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以来中缅边界变迁原因浅议

 公司总裁 2013-05-26
近代以来中缅边界变迁原因浅议

2011-12-12 11:54:22| 分类: 中缅边界 | 标签:中缅划界 中缅边界 近代缅甸边界变迁 中缅边界变迁 |字号 订阅

近代以来中缅边界变迁原因浅议
张宝宝
西南大学 历史地理研究所 重庆 400715

【摘要】 近代以来传统中缅边界发生剧烈变迁,不到百年时间边界向中方境内大大内缩,原属中国的一些领土被在了今国界外。本文从发生原因上探讨近代以来中缅边界变迁问题,这对于目前中缅的边界状况还是具有一定意的。
【关键词】 近代缅甸边界变迁英国侵略

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近代以前两国之间没有什么领土纠纷,可是进入近代以来,中缅边界向中方境内大大内缩。到1960 年中缅两国最终划定边界,现就近代中缅边界变迁问题出现的原因做初步探讨。原属中国的许多领地成为缅甸的疆土。关于中缅边界的变迁问题,已有一些论著涉及到(关于中缅边界问题研究现状)。本文所要讨论的不是中缅边界演变的过程,这里主要就中缅边界变迁的原因做初步探讨。笔者以为,造成近代中缅边界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朝廷对边疆土司的控制不力导致土司疆土的缺失
历史上土司制度主要存在于西南地区,是“元明清王朝在部分少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制度,土司在辖区内依然保存传统的政治机构和权力。”[1]土司制度其实就是中央政府用羁縻手段来控制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方式。中央政府对其管理不同于内陆,有时很松散,甚至只是名义上的统辖。可见土司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的。一般说来,土司地区离中央王朝直接统治区域越远,中央王朝对其影响就越小。所以土司统治相对中央来说是存在离心力的。当中央王朝国力强大时,会产生强大吸引力或压力而使其内附,一旦中央王朝国力衰微,对其统治有所减弱时,这些地区就很容易脱离中央王朝管辖。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国力衰微,中央政府对西南边疆的控制力也逐渐削弱,大量土司统辖地区趁此脱离中国版图,导致中国西南边疆大片领土丧失。
如今缅甸果敢(麻栗坝)地区,此地北、西临怒江(出国境今称萨尔温江),南至萨尔温江支流南汀河,东接今中缅国境线。麻栗坝地区在历史上由杨姓土司管辖,一直属于中国。进入近代,清王朝由于内忧外患、自顾不暇,对其统治逐渐放松。土司与清朝关系渐行渐远,在英国吞并缅甸时投向英属缅甸。1891 年张成瑜《侦探记》载:“麻篱坝亦是一个土司,因木邦土司与之交好,洋人使之叫来投,兼之硔弄地方、于市、中猛各处,凡相连之土司尽被木邦土司说来投降。故洋人不费半分财力,安享麻篱坝一带地方。此皆木邦土司困桑董红之力,实即困桑董红万死之罪也。”[2]在这里,张成瑜说得很明确:“此一带尽是汉人,有杨街长汉官驻扎”。但由于杨街长这个“汉官”与木邦土司困桑董红来说服了麻栗坝得杨街长等一齐投降英国。英帝国主义分子们就是通过这种阴谋手段来达到了侵占麻栗坝得目的。更糟糕的是当时昏庸的永昌府官吏无力处理麻栗坝的事务,便索性把麻栗坝说成是“世属木邦“。最终把麻栗坝划给了英国。

二、传统疆域观念导致疆土的缺失
近代以前甚至进入近代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传统边疆观没有大的改观。这里以代表性的服事观为例简单说明之。《尚书·禹贡》提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的五服说[3]。《周礼·夏官·职方氏》提出: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番服的九服说[1]。五服、九服的说的共同点是以王畿为政治统治中心,再由近及远地将所统治的地域划分成若干区域从而在领土、疆域观念上形成服事观[3]。这作为一种边疆观,它形成了以一个政治中心为内核,逐渐向四周扩散,达到由治到不治的过渡的一种观点。自汉代以后,《尚书》、《周礼》被列入儒家经典,而儒家经典几千年中少有人敢怀疑。服事观作为儒家学说的内容之一,其深远影响一直到近代。
按服事观看,近代以前的中缅关系可具体化为一种宗藩政治关系。所谓宗藩政治是“明清以来……(朝廷)同周边大多数国家一直维持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关系”。或叫藩属关系……有时也称朝贡关系。”[4]缅甸就是清朝的藩属国之一,因此清廷对中缅边界问题也就没有清晰认识,中缅之间从未明确划界,仅依靠模糊的所谓习惯线相处。另外,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华夷观也使得清统治者极为藐视缅甸这一类属国,清朝往往以天朝上国自居,公开称属国为蛮、夷,对与属国临近的中国边远地区多称之为“蛮荒之地”、“未开化之地”等,如对中英划界前始终属于中国的阿瓦山葫芦地称:“滇省永(昌)、顺(宁)西南檄外生蛮名卡瓦,……今生蛮葫芦酋长……,化外未通职贡。”[2]其实葫芦地直接向内陆交纳课银,接受顺宁等府管辖,并非化外之地。朝廷认为这些地区没什么价值,有时随意抛弃。

三、英帝国主义势力的扩张与侵略
首先,英帝以谈判、勘界甚至武装侵略等方式吞并中国直辖的一些领土。
1885 年前后,英国侵占了缅甸。这时中缅间的关系也就变成了中国与控制缅甸的英国之间的关系,所以中缅之间边界问题也就成为中英之间的外交问题。英国利用原来相对模糊的所谓中缅边界“习惯线”大肆侵略中国领土。
面对英国的威胁,清王朝也希望与英国完成划界。1886年7 月中英两国签订《中英缅甸条约》,其中规定中缅边界应由中英两国派员会同勘定,但对滇缅边界没有明确协议。英国就利用没有明确协议大肆入侵中国领土。1894 年中英两国签订《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1897 年签订《续议滇缅界务、商务附款》,1898 年、1899 年进行了勘界。至此,中英大划定了中缅边界北段自尖高山向南至南汀河、南段自南卡江至湄公河的界线。中缅边界走向大体定型。总的来说,两次划界使中国丧失不少土地,如麻栗坝地区,八关以外的地区等,甚至八关中的天马、汉龙、虎踞、铁壁等关及其附近地区也划入英属缅甸。通过签订条约和勘界,中国丧失一些领土,但实事求是的说,在当时,如果不签订条约及勘界只会给英国入侵提供更多的借口。
在订约、勘界过程中,双方遗留许多模糊规定,这些规定大多是因当时双方分歧大而造成的,英国后来利用这些模糊规定制造事端入侵中国领土。1886 年前后,英国侵入阿瓦山区的葫芦酋长地(今缅甸麻栗坝以南,公明山以北地区),遭到当地人民强烈反抗。当时清朝官吏和当地的土司都认为葫芦地是中国的,然而1894 年签订的《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条约对阿瓦山区的规定有模糊之处,硬说葫芦酋长地与英属缅甸之间的边界成为“中缅南段未定界”。1934 年英国为夺取该地银矿而派军入侵,制造了“班洪事件”。1941 年英国借中国抗战处境艰难,以关闭滇缅公路为要挟,划定中缅“一九四一年线”,把葫芦酋长地绝大部分划归缅甸[2]。
1897 年《续议滇缅界务附款》中规定孟卯三角地带(今境外缅甸南坎一带)为中国之地,但后来又以“永租”名义占据。
尖高山以北地区中缅边界原来就相当模糊,加之地理气候条件恶劣,当地部族势力独立性强,但此地)区历史上一直与中国联系密切。1894 年《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却规定“今议定北纬二十五度三十五分之北一段边界。俟将来查明该处情形稍详,两国再定国界。”从而未定界。但此后英方一直图谋以高黎贡山作为中缅界线。1910 年英军侵入片马地区,制造“片马事件”,表明英方控制地区已达到高黎贡山。
其次,一些历史上曾属中国、到清代也与中国密切保持联系、但绝不属缅甸的大片土地在英帝国主义作用下被并入英属缅甸。
如茶山地区,即今缅甸恩梅开江至高黎贡山之间地区。明朝曾在此地设茶山长官司:“茶山长官司永乐五年析孟养地置,属金齿军民司。嘉靖元年属府。东有高黎共(贡)山。”[5]明末清初,茶山长官司已废,但茶山大部地区仍归腾越厅(今云南腾冲一带)管辖;这只说明清廷对茶山地区的管辖较明代为松驰,但仍属中国领土。这一地区在19 世纪末被划入英属缅甸。茶山地区以西的恩梅开江至迈立开江之间的里麻地区(即所谓江心坡地区),明朝在此地设长官司:“里麻长官司永乐六年七月析孟养地置,直隶都司。”[5]明末后废。《清一统志》:“废里麻长官司,在厅城东(应为西北),与茶山接。”[2]清朝虽未加以直接管理,但这一地区仍与中国有一定联系。而且一直未曾属于缅甸:“原里麻长官司之地,为缅王势力所不曾及。”[2]这一地区最终也被英国划入英属缅甸:1926 年,英军数千人侵占恩梅开江与迈立开江之间的江心坡。
以上地区在历史上不曾属于缅甸,更不属于英国,中国又曾管辖过,而且一直与中国联系不断,应该说是有可能并入中国版图的,但在中国现代版图形成最关键的时刻,正是中国国势最衰微的时候,中国根本无力将这些地区真正纳入中国版图,只能任其被英国侵占而并入英属缅甸,最终成为独立后缅甸的领土。
1948 年缅甸独立,独立后的缅甸继承了英属缅甸版图。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中缅两国边界划分就提上了日程,经多轮谈判完成了划界。这次划分是两国从实际出发做出的,缅甸传统上是一个对我友好的国家,中缅“胞波”友谊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不久,缅甸即承认新中国并建立外交关系。缅甸没有参与美国主导的东南亚国家的对华遏制和封锁,20 世纪50 年代,两国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以,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刻,它同情和帮助过我们。在所有周边国家中,缅甸同中国的关系远远超过同印度、泰国的关系[6]。这实际上使美国主导的东南亚国家的对华遏制和封锁有了一个缺口。基于此,两国本着现状和传统习惯线划定了疆界,这个划定只是在近代形成的中国与英属缅甸国界上稍微作了些调整。中国收回原英军侵占的片马、古浪、岗房等地区,遵照历史,中方将英国永租的孟卯三角地区移交缅甸,中方还收回“一九四一年线”割去的阿瓦山班洪、班老等地区,等等。《中缅边界条约》是一份本着历史和现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协议。中国从大局出发,未向缅方索取更多领土,从而维持了中缅“胞波”友谊和西南边疆地区的和平稳定。
近代中缅边界问题是极为复杂的。一是大片本属中国的领土被割给英属缅甸;二是大量与中国有一定历史联系的土地,在近代中国形成明确国家主权观念及国土四至边界期间确有纳入中国版图的可能,但由于各种原因被割至界外。中国也只能依据历史和现实与缅甸平等协商,尽可能索回部分领土,并且与缅甸保持了良好的国家关系。

【参考文献】
[1]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5-322.
[2]尤中.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M].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272-323.
[3]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437.
[4]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01.
[5]张廷玉.明史[M].中华书局,1974.
[6]陈乔之.冷战后东盟国家对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18.
作者简介:张宝宝(1985-),男,江苏连云港人,硕士,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