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敛神听风雨 返婴寻天赖

 寂静心 2013-05-26
 中华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既博大精深,又至简至易,奥妙无穷。共同组成我国儒释道医武等养生文化体系中的核心中的基础。这就是历史悠久、朴实无华,同时又奥妙无穷的站庄。从古至今,凡是真正实践了益寿延年之目的的养生专家,大都获益与此。
自古养生靠站庄
 我国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关于站桩(庄)的记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这段话在后人看来就是对站庄基本姿势和内在要求的真实写照,近代有的中医名家,中午一般用一个小时的站庄来代替睡午觉,这样,下午看诊治病人时依然精力充沛。站桩(庄)是我国武术传统的基本功,拳家讲:“未习打,先站桩”,“欲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少林寺千佛殿地面上4排48个陷坑,据说就是历代僧徒站桩(庄)踩出来的脚窝;而一些居士还利用站桩(庄)来帮助自己“明心见性”。我国道教圣地武当山一直有道士练习“缘法桩”“玉环桩”的传统。近代著名的养生家王芗斋晚年还专门推出一种延年益寿的桩法——养生桩。总之,站桩(庄)受到历朝历代的养生家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站桩(庄)具有极高的治疗疾病及健身价值,富力强身作用明显,同时又是武功训练中松腰、松胯、垂尾闾、封闭会阴的必经之路。
                 矫正脊柱返回婴儿之天籁
  一般武术的站桩的桩字取义于“桩”,特指像直插入地的“树桩”“石柱”一样静止不动;内家功夫的庄字取义“庄”,特指像村庄一样“四通八达”。这两(桩)庄字,我们主要取“庄”字,表示在不动中锻炼周身的气血、内脏及皮肉筋脉骨,从而在深入练习中,全面改造人随着年龄增长而形成的脊柱弯曲不健康状态——颈项向前弯,胸椎后突,腰椎前弯,骶椎向后,尾椎向前,尾骨向后,尾骨尖后翘。这是人后天常年负重所形成的S形生理构造。古人称“九曲黄河”,属违背人的健康生理状态的不正常现象,阻碍气血的流通,降低人的生命力,加速人的衰老。一般来说,身体健壮者腰板直,身体弱者脊柱无力,难以支撑身体重量,所以才用腰前塌来维持平衡,遂产生不正常的生理弯曲。正常的脊柱应该是像人的婴幼儿时期一样,呈平直后绷状态。从养生的角度来看,站桩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改造人后天形成的不良生理现象——使人“返婴儿寻天籁”,矫正脊柱S型弯曲,进而拉长脊柱,自然带动腰背肌和胸腹肌放松,从而使之富有弹性和活力。

                           精雕细琢濡养我身心
    站庄的姿势和要求多种多样,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概有上百种之多,但不管姿势如何变化,大多数站庄都要求:头部中正——“头如线牵”;面带微笑——“展眉落腮”;颈项竖直——“后脖颈蹭衣领”;含胸拔背——“腰脊骨垂线成”,“胸如两扇门向后打开”;松肩空腋——“腋下夹着两个热馒头”; 尾闾中正——“尾闾下垂落地面”;两膝微屈—— “轻微酸痛放松站”;五上一下——“百会上领、舌抵上腭、会阴上提、膝盖(内旋)上提、涌泉上收,尾闾下垂。”
  摆好姿势后,就一直保持这种正确的姿势不动。因为气血在身体里面运行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8分钟,所以一次站庄的时间最好能达到30分钟左右。

             从三个方面进入站桩的境界
 要想取得良好的站庄效果,一定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运动量的把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练习站庄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运动量的科学把握。它不但直接影响站庄的效果,也间接影响我们对站桩的兴趣,从而关系到站庄的成败。
  1、站庄的初级阶段。初练站庄,双手可环抱在胸前,双膝微微弯曲。这样站桩,久之,就会有肌肉酸痛的感觉,尤以下肢感受最为强烈,两周后,一般会出现身体微微晃动或微颤,身有热感,两手之间出现吸力与张力,有难以外分与内合之感。但是,有可能大腿肌肉呈现有节奏的抖动,甚至身体随之抖动,呼吸加快,微微出汗。这是血液循环加快,输送大量氧气所致。此时,在没有参加站桩训练的人看来,站庄者正在咬牙坚持,而站庄者却有一种“舒适”之感,这种因锻炼一定阶段所产生的“舒适”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舒适”。目前,许多练习者由于片面地理解站桩的养生价用,双腿近乎直立,由于运动量过小,心率、呼吸也不会加快,其效果便如王芗斋先生批评的那样“仅得些清静而已”,健身及养生效果反面并不明显。随着站庄时间的逐步深入,肌肉耐力增强,抖动渐变为颤动直到不动,心率、呼吸比站庄前无明显变化,到此就算完成了站桩的初级阶段的练习。
  2、增加运动量的方法。达到了站庄的初级阶段的效益之后,假如不再设法增加运动量,我们的健康水平便只能停留在这一程度。此时,必须采取措施增加运动量。增加运动量的目的是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关键所在。以前练站庄,过了初级阶段,一般就开始站“少林十八罗汉混元庄”,其实这个“桩”并不特殊,只是加大了站庄的力度,比如,抬高或前伸双臂的位置、降低站的姿势、将身体的重心向后靠、延长站庄时间等。此时,要注意做到几个结合:百会上领与收下颏,展眉落腮与嘴角上翘想结合,松肩与空腋相结合,坠肘与悬肘相结合,含掌与舒指相结合,含胸与拔背相结合,收腹与凸腰相结合,提会阴与垂尾闾相结合,膝内扣与圆裆相结合,等等。要做到这些确实不容易,但只要各部身形符合要求了,气血才易于通畅,时间才能持久,才能使中枢神经系统迅速而又广泛的抑制下来,从而使身体机能得到调节和提高。此时,全身的肌肉、骨骼、血管、关节等都要高度放松,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站庄的水平,才能达到养生之目的。
   第二个方面:呼吸要自然。保证呼吸自然,不必只注意呼吸,更不要故意加深呼吸,只注意让胸部、腹部及四肢放松即可。此时,肩部放松较难做到,因为肩部肌肉的紧张较难察觉。放松肩部的要领是:不要耸肩、也不要沉肩。
  第三方面:精神要求专一。站庄的精神活动只有一个目的:使大脑得以排除杂念而迅速进入一种入静状态。站庄开始,要求周身中正,全身放松,目平视前方天地交合处,然后,目光勻速回收,收视返听。收视返听的是指把人的眼、耳、鼻、口等七窍收于一处,使精神内守。具体做法是:目光收至百会垂直线相合处以收神(头部中心);耳不听外界声响,只静静地听头中心的动静;舌抵上腭,指向目光回收处;上下门齿相接,口唇轻轻闭合。在收视返听的过程中,一定要遵从“若有若有”的原则。当收视返听的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的精神就能专一起来,继而进入一种“豁然贯通”的特殊境界(当时,除此感觉外皆无所知),此时,古人认为这是一个从事到理的变化,即从收视返听这个有形迹的事入手,达到体认到空洞无涯的虚明之理的境界。当然,这样的境界不是很容易就达到的,在初练站庄桩的阶段,还可采用意念造型的方法帮助自己进入站桩的“敛神听风雨”的宁静状态。比如站庄时,可以形象地想象两手抱着一个蓝球大小的气球,稍一用力,“气球”就会被压瘪,而一旦不用力抱,“气球”即会滑落。这主要就是要求我们体会既不让“气球”滑落,又不让“气球”被压瘪的那种特殊的感觉。为什么让我们假设抱着“气球”呢? 实际就是不让大脑思考其他的事情,这样就能通过精神专一而进入入静之门。对此,王芗斋先生在《拳学新编》中曾提出:“……须先知学者习拳之通病在欲求速效。求速效,乃是贪念,此念一生,身心定然吃力,能阻气血之运行,故制止身心用力是第一要素。”而两手抱着一个“气球”就是“制止身心用力”的一个拐杖。抱“气球”有了基础,两手微微的向里一合,兩臂里侧会有一种张力;往外一动兩臂,外侧就会有一种阻力,这时甚至能听到一种非常奇妙的声音,当然,听不到这种声音,也不要去特意追求。
  总之,站庄是真正改造我们后天不良生理习惯的一种特殊通道,练之日久,则自然能使肌肉、内脏、呼吸互相作用的整体健康状态,从而达到“肌肉若一”、“德享天年”的养生之目的。
  站庄,中华养生文化之瑰宝——循序渐进的长期进行站桩锻炼,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水平就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