!★★★★★

太极图的不传之密

起绒草

太极图的不传之密

太极图的不传之密

松果
 

那么这种涡旋有什么规律呢

当然有的,那就是按斐波那契数列排列的。★★★★★

现在先来说说什么是斐波那契数列

公元1202年,斐波那契的传世之作《算法之术》出版。在这部名著中,斐波那契提出了以下饶有趣味的问题:

“假定一对刚出生的小兔一个月后就能长成大兔,再过一个月便能生下一对小兔,并且此后每个月都生一对小兔。一年内没有发生死亡。问一对刚出生的兔子,一年内能繁殖成多少对兔子?”(

 

太极图的不传之密

 

第一个月是一对未成熟的兔子,

第二个月是一对成熟的兔子,

第三个月是二对兔子,

第四个月是三对兔子,

第五个月是五对兔子,

往下不断繁殖......于是便得到一个数列:1,1,2,3,5,8,13,21,34,55,89,……

在这个数列中,从第三项起,每项都等于前面两项的和。★★★★★

我们的例图引用了花朵和果实,你可以看见那上面有许多涡旋这些涡旋从中心向外盘旋,有些是顺时针方向的,还有些是逆时针方向的。★★★★★

在蓟的图里,标出了两条不同方向的涡旋。我们可以数一下,顺时针旋转的涡旋一共有13条,而逆时针旋转的则有21条。13、21这正是斐波那契数列相邻的两个数。

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科学的其他分支,也有许多应用。例如,树木的生长,由于新生的枝条,往往需要一段“休息”时间,供自身生长,而后才能萌发新枝。所以,一株树苗在一段间隔,例如一年,以后长出一条新枝;第二年新枝“休息”,老枝依旧萌发;此后,老枝与“休息”过一年的枝同时萌发,当年生的新枝则次年“休息”。这样,一株树木各个年份的枝桠数,便构成斐波那契数列。

这个规律,就是生物学上著名的“鲁德维格定律”

向日葵花盘和松果的螺线、植物茎干上的幼芽分布、种子发育成形和动物犄角的生长定式,都遵循着斐波那契数列★★★★★

事实上许多常见的植物,我们食用的蔬菜如青菜包心菜芹菜等的叶子排列也具有这个特性,只是不容易观察清楚。尽管这些顺逆涡旋的数目并不固定,但它们也并不随机,它们是斐波那契序列中的相邻数字。

所以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指的就是斐波那契数列★★★★★

所以,就有了“天道阳顺、地道阴行”--这是自然规律!--“对待者数”,讲的就是“天道”,也就是自然遵循的规律!“先天八卦”,讲“天道”、讲“对待”,就是讲自然规律的!★★★★★

 
 

  

先后天八卦的来历---河图洛书太极图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

---论证“先后天八卦”的来源

(之一)

刘光宇

转自: http://www./Article/yxlt/yxltt/200812/1456.asp

 

 

河图洛书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说它是中国古代的数理、天文、地理、历法、气象、音律、医学等诸多高明学科之母,其中包含了诸多未被人们理解的宇宙奥秘。人们只要明了其神秘,就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故而历代研究者,都急于知道其具体涵意与答案。

数学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向导,人们离不开数学,否则,就不能正确分析和把握客观事物,就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太极图与河图洛书解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太极图、河图、洛书是三个最古老的图形,太极图就是的示意图,河图是的示意图,洛书是的示意图.

幻方(纵横图)——解法

幻方最早记载于我国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时期《大戴礼》中,这说明我国人民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知道了幻方的排列规律。而在国外,公元130年,希腊人塞翁才第一次提起幻方。我国不仅拥用幻方的发明权,而且是对幻方进行深入研究的国家。公元13世纪的数学家杨辉已经编制出3-10阶幻方,记载在他1275年写的《续古摘厅算法》一书中。在欧洲,直到574年,德国著名画家丢功才绘制出了完整的4阶幻方。

 

摘要:一部《周易》,“简捷明了”。因“象、数、理”寓其中,不需再去说明。《周易》系辞讲得好,“一阴一阳谓之道”,即凡事都一分为二,《周易》之书也一样,因其过于简捷,随着时间变易,语言环境变迁,思辩方式的演变,弄得繁缛末节,反而不能明了了。

其实,《周易》有其深化,完善的过程,有其内在规律性。“数、象、理”是其核心内容,“占”是其技术手段及应用。

《伏羲八卦次序图》主“数”;(备注:《伏羲八卦次序图》不是《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图》主“象”

《后天八卦图》主“理”

“占”是以对“数、象、理”之综合应用。★★★★★

《周易》是“数、象、理、占”的提炼、归总和综合应用。

 

1、“太极图”的形成

“太极图”的形成过程---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确立过程古人通过对“日月”的实际观测记录下的数据并根据“日月”的运行规律确立了“二十四节气”,由此画出了“太极阴阳”图

2、《伏羲八卦次序图》的形成

A、古人在“太极图”的基础上“画卦”,形成了“伏羲八卦次序”

B、“伏羲八卦次序”也叫“先天八卦数”。它最早的基本的含义之一就是“数”。因此,伏羲八卦次序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的精髓在于“数”

C、《伏羲八卦次序图》确定了八卦符号具有“数”的含义,并且由此演变了《伏羲六十四次序图》,其384爻数闰年周天数相吻合。

D、当时的《伏羲八卦次序图》不具有“东、南、西、北方”空间“方位”)上的意义。

3、《先天八卦图》的来源--“先天八卦图”来自“真河图”和“四象”

A、古人通过对“月亮”的实际观测,通过对“月亮象”的变化观测,先发现了“月亮”这个天体运行八卦图——画出《月亮象八卦图》以此来表示月亮象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B、古人通过对“太阳”的实际观测,根据晷影的长短变化,画出《太阳晷象八卦图》以此来表示太阳的连续循环运动。

C、古人通过对“太阳”和“月亮”的实际观测,发现太阳月亮东升西落且认为其方向为“逆时针”运转(在今天看来,古人的这种“逆时针”的方向实际是错误的)

D、后来古人又把“月亮象八卦图”和“日晷象八卦图”这两个图合二为一,得到了《先天八卦图》

E、先天八卦图》者,是指先发现的天体运行八卦规律图。它的主要内涵是以日和月的“形状”变化规律来展示日和月的循环运动并且与之相合。

F、《先天八卦图》首先,标示了日月运行的循环性,克服了“伏羲八卦次序图”日月直线型运动、不能循环的问题。

G、《先天八卦图》只表示“形状”改变,没有“方位”的意义。也就是说,《先天八卦图》中的八卦不具有“五行”的属性。把《先天八卦图》配五行,是把它繁杂化了。

4、《后天八卦图》的形成轨迹

先天八卦图来自真河图”,“后天八卦图”来自“洛书”

太极图二十四节气《伏羲八卦次序图》“先天八卦数”

+《真河图》《先天八卦图》

《真河图》《洛书》《后天八卦图》

5、《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所表达内涵

《先天八卦图》主要是对事物“象”的表达,是以“月亮象”为主要表达对象的。

《后天八卦图》主要是对事物“理”的表达,是以“太阳功能”(能量变化)为主要表达对象的。

《伏羲八卦次序图》为,《先天八卦图》为

《先天八卦图》为,《后天八卦图》为

《后天八卦图》主“理”,主要的内涵是配“五行、方位”,体现在“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生、克、制、合、化”上。

《先天八卦图》主“象”,主要的内涵是“卦象、爻象”。如一个卦由下往上读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下往上,前后、左右之分,上圆下方,内圆外方,上白下黑……等之应用。

《先天八卦图》,为立体的、空间性的。

《后天八卦图》,为平面的,时间性的。★★★★★

《先天八卦图》表形态,《系辞》第一章讲得好:“天尊地卑,山泽以能气,雷风相博,水火不相射”。

《后天八卦图》配“五行、方位”,表时间流动。《系辞》讲得好:“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这里乾卦主西北,秋冬之时。就是《八卦次序数》。

本文论述“数、象、理”是根据日、月、地三者运动关系而来的,具有客观性。日、月、地运动是地上一切能量变化,生命活动之源泉。任何生命活动和社会现象都脱离不了日、月、地天体运动节律及其影响范围,即都超越不了太极八卦规律。也就是任何事物都遵循太极八卦之“数象理”。故太极八卦具有物质基础,具有客观性。致于“占”,则类似于当今的生命“克隆”技术,是一种信息克隆。

自古以来,对待《周易》一直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肯定。持肯定态度者,倾毕生精力,学习,研究,应用《周易》。历朝历代以来,著书《周易》可谓汗牛充栋。一种是否定。持否定态度者极力歪曲,打压《周易》的研究,应用。尤其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占领思想阵地以后,认为“八卦”的应用,是“无根无据的迷信”。

不管是肯定也好,否定也好,《周易》的研究与应用,由过去官方太卜掌握,到后来流入民问,持久不衰,除《易经》之外,世上没有任何一种学问,持续研究,应用几千年而不衰,这不是仅仅用“文化热”现象能解释得了的。

那么,“太极八卦”到底蕴含了什么?也就是说“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 

1、《易》文化渊源及其演变

就象一个运动健将,回顾性观看他蹒跚学步的影像,正确的态度是即不能夸大他蹒跚学步的作用,也不能否定他幼雉行为的存在。今天回顾性总结中《易》文化及其演化过程,未免觉得人类早期的认识是那么幼雉,甚至可笑。但是,否定它,就无从探讨“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过分夸大,高推圣境,就又会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步,仍被认为是“迷信”。

我们今天应用最普遍,最方便的高科技机器莫过于电子计算机(电脑)。它也不是一朝被发明,被应用的。也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这中间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先是人类发明电,继之生产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原件,经过若干年,组装成收音机,又经若干年,发明集成电路,组装成电视机,后才有计算机。单是计算机也有一个性能优越化,功能多样化,携带便捷化的过程。

《易》文化也是如此。它是在人类蒙昧无知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对天体简单的认识,后历经“三圣”,再到无数实践探索补充,发展起来的。是有其物质基础和内在规律的。

《系辞》云“古者包羲氏仰观天文……”,那么,他仰观的什么天文?有什么样的天文反复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亘古不变?人类从野蛮的动物状态进化到文明状态的人时,应当说还不知日、月周期及规律。但是日、月又是反复出现和可以感知的存在。于是就有了种种关于日月的崇和拜神话传说。在种种的神话传说中,现在已经分不清哪些是想象的结果,哪些是认识的过程。而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既使称不上一个“科学家”,也能被称为上古时期的一个伟大的“观测家”。是他最早观测日月,创立“太极、八卦”图画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一)

  

1.1 “太极图”的形成过程---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确立过程

从伏羲氏起就已经有了对日月的观测及记录.古人最早观测日影的工具是土圭”,用土筑成,上圆下方,分三点设立(立着的叫圭或立圭,卧着的叫表或叫圭表)。见上图1。以日出、日入两点定东、西,平分两半,中间一垂线为子午线定南北。(把圭表放在南北线上,有立表的一端在南)。后来把立圭改成立八尺标杆操作一样,记录每天(重点在二十四节气)中午时的日影长度。以一年之中,立柱的阴影在圭表上最大距离者为冬至节,最小者为夏至节。把圭表划成十二段(分二十四节气),如图2所示。记录日影的数据,某地观测台记录数据如表1。(摘自《周易全书》P2338。团结出版社)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一)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一)

上图2“圭表”本是一个“直尺表”,上顶端为“夏至”点,下顶端为“冬至”点。

另,二十二个节气共用十一个刻度。即小寒=大雪;大寒=小雪;立春=立冬;雨水=霜降;惊蛰=寒露;春分=秋分;清明=白露;谷雨=处暑;立夏=立冬;小满=大暑;芒种=小暑。见图2。

那么,把图2圭表标尺刻度作一个等变量处理,使之成为一个圆形。如上图3所示。

这样,把“24节气”均匀分布在一个圆图上,再把表1的数据分别填上,得出一个实测数据图。见下图4。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一)

从表1和图4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夏至日影长为16寸。留有一个小尾巴。假设某观测点,夏至点日影为0也就是说,为作图方便,我们把每一个节气的数据都减去16寸。那么,修正以后的图形如图5。如图5为图4中每一个向量都减去16寸后修正“桃心图”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一)

古人观测日影,不是单纯为观测而观测。观测的目的在于弄明白日月运行规律。在修正数据图中(图5),圆中的“桃心形”每一条线段,可以理解为某地理位置在24节气的日影实际长度,而桃心形外与之对应的空白部分,表示白天增加的部分。更进一步分析和观察得出结论,从冬至到夏至,日影虽在缩短,白天实际是在延长,只到夏至白天达到最长。那么,过夏至点以后,日影又在延长,白天实际在缩短,只到冬至日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昼夜时间总量不变。

这里只要换个角度看问题----上半年看白天,白天在增加;下半年看夜晚,夜晚在延长。把从夏至到冬至逐渐延长的阴影看作夜晚的一部分,平移到大圆圈的边上,而昼夜时间问题不会改变。图象却出现了奇妙的变化----具备了太极图的雏形。

6中阳影和阴影分别表示:上半年白天在延长的同时,仍有夜晚的存在,故阳鱼中有阴眼。下半年黑夜在延长的同时,仍有白天的存在,故阴鱼中有阳眼。于是把图6修改成图7

以上为“太极图”的演化过程,没有人为的因素,完全是根据实际数据而来。只是在作图时,按比例缩小而已。所以说,“太极图”是有物质基础的。

 

 

1.2 “八卦”的由来

以上推演了“太极图”的形成,具有客观性,是先民观测、记录、提炼的结果。

那么,八卦是何意?由何而来?为何只有“八经卦”,每卦三爻,而不是十六卦,每卦四爻或其他的形式?也就是说,八卦六十四卦是由什么决定的?

,挂也。县(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字,由古人观测工具土圭而来。所以仍与观测日月这两个有关。★★★★★

 

1.2.1太极”概念的出现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一)

 

从以上推演太极图我们可知,“太阳”循环一周,这么一个抽象的过程,是谓“太极”。

同理,“月亮”循环一周,这么一个抽象的过程,也视为一个“太极”。

广义的讲,凡以一点为中心作圆周运动,或者以一点为中心,向外扩布的一定的空间范围都视作一个“太极”,用一个圆圈表示。如图8。后来演变成一个哲学概念,表示任何事物或者发展变化着的事物的任何阶段,都可视见为“太极”。

太极”一般可以理解为中心点、初始点、原始状态等。所以太极圈又有“零”的含义,相当于的概念。所以,《老子》曰有生于无★★★★★

 

1.2.2两仪”的产生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一)

由上推演太极图可以看出,“太极图”是根据对太阳年运动日昝变化观测而得。

从冬至到夏至,白天在延长,视为“阳”。从夏至到冬至,夜晚在延长,视为“阴”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把太极圈一分为二,一半阳,一半阴。这“一阴一阳”就为“两仪”

它与太极概念一样,演变成一个哲学概念:如以大地为中心,以一定的太间范围为太极的话,那么,两仪就是太阳为阳,月亮为阴(系辞:阴阳二仪配日月)。以人类为太极,则男人为阳,女人为阴。雄性动物为阳,雌性动物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刚为阳,柔为阴……

“阴阳”是普遍的现象,阴阳概念也是最重要的哲学概念。古人取象于男女生殖器官的不同,规定阳爻用“”表示,阴爻用“”表示。 

 

1.2.3两仪生四象”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一)

太极一分为二以后,还不能足以说明问题。如上半年、下半年各有160天,还不能细化。太极生两仪这种“二分法”的规则不打破的话,应当以此办法继续划分上、下半年。恰好在上半年有一个春分点”、下半年有一个秋分点处于各自的中点。这样,一年就分出春、夏、秋、冬四季。

同理,一月分出“朔、望、既望、晦四象。一昼夜也分出上半天下半天上半夜、下半夜来,这样就出现了四中现象(即“四象”)。

四象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分别用符号“、、、”表示。

 

1.2.4 “四象生八卦”

按“一分为二”的数学规则,把图10中的每一部分再按先阳后阴的顺序划分原有的四象,就可以得出图11的形式,即八个部分。

从图11我们可以看出,每一步都可以用一个阴、阳爻符号表示。那么,这八个部分,实际就是八个卦。图中阳影用阳爻表示,图中阴影用阴爻表示,从内向外排列阴()阳(),就会得出如图12的八卦来。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一)

我们可以看出,图12不同于任何一种八卦形式。如此的分法,只是严格按照“一分为二的数学法则”表示的是一种“数”的关系。

《黄帝内经》曰:“阴阳之数各有多少者,曰三阴三阳也”。这里的“三阴三阳”指另外的数字系统——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和本八卦系统意思很接近。

那么,本八卦各卦数是多少呢?以二进制规则,=0,=1,与八卦自然数(十进制)对应关系如下表。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一)

1.2.5 “伏羲八卦次序图”

图12这种八卦图不同于任何八卦图,它只是推理的一个过程。从图12可以看出,由、、、、、、、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量变过程。

从表2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和八卦次序数都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但是,从到,或者从反向直接到,虽然相邻,却不能衔接,不能过度,也就是说,图12虽是圆形,却不能流通,不能表示日、月圆周运动,不符合日月循环运行的事实。因为它代表的是直线型变量,而非曲线型变量。

但是,由这八卦所产生的,相重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讲384爻,正合闰年384天。

这种即能表示一年之天数,又不能描述日、月循环运行的矛盾情形,在古代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制约着古人对于问题的认识。当时古人为了克服这个矛盾,设想“生十个太阳,十二个月亮”轮流值班的办法,来解决不能循环运行的问题。这样,单纯把图12中八卦次序数解放出来,先圣伏羲对此图作了等量变形处理,以直线型变量表示。借盘古开天辟地之说,把“天”和“地”(为天,为地)分开,把圆形图示等量改变成直线形,保持八卦次序不变。这样,图13就演变成图14“伏羲八卦次序图”了。

伏羲八卦次序”也叫“先天八卦数”。八卦推导出来以后,我们可以看出,它最早的基本的含义之一就是“数”。★★★★★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一)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一) 

 

事实上,按照“一分为二”的数学规则,由八卦可以再继续分成十六卦,为什么不分了呢?为什么所说只有八卦呢?

从以上的推导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我们都是以太阳为分析对象的,月亮的运行具有同样的道理。

太阳是一个大太极(大周期),在这个大的周期过程中,又包含了12(或13)个月周期(小太极),同时,还包含一年365(闰年384)个日周期。这样,太阳八卦与月亮八卦相荡为六十四卦,每卦六爻,384爻正好合闰年384天。所以说384爻封顶,限定了一个太阳周期(太极)为八卦,一个月亮周期(月太极)也是八卦。而不能有其它的形式。

再回过头来看,为什么每卦只有三爻

道理很简单,从八卦的形成过程上看,是因为太极被分割了三次,而本质上讲,每卦三爻代表着日、月、地有直接关联的三大星体。

八卦及其数推导出来以后,我们提出一个基本的问题:为什么是八卦?两仪生四象后,四象也可以表示事物运动周期,为何不用四象?如果说用四象表示事物运动周期过于简单,那么,“十六卦”应当很“准确”,按一分为二之分法,八卦很简单地分成“十六卦”,为何没有“十六卦”之说?

“卦”者由古人观测日影工具土圭(圭表)的意义引伸而来,是天体测量的工具,目的在于观测日月运行,所以有人讲八卦是无字天书,是有道理的。

古人长期观测,发现从冬至到夏至再回到冬至,寒、暑往来是一个大周期,它里面包含了12个月象周期,以及365个日周期。以“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一个大的周期,象太阳年周期运运动(如图15)。在太阳年周期这样一个大的循环过程中,蕴含着12个月周期。每一个月周期仍以“乾、兑、离、震、巽、坎、艮、坤”顺序排列。也就是说,内八卦(大周期)象太阳年运动,外八个八卦象多个月周期(中周期)。年、月周期又都包含着日周期,就是如上图中的六十四卦(谓之小周期)。小周期由内八卦三爻和外八卦三爻共六爻组成。见上图所标记。

这样,一爻象一天,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象一年(闰年)之全数。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一)

 

1.3 “先天八卦图”及其意义

《伏羲八卦次序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的精髓在于“数”★★★★★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过程,对日月的观测也一样。《伏羲八卦次序图》从数学上讲,它是“直线型”的,不能循环流通,被阻碍在由“向”流通的这一步。古人为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十个太阳”和“十二个月亮”轮流值班的神话。★★★★★

这个神话流传了许多年,一直到舜帝时代,经过长期观测才得出结论: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它是连续运行、循环无端的(《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同样,也只有一个月亮,永不停息的运行着。(《坤》用六:利永贞)。于是“舜命后羿射日”——修改历法,减去九个太阳,留一个太阳及一个月亮。

通过对月亮象的变化观测,先发现了天体运行八卦图——月亮象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即“先天八卦图”

 

1.3.1 “先天八卦”的由来

《伏羲八卦次序图》具有积极的意义:确定了“八卦符号”具有“数”的含义(见表2),并且由此演变了《伏羲六十四次序图》,其384爻数与闰年周天数相吻合。★★★★★

但是,它是对事物现象表述的一个侧面,还不能完整的表述事物的整体活动现象及实质。例如,利用《伏羲八卦次序图》就不能描述日、月的循环运行的问题。所以说,它与日月的“连续运行”现象不相符。

古人观测得出结论:日月运行,不仅有“数”的内在关系,还有“象”的外在变化。尤其是月亮有明显的形象变化规律可循。通过观测月象的变化和正确表述这种变化规律,就得出《月象八卦图》。 

古者包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观”的什么天文?---“在天成象”及其形象变化最明显而又恒久不变者,莫过于“月亮”。月亮的变化现象---三十而晦,完全消失,为阴(),初三傍晚,庚方出现弯弯勾月,其象为;初八傍晚,在丁方出现上弦月,其象为,十五傍晚,甲方出现满月,其象为,这时月亮又大又圆;十六清晨,辛方望月开始亏,其象为;二十三清晨,丙方出现下弦月,其象;三十清晨,月亮又消失在东北(癸)上空(《坤》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其象为。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一)

上左图中,、、、、、六卦已经有了“位置”,还差、二卦。

在月亮象中,没有一个“象”是周围亮,中间暗的离象(),也没有出现中间亮四周暗的坎象()

怎么办?

根据“伏羲八卦次序数”的大小关系,离卦的大小,实际介于与之间,坎卦的大小,实际介于与之间,于是将、二卦补上,得图16。

这种“象”的变化过程,本是均匀的,为什么作此图时,有间隔呢?

因为这是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观测到的象。本图只表示月亮形象的连续变化,“没有绝对的时空意义”,把它们均匀地分布,得出如下图17。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一)



月象的变化是这样的。那么,太阳的循环运动是否也可以如此表示呢?

太阳虽然没有形状的改变。但是太阳在“南回北归连续运行”过程中,其晷影的长短(形状)是有变化的。

冬至节气:日晷最长,全阴无阳,其象为;

立春节:阳初长,其象;

春分气:阴阳各半;其象;

立夏节:阳盛阴衰,其象;

夏至节气:阳壮阴绝,其象。

立秋节气:阴初生,其象。

秋分节气:阴阳各半,其象。

立冬节气:阴盛阳衰,其象。

冬至节气:阴盛阳死,其象回到。

同样的道理,根据这种晷影的长短变化,画出同样的《太阳晷象八卦图》,以此来表示太阳的连续循环运动。图18。

古人对天体认识的理论基础是“大地中心论”和“日月顺行”。古时,人们在观测日月运行时,以大地为中心,又以大地为参照系,发现太阳东升西落。更为重要的是认为月亮也是西落的,只是每次升起位置不同而已。这样图17的“月亮象八卦图也应和图18的“日晷象八卦图有同样的运转方向。又因为这两个图都是表示“形状”变化的,所以,具有同等意义,于是把这两个图合二为一,是为《先天八卦图》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

(之二)

刘光宇

转自: http://www./Article/yxlt/yxltt/200812/1455.asp

 

1.3.2 先天八卦图的意义

《先天八卦图》者乃先发现的天体运行八卦规律图。它的主要内涵是以日和月“形状”变化规律来展示日和月的循环运动并且与之相合。★★★★★

首先,标示了日月运行的“循环性”,克服了“伏羲八卦次序图”日月的直线型运动不能循环的问题。“天上十个太阳轮流值日”的想象,以“后羿射日”宣告结束。 

河南洛书

 

 

其二:《先天八卦图》包含了《伏羲八卦次序图》“数”的意义。或者说,《先天八卦图》的绘成有赖于“伏羲八卦次序数”在离卦和坎卦中的过度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伏羲八卦次序数图》为体,《先天八卦图》为用。★★★★★

这二者的结合,更好的解决了年周期月周期和日周期三者的关系问题。用现代科学来讲: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并且,月球还在绕地球公转。

这三个周期运动关系在《伏羲六十卦方位圆图》一目了然。较《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更能说明问题。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圆图》内八卦(每卦三爻)是一个“先天八卦图”,表示年周期循环运动。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圆图》外八卦以内八卦为依托,分八个中周期表示月周期多次循环运动。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圆图》由内向外,每一个六爻卦也是一个小周期,表示六个日循环运动(六爻代表六天)。总计384爻,又与置闰年384天相合。

第三:《先天八卦图》只表示形状”的改变,没有方位的意义。

《伏羲八卦次序图》又叫《伏羲八卦方位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其中的“方位”的意思是指某一个卦与左右卦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具有空间东、南、西、北方的意义。也就是说,《先天八卦图》中的“八卦”不具有五行的属性。把《先天八卦图》配五行,是把它繁杂化了。★★★★★

 

1.3.3 “先天八卦”的数学模型

人类对日月的认知有一个过程。由对日月崇拜到对日月观测,由十日轮流值日及十二月轮流值月不能循环到一日一月循环运行;由一日一月顺行再到日月交叉运行,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过程。

在完成了《先天八卦图》的绘制以后,古人为了从理论上更好的阐述天体运动,建立了天体运行的数学模型——《河图》,欲从“日月分运动”及“日月合运动”两个方面阐述天体运动。

《河图》这个天体运动数学模型是建立在以大地为观测点,以大地为观测背景的“大地中心论”的认识基础上的。在这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观测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日月顺行”

《系辞-第九章》“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这里的“天”为“乾卦”,为太阳。

这里的“地”为“坤卦”,为月亮。★★★★★

系辞所讲的天一、三、(五)、七、九表示太阳一个周期(太极)四个特征点。地二、四、六、八、(十)表示月亮一个周期(太极)四个特征点。

因为有字无图,后来根据“日月顺行”的认识和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就把它作成图20的样子。图20又可转化成图21简洁的表达形式。这样把图中阳数依次相连视为太阳一周的运行,把阴数相连表示月亮一周的运行。★★★★★

总的结论是:日月顺行。

在今天看来这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在《洛书》时就得到了纠正。

本文为了探讨“八卦图”的形成过程,所以对“错误”的认识也进行了分析。在今天看来这些虽是错误的,但在当时却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日月循环运行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二)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二)
 

因为《河图》是一个错误的图示,不能表示日月的真实运动,所以,《河图》虽为《先天八卦图》而建立的数学模型,却不能由此指导出《先天八卦图》来。后来在《洛书》出现以后,就纠正了《河图》中的错误。★★★★★

根据《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推断,也许最早时的《河图》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由于《易》无图或图已失传,导致后人在绘《河图》时出现错误。今人史力生发现这个错误,2、74、9的位置对调,得《真河图》。★★★★★

但仅有“数”和“象”还不能清楚表达对一个事物的描述。

《列子篇-两小儿辨日》有这么一个故事:甲小儿说太阳初出时大,日中时小。因为初出时太阳大如车盖,中午时小如铜锣。乙小儿说太阳初出时小,日中时大。因为太阳初出时其温……。

这里,甲小儿用的是“象”的表述,即用“大、小”来描述的。乙小儿在这里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用“理”的表述。即用“冷、热”表描述。

笔者所讲的“理”非《周易》书中卦爻辞的义理,笔者把它定义为“五行”概念。五行概念一出,和它相关系的“四方四季”就密不可分。“五行”之中又有生、克、制、化等关系,都可归为“理”的内含。★★★★★

是对事物表述的又一个重要的因素。或者说“理”——主要是对事物功能、功用能量变化的表达。★★★★★

《先天八卦图》主要是对事物“象”的表达,是以月亮象为主要表达对象的。

《后天八卦图》主要是对事物的表达,是以太阳功能(能量变化)为主要表达对象的。

那么,《后天八卦图》是怎样得来的呢?

由《先天八卦图》上升到数学模型——《河图》(《河图》改为《真河图》)。

由《真河图》而得《洛书》。

后由《真河图》和《洛书》更高一层次地分别推导出《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

下面摘抄史力生《易经科学新解》一书中P78关于《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的推导过程。

 

一、“先天八卦图”来自《真河图》

证明过程:

1. 四象两仪生成:

两仪为阴、阳。阴又生出阴和阳,阳也又生出阴和阳,这样就构成了四象

四象”的排列顺序为:老阳1,少阴2,少阳3,老阴4。★★★★★


 河南洛书

2.我们知道,在真河图中:1、2、3、4、5生数6、7、8、9、10成数

真河图中央的成数10减去四周的成数,再用中央的生数5分别减去四周的生数。其结果是:东:10-8=2,5-3=2;南:10-9=1,5-4=1;西:10-7=3,5-2=3;北:10-6=4,5-1=4。参见下图。

 

3.将各侧所得1、2、3、4看作是四象。按四象的生成顺序可得到:南1为老阳,东2为少阴,西3为少阳,北4为老阴。

 

 
河南洛书图

4真河图中,每侧都有奇偶一对数。偶数为阴,奇数为阳。

根据真河图各侧的奇数和偶数,在四方所得到的四象上分别一阴一阳。为偶数的在看得到的四象上生一阴爻,为奇数的在所得到的四象上生一阳爻。这样每侧就得到两个卦:

在南方(9、4)的老阳上加一阳爻(9为阳数)构成,加一阴爻(4为阴数)构成

在西方(7、2)所得少阳上加一阳爻(7为阳数)构成“巽”,加一阴爻(2为阴数)构成

在北方(1、6)老阴上加一阴爻(6为阴数)构成,加一阳爻(1为阳数)构成

在东方(3、8)所得的少阴上加一阴爻(8为阴数)构成,加一阳爻(3为阳数)构成

见上图。

 

5.将每侧所得到的两个卦按顺序排好,得到左下图。

 

6.东、南侧偶数8、4所对应的震、兑卦分别逆时针旋转45度时将西、北侧奇数7、1所对应的巽、艮卦分别逆旋转45度,就得到先天八卦图见右上图。

做这样的旋转是因为:按照真河图所表示的方位和季节,从南(夏)向北(冬)阴气逐渐增加;从北(冬)到南(夏)阳气逐渐增加。★★★★★

7.此结果说明,先天八卦图来自真河图四象,《易传上》的有关描述是正确的。★★★★★  ★★★★★

同时也再一次证明了真河图的正确性,而宁朝人所得河图为俣传。

8.证毕。

 

二、“后天八卦图”来自洛书

证明过程:



 

1.还从“两仪生四象”证起。

两仪为一阳一阴一阳生出一阳一阴一阴生出一阴一阳,构成四象

四象春、夏、秋、冬按夏秋冬春的循环顺序,老阳为夏为1,少阴为秋为2,老阴为冬为3,少阳为春为4。见下图。★★★★★

2.将洛书八方之数分别与中央5相减后得到:四宫得1九宫得4二宫得3三宫得2七宫得2八宫得3一宫得4六宫得1。

1对应老阳2对应少阴3对应老阴4对应少阳★★★★★

四象填入各宫中,见下图。

 河南洛书图

3.洛书四、九宫真河图的夏天(南)对应,二、七宫真河图的秋天(西)对应。

在夏、秋四宫所得四象的下面分别加上阴爻或阳爻,表示夏、秋季节(或南、西方)阴、阳由天而降。

四、二宫为偶数,下加阴爻,分得到九、七宫为奇数,下加阳爻,分别得到

4.洛书六、一宫真河图的冬天(北)对应,八、三宫真河图的春天(东)对应。

在冬、春四宫所得四象上上面分别加上阴爻或阳爻,表示冬、春季节(或北、东方)阴、阳由地而升。

真河图中宫五代表,也代表六、八宫与中宫五(地)相互作用,其洛书之数的差为奇数(6-5=1,8-5=3),所以分别在六宫所得的老阳上与八宫所得的老阴上加阳爻,得到一、三宫与中宫五(地)的差为偶数,分别在少阳与少阴上加阴爻,得到

5.这就得到后天八卦图,见下图。

6:证毕。
河南洛书图

以上完整摘录了史力生有关证明《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的全过程。

比较有趣的是,笔者根据月象推导《先天八卦图》时,借用了《伏羲八卦次序数》把坎卦离卦分别按在适当的位置。而史力生用《真河图》证明《先天八卦图》时,应用了《伏羲八卦次序数》直线型思维方法,具体的说,在证明《先天八卦图》第1步,关于“四象”的顺序是以阳、阴爻顺序各自再一分为二,化分阳、阴的直线型思维方法照这个方法,再分一步就是《伏羲八卦次序图》。

从这个意义上讲,《伏羲八卦次序图》为体,《先天八卦图》为用。

在推导《后天八卦图》时,笔者认为要有“理”的因素,即要考虑四季五行方位因素。而史力生在用《洛书》证明《后天八卦图》的过程中,直接考虑四季因素。如“在夏、秋四宫所得四象的下面分别加上阴爻或阳爻,表示夏、秋季节(或南、西方)阴、阳由天而降”“在冬、春四宫所得四象上上面分别加上阴爻或阳爻,表示冬、春季节(或北、东方)阴、阳由地而升”。

更为有趣的是,史力生在证明《后天八卦图》时,应用了《先天八卦图》曲线型(循环性)思维方法。具体的说,在证明《后天八卦图》第1步,关于四象的顺序时,是日(或月)作循环运动的四象,如果按这个思路再分一步,(、分别再按阳、阴的顺序,、分别再按阴、阳的顺序分下去)就得到《先天八卦图》。

从这个意义上讲,《先天八卦图》为体,《后天八卦图》为用。

所不同的是,史力生是根据《真河图》和《洛书》两个有关“日月合运动”的数学模型来证明先、后天八卦的。

总之,数、象、理多层次多角度证明,得到“先、后天八卦图”,并且,只有这两个图式。一切对先、后天八卦图合理性产生怀疑和对先、后天八卦图画蛇添足都可以休矣!★★★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

(之三)

刘光宇

转自: http://www./Article/yxlt/yxltt/200812/1451.asp  

1.4 《洛书》及其意义

从日月运行的数学模型,按一定的规则得到《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这个数学模型就是《真河图》和《洛书》。★★★★★

再仔细观察《真河图》发现,只要把四方四个阴数”“逆时针旋转45度,就得到《洛书》。★★★★★

这一动作说明,《真河图》和《洛书》是对日月运行这个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的描述。★★★★★

《洛书》来源于《真河图》与日月运行的真实情况相符,表述的是一种自然规律。也就是说,《先天八卦》《后天八卦》表述的是一种客观规律,并非主观臆造。★★★★★

 

1.4.1 “后天八卦”数学模型

后天八卦数学模型即《洛书》,是一个九格数表.如图24。是在发现日月逆行以后,由《真河图》转化而来。数表虽然很简,但其内涵却很丰富.与日月的实际运行又是非常吻合具有客观性,非人为臆造.★★★★★

1.4.2 《洛书》的稳定性。

《洛书》具有超稳定性,其任意一边三数之和等于15。这样的结果,一方面说明这个数表不是人为填写,具有客观性,与一个节气之数相吻合。★★★★★

另一方面说明日月运行的稳定性,非人力可以操纵,可以控制。 

河南洛书图

 

1.4.3 《洛书》数列的意义

《洛书》数列之数360,为周天度数,正好为一年之天数。

古以360天为一年虽后以365天为一年,但周天度数360仍是客观之数。这也说明《洛书》是表示日月运行的客观数据,非人为臆造。★★★★★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三)

1.4.4 《洛书》配八卦,体现日月逆向分运动。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三)


    由日月顺行到日月逆行,这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逐渐深化、提高的结果。《河图》有可能就是当时认识的真实记录,只是流传有误。但是,日月运行的方向事实只有一个。今人史力生在《河图》基础上提出《真河图》,并由《真河图》得《洛书》,很好地解决了“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千古疑案。先天八卦图的“象系统,不能承载日月合运动及能量转换,即五行变化,而《洛书》和由《洛书》推导出来的《后天八卦图》则可以很好地体现出。

古人仍是“大地中心论,但“是以大地为中心,以星宿为参照系时,发现日月逆向运动。《洛书》四阳数一、三、九、七居外,象太阳运行的“四象。四阴数二、四、八、六居内,象月亮运行的“四象。五居中,为土,为大地,为地球。这样,《洛书》配《后天八卦图》实际表述的是以大地为中心的立体空间图。这也许是“大地中心论的理论依据。从图上看去,地球位于中心,人仍然在大地之看问题,把这个中心视为第一个星体,×1。1乘任何数得1。从图上看,月亮是去地球的第二个星体,视为2,用“2”乘以四个阴数象,即位:2×2=4,到位。2×4=8,到位。2×8=16,取个位6,到位。2×6=12,取个位2,回到位,得月亮逆行,循环不已。从图上看,太阳是去地球的第三个星体,视为3,用“3”分别乘以四个阳数象,即位:3×1=3,到位。3×3=9,到位;3×9=27,取个位7。到位。3×7=21,取个位1,回到位,太阳顺行,循环不已。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日月是逆向运动的。

 

1.4.5 《洛书》数学模型体现日月逆向合运动

从上图看,日、月运行,可以分别看作是两个封闭的圆周运动。而我们都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月亮围着地球转。在地上看日月运行,虽然还是逆向运动,但是,因为有南北回归的存在,每天太阳升起并不是在同一个位置,月亮也一样。换一句话说,日月虽然作循环运动,但是它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一种螺旋性的。一张简单的《洛书》表格,完整地表达了这种日月交叉运行,螺旋型变化的过程。请看以下的分析。 

 

1.4.5.1 太阳运动在《洛书》中的体现

太阳实际的运动是东升西落。在《洛书》中的体现是沿阳数“13、(5)、79”顺向运动。图27显示了由直线连结,到曲线变化,再到坐标曲线的演化过程。图27中的《洛书》是平面图,其曲线也为平面曲线。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三)

    1.4.5.2 月亮运动在《洛书》中的体现

把《洛书》中阴数按2468顺序连接,可视为月亮的逆向运行路线。图28显示了由直线连结,到曲线变化,再到坐标曲线演化这样的过程。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三)

 

1.4.5.3 由曲线到圆周运动再到右旋双螺旋结构

29是正弦函数曲线图.从图29可以看出,圆周运动可以用正弦或余弦曲线表示。反过来讲,一个正弦或余弦曲线也可以表示圆周运动。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三)

所以,图27、图28由阳数1、3、7、9和由阴数2、4、6、8所连接的曲线完全可以表示日月的圆周运动。同样的道理,我们完全可以把日月的圆周运动用《洛书》曲线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这样我们就能看出,《洛书》实际是由两条曲线构成。这两条曲线所代表的是一个空间结构,看似都穿过中央五(五代表大地),实际是“绕”大地的,所以。这两条曲线应当看作是象弹簧一样的立体结构。把这两个立体的曲线一合并,就发现它是一个右旋双螺旋结构。和DNA右旋双螺旋结构完全一致。

 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及其应用(之三)

 

2.太极八卦的应用

以上系统、完整地论证了“太极”,“八卦”的来历。使我们明白---太极八卦是研究日、月规律的学问。所谓“日、月之谓易”正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八卦是无字天书”是有根据的。

“数、象、理”是八卦的核心内容

那么,八卦又是怎样和“占”扯上关系呢?即八卦是怎样被应用的?

 

2.1 八卦是怎样被应用的?

首先,是实用性的需要。

研究日月运行规律(即太极八卦)是为了正确向天下发布节气天气变化。只有正确地发布了天气、节令变化,才能“替天行道”,传达上天的旨意。最高统治者“受命于天”的“天子”地位才有“合法性”

所以,在上古中古时期,太卜所掌握的观测数据和观测方法,是国家的最高机密。

其二,是其规律性的使然。

《系辞》“……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是讲古人发规了自然界可以归纳,可以类比的规律性。古人用一句“天人合一”给予高度概括。

“一”为何?

《老子》曰:“道生一”。一既是规律性。又有一句古语“天人相应”,即是人与自然现象天体运行相适应,相对应。

这本是在古代极易理解的一句话。但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似乎是太笼统了。张颖清提出“生物全息律”,即生物任何局部都是整体的缩影,含有个体生物的全部信息。这为后来生物克隆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据此,有人提出“宇宙全息律”认为八卦(六十四卦)是宇宙全息之密码。任何一个卦(局部的信息),都可以“克隆”出整体的信息来。黄鉴老师悟创的《易魂》系列,更加形象的比喻为“时空网络学”,即由八卦系统和干支系统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抓住时空网络中的任意一点,就可以连带起整个网络。

那么,这个网络是由谁编织的呢?

本论文的第一部分,论述的八卦的来历,实际论述的是日月的运行规律。

所以说,八卦这张“网”实际是由日月运行编织的。而《黄帝内经》讲得也很明白---“干支系统,实际也是记录日月运行的。简单一句话,干支系统这张网也是由日月运行编织的。

那么,为什么时空网络就可以用于“占”呢?

实际上,在应用八卦“数、象、理”进行“占”的问题上,古老的《易》学与现代的《生物遗传学》,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殊途同归了。所不同的是,《易》文化是从宏观讲日月地的运行对万物的影响;而现代《生物遗传学》是从微观讲遗传与变异的规律,万物都受日月运律的影响。

日、月运行是万物之纲纪,统领世间万物。

太阳是大地万物之父,月亮是大地万物之母。日月(地)的运行,孕育世间万物,并且,日月运行的节律,深刻时络印在每一种生物,每一个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生物能够游离于日、月、地“三界”之外不受日月的孕育而生长。

假设虽有“日月地”三星体,但“日月地”的运行规律不符合太极八卦六十四卦和《洛书》右螺旋双螺旋结构,也不会有地上生物。至少不是象现在这样的生物。(研究外星生命者应当注意到这一点,而主张炸毁月球的观念是绝对错误的,是要将人类和一切生物彻底毁灭,不可想象的。将来开发月球,也应提前想到月球的轨道的改变对地球生物破坏的严重问题)。现代《生物遗传学》,从微观讲遗传与变异的规律,最后与八卦六十四卦《洛书》双螺旋结构完全一致了。比如人的胚胎发育: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新个体生命之始,受精后大约三十六小时,开始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细胞。一边分裂,一边从输卵管向子宫移动。而后两个分裂成四个,四个分裂成八个细胞。……这一段“生命”的过程用易学的语言讲则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八个细胞后来发育成人体八大系统。这样可以把这八个细胞之一看作新的发育点(太极点)。生物的克隆技术就是用任何一个体细胞(与精细胞不同)发育成一个全新的,与原体拥有相同遗传信息的个体。

那么,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太极八卦的每一步都是生命的过程。克隆技术实则是生命信息的重复再现。据此,我们又可以认为,生命的每一步又都是新的太极点,所以,黄鉴老师利用太极点置换,可以发掘无限量的信息。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染色体内有四对碱基,组成64个遗传密码。由64个遗传密码组合成长链,为DNA或RNA,其空间结构恬为右旋又螺旋结构。这就归结到太极四象八卦六十四和洛书上来了。

因为任何人,任何事,不能脱离日月地运行总规律,总范畴,所以,可以用太极八卦进行“占”。

总之一句话地上万事万物都有同一个信息原---日月地运行节律在这同一信息原中的任何一个分支点(即任何人,事),又都可以视作一个新的太极点(信息原),进行信息克隆。

所以,太极八卦之“数、象、理”可用于“占”。

 

2.2  八卦应用的误区:

基于以上的结论,易学的应用非常广泛。黄鉴老师讲得好,《易经》讲的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笔者认为,在易学的领域里,有一些概念被混淆了:

一是认为《后天八卦图》用得多《先天八卦图》用得少。其实不然。

《后天八卦图》主“理”,主要的内涵是配五行、方位”,体现在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生、克、制、合、化上。

《先天八卦图》主“象”,应用范围同样广泛,主要的内涵是卦象爻象如一个卦由下往上读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下往上,前后、左右之分,上圆下方,内圆外方,上白下黑……等之应用。

二是把《先天八卦图》的范畴和《后天八卦图》的范畴搅和着,说不明,理不清。

那种认为乾为南(先天)、为西北(后天),其数为2、7(河图),又为6(洛书),还为1,属性为火(先天),又属金(后天)是错误的。★★★★★

应当讲,《先天八卦图》主静,为立体的、空间性的。《后天八卦图》主动,为平面的,时间性的。★★★★★

《先天八卦图》表形态,《系辞》第一章讲得好:“天尊地卑,山泽以能气,雷风相博,水火不相射”。

《后天八卦图》五行方位,表时间流动。《系辞》讲得好:“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这里乾卦主西北,秋冬之时。其数就是《八卦次序数》。

 河南洛书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