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霉菌性阴道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尚纯纯 2013-05-26

霉菌性阴道炎疾病一直困扰着女性,霉菌性阴道炎在中医理论上霉菌性阴道炎属带下病,阴痒范畴。其发病多由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以致湿浊内生,久而湿腐生菌所致;或由饮食肥甘,酿成湿热,蕴积生菌而成,治疗时以清利湿热,杀菌止痒为主。

    中医又称霉菌性阴道炎为带下病、阴痒病,临床上常根据白带的量、色、气味及全身状况予以辨证施治,一般分为湿毒蕴结和肝肾不足两型论治。
    一:霉菌性阴道炎-内治法 
    (1)湿毒蕴结:
    主要症状为带下量多,色黄白,如豆渣样,有臭味,或带下夹有血丝,阴部瘙痒,甚至红肿,溃烂,尿频、尿急、尿痛,大便不爽,舌苔白腻,脉滑。这是由于湿热之邪蕴结日久,致使生虫成毒。湿毒蕴结伤及阴部出现诸多症状。治疗宜清热除湿、解毒止痒。
    【方药】:茯苓20g 猪苓10g 泽泻10g 车前子10g 茵陈10g 白鲜皮20g 鹤虱10g 蚤休30g 野菊花10g 白花蛇舌草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后混合药液,早晚分服。
   

【方解】:方中以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茵陈等清热除湿,白鲜皮、鹤虱杀虫止痒,蚤休、野菊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如患者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加入木通10g,滑石20g。


    (2)肝肾阴虚:
    主要表现为复发作,经久不愈者,白带淡白或淡黄,量少,偶有瘙痒,伴见心烦口渴,手心发热等。中医认为由于病程日久损伤肝肾,耗伤阴液,致使肝肾阴亏,治疗当以滋补肝肾,杀虫止痒,方以六味地黄汤加减:
    【方药】:生地15g 山药15g 山芋肉20g 丹皮10g 丹参10g 蛇床子15g 泽泻10g 茯苓15g 白花蛇舌草30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后混合药液,早晚分服。


 3、霉菌性阴道炎-外治法
    (1)用“抑霉散”用凡士林调敷成膏(1:1),装瓶待用。使用时先用温水洗净患部,再取药膏适量调敷。本品每晚使用一次,十次为一疗程。疗效非常显著。

    (2)用2%苏打水冲洗阴道、外阴,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冲洗阴道后要放入阴道纳药。

    (3)制霉菌素粉剂、片剂、栓剂、软膏剂塞入阴道或涂于阴部,每次10~20万单位,每天1次,10~14天为1疗程。

    (4)克霉唑栓剂每次500mg纳入阴道,每日3~4次,连用2周。

    (5)1%龙胆紫水溶液涂擦阴道及外阴,每周3~4次,连用2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