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家庭暴力施暴者当朋友?

 灵魂出窍KKK 2013-05-28
在倡导反对性别暴力的运动中,需要认真思考我们要突出什么样的信息。将施暴者视为批判、惩罚的“敌人”,还是视为可以帮助、成长的朋友,背后是性别平等运动的不同理念。反对性别暴力,重在预防。唤醒施暴者良善的一面,帮助其改变,便是预防的重要环节。

   作为白丝带反对性别暴力男性公益热线(4000 110 391)负责人,在印刷宣传品的时候,我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决定在宣传品上使用什么样的口号。不同的口号,体现着对施暴者的不同态度。

  将施暴者视为批判、惩罚的“敌人”,还是视为可以帮助、成长的朋友,背后是性别平等运动的不同理念。在性别平等运动中,男人,即使是施暴的男人,是否也可以成为教育和改造的对象,是否也可以转变成推进性别平等运动的一分子,这历来是有争议的。

  白丝带热线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施暴男性改变。我们认为,阳刚/支配趋势的男性气质,是整个父权文化从孩童时便灌输给他的,这种文化同样是暴力的决定性主导力量。男孩子在生存中学会了这些,因此,不能简单地因为他们当前行为而责备某个男孩或男人,而要引导他们反思背后的原因,从而改变。当然,这绝不是说施暴者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于家庭暴力有不同的分类,比如有的学者将之分为“一般夫妻暴力”与“父权恐怖暴力”,还有学者分为“低暴力型”与 “高暴力控制型”等等,这些分类都在强调暴力的程度不一样,施暴者也不一样。即使是 “父权恐怖暴力”和“高暴力控制型”的施暴者,我们也应该努力教育其改变,更何况占施暴者比例更高的“一般夫妻暴力”和“低暴力型”的实施者呢?

  作为联合国人口基金支持的项目,白丝带热线的宣传品理应印上一些联合国机构提出的全球普遍使用的口号,比如:“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没有暴力的生活” “向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说不” “零容忍”,等等。

  但问题是,白丝带热线的宣传品,最大的目标受众锁定施暴者,我们希望他们看到宣传品后,能够产生改变的愿望,主动拨打热线,寻求辅导。上述这些口号,都非常好,但总体基调是对暴力进行谴责,对唤醒施暴者自我改变则无针对性。

  如何通过宣传品的口号激发施暴者心灵深处的正能量呢?笔者最早拟的口号是:“每个人都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每个人都向往亲密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这个口号想突出的是:相信施暴者也是向往和谐美好生活的,没有人结婚的目的是找一个女人关在家里打;相信施暴并非他们的本意;相信施暴者和受暴者同样被暴力所伤。这便是努力实现“共情”,再进一步强调“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他们才可能拨打热线寻求辅导。

  这个设计稿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人提出,语句有些含糊,态度不够明确,还是应该综合联合国的一些口号。于是,我们最后的定稿是:“每个人都向往和谐、亲密的关系;每个人都渴望没有暴力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让我们一起对暴力说不,对暴力零容忍!”

  将“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没有暴力的生活”改为“每个人都渴望没有暴力的生活”,诉求的主体从貌似受暴者扩展到所有人;将“向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说不”改为“让我们一起对暴力说不”,将施暴者拉了进来,成为“说不”的一员,而紧随其后的“零容忍”也成为施暴者可以主动追求的目标。这样,我们既保持了“政治正确”,又没有将施暴者“隔离”,口号主体仍然在强调每个人对和谐关系的向往,号召改变。

  施暴者主动寻求改变,是很少见的。白丝带热线创办之初,有人怀疑施暴者是否会拨打电话。事实证明:会的。我们强调从宣传口号做起,也是因为我们相信他们有改变的愿望,唤起他们的愿望与信任。

  认可和强调施暴者也向往美好的生活,并不是为施暴者开脱,而是对人们追求善良的一面的正视。我们不能够因为对暴力的愤恨而否认施暴者也有其良善的一面。已有的共识是:反对性别暴力,重在预防。唤醒施暴者良善的一面,帮助其改变,便是预防的重要环节。

  总之,在倡导反对性别暴力的运动中,需要认真思考我们要突出什么样的信息。面对公众的宣传,我们的话语可以更明确地强调对暴力毫不容忍的态度。但是,对于施暴者,如果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将其仅仅视为批判的对象,改变便难以发生,性别平等运动也难以成功。

  白丝带运动的发起人考夫曼博士曾写过一篇《关于男人暴力的七个“P”》,其中也提到了如何对待男性施暴者的问题:“为了成功地触动男人,我们必须在同情、关爱、尊重的前提下开展这一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亲女权主义男士必须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般对他们进行开导,不能把他们视为不如我们开明或可尊重的陌生人一般对待……同实施暴力的男人合作,在这一过程中一边挑战他们父权主义的假设和特权,一边向他们伸出援助的双手,给予他们尊敬和同情……通过这样的尊重,这些男人事实上会找到更大的空间来挑战他们自己或相互挑战。”(方刚)

   (作者为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联合国秘书长“联合起来制止侵害妇女的暴力行为”男性领导人网络成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