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文言文阅读技法例析 来源:考试·中考版 2012年11期 作者:王代福   【考点透视】   文言文阅读,历来是中考语文试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测试版块,许多考生都把它视为“难点”,并为之失分。纵观近

 幸福到永远2022 2013-05-31
中考文言文阅读技法例析

来源:考试·中考版 2012年11期 作者:王代福

  【考点透视】
  文言文阅读,历来是中考语文试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测试版块,许多考生都把它视为“难点”,并为之失分。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一般设置5—8小题,分值在20—23分,约占总分值的18%—20%。阅读材料一般取自于课内或课外的一些篇幅短小、内容精美的浅易古诗文。
  【设题类型】
  文言文主要检测内容包括:① 文言实词的理解;② 文言虚词的理解;③ 文言句子的朗读和停顿;④ 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⑤ 文言文整体阅读与大意的把握;⑥ 诗词名句的默写与鉴赏;⑦ 古文化文体常识等。
  【技法点拨】
  技法一: 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系统梳理重归纳,瞻前顾后看语境。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系统梳理、重点掌握常见实词的词义,尤其要注意积累和理解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古音通假等文言现象。文言虚词则要重点掌握一些常用虚词的不同用法,达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主要题型有:①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② 辨析常用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和用法;③ 能在给定的语境中恰当运用文言实词或虚词;④ 准确辨析相同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和用法;⑤ 了解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并能理解词语的意思。备战此考点的题型可采用如下两种方略。
  1. 迁移课内所学。
  应力求做到两点:① 以“本”为本。前一个“本”指课文,后一个“本”指根本,这里强调一定要把有限精力用在“认真读好教科书”上。② 要瞻前顾后、结合语境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意文章中的注释,重要的词句及一些有深意的句子。
  2. 掌握解题技巧。
  可以应用三法:① 与现代汉语比较,推敲文言词义。② 分析字形,引申文言词义。③ 利用成语,类推文言词义。
  例1 (2012年湖北武汉卷)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闻有戏儿之器?摇闻:听说
  B. 及见之?摇及:等到
  C. 趋焚之?摇趋:追逐
  D. 长必好之?摇好:喜欢
  解析该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要求找出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这几个加点的文言实词,在课内都学习过,根据语境来理解,“闻”、“及”、“好”的解释都是正确的,只有“趋”解释为“追逐”不当。这个词常见的意义是“快走”,如“趋炎附势”;再者就是“奔赴,趋向”,如“尝趋百里外”。但在这里同“促”,音cù,意为“急速,急忙”。参考答案:C
  例2 (2012年湖北武汉卷)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以悦婴儿
  A. 何以战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 皆以美于徐公
  D. 以光先帝遗德
  解析该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要求找出与例句中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这个“以”在课内很常见,它一般用作介词和连词,有时还可以用作动词。结合语境来理解,例句中的“以”用作连词“来”,而A句中的“以”用作介词“凭”,B句中的“以”用作介词“把”,C句中的“以”用作动词“认为”,只有D句中的“以”用作连词“来”。参考答案:D
  技法二: 诗文大意的把握和归纳——注重理解多训练,大胆表述展个性。
  本考点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文阅读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课标”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就要求考生能把握课标所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的内容,并根据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阅读浅易的课外文言文,能按要求概括其主要内容;能按要求翻译文言语句;能评价作者的观点;能对古诗文作初步赏析。
  本考点考查的主要题型有:① 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② 按要求(用原文中相关语句或用自己的话)概括浅易文言文的主题、内容及作者的观点;③ 分析文言文中的表达技巧;④ 简要评析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⑤ 针对文中的人物、事件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想,或对此作简要评析,考查方式一般为主观陈述。备战此考点的题型可采用如下方略。
  1. 重点培养理解能力。
  大家平常就要切实读懂教科书上的文言课文,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逐步形成一定的文言语感。还要尽量多背诵一些名篇名句,以提高自己的文言阅读能力。对文言词句和基本内容,重在理解和领悟,应结合语境练习,归纳特点。
  2. 强化训练,熟悉题型。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不仅在于检测学生的知识积累,很大程度上还是以检测考生的“会用”为主,因而没有一定量的综合训练,就难以适应试题的考查。我们要通过强化性训练,把握试题的题型设置、解答的思路以及技巧。
  3. 大胆表述,展现自我。
  主观开放性的语言表述题一般分值较重、且答案是不唯一的。解答这类题型时,大家要拓展思路,善于联系自己以往的经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要敢于对人物、事件、作者态度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力求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解答比较阅读的考题时,应加强创造意识,积极探究,在对比中探究不同文章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能根据指令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例3 (2012年湖北宜昌卷)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
  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解析该题考查文言句的翻译,须重点理解“特”“恨”“解”“说”四个关键词。“特”是个古今异义的词,古义为“只,仅,不过”,今义为“特别,不同一般”;“恨”也是古今异义的词,古义为“遗憾”,今义为“仇恨”;“解”和“说”的意思分别为“理解”和“评说”。该句可以采用对应法(直译法)来翻译,即先把文言句的每一个字先解释出来,然后用顺畅的语言连接起来。参考答案:只不过遗憾的是遇到的不能理解,理解的不能评说。
  例4 (2012年湖南株洲卷)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解析这是一道拓展开放题,阅读材料取材于课外,主要考查对选文大意和主旨的把握。答题时,须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拓展思路,联系自己对文本的领悟和感受,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参考答案: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
  技法三:诗文名句的记诵和积累——用心识记常总结,善于思考勤动手。
  《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有具体的要求,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考查的题型一般有如下几种:① 直接根据提供的上(或下)句,填写出下(或上)句;② 根据题目要求,在理解诗文含义的基础上填写原句;③ 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实际运用化的默写;④ 根据平时积累写出描写同一类型事物的诗文的句子;⑤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和类比联想;⑥ 根据题目要求,配以恰当的古诗文句子。针对中考“诗文默写与运用”试题的考查类型及趋势,我们可运用如下方略备战此考点。
  1. 注重平时积累。要想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平时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诗文”的积累不仅要掌握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还应将学习范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注重一些名诗文中的经典句子的积累。我们提倡理解性背诵,通过理解诗文的背景、主题和表达等各方面内容,达到识记的最佳效果。
  2. 经常归纳总结。积累的诗文越多,越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归纳。可以从异同两大方面来进行总结,即对诗文的内容、语言、主题、体制、作者以及创作时代等各方面进行归类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反复进行记忆。这样便会在短时间内巩固所学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3. 善用脑,勤动手。历来有这种现象:学生将诗文背得滚瓜烂熟,但一默写,便要么错字连篇,要么添字、漏字,要么张冠李戴。究其原因,是在学习过程中疏于动脑,懒于动手。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诗文中字词基本功的学习,勤于动手,将每一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烂熟于心。答题时,要勤于思考,审准题目要求,调动思维,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例5 (2012年湖北宜昌卷)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相关语句。
  ?摇 雾凇沆砀, , 。
  解析该题考查对古文名句的记诵和默写,内容是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这类记忆性默写的题目,如果平时注重积累,那么根据提示补写下句,是比较容易的。但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添字、漏字,或者张冠李戴的现象。参考答案: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例6 (2012年山西卷)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
  解析该题考查对古文经典中的成语或格言警句的记诵和默写,内容是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属于理解运用性默写。根据题目要求,须正确默写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成语或格言警句。收索记忆储存,应不难作答。参考答案:成语如“温故知新”、“择善而从”、“任重道远”等;格言警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技法四: 古代诗文的朗读和停顿——把握规律辨词义,熟读精思明结构。
  考查要点多集中在通过在诵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对古诗文的句读、节奏、音韵特点作准确把握。主要考查文言诗文断句和运用标点的能力,以及朗读文言诗文时句中的语音停顿。
  考题形式为朗读节奏、朗读停顿、断句标点等,一般情况下以客观选择题或主观划分题两种题型呈现。备战此考点可应用如下三法。
  1. 掌握朗读规律。
  古诗的朗读节奏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五言诗和七言诗都可分为两个较大的节奏单位:五言诗句子的节奏为二三(特殊的有“二一二”和“二二一”);七言诗为四三(特殊的有“四一二”和“四二一”)。
  2. 准确理解词义。
  ① 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常有一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其全句乃至全段,如“夫”、“又”、“盖”、“至”、“是以”、“已而”、“故”、“惟”等,诵读时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② 古文文简语约,常常省略一些成分,又多为单音词,因此要注意古文省略和单音词占主导的特点。若读古文按现在的习惯理解去判读,难免出错。
  3. 弄清句子结构。
  ① “主语与谓语”之间有停顿。② “动词与宾语”、“动词与补语”之间有停顿。③ “修饰语与动词中心语”之间应停顿。④ “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语”之间应连读。⑤ “修饰语与名词中心语”之间应连读,以使语意更紧密。
  例7 (2012年湖北黄石卷)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庸夫/之怒也
  B.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C. 臣未/尝闻也
  D. 下视/其辙
  解析该题考查对古代散文语句朗读节奏的划分。这四个句子不是诗句,不存在对偶的问题,只能作结构或意义上的划分。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或不改变原句的意思来加以判别。参考答案:B。
  例8 (2012年湖北宜昌卷)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摇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解析该题表面考查的是文言句读朗读节奏的划分,但是却依托于文句在文段语言环境的意义,实际上是将文言句的朗读与简单文言词句的阅读理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考查。因此,断句的前提就是正确理解文意。参考答案: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特别关注】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从文言文整体阅读的考查题型来看,除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常考题型和基本的应考技法外,还有如下两个命题走向很值得大家重视和关注。
  其一,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命题者一般选择的是体裁相同、主题类似或是出自同一作者的文章,也有体裁不同、主题类似的一诗一文,这种题型既注重考查学生对课内知识记诵积累的过程,又注重在迁移比较中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这种题型除了对字词的考查外,更多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性考查,包括句意、段意及篇意以及表现手法的分析等,特别是一些鼓励创新的开放性试题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出现,受到考生的普遍欢迎。解答此类题型,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对于课内的诗文我们只须细心检索平时的积累即可。对于课外诗文,我们先要读懂它,力求找出它与课内材料的异同点。阅读时应注意留心参考文后的相关注释,还应最大限度地调动课内相关的知识储备,这些“注释”和“积累”往往是我们能得以顺畅地解答问题的“钥匙”和“法宝”。
  【真题回放】
  (2012年山东滨州卷)文言文比较阅读。(10分)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选自《公输》)
  【解题策略】
  该例属于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命题者共设置了五道考题,考查内容涉及到划分节奏、词语解释、翻译句子、人物分析、写法鉴赏等方面。题型设计较为灵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摇理解与运用能力。
  第1题考查对语句朗读节奏的划分,答题时应理解整个句子,尤其要弄清这个句子中“地方”一词的含义。它属于古今异义,在这里是两个单音节词,“地”指领地,“方”指方圆。参考答案:荆之地 / 方五千里。
  第2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其中“舍”、“过”、“益”属于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何若”在这里是表示疑问的代词,在解答时可根据上下文和平时的积累来辨析其具体的词义。参考答案:①舍弃,丢弃?摇②什么样的?摇③拜访 ④更加。
  第3题考查正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的总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第①句应重点理解“文轩”和“敝舆”的含义,前者指“华美的车子”,后者指“破车”。第②句应重点理解“子”和“已”的含义,前者释为“你”,后者释为“停止”。参考答案:①这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②你不如停止算了。
  第4题考查对文本大意和主旨的把握以及对人物品质的评析。答题时,应在读懂文本的前提下,针对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或作出简要而准确的评析。参考答案:非攻(兼爱)(或反对战争);坚忍不拔(或坚守信念)等。
  第5题分析墨子的劝说艺术,实际上是考查对文本写作技巧的鉴赏。回答这类问题,应在读懂文本、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的基础上,分析作答。参考示例:【甲】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物产丰富和宋国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乙】先假设“一人耕而九人处,耕者益急”,类推出“天下莫为义,子如劝我”的结论。
  其二,取材课外的古诗文阅读。
  这些阅读材料大多篇幅短小,语言浅易;文体以人物传记、寓言故事、小议论文或是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山水游记为主。内容多为讲述古代名臣良将的事迹,表现官员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或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的品行;要么是反映古人尊老爱幼、诚心待人的美德;或者描写古人登高览胜、抒发理想抱负等。课外古诗文阅读题在当前的中考命题中,越来越受到各地命题专家的青睐。由于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立足课内,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考查学生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要解答好这类题目,既要加强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把握及知识的积累,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准确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需把握好“读、思、联、结”四个字。
  【真题回放】
  (【注释】① 第:只管。② 鬻:(yù)卖。③ 茔:(yíng)墓地。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不久)
  B. 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留)
  C. 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到,往)
  D. 使得至前陈曲直(陈述)
  2.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摇?摇?摇?摇
  ②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摇?摇?摇?摇
  3. 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4分)
  ?摇?摇?摇?摇 ?摇
  ?摇?摇?摇?摇?摇
  【解题策略】
  该例文言文阅读取材于课外,内容为讲述古代名臣包拯的事迹。命题者共设置了三道考题,考查内容包括词语释义、句子翻译、人物分析等方面,兼顾了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第1题考查对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与辨识,加点的四个文言词语都属于“一词多义”现象,也是教材中常见的词语,只要收索记忆储存,并结合语境解答即可。参考答案:B(“遗”应解释为“馈赠”)。
  第2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这两句都可以采用对应法来翻译,即先把文言句的每一个字解释出来,然后用顺畅的语言连接起来。翻译时,第①句要重点落实“惮”的意思;第②句要重点落实“辞色”的意思。参考答案:①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②(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
  第3题考查对文本中主要人物的分析与评价。解答这类题型时,首先应深刻理解文本的大意和主旨,然后拓展思路,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真实感受;要敢于对人物、事件、作者态度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力求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参考答案: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为官清廉、为民作主;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语意相近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