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发现薩伯森一手稿

 率我真 2013-05-24

福州发现薩伯森一手稿  

 前一段时间,在福州发现雁门薩氏十七世薩伯森一手稿。该手稿装在一信封中,信封上写有“为梅芬阁主秋植先生著之 寿山石资料”。该手稿一千余字,全文如下:

                    略谈寿山石    伯森

  寿山石是福州特产之一。历史悠久,中外闻名。略谈如下:

  寿山石,学名冻石。亦有称为腊石、塔石、壶石、滑石、石鹼石者。石之色泽,五彩具备。佳者温润晶莹,璀璨夺目。

  寿山石产于福建省闽侯县东北寿山,及其附近月洋、芙蓉墩洋、坦洋、柳坪各乡,与毗邻连江县境之山岭间。

  寿山、芙蓉山、奇艮山、牛角山、九茶山、大高山、小高山、都灵坑、月尾溪、水晶洞、吊筧等地多产之。

  品名。旧分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通俗,但别为细石、粗石而已。共有田黄、田白、黑田、红田、橘皮黄、鸡卵黄、连江黄、艾绿、田蓝冻、鱼脑冻、鸽眼砂、瓜瓤红、都灵坑、岱下黄、白寿山、寿山红、白高山、高山黄、红高山、高山冻、玛瑙红、豆青绿、桃花冻、虎皮冻、牛角冻、奇艮红、柳坪紫、月尾紫、九茶巌、白芙蓉、芙蓉青、芙蓉黄、槟榔、吊筧石,等等,四五十种。

  寿山石宋代已开采。淳熙九年梁克家所著《三山志》已有记载。是见于文献之始。

  相传,宋时,故有坑,官取造器。居民苦之。辇致巨石塞其坑,乃罢贡。证之黄干寿山诗,有“石为文多招斧鑿”之句或可信。又传,明太祖时,曾命内监驻节寿山,专采田黄。其说,吴证。适崇祯间,复行采取。清,康熙初,郡人陈日浴,大事发掘,载致京师,声价倍重。未几,耿精忠镇闽,竟是“役万指傭千夫”,尽括精华而去。厥后,仅有乡农、石户,零星鑿取,为量无多。

    寿山石之专著,有,明卞鼇《寿山石记》。清高兆《观石录》、毛奇龄《后观石录》、郑杰《寿山石谱》。近人,梁津《闽侯县寿山及月洋冻石矿》,龚纶《寿山石谱》,陈子奋《寿山印石小记》,张俊勋《寿山石考》、郑丽生《寿山石资料汇编》。龚、陈、张、郑四人皆余友也。又,郭则寿据陈宗恬口述而成《语石》一卷(郭亦余旧雨,陈宗恬乃彝鼎斋主人也)。其散见于明清方志及私家著述者尚多。

  寿山石见于题咏者,宋,黄干,明,陈鸣鹤、谢肈浙、徐 火孛(注:电脑打不出该字),清,孙学稼、梅清、朱彝尊、查慎行、叶观国、黄任、郑洛英、吴玉麟、薩玉衡、万鹗、倪印元、杨庆琛、曾元澄、翁吉、魏杰、杨浚、杨仲愈等,皆有诗(余亦有《寿山石歌》一首咏之。)

  寿山石可琢为印章,可雕成器皿,亦可制砚。其主要用途是印章,故俗呼“图章石”或“图书石”。

  治印制钮之印人,清初,蓝涟、杨玉璇、周彬、王矞生、陶碧、颜超、吴晋。乾隆间,林霪、谢曦。道光间,李振涛、作霖父子,薛文藻、陈德滋。同治间,刘永松。光绪间,陈宗烈、后则林清卿,而已。

  余友工诗古文词,善书画而兼治印者,颇不乏人。已谢世者有陈子奋、林石庐、高茶禅、陈申侯、郭瞻衡等人。健在者有潘主蘭、沈觐寿、吴味雪、谢义耕、周哲文、刘晓村等人。至于后起之俊秀,更多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