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树德治疗顽痹经典方

 诗仙之家 2013-05-24

(组成):

补骨脂9-12克 熟地12-24克 川断12-18克 淫羊藿9-12克 炙山甲6-9克 防风10克 制附片6-12克(用到15克时,需先煎10-20分钟)骨碎补10-20克 桂枝9克 赤白芍各6-9克 松节10克 地鳖虫6-12克 麻黄3-6克 苍术6-10克 威灵仙12克 伸筋草30克 牛膝9-15克 炙虎骨(或豹骨、熊骨)9-12克(另煎兑入).如虎豹熊三骨均购不到,可用透骨草20克 寻骨风15克 自然铜(醋淬先煎)6-9克,三药同用,以代虎骨.


(功能):
补肾祛寒,化湿疏风,活瘀通络,强筋壮骨.

(主治):
顽痹,肾虚寒盛证.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结核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有肢体关节疼痛、变形、骨质损害的疾病.表现为关节喜暖怕冷;腰酸乏力,遇寒疼痛加重,舌苔簿白或白,脉沉尺弱者.

(用法):
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用.

(方解):
本方以《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太平惠民和制剂局方》虎骨散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川断、补骨脂补肾阳、壮筋骨;制附片壮肾阳,祛肾邪;熟地补肾填精,养肝益血共为主药;以骨碎补活瘀,祛骨风;淫羊藿补肾阳,补肾风;虎骨祛风壮骨;知母滋肾清热,穿山甲通络散结,地鳖虫活瘀壮骨;伸筋草舒筋活络,松节通利关节共为佐药;其中赤芍、知母、地鳖虫兼具反佐之用,以防温药化热;牛膝益肾并能引药入肾为使药.

(加减):
上肢病重者,加片姜黄10克;瘀血明显者,加红花10克,乳香、没药各6克,皂刺6克;腰腿疼痛明显者,可去松节、苍术,加桑寄生30克、杜仲12克,并加重川断、补骨脂用量,吃药时再嚼胡桃肉(炙)1-2克,肢体僵屈者,可去苍术、防风、松节,加生苡米30-40克、木瓜9-12克、茯苓12克、白僵蚕9-12克,脊柱僵直,弯曲变形者,可去苍术、牛膝、加金毛狗40克,鹿角胶9克,(鹿角片,鹿角霜亦可)、白僵蚕12克,羌活改为12克;关节疼痛重者,加重附片的用量,并且可再加草乌6-9克、七厘散(每次1克),随汤药冲服;舌苔白厚腻者,可去熟地、加砂仁5克,藿香10克;中运不健,脘胀纳呆者,可加陈皮、焦麦芽、焦神曲10克;出现热象者,可减少桂附用量,加黄柏10-12克、秦艽15-20克,把熟地改为生熟地各15克,或生地20克.

注意事项:
(1)本方以治本为主,往往需要4-6周才出现疗效,故需耐心坚持服用,不可仅服几剂即改方.
(2)服用2-3次,温开水送服,长期服用,以防复发而渐达痊愈
 
(按语):本方以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后世方虎骨散加减裁化而成.因为焦氏认为痹的病因病机特点是肾虚,寒湿之邪深侵入肾(肾主骨,故骨质受损)所致,所以药方特点也是突出了补肾祛寒这一治本大法,而体现了前人“疏风勿燥血”的理论;配有知母、赤芍、地鳖虫性寒清热,又体现了“祛寒勿助火”的治疗思想,方中药味虽多,正如韩信用兵多而不乱,主辅佐使, 作用分明,相须相使,配伍巧妙,以治本为主,兼顾其标,辨病辨症,整体治疗,所以病人服用后,不仅肢体关节肿消痛减,更重要的全身气力增加,面色润泽,活动能力增强,非一般祛风湿药方所可比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