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梁仪式

 知足常乐ysy 2013-05-25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造屋上梁作为礼仪始于唐、宋时期,到明、清年间已普及全国各地。常武地区上梁仪式至今仍然流行,且十分隆重。20世纪80年代前,“屋梁”都是用圆木制成,之后一般住房改用水泥、钢筋浇铸而成。进入21世纪,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造房人家越来越少,上梁仪式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主要内容:

  “上梁”是将预先做好的桁条,依次搁上房屋两侧的墙壁,是造屋过程中的一件大事,仪式十分隆重,具体过程有:
  1、祭梁。将脊梁(也称主梁)贴上红纸,抬进新屋堂前,并设桌摆上公鸡、鲤鱼、猪头、素盘、酒盅等,由瓦匠、木匠手提银壶边说好话边敬酒。好话有:
  请梁请到厅堂前,一对喜烛分两边,六支清香炉里装,一对和合喜洋洋;
  第一杯酒敬祖先,张班鲁班坐两边,年月日时大吉利,旧墓新宅富千年;
  第二杯酒敬寿星,八洞神仙坐两边,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深无限;
  第三杯酒菜花香,白鹤飞来朝凤凰,凤凰不登无宝地,紫金地上造新房;
  第四杯酒紫云清,主人地上出金银,朝出金银共八宝,夜出银元聚宝瓶;
  第五杯酒洒得高,上有三星来高照,鲁班弟子来敬酒,王母娘娘献蟠桃;
  第六杯酒共三双,紫薇路过在天上,王道吉日上正梁,福禄寿喜万年长。
  2、上梁。祭梁结束后,由匠人把正梁抬到屋脊,后将装有团子、米糕、粽子、水果、糖果等物品顺着梯子,托往屋脊间零时搭起的平台上。好话有:脚踏珍珠地,手把万年梯,脚踏楼梯步步高,手把仙树采仙桃,金盘托在花梁上,王母娘娘献蟠桃。
  3、接包(又叫“接宝”)。由匠人站在平台上,用红头绳在正梁中间挂上装有红枣、花生、陈米、陈麦、万年青等的红布袋,意为“福、禄、寿、喜,万古长青”。再将托盘中的果品、食品各取一样用红布包好,边说好话,边将布包抛入由主人双手捧起的饭箩中,意为“接宝”。好话有:天上掉下宝,主人接的牢;一接大元宝,招财又进宝;二接如意糕,日脚步步高;三接香米棕,寿比不老松;上梁大吉利,福禄寿无边。
  4、抛梁。将脊梁摆正,鞭炮齐鸣,由匠人边说好话,边将托盘中的食品、果品,顺东、南、西、北方向抛向新屋四周,意为“财源滚滚来”。好话有:抛梁抛到东,东方日出满堂红;抛梁抛到西,麒麟送子挂双喜;
  抛梁抛到南,子孙代代做状元;抛梁抛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满。
  5、待匠。抛梁结束后,主人设宴款待匠人、帮工和亲朋好友,并分发红包(又称喜封),整个上梁仪式结束。
  上梁仪式还有一些禁忌,如:
  1、上梁时,生肖与此日时辰相克、相冲的人要回避。
  2、上梁时,“骑马带彰者”(即来月经的女人和带孝人)必须回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