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想的力量

 杂货店伙计 2013-05-31

 

 

    英国人说:宁可失去整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拿破仑说: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思想,而思想最终总是战胜剑。

 

    郁达夫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邓小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我说:思想是决定这“第一生产力”的原动力。

 

    思想是什么?可以吃吗?可以穿吗?可以挡得住原子弹吗?可以让火箭上天吗?……

 

人们往往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否定思想,认为思想是无聊的人在无聊时总结出的无聊的话,一无用处。其实不然。上善若水,思想就如水一般,看似无形,实则刚柔相济,具有无穷的力量,它可以抚慰一个心灵有创伤的弱者,也可以击垮一个健壮无比的强者;它可以给一个落后的民族以力量,也可以让一个强大的国家走向衰败;它可以造就一切,也可以毁灭整个世界。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马克思说:日尔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显然这话带有民族倾向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近200年来,日尔曼民族是最令人惧怕和敬慕的民族,惧怕的是他多次发动战争,给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带来灾难,敬慕的是在每一次失败之后,甚至是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变成一片废墟之后,他都能很快的恢复并崛起。

 

    这么个小国因何能有如此大的能量呢?我给出的答案是——思想。从康德以来,全世界最优秀的思想家几乎都来自德国,歌德、席勒、黑格尔、费尔巴哈、尼采、叔本华、马克思、恩格斯、海得格尔……看看这一串令人惊羡的名字吧,德国人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能找到理论根据,找到思想动力。正如此,一战后,民生凋敝国力大损的德国在十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崛起了,并以更为迅猛的势头卷土重来,几乎占据了整个欧洲,如果不是希特勒太贪心的话,历史绝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二战后,德国几乎成为一片废墟,甚至缺少男丁,但在不长的时间里,德国又惊人的崛起了,并成为欧洲第一。

 

    《大国崛起》中解释德国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育,200年前德国的教育就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有道理,可德国孩子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呢?思想!一定是思想!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根植于每个德国人的头脑中,不论处于何等境地,不论做什么事,德国人都表现的无可挑剔,令世人叹服。

 

    我们的近邻日本是20世纪又一个奇迹。日本没有伟大的思想家,但他接受了西方近代的先进理念,尽管是个弹丸岛国,竟然一度成为亚洲霸主,称雄太平洋。

 

    这都说明了思想的力量。拿破仑是用宝剑征服欧洲的,他却认为思想能战胜宝剑。还有什么人比拿破仑更有发言权呢!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再探讨一个问题:西方列强为何叫我们“东亚病夫”?我们听到最多的解释是中国人体质差。其实不然,我的解释是民众骨子里的奴性思想。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者以儒家的等级尊卑思想来愚昧民众,皇帝之下皆为奴才,能暂时做稳了奴隶就心满意足颂扬盛世了,惟恐想做奴隶而不得。西方人刚来到中国,就如老虎初见驴子一般,不敢轻易惹怒这一庞然大物,后来发现这一“大国”的民众有一大共性,都会堆着笑脸点头哈腰作揖叩头。于是英国人派来一支舰队,所谓的天朝大国就轰然倒下了。随后列强纷纷而至,有的派来军队,有的甚至只派一介说客就能尽得风流。

 

    鲁迅先生早年立志学医,想医治像他父亲那样的病痛者,后来他认识到空有健康的体魄是没有用的,民众思想上的麻木愚昧才是民族落后挨打的关键所在。于是他弃医从文,转而医治民众的灵魂。的确如此,外国人杀中国人,围观的都是体格健壮的憨笑着的中国人,置同胞被残杀无动于衷,甚而至于围观憨笑,这样的人才是病夫,可怕的难以救药的病夫。

 

    鲁迅先生为疾病所累,只活了55岁,我们能说他是病夫吗?霍金先生身体被限制在轮椅中,思维却在整个宇宙,我们能说他是病夫吗?

 

    有人说,中国奥运金牌位列第一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摘掉了。是的,“东亚病夫”的帽子摘掉了,可并不是因为奥运金牌夺的多了,而是因为中国人开始挺直腰杆了。尽管奴性残余思想还很严重,尽管有些人依然奴性十足,但是具有辉煌文明的中华民族只这么挺一下腰杆就令世界刮目相看了,当我们真正挺直腰杆时,再造他一个盛唐气象又有和难!

 

    1954年,毛泽东接见访华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尼赫鲁忌惮美国人,不敢与中国建交,他对毛泽东说:美国人厉害呀!他们有原子弹。毛泽东说:原子弹怕什么,我们有关老爷的大刀。关老爷的大刀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只要我们有不畏强暴的思想精神,就会无往不前。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我们可以将一个人杀死,将其碎尸万段,将其焚尸扬灰,却不可以改变他的思想,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思想不能创造什么,却可以决定创造什么,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