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器与《西厢记》

 富一生 2013-05-26

从清代古瓷的精美纹饰中,西厢那场风花雪月再次上演。


清康熙早期 青花“佛殿奇逢”图盖盒
通高11.3厘米 口径17.3厘米 足径9.3厘米

明清之际通俗文学盛行,除小说创作活跃外,杂剧《西厢记》注家风靡一时,成为社会各阶层喜爱的畅销书。受《西厢记》绣像版本的影响,清初以《西厢记》故事为主题纹饰的瓷器也很流行。 《西厢记》最早源于唐元稹的传奇《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原作剧情是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帮助下,两人西厢约会,莺莺以身相许。后张珙赴京应试,得中高官后抛弃莺莺,酿成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 元稹对张生的卑劣行径非但不加指斥,还赞许他“善补过”。正因为原作有严重的思想缺陷,所以宋金以后剧情多次被改编。 北宋秦观、毛滂的曲词《调笑令》、赵令《商调·蝶恋花》鼓子词等均删去原作中张生诋莺莺为“尤物”“妖孽”的部分,赞赏莺莺的真情,并对张生的行为颇有微词。这些对原作主题思想的改造是作品再创作的基础。此后又有《莺莺六幺》《红娘子》《张珙西厢记》《崔莺莺西厢记》等剧本流行,但均已失传,只有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流传下来。 据《录鬼簿》和《辍耕录》记载,董解元大约生活在金章宗时期,《董西厢》是今存宋金时期惟一完整的全本,代表了当时说唱文学的最高水平。剧中彻底颠覆了故事结局,把始乱终弃的悲剧改成大团圆结局,纠正原作认为莺莺是“尤物”和称许张生始乱终弃的行径为“善补过”的思想,并增添了佛殿奇逢、月下联吟、闹道场、张生害相思、莺莺问病、长亭送别、村店惊梦等情节,有明刻本数种,影响巨大。 因该本情节尚不集中,有的人物性格也不完整,元人王实甫在此基础上又将作品加工定型。现存最早的《西厢记》是明弘治十一年《新刊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共5本21折,绣像150多幅,几乎囊括了所有传世《西厢记》画面,为明清绘瓷工匠提供了创作素材。“西厢记”故事图瓷器也成为该剧在民间传播的物证,可谓“西厢多少风流事,尽在几许古瓷中”。


清康熙早期 五彩“佛殿奇逢”图盘
高6厘米 口径35厘米 足径20厘米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佛殿奇逢”图盘 “康熙癸丑中和堂制”款 
高5.5厘米 口径27厘米 足径16厘米

佛殿奇逢

此为《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是全剧的源头,也是匠人喜绘的瓷画题材之一,描写的是男女主人公初遇的情景。因开篇首句“莺莺引红娘拈花枝上云”,所以瓷画中常绘莺莺手执折枝花的形象。清康熙早期五彩“西厢记·佛殿奇逢”图盘,弧壁侈口,双圈足,底部施釉,双圈叶纹款。盘内以釉上绿、红、黄、紫、蓝和黑彩绘红娘与普救寺法本长老的弟子法聪对坐搭讪,静立者为莺莺和张生,君瑞持扇定睛观瞧,莺莺以扇掩面偷看君瑞。 清康熙十二年青花釉里红“康熙癸丑中和堂制”款“西厢记·佛殿奇逢”图盘,盘口沿略外撇,弧壁,口沿施釉。双圈足,底部施釉双圈八字“康熙癸丑中和堂制”款。画面中张生与法聪站在佛殿台阶上,张生站在法聪身后悄悄观看莺莺。莺莺对此虽有察觉,却佯装不知,只是右手拈花,左手持扇,扭身专注地听红娘说话。 清康熙早期青花“西厢记·佛殿奇逢”图盖盒。画面中张生出神地静观莺莺,莺莺也深情一望,法聪则闪到张生一旁,似在说“休惹事”,敦促他快走。此画面受绣像影响,构图与明崇祯存诚堂刊本基本一致。 清顺治青花梨园排演“西厢记·佛殿奇逢”图花觚。器壁以青花绘排演“佛殿奇逢”情节,四位演员站在屏风前的地毯上,分别扮演张生和法聪、莺莺和红娘,张生以扇掩嘴,身体倾向莺莺,而莺莺也手拈花,与君瑞四目对视。觚上五行铭文“青楼教演梨园,悲欢离合会宜处,难指教,世态人情好自描。随机儿景凭心巧,声音儿须作娇,身分儿要窈窕,右调秋月圆”,后有“竹”“景”二章记。铭文旁绘司鼓和吹笛两位伴奏者,笛为南方戏曲的伴奏乐器,所以排戏地点应在南方某地的青楼。与前三图相比,张崔二人的举止略显轻浮。

寺警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寺警”,是全剧的转折点。河桥守将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强索莺莺为妻,崔夫人当众承诺,有退贼兵者以莺莺许之,张君瑞驰函好友,白马将军杜确发兵解围。 清康熙青花“西厢记·寺警”图宽沿碗,宽沿敞口,圈足。外壁以青花绘张君瑞执笔,正准备修书,使僧惠明遗函杜确,请求引兵解围的情景。画面中张君瑞执笔待写,而惠明已伸出双手准备接信了。此碗瓷画将事态的紧迫和惠明和尚侠胆急躁的性格表现得十分生动。

请宴

清康熙青花“西厢记·请宴”图笔筒,敞口束腹,近底处外撇,二层台式圈足。笔筒上落“石山主人”及白文“石山”、朱文“主人”方章两枚。底部浅淡青花双圈楷书“玉堂金马”四字款,玉堂金马为玉堂殿和金马门的并称。玉堂殿原为汉未央宫的属殿;金马门原为汉宫宦者署门,均为学士待诏之所,后为翰林院的代称。此款迎合了读书人谋求显贵通达的心态。 外壁一侧青花方形开光内绘“西厢记·请宴”画面,笔筒一侧以楷书写“常言道恭敬不如从命,免使小梅香再来请”, 此唱词出自《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画面中男女为张生和红娘。张生请救兵解了普救寺之围,崔夫人为表谢意,派红娘邀请君瑞赴宴小酌。张生让红娘先走,自己随后就到。红娘唱:“先生休作谦,夫人专意等。常言道‘恭敬不如从命’,休使得梅香再来请。”君瑞以为崔夫人要与他议婚,想着和莺莺做亲之事,心中无限欢喜。从这件笔筒画面人物神态来看,红娘也以为请张生赴宴是商议婚事,很替崔张二人高兴。

清康熙七年“戊申年制”青花四字款“西厢记·请宴”图碗,碗浅腹,高圈足,弧壁,撇口,口沿施釉。足端平整,底部施釉,以青花双圈书四字款“戊申年制”。碗内壁以青花绘张生赴宴前整冠理帽、精心打扮待红娘来请的情景。“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乌纱帽擦得光挣挣的”,足见张生喜不自禁的心情。“恭敬不如从命,免使红娘再来请”这句唱词,以青花料写在红娘前方。

赖婚

清康熙青花“西厢记·赖婚”故事图宽沿碗,宽沿敞口,圈足。外壁以青花绘莺莺在崔夫人督促下给张生行礼的场面。崔夫人家宴赖婚,道:“小姐近前拜见哥哥者!”莺莺、张生、红娘,三个冰雪聪明的年轻人马上意识到,夫人让崔张二人兄妹相称是婚事有变。青花碗所绘正面施礼的青年女子是莺莺,身旁举托盘的青年女子是红娘,后面神情冷漠的老年女子是崔夫人,侧身还礼的男子是张君瑞。 张生听了崔夫人的话,只道:“呀,声息不好了也!”表现出惊讶、失望又无可奈何。莺莺道:“呀,俺娘变了卦也!”其失望与无奈、埋怨与愤怒可想而知。红娘则一语道出了赖婚的后果:“这相思又索害也!”就是崔张二人必陷入更痛苦的相思之中。此碗瓷画表现的正是由欢喜变悲情的场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