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觉——“致“秋水天长”随笔) 孙柏昌

 深山木槿 2013-05-25

感觉——“秋水天长随笔)

——博客阅读笔记之九

孙柏昌

 

5月19日,博客朋友秋水天长”写了一首诗给我《香柏树之美——致柏昌兄》。我非常感动。

感动之余,也有些惶惑与压力。我不知道,关于她的独特的诗歌创作主,我会说点什么吗?又能说出点什么呢?

我与秋水天长”相识不久,于诗,于人,尚属一片茫然。我真的有点害怕说错了什么。不过,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个道理,我是懂的。

今晨,我在茫然中写下这个题目时,是打开了秋水天长”许多诗篇的。诗很独特,好。

当我确定自己理屈词穷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话:

王顾左右而言他。 

早年,当我还在文学圈里有滋有味地混着的时候,也认识过许多诗人。他们都是我的诗歌启蒙老师。他们好象对我说过,诗歌理念的突破始终引领着当代文学的潮流;还有朦胧”“意象”“通感”,等等。当时,我听得云里雾里一片茫然。至今也茫然如初。于是,也读过惠特曼,《恶之花》什么的。我当然也知道,诗人是天生的,需要天赋。我有自知之明,笨,实在写不了诗。当时,刊物在计算稿酬的时候是有一个标准的:20行字等于1000字。对于自己的笨,我非常懊恼。为什么不会写诗呢?况且还有两位幼小的女儿嗷嗷待哺。

大概在四分之一世纪之前,有50多位著名诗人曾经聚集小城,为了一个诗歌颁奖活动。我曾带着一个年青的记者,与诗人们耳鬓厮磨了数日。那位年青记者感动了,说:

我被举到屋顶上了……

不过,于诗,我也只能遥遥相望。

 

2006年,我赋闲北京时,经常光顾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有两天晚上,我听了葡萄牙,西班牙的两位诗人的关于数码诗歌的讲座。据说,那是最前卫的探索。屏幕上还是闪过无数个相同字母,富有视觉冲击力的令人眩晕的旋转画面……

这就是诗?

当时,他们还谈到了中国四川的废话诗人,据说也是属于诗歌的最新探索……

我听得迷迷糊糊的。

 

我觉得秋水天长的诗歌,与众不同。至于怎么个与众不同,我好象也说不出个所以,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她好象一直在流浪着,灵魂与身影……她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她的诗只是面对自己的心灵,与心灵对话,也与世界对话。抒写心灵的焦虑与苦难与纠缠与抗争……关于生命,关于爱,关于死,关于悲悯……诗,来自心灵。她用一种很个性的诗歌语言,营造一种陌生的感觉。从语言的感觉上,她应该属于苦吟派。

她写过一首《甩手掌柜 》,是一首有故事的叙事诗。读来很清新。不过,她的大多数诗,读起来都有点少许都有一种沉重的感觉。《素履歧途》里那只飞翔了几千年的小鸟,《参照物》里那个上面绣着一对鸳鸯的手帕,等等。她的许多诗都是值得去好好品味的……

她应该是一个天生的诗人。我想。

 

我几乎没有写过诗。不会写,也就很难真正读懂。说与不说,都是装腔作势而已。

秋水天长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276690219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