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花语——芍药

 雪之纯 2013-05-27
 
文/雪莹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卧芍药裀”,想必每一个读过《红楼梦》的人都印象深刻。我初读《红楼梦》的时候,虽然不认识芍药花,但是,那唯美场景从此存留心中。
  
   春末夏初,莺飞草长。落英缤纷,红芳将尽。 绿肥红瘦之时,芍药一花独放,灿烂盛开,撑起半边云霞,尽情的欢歌这天地间的缤纷。中唐大诗人韩愈赞曰:“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龙,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九重。”诗人面对这隽永清逸的姿态,美好娟秀的姿容,扑鼻而来的氤氲香气,不由得神魂颠倒,这倾倒大诗人的美丽花朵,就是芍药。
 

   芍药,古人称作金芍药,在中国有着千古流传的芬芳史,《山海经》上说:条谷之草多芍药,洞庭之上多芍药。”芍药端庄美丽,历来为文人所喜。晋朝才女卫姬写过《芍药花赋》南朝王徽誉芍药为“神区之丽草”。关于芍药花名的来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芍药,犹绰约也,绰约,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
 
   芍药花形似牡丹,她的花艳而不媚,繁而不浊。姿态生动,娉婷婀娜、清香流溢,色香韵三者兼具,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戏题阶前芍药》写到“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把芍药描写得娇媚可人,宛若窈窕淑女,仪态万方。
 
   自古文人喜将芍药与牡丹相比,并称“花中二绝”,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罗隐诗曰:“芍药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比地位,牡丹似高一等,论名声芍药略高一筹。牡丹、芍药都是花中魁首,都以艳丽著称,但芍药不与牡丹斗艳,甘愿为相辅王,不仅花容美丽,还具有谦逊让人的美德。

   世间有喜欢牡丹的,大多数喜欢她的富丽;有喜欢莲花的,喜欢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夭。”令人肃然起敬的品格。也许,这世间每个人的爱好与联想,终归是不一致的;也许,是我的思维与常人的有所不同,却把芍药同“君子”联想一起。虽然她香不过莲花的清远、艳不过牡丹的华贵,但是,她的美是独特的,她那“俏也不争春”的君子之风,远远在莲花和牡丹之上。
 
    芍药的花语及其意蕴异常丰富,她汇集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的智慧,承载着古老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诗经· 郑风》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记栽,这里芍药是爱情的信物;所以,芍药花语为——“楚楚动人”、“难舍难分”、“情有所钟”,寓意着思念,也是爱情和美丽的象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