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爱中国的男人》

 那心 2013-05-29

她原来是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毕业,学的专业就是化学,后来到了上海一家研究所从事化学研究,因为工作的关系,她经常会阅读到外国的一些科学的杂志和刊物,那么从这些刊物当中,他们了解了剑桥大学里面有一个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物化学研究所有两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也就是李约瑟和他的夫人,所以对他们两个人非常的崇拜,然后就写了一封信申请要到那边去念书,要到那边给他们做一些助手工作,就在他们实验室里面帮助他们,顺便再读一下博士的学位,但没有想到李约瑟那么有名,在世界上那么有名的一个大教授竟然同意接受了这个从来没有谋面过的中国的小女孩。其实那个时候我们从这本书里面并不知道鲁桂珍当年是不是已经结婚了,但是那个时候她的年龄已经差不多30岁左右了。 

 

然后那个接到通知书以后,1936年鲁桂珍和另外两个男同学坐着英国的游轮到达了伦敦,然后从伦敦直接坐火车到剑桥。在一路上她就想这个李约瑟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呢,他一定是一个非常老的人,是一个满头白色的一个长者,但是没有想到到了剑桥之后,在李约瑟的研究所的外面,李约瑟亲自出门迎接她,她突然发现这个人并非是她想象当中那个老人,而是什么样?长得非常的英俊、高大,而且是非常的年轻。那个时候我们从这本书里面也介绍到说,这个鲁桂珍后来在她的日记里面,就写道说当时第一次见到李约瑟的时候,她已经就像被磁石给吸引了一样,就被他吸引了。 

 

那么李约瑟后来其实自己也写了一个日记,他的日记是这么讲的,他说第一次见到来自中国的这个东方的女孩,黑头发的女孩,看到她非常聪明而且很有灵性,当时他也是被她深深的吸引了,所以后面发生的故事大家都可以推断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么日久生情,因为在实验室里面鲁桂珍帮助他李约瑟夫妇做很多实验的工作,所以后来就是关系越来越密切,最后发展到了什么样的关系,就是恋人的关系,爱情的关系,三角的关系。其实对这样的事情李约瑟的夫人并没有责怪李约瑟,也没有责怪鲁桂珍,反而是非常欣赏、非常喜欢中国这个女孩子,说她非常的聪明一直很喜欢她。其实知道他们之间的恋爱故事之后,有这个婚外情的故事之后,其实他们三个人一直经常去散布、郊游,甚至晚上一起出去吃饭。最后我们大家可能都很难想象,李约瑟的夫人最后就悄悄地退出了这个三角恋,然后鲁桂珍和李约瑟两个人结婚了。 

 

那么我们再回来讲这个中国,为什么对中国古代的文化那么感兴趣,就是因为热爱鲁桂珍,所以李约瑟就对中国的文化非常着迷,然后他发誓说他一定要学好中文,学好中文以后才能到中国去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科学技术,那么他非常的努力,白天在实验室里面鲁桂珍是她的助手,晚上下班的时候,鲁桂珍成了他的中文的老师。那么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之下,李约瑟的中文进步的非常的快,甚至是可以用毛笔写中国文字了。

那么1937年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然后南京大屠杀这个事件也发生了,鲁桂珍是南京人,所以她心里面非常的悲伤,李约瑟因为热爱中国,所以他要求英国政府能够帮助中国不要在中日之间保持那种中立的姿态。当时的英国首相是丘吉尔,丘吉尔当时是在中日战争方面一直是保持超脱的姿态,所以李约瑟非常的愤怒,公开地要求英国政府能够支持中国,后来他自己亲自写信给中国的大使要到中国去工作,帮助中国培养一些科学家,研究一些科学的东西,后来他们夫妇两个就到了中国,做了很长时间的逗留,在全国各地都跑了,甚至到日本所占领的地区都进行了很多的一些研究,然后最后就形成了这本书。 

 

那么这本书后来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人都认为说李约瑟不是研究中国的专家,为什么他还写出那样的书呢,其实有的东西他说很多人都不相信,或者对他提出的一些观点也不敢苟同,但实质上李约瑟其实本人也非常的谦虚,包括鲁桂珍后来也讲到说李约瑟其实不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历史学家,更不是一个汉学家,他只不过是每天在埋头工作的同时,经常涉猎中国的历史文化而已。那么对这点来讲我觉得是非常谦虚的,实质上这本书的分量非常的重。那么后来两个人的结果怎么样,1990年代的时候鲁桂珍到了巴黎去工作在教科文组织,后来就去世了,几年之后李约瑟也就去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